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春联的故事有哪些
1、刘孝绰在建康做官,这个人非常有才,喜欢帮助别人,但帮了别人之后又常常挖苦、戏弄别人,所以虽然做了许多好事,但最终没有人说他好。
后来辞官不做,怕别人打忧他,就写了一副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对子贴在门上,拒绝别人上门访问,这应是中国第一副对联。
2、谈到对联的发展史,必须谈到朱元璋。 明朝开国初年,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下了一道圣旨,春节时家家户户必须得贴对联。
3、帝都金陵,除夕前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皇帝亲自倡导贴对联,当然效果好了。
不仅如此,每年大年除夕的晚上,他还微服私访,看谁家的对联写得好,谁家的写得不好,谁家如果没写对联还必须补上,有的家庭不识字,不会写对联,他还亲自给写对联。于是春联遍布当时首都金陵各处,所以金陵又有楹联之都美誉。
春联的起源
在东汉以后,形成与门神配套的文化仪规,强化门神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功能。古代对于贴年画和贴春联,有个专用名词叫“封印” ,不论是挂桃符、贴年画和春联,皆有操作的规矩。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② 关于春联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春联的故事有:
1、过关人对对过关
据说,一行人天暮时要过关口,守关的出联让他对:“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过客应口而出:“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等了半天,守关的问道怎么还不对,行人说:“我不是已经对上了吗。”守关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2、秀才讽赃官
清朝末年,山东省有个县令,贪赃枉法,用贪赃的钱财为自己和儿子买了个进士的头衔,混到京城做了京官,而且恬不知耻地在自己的京宅门口的柱子上写了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此联俗不可耐,无非是小人得志,自鸣得意。一个秀才来到京城,看到赃官门柱上的对联,可笑又可恼,便想治治这赃官。几天后,秀才连夜来到赃官家门口,将门柱上的对联添上几笔,然后悄悄离去。
第二天,赃官门前围满看对联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窃窃私语。赃官开门出来一看,差点气昏过去。原来门柱上的对联已变成: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3、添联讽贪官
清代,有个县官贪财如命,酷刑多如牛毛,冤死在他手里的穷苦百姓,真不知有多少。但是,如果有财物送给他,那么,就是有天大的罪行,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当地流传着“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怨言。
但这个贪官却装聋作哑,恬不知耻,不但无视百姓的呼声,而且贪赃枉法,变本加厉。有一年除夕,他自己写了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两旁,联文是: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这副自我标榜的对联贴出后,贪官满心欢喜,除夕夜开怀痛饮,大醉方休。
次日是大年初一,天刚亮,只听管家在房门外禀告:“老爷,对联出岔子了!”
贪官听说对联出了岔子,连忙披衣下床,跟着管家奔去。朱漆大门一开,围观的群众便一哄而散。贪官一看,发现自己写的对联加长了,白纸黑字写着: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贪官气得暴跳如雷,急忙叫管家将对联撕掉,垂头丧气地关上大门。
4、口大吞天
清朝干隆年间,江苏南汇人吴省钦中进士后,被任命督学四川。吴省钦不但崇尚八股,压抑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且滥用权,贪赃枉法,四川民众对他深恶痛绝。
一年,乡试时吴省钦为主考官,有一个家境清贫的书生因缺钱贿赂,自忖此次没有获中的希望。待放榜时,他果然名落孙山。愤于以钱取人论才的腐朽现象,这个穷书生就在考场门口题了一匾一联,讽刺吴主考。匾额题:
口大吞天
对联是:
少目焉能识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口大吞天”暗喻吴姓;拆“省”为“少目”,拆“钦”为“欠金”。这一匾一联用拆字的方法,既嵌入“吴省钦”的名字,又揭露、讽刺其营私舞弊,贪赃受赂的丑行,实在绝妙。
5、梁启超巧对父
梁启超10岁那年,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作客,刚进大门就被庭院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他偷偷地折了一枝,并掩掩遮遮的藏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举动被他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到了。朋友设宴款待他们父子。
宴席上,梁启超的父亲为儿子偷折杏枝的事惴惴不定,一心想不露声色地暗示儿子一番。为了活跃气氛,梁父当众对梁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果你对得上,而且对得好,方可开杯;否则,你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
小启超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略显难色,但他转念一想,凭自己的才学,相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梁父略加思索,念出: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启超听后一惊,稍顿,恍然大悟,但未显大惊失色,随口从从容容地对道: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众人听后,连声赞道“妙!妙!”
③ 有趣的对联故事50字
有趣的对联故事50字
1.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
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2.守一台电脑,两个知己,三味人生,四海朋友,五子对弈,溜来溜去,七赢八输,久久不睡醒来已十时
3.看十人通宵,九个传奇,八个私服,七星北斗,六个冲极,吾看吾身,四斗三胜,而而鼾声俯桌睡一人
4.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
上联 白天没吊事 下联 夜里吊没事 横批 无比痛苦
5.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
上联:不论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接受;
下联: 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好色者来。
6.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位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者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 成了:“早行节俭事 免过淡泊年”。
7.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有趣的对联故事
船上戏对
苏东坡与秦少游经常一起出游。这天,他们同乘小舟,沿江而下,饮酒吟诗,好不痛快。这时,苏东坡看见岸上有个醉汉,骑着一头毛驴,走走停停,东倒西歪,样子十分可笑,就出了个上联:醉汉骑驴,颠头晃脑算酒账 这对联十分形象,秦少游一时无以为对,正思考时,忽然看见船尾的艄公,这艄公一仰一俯地摇橹,引发了他的联想,于是对出下联:
艄公摇橹,作揖打恭讨船钱 艄公听见“船钱”二字,赶紧说:“不忙,不忙,下了船再说!”苏东坡和秦少游二人大笑不已。
妙对难新郎
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才女,她后来和年轻的才子秦少游成亲了。新婚之夜,苏小妹紧闭洞房大门,让丫环给新郎送出三道题目,并传话说,全答对了,才许进屋。第一题是藏头诗,第二题是人名谜,对于秦少游来说,没费事就答对了。
拆开第三个题封,是个对子: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一看,正中下怀,因为他是对对子的高手,而且出句并不难,用不着各种修辞。他心想:既然出句普通,我得对个奇句,让小妹也知道知道我秦某的才华。越想对出佳句,越觉得出句不一般,便越加对不出来,到这会儿,灵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会儿着急的不止秦少游一个人。还有谁呀?苏东坡。他知道小妹的脾气,常办些奇奇怪怪的事。怕今夜难为秦少游,特地出来看看。
果然,秦少游在廊下转来转去,嘴里不断地念叨:“闭门——推出——窗前——月——”,两只手又推又拉,还直摇脑袋。苏东坡琢磨出来了,这是让对对子呀!我得助他一臂之力。又不能去跟前告诉他,怎么?小妹肯定在窗内盯着呢!他一看离少游不远处有一口大金鱼缸,心里有了主意。他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子,一挥手,扔进水缸里。缸里清水一下子溅出来,夜深人静又传出“扑嗵”的声音。秦少游往水缸里一看,只见波纹荡漾,天光月影随之摇动,一会儿便复原了。他一下子明白过来,大声对道: 投石冲开水底天
声音刚落,“吱呀”一声,房门大开,丫环提着红灯走出来说:“小姐有请!”秦少游向后一拱手,转身昂首挺胸,迈着方步,出了洞房。
④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哪些
一、有趣的对联故事:重修岳飞墓
十年动乱期间,岳庙也难逃厄运。不仅岳飞被“打翻在地”,连庙宇也被砸得墙残壁断。1977年又以更大的规模将岳庙翻修一新。岳飞塑像又重坐于殿上,四奸铁像亦再次跪伏于阶下。有一副未署名的新联写道:
山河光复十七年,忽四害兴祸,毁坟废像,忠魂遭浩劫;
魔鬼逞凶双五载,赖群英仗义,除恶诛邪,庙墓得重修。此联既备述了岳庙十载遭浩劫的原委,又道出了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也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二、有趣的对联故事:哑联兴味
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三、有趣的对联故事:斗鸡山上得绝联
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来游桂林名胜之一――斗鸡山。他在山上纵目观望,觉得处处可爱,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地哼出一句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但是,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秀才定睛一看,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因而高兴万分。师生二人叙礼之后,秀才说出内心的苦衷。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说罢,念道: 龙隐洞中洞隐龙。
秀才一听,极为兴奋,感叹地说:"此乃天赐绝对矣!"
四、有趣的对联故事:妙计讨鱼吃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荤。一天,他炖了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门。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
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帘进门一看,佛印吃着米饭,桌上只有一碟咸菜。佛印也很大方:”学士驾到, 与贫僧一起吃粗饭吧!"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白饭。他边吃边琢磨,这鱼放在什么地方呢?
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倒放的磬,心里明白,可怎么把磬里的鱼拿出来吃呢?忽然心生一计。苏东坡说:“前几天, 你让我给一位善人写对子,我一直没写出来。后来想,索性用一副现成的对联算了。”佛印问:"哪一副?” 苏东坡告诉他,就是常见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
说到这儿,苏东坡装作忘记的样子:”下边是什么来着?” 佛印说:“庆有余。 ”苏东坡赶忙接过话岔儿:”什么?'磬有鱼’ , 那为什么不拿出来吃呀?”说完,一欠身,把不远处的磬翻了过来,“果然有鱼, 吃呀,吃呀,不要粗茶淡饭了。”佛印也笑了:“这个学士, 真够机灵的。”
五、有趣的对联故事: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⑤ 有哪些对联故事
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
横批:生无可恋
上联: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联: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
横批:愿读服输
上联:金沙江,嘉陵江,黑龙江,江江可投!
下联: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
横批:空前绝后
上联:爱国爱家爱师妹
下联:防火防盗防师兄
横批:恋爱自由
⑥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有哪些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有:
1、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2、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众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人喝彩。
⑦ 对联故事短篇
趣味对联的故事有很多,例如:
1、郑板桥在山东当县令时,有一天来了位告状的老先生。原来有户人家年初的时候,请他到家中教书,那年月没有劳动法,也没签用工合同,双方口头讲定一年酬金八吊钱。没想到,到了年底主人不但分文不给,反说老先生胸无点墨,误人子弟。待要和他理论时,竟被乱拳打出,眼见一年白干,衣食无着,无奈之下老先生只得告官。
郑板桥听罢,决定先考考老先生的文才,就指着大堂上悬挂的灯笼出联: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老先生对的是: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一听二话没说,马上传唤那家主人,责令其加倍付钱,并留老先生在衙中做事,解决他此后的衣食。
2、祝枝山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傲气十足,夸口说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对子。祝枝山问:“谁出?谁对?”“当然是你出,我对喽!”师爷满不在乎地说。祝枝山微微一笑,说出上联: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建一听:就这个呀,有什么难的?张口对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师爷正催促出个新对子时,祝枝山说 :“还没完,我能加字。”“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继续说: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建想都没想,就说:
五台山上五层台,台……
他说不下去了,总不能说五个 “台”字吧?祝枝山说了句:“‘抬’不动了吧?”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3、唐伯虎的故事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另有《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
“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