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什么寓言故事是前后抵触

什么寓言故事是前后抵触

发布时间:2023-03-12 09:01:33

1. 哪个寓言故事形容一个人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2. 自相矛盾的寓言的含义

自相矛盾,汉语成语,拼音是zì xiāng máo dùn。意思是比喻别人或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出自《韩非子·难一》。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难一》,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不管是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不管是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来用以形容别人或自己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又用以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成语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1]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成语用法
示例
毛泽东《论持久战》:“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在后,不是自相矛盾吗?”。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今二宫危逼,猾寇滔天,臣子当戮力同心,岂可自相矛盾?”[1]
成语出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成语典故
原文
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2]
注释
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利:锋利。
或:有人,别人
以:用。
弗:不 。
应:回答。
夫(f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它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能刺破所有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揭示道理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

3. 《矛与盾》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

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什么事都不能夸大其词,使人感到漏洞百出。且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典故:

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4. 寓言故事《互相矛盾》的意思和寓意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到大街上去卖长矛和盾牌。为了招徕顾客,他举起盾牌夸耀说:"我的盾牌非常坚固,无论什么武器都剌不穿它!"
他放下盾牌,又举起长矛吹嘘说:"我的长矛锋利无比,无论什么东西一剌就穿!"
这时,有个人问他说:"如果用你的长矛来剌你的盾牌,那结果是一个什么样呢?"
那个楚国人一句话也答上来。

寓意:脱离实际地夸大某种东西的长处,往往会闹出自相矛盾的笑话。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5. 自相矛盾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白了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不能相互抵触这个道理。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

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5)什么寓言故事是前后抵触扩展阅读:

出自于《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6.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自相矛盾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接下来分享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及道理。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在市场上到处叫卖矛和盾。他逢人就吹嘘,说他的矛和盾,都是用最好的材料作成的。后来,见还是没有什么人感兴趣,他干脆举起盾,向四周的人们大声说:“快来看我的盾啊!这面盾坚固无比,世界上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它。”人们都仔细看他的盾;这时,卖兵器的人又挥舞起他的长矛,接着向人们炫耀(yao):“大家再看看我的矛吧!这支矛锋利无比,无论怎样坚硬的东西,一碰上它,准定被戳(chuo)穿”

听到这里,有一个人大声质问道:“照你刚才说的话,要是用你的长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呢?”

那个卖兵器的人听了,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只好收拾起矛和盾,灰溜溜地走了。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道理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

阅读全文

与什么寓言故事是前后抵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苍南县婚姻介绍所在什么地方 浏览:138
一个女人一生的爱情是什么 浏览:961
爱情冲突怎么取舍 浏览:357
哪个帅哥美女送 浏览:274
如何培育健康的霉菌 浏览:377
婚姻多少年才能稳定不变 浏览:183
美女几次点赞为什么不回 浏览:291
发改委事业编怎么改革 浏览:232
山东哪里美女多淄博 浏览:50
怎么形容被爱情折磨 浏览:39
录制故事需要用到什么软件 浏览:255
婚姻不坚固怎么办 浏览:218
长治事业编工资多少 浏览:230
景洪市办理健康证要做哪些项目 浏览:776
水瓶座对爱情是什么看法 浏览:805
幸福路口到甘泉堡多少公里 浏览:94
一天走什么步健康 浏览:988
怎么形容科幻故事 浏览:667
人间的幸福在哪里 浏览:964
幸福生活张嘉译主演一共多少集 浏览: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