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给孩子读特意选的故事绘本,孩子完全没兴趣,怎么办
不知道孩子多大,你特意选的绘本哪本绘本,或者可以看看是否有下面的情况:
1.没选对书。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能力与关注的事物都不一样,很多妈妈会喜欢挑网络畅销或获过大奖的,在这里普及一下:
国际安徒生大奖,是全球儿童文学界的最高荣耀,这个奖项的宗旨是:推动儿童阅读,提升儿童文学和美学的艺术境界,建立儿童正面的价值观,促进世界和平。获得这个奖项的作品文学性比较强,2016年获得这个奖项的是我们中国的曹文轩先生,去年寒假,我们家孩子学校就是推荐曹文轩先生的作品作为课外读物,这样的作品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对象是学龄前的孩子,就不适合了。
美国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评选标准着重于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尤其是每一部得奖的作品都必须富有“寓教于乐”的功能,所以相对来说会比较好玩有趣。
英国格林纳威大奖,评分标准着重于琪琪创作精神和出版形式,对于插画、图文协调、版面都相当讲究。那么,这类型的作品就对提升孩子的艺术品位会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其他的一些童书奖就不一一说了,但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每个奖项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只有通过通过了解书籍本身才能判断适不适合我们的孩子。
如果你也与我同频,欢迎关注或评论。
Ⅱ 如何组织绘本教学的教学的策略
现在很多的幼儿园也开展了绘本教学,力图为幼儿创设浓浓的阅读氛围,让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同时将绘本教学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但由于各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和师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许多幼儿园制定的绘本教学目标比较模糊,将绘本教学等同于故事教学和看图讲述,因此将绘本教学上成故事教学。如个别教师边出示多媒体课件,边讲述图意,然后提问故事内容,其实,这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老师在讲故事。有些教师一张一张地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然后逐张进行提问,要求幼儿观察后,用较为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俨然将绘本教学上成了看图讲述活动。还有就是导读过多,缺少幼儿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那么在选择绘本进行教学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不要说教
好的绘本会通过故事本身让老师和家长思考,在孩子心中埋下思考的种子,当成长过程中碰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会自然地触发孩子的思考。而不是在故事中或故事结束时,对人物和事物进行封闭式的道德判断。
不要轻视
很多人以为绘本是给孩子读的,简单易懂,没必要花时间研究。其实不然,绘本尽管是写给孩子看的读物,内容上浅显易懂,但是,每个绘本故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意味深长,甚至意义深刻的道理。好的绘本总是在有趣的故事后面隐藏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带给人不同的启迪。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从一个绘本中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所以,有人说:“绘本是写给从一岁到一百岁的人看的书。”
吸引和启迪
一个好的故事一定会有曲折生动的情节。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总是会利用故事情节制造悬念,不断引发听众的强烈兴趣。好的绘本故事一般都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节和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而猜想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们强烈的阅读期待,引发他们丰富的想象。绘本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画面为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也为教学提供了很多设置猜想的机会。
共读的重要性
什么是共读,不是老师念,幼儿听,而是一起去感受图画,感受内容。
教孩子看图画书时,应该从封面、封面里、扉页、本文到封底,仔细阅读每一幅插画。
共读一本书之后,不要问孩子一大堆问题,例如:这本书好不好看?故事在讲什么?哪里最有趣?大野狼做了什么事?有几只羊?有几只猪?加起来呢?......也不要要求孩子写读书心得。故事应该只是培养幼儿的逻辑性或辨识力的,让幼儿懂得一些道理,促进好习惯的培养,而不是要强迫幼儿一定得学会什么知识,答出什么标准化统一化的答案。
不断筛选和挖掘好的绘本
不断地发掘和找寻可以作为教材的绘本,并做实验性的教学及总结。找出合适的绘本和适当的教学方式,就好像选择材料:了解材料,并使用好的加工工艺,挖掘出材料本身的潜力和价值。
随着中国“二孩”政策的落地,童书市场正孕育着更大的前景。京东图书发布的2016年图书音像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按销售码洋计算,童书成为2016年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品类,“领跑”中国图书市场。从销售数量来看,童书增幅超过70%。随着年轻一代平均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对于“全民阅读”的持续推动,以及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率回升,以儿童和文学为代表的大众出版依然会持续成为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点。
“洋绘本”一直在中国十分火热,在中国基本90%的市场都被国外的绘本占据了,国内多数出版社的绘本也以引进为主。中国原创绘本起步晚,虽然生产速度快,数量也多,但好的作者和图书都很少,难免会使原创绘本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这也使得绘本市场竞争激烈,并形成了浮夸、不务实的产业环境。幼儿园和家长对绘本的选择也是无所适从,特别是怎么通过好的绘本更好地去让孩子理解和明白一些知识和道理,这一点尤其重要,也最难把握。
好绘本,如何好?
好的绘本单靠图画就可以为孩子解说整个故事,不是一定要看到字。
好的绘本单靠听或是阅读文章本身就可以有历历在目的感受。
画得可爱,颜色鲜艳美丽不是图画书插画的最重要条件,真正重要的是插画能否充分表达故事,简单的说就是“形重于色”,形是说故事的主角,色可以说是增加效果的配角。
还有就是课件,好的课件能做到好的互动和引导,而不会抢走书本身的位置,让幼儿只关注课件的游戏,甚至书都不碰一下了。
比如,《智慧鹰绘本系列里》有一本音乐绘本《奥尔夫的故事》,书里讲到了奥尔夫听完歌剧后想尝试演奏一番,于是和爷爷在房间里敲碗和杯子,敲出了美妙的音乐。这里加入课件就可以在平板上用手点同步绘本图画上的碗和杯子,里面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厨具台上的各种用品都可以敲。这就是在课程中自然导入多媒体游戏互动元素,但是教师必须控制孩子们的兴奋度,还得引入到书上,讲诉奥尔夫不是因为这个成为音乐家,而是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才取得一定成就的,这中间还可以穿插角色扮演和互动问答等游戏,这样孩子不仅仅只是看了书,听了故事,还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引导不同的思考方向会有不同的结果。
很难说绘本有多大的力量,可以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幼儿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Ⅲ 快乐是什么故事绘本
绘本故事《快乐是什么》选自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多元互动课程》中班第二学期的的主题活动内容。讲的是一个温情暖暖的故事,通过小老鼠与鼠妈妈之间围绕“快乐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母子间充满爱和温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