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短的革命烈士故事
1、刘胡兰
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
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万岁。”
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刘胡兰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赞扬了刘胡兰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她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董存瑞
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积极、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3、邱少云
1952年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
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
4、孟起安
1940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领导人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1942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
1947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通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
2月21日,在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堰中学内),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起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倒在血泊中。
5、刘传文
原名刘坚,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他屡建战功,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
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Ⅱ 河北都有哪些抗战英雄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志士,在1931到1945年的14年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涌现出了许多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抗日英雄。2014年,民政部曾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名单和抗日英雄群体,河北籍的英烈就有34位之多,还有狼牙山五壮士这一河北英烈群体。下面就是这34名抗日英雄:
1.孙永勤(1893-1935),河北兴隆人,民众抗日救国军军长。
2.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
3.张诚德(1880-1937),河北张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二军三师师长。
4.郝梦龄(1898-1937),河北藁城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九军军长。
5.王平陆(1901-1938),河北迁西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一支队司令员。
6.邓佐虞(1898-1938),河北高阳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9师参谋长。
7.刘连科(1917-1938),河北滦县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8.朱家麟(1892-1938),河北满城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0军39师115旅旅长。
9.陈宇寰(1897-1938),河北滦县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
10.范筑先(1882-1938),河北馆陶人,山东省第六区行政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
11.洪麟阁(1902-1938),河北遵化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三路总指挥。
12.赵锡章(1901-1938),河北河间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军第70师215旅旅长。
13.杨裕民(1889-1939),河北迁安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第一路政治部主任。
14.魏大光(1911-1939),河北霸县人,八路军120师独立2旅旅长。
15.马振华(1904-1940),河北盐山人,中共冀鲁边区津南地委书记。
16.节振国(1910-1940),河北故城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第二路司令部直属特务第一大队大队长。
17.李林(1914-1940),河北威县人,八路军第129师新编9旅25团团长兼政委。
18.武士敏(1892-1941),河北怀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8军军长。
19.王泊生(1915-1942),河北景县人,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政委。
20.孙毅民(1914-1942),河北新河人,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政委。
21.李永安(1912-1942),河北宁津人,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
22.李松霄(1906-1942),河北武邑人,冀南第五专署专员。
23.陈子斌(1899-1942),河北深县人,八路军第129师新编4旅10团团长。
24.王璞(1929-1943),河北顺平人,抗日儿童团团长。
25.李忠(1929-1943),河北冀县人,抗日儿童团团长。
26.郭好礼(1904-1943),河北临漳人,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兼路南支队司令员。
27.韩增丰(1916-1943),河北平山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八区队区队长。
28.解蕴山(1905-1943),河北大名人,冀南第一专署专员。
29.丁振军(1913-1944),河北滦县人,中共冀热边特委第四地委书记。
30.白文冠(1873-1941),
31.马本斋(1902-1944),回族,河北献县人。原为奉军团长,因不满不抵抗政策而回乡务农。全面抗战爆发后,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日寇,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分区兼回民支队司令员,1944年因病牺牲。其母白文冠被日寇抓捕并逼其招降马本斋,老人家不屈绝食而逝!因此被朱德称为“母子两代英雄”。
32.王少奇(1912-1944),河北香河人,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卫生部部长。
33.杨小根(1922-1944),河北博野人,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44区队2小队副队长。
34.高小安(1916-1944),河北滦县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1区队副区队长。
有保定雄县龙湾村的孙连仲,保定定州北鹿庄的鹿钟麟,保定高阳的佟麟阁,保定安新的韩占元,廊坊霸州东台山村的韩复榘,衡水景县的池峰城、曹福林、程希贤,沧州泊头的孙桐萱,沧州献县的刘汝明、刘汝珍,沧州盐山的张之江、高树勋,邢台新河南阳庄的庞炳勋,邯郸馆陶的范筑先、张维玺,石家庄藁城的郝梦龄、何基沣,都是抗日名将!
河北的抗战英雄有很多,我身边,我居住的乡村里,就有好几十位,其中我的大伯伯就是参加了抗美援朝的士兵之一。
但是,我要讲一位特殊的无名的抗战英雄:
我儿时的回忆里,他80多岁,一副老态,浑身脏兮兮的,穿着破旧满是污垢的衣服,深深地驮着背,脊背的骨骼已经严重变形,走路也很费力,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挪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耳朵,他的听力完全丧失,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的手下的一名炮兵,由于长期奋战,使他完全丧失了听力。
在抗日战争年代,人民疾苦,他一辈子没有成家,无儿无女
,投身奋战,后来他回到家乡,住在一片杏林里,也孤寂的死在杏林,又被家族的后人埋葬在那里。
只可惜,自己那时太小,不懂得面对英雄时,应该具备的崇敬之情。
河北抗战英雄首先得说河北近代现代史。河北在清末民初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省份,直隶省,管的地方大,北京天津河北都是直隶。河北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北京做事的人特别多。尤其是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以来,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河北人投军入伍的非常多。北洋雏形开始形成,有冯国璋,王士珍,曹琨都是河北人。民国取代清朝后,尤其是袁世凯死后河北人扶摇直上。着名的直系开始形成,直系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领导都是河北人,如冯国璋,曹琨,冯玉祥等,当然也有部分山东人如吴佩孚等。士兵和军官也主要是河北山东人为主。后来随袁世凯病死,北洋内部分裂,直系同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都进行了战争,都是直系取得了胜利。当时河北的地位大概是攀上了全国最高峰。第二次直奉战争由于冯玉祥的倒戈,直系作战失败,奉军入关开始掌握中央大权。冯玉祥被排挤到西北等地,着名的西北军其实是河北人为主,就是冯玉祥的军队。1927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老直系吴佩孚,孙传芳等被彻底消灭,只有冯玉祥又倒戈配合北伐军生存了下来。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反蒋失败,张学良拥蒋率领奉系入关,冯玉祥手下所谓八大金刚都被蒋所分化。像宋哲元,韩复榘等分别掌握绥远山东等地的政权。1931年918事变,张学良不放一枪被日本占领东北,奉军入关,蒋对张极其不满,所以华北交给了宋哲元,由宋哲元所谓的西北军坐镇北京。因此河北抗战正面战场主要由直系冯玉祥的西北军完成。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前就有长城抗战,就是29军拿着大刀抗击日本侵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还是29军来抵抗,由于前面说到所谓西北军主要将领也是河北山东人,山东还是靠近河北的山东人,如宋哲元是山东乐陵人,乐陵以前属于河北,解放后划给山东。张自忠是山东临清人,临清就挨着河北。77抗战殉国的29军副军长佟麟阁就是河北高阳人。北平天津沦陷后日军向南继续侵略,像保定石家庄平原城市基本无险可守,很快落入日军手中。而太原开始成为日军的另一战略目标,在太原会战中殉国的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就是河北藁城人。所以全国正面战场殉国的10位上将中,佟麟阁,郝梦龄是纯粹的河北人,加上张自忠赵登禹这些直系人物,相当于河北为国家贡献了4位殉国上将,占40%,可以说也是全国正面战场为国家贡献最大的省份之一。
敌后战场部分,就更不用说了,耳熟能详,好多情节都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就不一一列举了。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是我国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军区。警察局司令部位于保定市唐县何家庄村,时任司令员聂荣臻同志在何家庄指挥抗战有两年之久。更是指挥了黄土岭之战,百团大战等着名战役。
抗战时期,河北省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和事迹。
抗战时期,白求恩同志就住在晋察冀军区,奋斗在晋察冀军区,最后也牺牲和埋葬在晋察冀军区。
我们伟大的国际友人,无私的共产主义者。
(黄土岭战役白求恩同志抢救伤员)
还有着名
的狼牙山五勇士,直到现在依然被人们常常提起。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毅然决然的把敌人引到了悬崖峭壁之处,最后英勇的跳了下去。
现在,狼牙山成了着名红色 旅游 景区,时时有人来参观和学习勇士们的精神,这更需要传承。
在一望无际的芦苇淀里,产生了小兵张嘎的故事。
西部山区里,有着王二小的故事。
我们所知道的,都是有传承,有名字的故事,还有太多太多,发生在抗战史上,发生在民间的故事。
每一个人,每一场战役,每一个牺牲的人,都不应该被我们忘记。应该被 历史 铭记,他们都是为新中国,为新生活奉献出生命的人!
发生在平山县南滚龙沟的放牛娃王二小,当时驻南滚龙沟是中共日报社离党中央西柏坡很近,英雄王二小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河北工业大学校友,海归教授,革命烈士杨十三教授,国家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
杨十三(1889-1939),河北省迁安县杨团堡人,抗日英雄。原名杨彦伦,投身抗战后曾改名杨裕民,因堂兄弟中排行十三,故名杨十三。留学回国后,任河北工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教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亡。在河北工学院任教授兼斋务科主任的杨十三痛愤地说:“御侮复仇,非讲求武备不为功。”在他的倡导下,河北工学院特别注重军训、 体育 、国术,他以身作则,每晨熹微即起,与学生同拳击,数年如一日。
1938年杨教授投笔从戎,与洪麟阁一起,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冀东暴动。
后来,经过艰苦的辗转,杨教授来到了八路军总部, 总部为杨十三开了欢迎会。朱总、彭总接见了杨十三,并同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当杨十三向朱总、彭副总汇报声势浩大的冀东工农武装暴动经过及洪麟阁的壮烈牺牲等情况时,他抑制不住激动的感情放声痛哭起来。朱总、彭副总安慰了杨十三,对他的义举和冀东的工农武装暴动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赞同他给八路军总部提出的“必须搞工业,以保证军需”的建议。这时,杨十三把鹿钟麟送给他的500块银元交给了朱总,要求转交给新华日报社作为办报经费。
1939年7月21日下
午6时,在与日寇辗转斗争的征途中,重病缠身的杨教授,心脏停止了呼吸,为中华民族的抗日事业和中华人民的解放事业,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八路军总部为杨教授召开了追悼大会,朱总司令主持,彭副总司令致悼词。悼词中说:杨十三的逝世,使我军失去了一位亲密合作的忠实朋友,使冀东人民失去了他们的抗日领袖,使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爱国热情极高的科学家。杨十三是广大知识分子、科学教育工作者的榜样。
毛主席给杨十三题写了挽联: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
朱总司令题写的挽词是:
渤海毓雄,民族之杰。
霭霭风仪,异质挺特。
冀东义起,倭妈气慑。
瞻彼真容,彪炳日月。
杨十三病逝后,重庆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予1938年9月18日在沙坪坝南渝中学礼堂为杨十三召开了追悼大会,称赞杨十三对抗战有功,有爱国正义感。
解放后,1950年10月2日人民政府将杨十三遗骨移葬于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杨十三学长永垂不朽。
我爷爷叫孙连,共产党员,牺牲在潘家峪,生前任中共丰润县县长。
别的地方不知道,藁城有郝梦龄,何基沣,马玉堂,,
藁城北席村的何基沣打响七七事变第一枪的抗日名将,历任解放军34军军长,解放后任水利部副部长。
Ⅲ 为革命牺牲的英雄的事迹有哪些
1、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赴苏联陆军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军长、政委、代理第一军团长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1942年5月25日,在十字岭反"扫荡"突围中,头部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6岁。1942年9月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左权将军,将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Ⅳ 唐山的革命英雄有哪些
有李大钊、马占山等。
1、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2、马占山
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字秀芳,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祖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
(4)河北有哪些感人的革命英雄故事扩展阅读:
人物贡献:
1、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
2、马占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在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
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1932年2月诈降日军,4月通电反正,任黑龙江救国军总司令,重创日军。后在日军进攻下退入苏联境内,1933年6月返回上海。
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马占山在“七七事变”后,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