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人参娃娃和猫和老鼠在教育性,趣味性,游戏性,审美性上的不同
猫和老鼠就是一味的追跑撵打,没有是非,两个人互相整来整去,多数还是小的欺负大的,老鼠欺负猫。可以说,猫和老鼠向孩子灌输了不要害怕强大的敌人、要敢于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观念,而中国的人参娃娃,则有明显的是非观念,有钱人不应该欺负穷困的人,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
趣味性上,游戏性和审美上,猫和老鼠相对有趣,这跟它的篇幅巨大有关,只不过是借人物写故事。人参娃娃人物性格比较典型化,脸谱化,把人参娃娃中的人物直接换成猫和老鼠,戏照样能演下去。孩子们在人参娃娃中得到的社会现实教育比较多,社会伦理观念强。这也是中国人心理变态少于美国人的重要原因。
B. 民间故事:人参娃娃
长白山脚下有一农户,夫妻二人带着一个五岁的娃娃,生活十分清苦。
过去养孩子都是“放养”,孩子自己玩,大人干农活,从不用担心人贩子之类的。每天娃子就在村子里玩耍,饿了自己回去吃东西。
最近一段时间农夫的老婆发现娃子每天一早出去,直到午饭时才回来,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他们也未在意。
又过了几天,这娃子早上出去,直到傍晚才会回来,白天去找怎么也找不到。
晚上的时候农夫和老婆就问这娃子在哪里玩,娃子年纪小也说不清楚,只说有一个冲天辫、红肚兜的小哥哥带着他玩。
长白山上盛产人参,一直都有千年人参成精的传说,这夫妻俩一合计,估摸是遇上人参娃娃了。
第二天娃子出去玩前,他们就交给娃子一根引着红线的针,嘱咐娃子将针别在小哥哥的红肚兜上。
晚上这二人顺着红线真在附近寻到一棵开花的七叶人参,二人挖出来一称,有九两重。
农户夫妇二人连夜赶到城里,找到最大的药铺。老板张口就给了他们一千个银元,这是他们一辈子也挣不来的钱!他们带着银元回到家后,开始计划着盖一座大院,再购买一百亩良田……。可是计划还没实行,孩子却病了。
最开始娃子找不到小哥哥,每天闷闷不乐,过了几天连饭也不吃,再后来每天就躺在床上发呆。
这农户二人请遍了附近大小明医,谁也看不出原因,没办法他们只好带着孩子去县城,去省城。
钱如流水一般花出去,孩子的病也不见好,直到剩下最后一枚银元,他们用这枚银元,雇了车马,准备带孩子回老家安葬。说也奇怪,孩子一回家,病竟然自己好了!有的人说这二人命中无财,得了钱反而会“烧的”他们不得安生!也有人说,这是害了人参娃娃遭的报应,具体的真相如何谁也说不清楚了。
C. 人参娃娃的影片评价
这部动画片很有中国特色,故事内容很传统,借助人参娃娃惩罚财主胡刮皮的小故事。人物造型是中国最传统的剪纸,很逼真可爱,人物个性都很鲜明,而且人参娃娃各个都白白胖胖的,很讨人喜欢,配音也很清脆,小人参天真的声音把孩子童趣都表露无疑! (中国青年网)
以中国独有的剪纸拍成的动画片《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渔盆》及水墨画的意韵拍成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把中国美学元素完美的融合进中国动画的标签,极具幻想气质,成为中国动画的经典 。(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