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庄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一个故事,道与生老病死
庄子在这一篇中杜撰了几个人,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庄子说“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他们四个人在一起见面聊天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然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这里也就是成语“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来源。
子祀说:“你厌恶这种变化吗?”
子舆说:“不,我为什么厌恶?造物者假使把我的左臂变成鸡,我就以司夜报晓;假使把我的右臂变成弹丸,我就以之打可以烤吃的小鸟;假使把我的屁股变成车轮,把我的精神化为马,我就乘着它行走,哪里还用得着更换别的车马呢!况且人的得生,乃是应时;死去,乃是顺其自然。安心适时且顺其自然,哀乐的情绪不能侵入人的心中,这就是古语所说的束缚解除。而不能自己解脱的人,是被外物束缚住了。况且,人为不能胜过自然由来已久,我又为什么要厌恶呢?”
在《庄子·人间世》中,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其实跟这里子舆生病的遭遇和他对自己遭遇的态度是一样的。简单来说,就是生病已经成为事实,我们唯有的办法就是选择接受这样的事实,而好好生活,这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