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敦煌飞天是什么故事

敦煌飞天是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2023-03-16 05:53:21

Ⅰ 敦煌壁画上飞天仙女的故事

敦煌壁画上飞天仙女的故事是怎么样的?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有飞天,下面,我们就来看那看那关于那些飞天故事。

一、天女本是精灵,被因陀罗带到天庭娱乐众神

早在距今三千多年之前的《梨俱吠陀》中,天女的说法便出现了。

天女,音译为“阿波斯罗丝”。

从字面意义上说,“阿波”的意思是“水”、“水滴”,“斯罗丝”的意思是“湖”或“池塘”,“阿波斯罗丝”的意思便是“水滴”或“湖泊之水”。

因此,印度古代神话传说中下凡的天女常常在湖泊中沐浴。

从神话生成的角度看,学界多认为,“阿波斯罗丝”的意思是“水生”、“湿生”、“露生”、“雾生”或“云生”,她们不仅是“水仙”,更是与露水、雾气、云雾或云雨相关相连的精灵。

我们所熟知的“天女散花”、“霓裳羽衣”、“露水姻缘”、“雨花”或“花雨”等等说法,实际上都与佛教以及印度天女原始的象征意义密切相关。

阿波斯罗丝原本是出没于湖泊草木之间,与树神、蛇神等类似的精灵或小神,缘何升入天庭,成了天女呢?印度极其着名、极其古老的搅乳海神话故事对此做出了解释。

说是远古时代,天神与阿修罗(魔)相互战斗,结果是两败俱伤,为了恢复体力,他们达成共识,决定慧亏壹起搅拌乳海,以便获得能使他们恢复元气的.甘露。

阿波斯罗丝便是随着乳海的搅动而从水中浮现的美女,但她们出现后,天神与阿修罗却因其水性而均不愿娶之为妻。

于是,天帝因陀罗将她们带到天庭,使之成为众神共有的财产(众神之妻)。

她们伴随天庭乐师乾闼婆的演奏,载歌载舞,为众天神带来了无尽的欢娱。

二、许多有关天女的传说故事,都关涉到仙人即苦行僧

天女也被说成是乾闼婆的配偶,但实际上,她们并不忠诚于乾闼婆,有关天女的传说故事,更多关涉到的不是乾闼婆,而是仙人(苦行僧)。

麦纳迦和兰跋被认为是因陀罗天庭中最美丽的天女。

麦纳迦曾被因陀罗派去破坏众友仙人(Vishwamitra)的修行。

因陀罗又指派另一位天女兰跋去勾引众友仙人,因为已有前车之鉴,众友仙人识破了计谋,将兰跋变成了一块石头。

优哩婆湿是因陀罗天庭中首屈一指的美女,她与洪呼王(补卢罗婆娑)的故事在印度可谓渊远流长。

稍后出现的《百道梵书》中,优哩婆湿则表现出对洪呼王的思念之情;到了公元四、五世纪,古典梵语诗人迦梨陀娑在戏剧《优哩婆湿》中进一步改写这个天女下凡的古老神话,使之变成了天上人间永恒的爱情故事;而以神话故事为主的各类往世书,则将优哩婆湿描绘成了一个着名的妓,她如此迷人,以至于正在修炼苦行的密特罗和伐楼那大仙人看了她一眼,便神魂颠倒,不能自已而坏了金刚之身。

三、中国佛教中的夜叉,实际上是天女负面形象的演变

《故事海》等民间故事中,麦纳迦、兰跋等天女的典型特征也不是温柔多情,而是动人心魂的美丽,而且这种美与她们风流的天性、无拘无束的行为联系在壹起,常常使人着迷疯狂,壹旦坠入她们的“爱河”之中,便无以自拔。

因此,天女也常常被印度耆那教等教派归为恶魔壹类的精灵;中国佛教中的夜叉,实际上也是天女负面形象的演变。

《楞严前陪神经》等着名佛经,常常将“夜叉”与“飞天”相提并论,称作“飞天夜叉”。

根据《夷坚甲志·飞天夜叉》(宋·洪迈)的说法,飞天夜叉是唐宋佛教壁画中常见的形象。

学者们探讨飞天形象的起源时,多是小心翼翼地对夜叉避而不谈或是直接否定两者乱敬之间有什麽联系,但实际上飞天与夜叉都是印度天女形象发展和演化的结果。

早在公元壹二世纪,佛教诗人马鸣创作的《美难陀传》中就已出现天女的形象,佛教雕塑和壁画也延续着古老的神话,时有天女形象出现,如《因陀罗与天女》、《乾闼婆与天女礼佛》等阿旃陀壁画(公元450至650年间)。

不过,在印度佛教雕塑和绘画中,更多出现的是美丽迷人的药叉女,而不是天女。

药叉(即夜叉)早在吠陀文献中便出现了,她们与天女本来互不相干,虽然也是半人半神,但药叉主要归属于魔类。

后来,尤其是印度各类佛教雕塑和绘画中,美丽的药叉女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她们更多地变成了拜佛向善的精灵,与天女并无二致。

四、天女的形象逐渐变得世俗而复杂,居所也由天庭变为喜马拉雅山等人间仙境

古老的吠陀文献中提到的天女共有26位,而在史诗时代,天女已经极为普遍了,到了往世书中,天女更是成千上万,其形象也变得更为世俗、更为复杂。

她们更多地染上了魔幻的色彩,可以随意变幻自己的形体;她们对赌博和游戏极为热衷,可以凭借自己的魔力,操纵赌博和游戏;虽然依旧不时地与苦行僧发生纠葛,但她们更渴望与人间的英雄、美男子喜结露水姻缘;再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她们也热烈地追求财富,天女兰跋摇身壹变,成了财神俱比罗的儿媳。

在吠陀时代,天女主要与乾闼婆壹起生活在因陀罗的天庭之中,但在史诗和往世书时代,她们则更多地与紧那罗、持明、药叉等半人半神的精灵壹起,混迹于喜马拉雅山或是其他人间仙境。

“紧那罗”的字面意思是“人乎?”他们的形象常常是马首人身,这表明他们是半人半神或非人非神,他们是财神俱毗罗的随从或仆役,随财神居住在喜马拉雅山上;不过,财神俱毗罗的随从,更常见的说法是药叉。

“持明”的字面意思是“持有知识者”,他们像乾闼婆壹样多才多艺,也像乾闼婆壹样是半人半神,但他们既不属于天帝因陀罗,也不属于财神,而是印度教湿婆大神的侍从,也居住在喜马拉雅山上。

紧那罗的配偶本来是紧那丽,与持明相伴的壹般是持明女,和药叉生活在壹起的是药叉女,但或许是因为她们在印度神话传说中都是同类,即半人半神(仙),紧那丽、持明女、药叉女也常常与天女混为壹谈。

本来是天女散花,但在印度大史诗中,极其漂亮迷人的持明女也被刻画为空中的精灵,在天空中为战场上倒下的英雄撒落天花。

Ⅱ 敦煌“飞天”的形象源自哪里

飞天的形象源自于佛教,原本指的是佛陀的八部侍从中的两部,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是天歌神的梵语音译,因为周身都散发着香气,又称其为香音神。紧那罗则是天乐神的梵文音译。在唐朝年间编纂的《慧琳音义》中记载过,紧那陵扮罗作歌舞与乾闼婆一起在极乐天中弹琴唱歌,来娱乐于佛,并且不食酒肉,只采集百花香露。通常说的“飞天”指的就是对他们的合称。当飞天的形象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了中国,也逐渐本土化,结合了中国古代文化,成为了超越宗教含义的艺术形象。

到了宋朝时期,敦煌一带主要是在西夏的控制之下,因此飞天的形象也体现出了西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到了元朝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发展,但是已经走向式微,到了明朝时期,这里就已经被逐渐荒废,尤其是1524年,明朝封锁了嘉峪关,这里的再次被发觉就要等到几百年后了。

Ⅲ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是怎么来的

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姿态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洞乱的职能中是有区别的。乾闼婆——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枯颤消天宫,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没知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成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不长翅膀,也不生羽毛,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杰出的创作之一,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Ⅳ 飞天的来历是什么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飞天、飞仙不分。后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

飞天的艺术形象

敦煌橡盯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佛教天迟如培人和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

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码唯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Ⅳ 飞天的来历是什么20字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散谨辩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我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的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唐代飞天更为丰富多彩,气韵生动,她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

飞天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提起敦煌:

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晌搜。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冲缺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

Ⅵ 敦煌飞天的故事

《敦煌飞天的故事》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mAHV9EJBZFln5vUCN7HQzg

提取码:SRTT

出发啦! 敦煌

阅读全文

与敦煌飞天是什么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将相之间有哪些故事 浏览:848
幸福树一米高买回来怎么进盆 浏览:491
事业人员离岗多少岁 浏览:727
垃圾婚姻是怎么造成的 浏览:544
美女晚上去酒店见客户怎么办 浏览:249
婚姻宫有冲是什么意思 浏览:352
李邕有哪些关于书法的故事 浏览:700
什么是肤白貌美的气质美女 浏览:752
范冰冰哪个经济公司好 浏览:161
离不了的婚姻怎么破僵局 浏览:157
你想要的幸福到来是什么歌 浏览:336
怎么夸中年男人的事业 浏览:429
哪里可以看直播爱情公寓 浏览:263
东莞健康证是什么样的图片 浏览:973
如何赞美养老事业 浏览:895
疫情健康包是什么 浏览:270
有多少出轨的婚姻会幸福如初 浏览:212
海东乐都哪里有美女 浏览:246
潍坊婚姻律师哪里找 浏览:594
遇见幸福中飞机出事多少集 浏览: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