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玛蒂娜的作者简介
诗人吉贝尔.德莱雅
诗人吉贝尔·德莱雅 “玛蒂娜”系列故事书文字作者吉贝尔·德莱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在比利时Cas—terman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三十余年。l954年,他创作了“玛蒂娜”这一形象,获得了巨大成功。 他在文学领域新作不断,获得过多项文学大奖。为了表彰他一生创作的累累硕果,1985年法国作家协会向他颁发了雅克·普瑞维终生成就大奖。1997年12月6日,吉贝尔·德莱雅与世长辞。他是如此热爱孩子们,以至于离去的日子也“挑选”在圣尼古拉日(儿童节),留给孩子们会心的一笑。
画家马塞尔.马里耶
1930年,小马里耶出生在比利时的艾尔索小城的一个木匠家庭,马里耶刚6岁时,装饰画家梅谢尔利用工作之余指导他完成了一幅叫做《纹理》的油画,这次涂鸦的游戏,把一颗绘画的种子深深埋在了小马里耶的心里。16岁那年,马里耶进入比利时圣吕克学院学习绘画。
早在1951年,Casterman出版社的主编皮埃尔 塞维斯在参观圣吕克学院的时候就被马里耶流畅的绘画笔触折服了。很快,Casterman出版社就跟马里耶正式联姻。在那里,马里耶与世人吉贝尔 德莱雅合作推出了《玛蒂娜》系系列。《玛蒂娜去旅行》和《玛蒂娜在农场》在1954年同时出版。书中的这个小女孩立刻收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紧随其后,马里耶推出了《庄乐与苏菲》系列图画书,一举成为了欧洲童话书史上的经典。
2. 适合5-6岁宝宝看的绘本有哪些有推荐的吗
1.《神奇校车》
《神奇校车》是一套将奇特想象和抽象科学完美结合的科普儿童绘本,情节惊险刺激,语言生动搞笑,对话童稚讨人喜欢,知识清晰认真细致,展现了一种极具特色的自然科学教育方式。
在一次次匪夷所思的神奇之旅中,孩子们体验原理,学好操作,懂得思索,迷上科学,这样一套书,让孩子们大呼好看,让父母老师们频频强烈推荐,让出版界赞叹不已。
4.《看里面系列》
全书采用翻翻书的交流形式,每张都有可以打开的一部分,里面有更深层次内容的详细介绍,让他们自己揭密藏在表象下的科学秘密。孩子们可以打开火红太阳的表层,观查太阳里正在产生着强烈的核聚变,可以打开自己了解的地球表层,掌握地表水是怎样运作的,掌握地球内部的地幔,地心……还有关于“霸王龙”,“科学”的趣味性知识都在等待孩子“看里面”亲自动手去发现!
3. 盘点孩子钟爱的几套故事书
必须得承认,哈哈五岁以前我是个绘本控。别人说好的,我都买,参考当当网、京东网及卓越网上的五星图书榜,搜罗了一千多册的国内外精美绘本。哈哈也不负我望,我搜罗回来的她几乎都喜欢,特别给面子。五六岁以后,我慢慢就不那么疯狂了,孩子大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喜欢的书她会无数次地重复,文字也多起来了,所以再也不需要大量地购书,而是沉淀下来,精读好已经选好的就好了。盘点了一下,我们近两三年来,不外乎就使用了五套故事书。书不在多,用精则好!
一.《玛蒂娜》一个优雅女孩的成长故事(适合两岁以上孩子)
这一套《玛蒂娜》让哈哈从两岁迷到了八岁,当然是首推的。作者说:玛蒂娜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她不会去月球,也不进行非法的探险活动。她去学校、坐火车、划船、去露营。她在一个安静且安全的世界里成长,有父母,有小伙伴和她喜欢的小动物陪伴她。这可能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的。的确,玛蒂娜于哈哈就如邻家女孩一样亲切,陪伴着哈哈成长。哈哈两岁的时候我送给她这套《玛蒂娜》,里面精美的画风一下子就吸引了她。还记得她特别喜欢其中一本《玛蒂娜骑车遇险》,每天都得讲三次以上。那会哈哈小姨在我们家住,给哈哈讲这本书就成了小姨的任务了。一本书每天讲三次,连续讲半年,感受如何? 这得采访一下哈哈小姨了。哈哈也不是不听别的绘本,只是必须要听完这本,才肯听别的。然后到她两岁七个月时,她突然能把大半本书给讲出来了。不过再后来,我找到了整套书的音频,若虹妈妈讲的,把我给解放出来了。这音频哈哈一听就是六年,每年都会翻出整套书,听一段时间,两个月前,她才又把整套听了一轮。哈哈通过玛蒂娜的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她了解了许多的领域和职业,也熟悉了多种多样的环境,从她的生活中汲取着知识和智慧,玛蒂娜犹如哈哈的影子,哈哈的梦,她渴望着像玛蒂娜自信、勇敢、优雅。除了故事,书中吸引哈哈的还有玛蒂娜漂亮的衣服,她喜欢里面的每一套服装,喜欢一遍一遍地翻看研究,也因此有个服装设计的梦。不得不说,哈哈是个幸运的孩子,六岁她来到了瑞士,过上了跟玛蒂娜相似的生活,初到瑞士,真的有做梦的感觉,就是把书中玛蒂娜的生活实实在在地在自己的生活中一一经历。
二.《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适合五岁以上,老少皆宜)
在故事选择上,我特别注重选择具有文化内涵的,特别希望孩子能传承中国文化,我希望她长大以后也会认同她的中国根。所以当我找到这套《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时,是惊喜万分的。这套台湾引进的汉声童话,用362个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为孩子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843幅经典细腻的传统美术配图,给孩子最纯正的民族美术熏陶。哈哈从六岁开始听这一套故事,一个月听一册书,我会一次性把一册书三十个故事复制给她,然后她反复地听。那时初到瑞士,还在上幼儿园,空闲时间特别多,她无聊时候,或者做手工、搭乐高时候,都会打开她的播放器来听这套故事。一般说来,她几天就能全部听一遍了,但是我坚持每册书听足一个月才换新书音频。这套书她听了将近两年,重复的次数够多,所以当时她能把其中一百多个故事复述出来的。在荔枝电台讲的几个里面的故事全都是她背诵出来的。听完这套故事,一下子就变得很有“文化”了,那些孔子、庄子、韩非子、王羲之等等的名人她都耳熟能详,很多的民间传说也能娓娓道来。后来我跟她一起学《千字文》,她就特别容易接受,因为千字文里提及到的人物或者典故,她在《最美童话》里都接触过。我特别推荐这个,觉得这是每一个中国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的,老祖先流传下来的最美童话。特别提醒,这套书里有一些关于鬼怪的故事,哈哈是被吓着了的,后来我都事先删掉了那些比较可怕的不适合孩子听的鬼故事,筛选后再给她听。
三.《小鲁讲历史》(适合五岁以上孩子)
听了近两年的《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也该换故事了。这时候,哈哈已经快八岁了,她对历史故事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所以我继续给她选择了历史故事。这套《小鲁讲历史》也几乎是一开始就让哈哈爱上的,有时一天听两三个小时故事也是常有的事。几个月时间,她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伟人故事》《台湾历史》全部都听完了。暑假哈哈舅舅和哈哈外婆来瑞士玩。舅舅学的是政史呢,也熟悉历史故事,哈哈可找到知音了,两人互相考核历史知识,没完没了了。
哈哈喜欢这套故事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套故事讲述的形式活泼、有趣。这套故事以莎莎、仔仔和魔镜公公三个让人喜爱的形象来串联故事。莎莎是个八岁的小女孩,仔仔是个五岁的小男孩,魔镜公公是莎莎、仔仔的宝物魔镜的化身,慈祥可爱,一幅老顽童的模样,专门给两个孩子讲历史故事。有这么三个超级可爱的人物串联故事尤其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上述三个人物串联引出历史故事后,故事的讲述者又以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故事,生动、活泼、有趣,再加上生活化的故事语言,使故事情境近乎于完美再现,非常利于孩子接受和理解。此外,除讲历史故事外,莎莎仔仔和魔镜公公还以说唱、数来宝等形式演绎了一首《中国历史年代歌》,朗朗上口,孩子一学就会。
其次,故事的配乐经典。中国历史故事部分是以中国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为背景,《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等名曲均有出现。世界历史部分则以欧美的古典音乐为背景,也都是我们能够耳熟能详,经典中的经典。听故事兼听音乐,一举两得。
最后,故事选取堪称精心。这套历史故事均以历史上具有地标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要讲述对象,故事性强,又能抓住历史的脉络,故事的制作可谓精心、经典。
还有更让哈哈高兴的是,她获得了一套有作者陈卫平亲笔签名的书《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和《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这让哈哈又重燃激情,重新再听了一轮。
四.《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寻宝记系列》(适合能自主阅读的六七岁以上孩子)
世界已经进入地球村时代,作为这个地球村的小小村民,咱得了解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这套韩国小熊工作室创作的《寻宝记》系列无疑给孩子打开了这样一扇窗。如书中前言所说:环球万邦,史迹千载,山川形胜不同,风土民情各异,名人灿若繁星,要事纷纭错综,攻守战和,兴亡代谢,光怪陆离,可骇可怪,可赞可叹,笔墨难以描摹。要了解这纷繁悠久的世界历史,风土人情,谈何容易。而这套《寻宝记》通过两位寻宝少年---布卡和麦克在世界各地探险寻宝的基尼,展示丰富多彩的世界历史画卷,如同一根丝线,串起一盘散落的珍珠,内容涉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遗迹、历史沿革、着名建筑、人文特点、社会习俗等等。该书以探险寻宝为切入点,深合小朋友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一个小小“国际人”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我们这套书还在读中,每天睡前必做功课,哈哈还是喜欢我给她读,所以呢,想让妈妈读故事,也不简单的,得自觉完成很多其他任务才行哦。
五.Erzaehl mir was (德语版)/ Story Teller(英文版)(适合六岁以上孩子)
这套书在哈哈的语言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必须重点推荐的。这是一套多语种的儿童童话故事,于1982年首度在英国以杂志的形式发行,内容含了各类儿童故事,有传统的民间故事和经典童话,也有专为这本杂志而新写的故事,每本杂志还会配上一到两首儿童诗,而杂志内为故事所上的插图,也都是有当时的一些名家所画,最为特别的是,每册都配了45分钟的录音,为孩子们读故事的都是当时专业的演员或者配音员,地道生动又有趣。这套书有德语、英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荷兰语版的。为了帮助哈哈尽快学好德语,尽快适应瑞士学校生活,我可谓是费尽心思去寻找适合她的故事材料,我们所在镇的图书馆有很多绘本,可是却没有配套录音的,我初到也不精通德语,实在是望书兴叹,无法为孩子朗读的。大概在哈哈到了瑞士八九个月后,我们偶遇这套配有录音的德语故事书,开始我们的故事之旅。这些故事对当时的哈哈来说自然是很难很难的,但是我翻了很久词典,简单给她翻译了第一二册,故事情节很吸引她。特别有挑战精神的她,也想着有一天能把这所有的故事都听懂呢。于是就这两册书,她每天晚上睡前听二三十分钟,听了整整半年,最后是听到每个音素都能分辨出来,能够背诵出来里面大多数的故事。然后第三四册以后竟然就再也不用我翻译了,她自己就能听出大概意思,三四册大概听了两个月吧,后面的五六册再听了一个月,然后就真的进入了德语学习的快车道了,后面的书基本每册都是听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换新故事了,而且她都能理解得很好。这些故事的确都是经典,我想它们应该是属于西方文化的基础的。如经典寓言故事《龟兔赛跑》《狐狸和乌鸦》等等,也有经典长篇连载,如《木偶奇遇记》《海蒂》《格列佛历险记》,还有经典童话《莴苣姑娘》《白雪公主》《豌豆公主》等等。熟悉这些故事以后,哈哈真的是融入学校新生活毫无困难,因为老师会很多这类的故事,同学也会交流这样的故事,哈哈毫无距离感,甚至比他们讲得更好,这为她增添了许多的自信。
后来哈哈学意大利语和英语,因为熟悉德语的故事情节,她把德语、意大利语和英语几种对照一下就很快猜出很多单词的意思了。一套好书,也是帮助孩子快速掌握多种语言的关键。
4. 玛蒂娜故事书系列的内容简介
玛蒂娜故事系列网络网盘资源
幼教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https://pan..com/s/1QLE4-07wEQeCD_zgYKgsGQ?pwd=2D72
提取码:2D72
作者:(比利时)吉贝尔·德莱雅 译者:戴露 插图作者:(比利时)马塞尔·马里耶
吉贝尔·德莱雅,“玛蒂娜”系列故事书文字作者吉贝尔·德莱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在比利时Casterman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三十余年。1954年,他创作了“玛蒂娜”这一形象,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在文学领域新作不断,获得过多项文学大奖。为了表彰他一生创作的累累硕果,1985年法国作家协会向他颁发了雅克。普瑞维终生成就大奖。1997年12月6日,吉贝尔·德莱雅与世长辞。他是如此热爱孩子们,以至于离去的日子也“挑选”在圣尼古拉日(儿童节),留给孩子们会心的一笑。
5. 荐书《玛蒂娜故事书》
孩子一生的挚友,父母温暖的愿望——玛蒂娜故事书。
诞生于1954年,64年畅销不衰。童年趣事,丰富、温暖、自信、有趣。被翻译成33种语言,50个国家热销,全球销量60亿册。
# 挚友 #
每个孩子经历的生活,玛蒂娜都经历了;而孩子渴望经历的生活,玛蒂娜也能带小朋友去体验。
玛蒂娜自信勇敢、优雅、慷慨,她轻盈的外表下蕴着宝贵的财富,陪伴着小朋友度过重重困境。
# 美妙 #
玛蒂娜通过一次又ー次的经历,从生活中汲取着智慧。玛蒂娜是富足与文明孕育而成的精灵,向我们完美诠释了幸福丰富多彩的内涵。
作者把每一位父母的愿望装进了书里,给孩子一个更好的世界。
在厄比奈尔博物馆为“玛蒂娜故事系列”所创建的目录中,哈里摩根说过一段非常贴切的话:“玛蒂娜就生活在小读者们想象的世界中,她们一起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慢慢地认识世界。”
6. 适合5-6岁孩子看的绘本
1.神奇校车(第1辑共11册)
这套绘本相当经典,版本也很多,羽佳建议大家选择64开的小开本,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这套经典绘本的魅力。这套绘本被称为欧美绘本的开山之作,它的作者“波特小姐”的故事还被改编为电影。
这套书是专为孩子设计的,笔触流畅生动,口吻亲切自然,特别适合给孩子朗读,小开本也很适合孩子拿在手里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