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前程往事 > 圣人古代的故事名字都有什么

圣人古代的故事名字都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28 02:26:37

①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关于他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4、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5、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6、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7、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8、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9、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0、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1、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12、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
13、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16、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7、盗亦有道: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1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9、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20、大而无当: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
21、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22、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23、鼓盆而歌: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
24、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25、出何典记: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借指无稽之谈。
26、蜗角之争:成语释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27、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28、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29、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30、不能赞一词: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31、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32、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
33、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34、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35、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36、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37、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38、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39、赐墙及肩:比喻才学浅陋。
40、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41、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42、每况愈下: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43、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44、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45、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46、踌躇满志: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
47、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48、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49、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50、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1、心如死灰: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52、画虎类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53、苗而不秀: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5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55、鹏程万里: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56、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57、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58、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力互相帮助。
59、亦步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6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1、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62、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63、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64、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65、迩安远至: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6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67、朝三暮四: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68、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
69、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70、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②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六大圣人,分别是谁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准提、女娲

道祖鸿钧分别是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准提、接引的师傅。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准提、接引分别是人教、阐教、截教和佛教教主。

其中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二位尊神。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是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元始天尊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 位于三清之中。

灵宝天尊 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又称通天教主。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 相传其原形为老子。

③ 圣人孔子的故事

#能力培养#简介]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子圣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那么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 无忧考网将分享3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欢迎阅读!

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着名的 历史 人物。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因此,无论是他的思想,他的言行,还是他的生平事迹,都被世人所传承。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孔子学远方的故事、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为师的故事等等。

孔子从近到远的故事,主要是因为孔子从两个弟子救人后的不同行动中看到了不同的结果。孔子的弟子子路,在救出落水男子后,接受了被救人送的一头牛,以示谢意。孔子同意子路接受被救人谢礼的行为,并表示这将使鲁国有救人的意愿。孔子从救人、受子路感谢的小事上看出,这种行为有利于培养人们积德行善的道德。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用自己的钱从鲁国赎回了一个人,但他没有接受这笔钱作为政府的奖励。孔子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会阻止鲁国用金钱来赎人。孔子从子贡赎世后不报赏人,看出这样的举动不利于引导人们行善。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能够从小到大,从近到远,所以孔子可以被世人称为圣人。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有很多,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可以帮助那些了解这些故事的人学到一些东西。同时,人们越读孔子的故事,就越能了解孔子为人,了解孔子的“圣人”,学得更多。

孔子学习的故事

说到古代的先贤圣贤,人们脑海中闪现的就是孔子。孔子弟子三千余人,圣贤七十二人。今天,世界上没有人不知道伟大的孔子。西方国家很多地方都竖立了孔子雕像,可见人们对这位伟人的崇高风采是多么钦佩。

④ 讲出十个神话故事名字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仓颉造字》、《后羿射日》、《河伯娶妇》、《哪咤闹海》、《牛郎织女》。

1、《盘古开天》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女娲补天》

远古时代,女娲为了补天,不辞辛劳炼五彩石,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传说女娲在西蜀之地耗尽气血,力竭而亡。在一些补天神话中,她或劳累而死,或以身补天,或化为日、月、万物。

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

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

天破之后,不断的有陨石和天火从破开的天洞中落下,大地上的人类不是被陨石砸死就是被大火烧,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女娲看到人类左躲西藏,无处容身的惨象,心中十分痛惜。她便遍历干坤,为了解救生灵,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

女娲找来五色石块炼出五彩晶石,把已碎的象渔网似的天一点点的补了起来,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但想不到五色晶石用完时,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破碎的苍天还没补好。

天上还有一个大大的窟窿存在着,只要还有破洞,天就随时会继续崩裂,那样的话,过去的工作就白做了,而万物亦从此永远的生活在这已如同炼狱的大地之上,女娲痛苦的思考了很久之后,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所有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

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用自己的身体,填补好了天上最后的大洞……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的云霞和彩虹。一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3、《夸父逐日》

远古时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伟、高耸入云的高山。在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他们的首领,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

因此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们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意志力坚强,气概非凡。而且还心地善良,勤劳勇敢,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日子。

那时候大地荒凉,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使本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

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抓在手上挥舞,引以为荣。

有一年的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

夸父看到这中情景很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族人听后纷纷劝阻。

有的人说:“你千万别去呀,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你会累死的。”

有的人说:“太阳那么热,你会被烤死的。”

夸父心意已决,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为大家服务。他看着愁苦不堪的族人,说:“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告别族人,怀着雄心壮志,从东海边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追去,开始他逐日的征程。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如疾风似的,拼命地追呀追。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来回摇摆。

夸父跑累的时候,就微微打个盹,将鞋里的土抖落在地上,于是形成大土山。饿的时候,他就摘野果充饥,有时候夸父也煮饭。他用三块石头架锅,这三块石头,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几千米高。

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离太阳越来越近,他的信心越来越强。越接近太阳,就渴得越厉害,已经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但是,他没有害怕,并且一直鼓励着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

经过九天九夜,在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终于追上了它。红彤彤、热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他的头上,万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

夸父无比欢欣地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可是太阳炽热异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水之水喝干;他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

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大泽里的水足够夸父解渴。但是,夸父还没有跑到大泽,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

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

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能够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4、《精卫填海》

传说,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女娃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美丽非凡,炎帝十分喜欢她。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

小孩都累趴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女娃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坏了,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女娃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女娃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女娃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神农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

女娃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女娃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女娃,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女娃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女娃说:那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女娃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女娃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女娃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永远不回来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象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

5、《鲧禹治水》

大禹治水,又称为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源自着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禹成功治理洪水,世人便把他敬为神人,尊为“大禹”“神禹”,将他与天地相齐名,所谓天大、地大、禹大。

当时人们甚至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从而把治理江河、战胜洪灾的所有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大禹身上。“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大禹几乎成为无所不能的天神。

6、《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 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全国有多处纪念仓颉的遗迹,有仓颉造字、造字台、仓颉陵、仓颉庙、等。

在众多仓颉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有四处:河南南乐、虞城、开封和陕西白水。仓颉是通过鸟的足迹来造字的。

7、《后羿射日》

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

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个个三脚的乌鸦。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8、《河伯娶妇》

魏文侯(魏斯)命西门豹为邺城县令。当地巫祝、三老勾结廷掾、豪长,假借河神娶妇,以少女投河,诈取百姓财物。

西门豹微服私访,洞察其情,即将计就计。三月十五日为河神娶妇之期,西门豹亲至河边送亲,故指新妇容貌不佳,命巫祝、三老、廷掾禀明河神,容重选佳丽,将三人相继投入河中。百姓醒悟,河神娶妇之事遂绝。

9、《哪咤闹海》

传说托塔李天王在陈塘关作总兵时,夫人生下一个肉蛋。李天王认为是不祥之物,一剑劈开,却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俊俏男孩,这就是后来起名为哪咤的神童。

哪咤自幼喜欢习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嘻戏,正好碰上东海龙王三太子出来肆虏百姓,残害儿童。小哪咤见此恶徒,义愤填膺,铤身而出,打死三太子又抽了它的筋。

东海龙王得知此讯、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咤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

小哪咤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亲,借着荷叶莲花之气脱胎换骨,变作莲花化身的哪咤。后来大闹东海,砸了龙宫,捉了龙王。

10、《牛郎织女》

孤儿牛郎依靠哥嫂过活。嫂子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

这头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嬉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相见,并且告诉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们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间了。

牛郎于是待在河边看七个仙女,他发现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顿生爱意,想起老牛的话于是牛郎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们洗好澡准备返回天庭。

小仙女发现衣服不见了只能留下来,牛郎于是跟小仙女织女制造了邂逅,后来他们很谈得来,明白了各自的难处,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

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天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喜鹊也会在身边。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都会见面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神话故事

⑤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六大圣人是什么

六大圣人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准提、女娲。

道祖鸿钧分别是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准提、接引的师傅。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准提、接引分别是人教、阐教、截教和佛教教主。

其中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二位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是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是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元始天尊生于混沌之前,太无之先,元气之始,故名“元始”。 位于三清之中。

(5)圣人古代的故事名字都有什么扩展阅读: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是六大圣人之一。

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雌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 ,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她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民间传说: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宵,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

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

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决,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邪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当此石直立后,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缘轮回者更是络绎不绝。


参考资料:网络-圣人

阅读全文

与圣人古代的故事名字都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两只美女妖怪选哪个好看 浏览:550
马年配什么生肖婚姻 浏览:912
温州滨海经济开发区有多少平方 浏览:91
93年属鸡单身男什么时候婚姻可成 浏览:13
张紫妍如何让大佬弄的故事 浏览:511
一二年级适合什么故事 浏览:935
海拉尔事业编成绩大概多少 浏览:8
美好风景的爱情电影有哪些 浏览:301
什么叫编制内事业单位聘用制 浏览:858
赤峰与海拉尔哪个经济发达 浏览:227
考事业编制看什么出版社的书 浏览:93
美册抖音视频故事如何制作 浏览:513
输了爱情如何翻身 浏览:708
中国的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54
爱情里洁癖怎么办 浏览:36
怎样知道身体健康缺少什么 浏览:560
舒城地区的经济怎么样 浏览:107
摩登爱情歌曲什么意思 浏览:495
经济思想史考研怎么样 浏览:173
在婚姻中出现问题怎么办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