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经历了哪些险情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遇到了三次险情:
1、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着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着人进入“鹦鹉螺”号。
2、遭遇土着袭击在通过拖雷斯海峡时,潜艇因为触礁而搁浅,他们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阿龙纳斯三人上岸寻找蔬菜和野味。他们打死了几头野猪,采摘了不少水果,当他们在沙滩架起篝火准备烧烤时,忽然受到当地土着的袭击。
3、冰山封路。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
尼摩船长的形象分析
自信,因为他的头在其肩部轮廓所形成的弧线上面高傲般扬着,那双阴郁神态的眼睛冷静沉着地注视着别人。镇定,因为他的皮肤苍白而不红润,说明他性情平和。坚毅,这从他眼眶筋肉的急速收缩就能看出。果敢,因为他的深呼吸就显示出了十分强盛的生命力。
这个人显得很高傲,他那坚定沉着的目光似乎反映出高深的思想。从其举止和表情的一致来看,他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直率性格。
B. 海底两万里的三次险情概括
《海底两万里》的三次险情概括:1、“鹦鹉螺”号在新几内亚搁浅了,后来受到当地土着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抵挡住了土着人;2、在南极时,“鹦鹉螺”号上的众人被困在冰层下,船上极度缺氧,后来众人用工具砸开冰盖,逃出冰层下;3、在大西洋时,“鹦鹉螺”号被章鱼袭击,众人拿斧头与章鱼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最终获胜。《海底两万里》的五次险情1、“鹦鹉螺”号在新几内亚搁浅了,后来受到当地土着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抵挡住了土着人。2、在南极时,“鹦鹉螺”号上的众人被困在冰层下,船上极度缺氧,后来众人用工具砸开冰盖砸开,逃出冰层下。3在大西洋时,“鹦鹉螺”号被章鱼袭击,众人拿斧头与章鱼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最终获胜。4、北大西洋“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5、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C. 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抗洪救灾中一段感人的故事
8月10日下午,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跌跌撞撞地扑进永胜县中医院的一间病房,紧紧抱住病床上一位四、五岁的小女孩放声痛哭:“小涛涛,奶奶找了你整整六天了!奶奶以为你被洪水冲走了!……”生离死别又团聚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眼里含着热泪,在祖孙俩的哭诉声中,默默感受着那份令天地为之动容的人间真情。
祖孙俩家住重灾区永北镇中和金家村,奶奶叫金柱珍,孙女叫金涛。8月4日凌晨,当凶暴的洪水挟带着泥石流席卷整个村庄时,正逃向村外的祖孙俩被冲散了。金柱珍被陷在齐颈深的泥石流中无法动弹,金涛被残忍的洪流卷走。金柱珍老人见孙女转瞬间消失在滔滔洪流之中,悲痛欲绝,哭喊着大声呼救,被第一时间赶到的救灾现场的民警和武警发现,及时将老人从即将没顶的泥石流中挖了出来,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在赶往医院途中,奄奄一息的金柱珍不断叫着孙女的名字,用含混不清的微弱声音恳求护送的民警和武警一定要救救她的孙女。几名民警和武警将老人送到医院后,迅速返回金家村搜救金涛,从凌晨四点半一直找到上午十点半,搜遍了金家村的每一个角落,始终找不金涛的下落。
在县中医院紧急救治的金柱珍老人苏醒过来后,哭喊着要去找她的孙女,医护人员百般劝慰,并向老人转告金家村因灾死亡者的姓名,老人才稍稍平静下来。住院救治期间,老人一遍又一遍的询问见面的每一个人,问有没有找到她的孙女金涛,但始终没有金涛的消息。老人终日泪眼不干,念叨着小孙女的名字度日如年。
金涛是金柱珍老人的“命根子”。金涛的母亲在她刚满三个月时便离家出走,金涛的父亲也常年在外不归家。金涛自幼便跟着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祖孙相依为命艰难度日。8月4日凌晨听到警报后,金柱珍拉着孙女忙往外跑,刚出家门便被洪水冲倒,几秒钟后就不见了孙女的踪影。一天、两天……整整六天过去了,心急如焚、悲痛欲绝的老人终于得到了一个惊天动地消息:金涛找到了,就在县中医院救治!
原来金涛与奶奶失散后,被洪流顺着村道向西冲出近三百米被挡住,被几个参加抢险的村民及时发现,迅速将整个身子淹没在泥石流中的小金涛挖了出来,并当即送到临时救护点救治,后又转到县中医院住院治疗。因伤员太多工作繁重,医护人员一直不知道金涛就是金柱珍的孙女。直到8月10下午,生离死别整整六天的祖孙俩才得以团聚。
在县中医院病房,经历大悲大喜的金柱老人紧紧地抱着孙女,不断滴落的泪珠打湿了金涛的头发,用嘶哑的声音向记者喊出肺腑之言:感谢大家!感谢政府!……
(截止8月10日,“8·4”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中的40名受伤者已有26人治愈出院,其他14名伤情较严重的群众正在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目前所有伤者病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完)
D. 历险故事有哪些
2.1 (一)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着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入了着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2.2 (二)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人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等地。
附: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一集):魔币被窃
故事发生在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即将卸任回国,中国古城香都国王忽必烈汗召见宰相福林,命他去宝库取一枚魔力金币,准备赠予马可,不料早有叛意的福林窃走了那枚金币,逃之夭夭。忽必烈汗遂将胸前的另一枚金币一掰为二,将半枚交给马可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二集):家族秘密
若干年后的一个夜晚,爷爷发现东方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便决意将家族的秘密告诉年轻的马可,交给他珍藏的半枚金币,嘱咐他准备远航去中国香都,探索那半枚魔力金币的奥秘。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三集):叛臣逼婚
福林篡夺了香都的王位,狂喜不已。他滥施淫威,逼迫荷花公主与他成婚,这样他才能成为合法的君王。然而公主坚贞不屈。她仰望星空,盼望救星的到来。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四集):海上风暴
福林恼羞成怒将荷花公主关进了塔楼。又借助火神的威力在海上掀起了狂风巨浪,把马可的帆船沉入海底。海鸥瑞杰愤怒呵斥:“你以大欺小算什么本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五集):身陷海盗
爷爷的嘱咐唤醒了马可,他顽强地与海浪搏斗,被一艘大船救起。不料这是一艘被海盗侵占的战舰,马可在船上沦为苦力,而海盗船长垂涎的却是马可脖子上挂着的半枚金币。
2.3 (三)麦哲伦的故事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2.4 (四)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
2.5 (五)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 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海军上校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日抵达南极。
2.6 (六)南森的探险故事
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他由于1888年跋涉格陵兰冰盖和1893-1896年乘“弗雷姆”号横跨北冰洋的航行而在科学界出名。南森还因为从西伯利亚、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遣返50万名战俘的工作和直接援救俄国遭受饥饿的人民(1921-1923)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金(1921-1922)。 南森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于1861年10月10日出生在挪威奥斯陆(克里斯蒂安尼亚)附近的一个富有家庭里。1880年南森进入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攻读动物学。1882年,他乘船到格棱兰水域去作调查研究。这次海上调查激起了他对研究北冰洋的强烈爱好。返回挪威之后,他成为卑尔根博物馆负责动物学采集的管理人员。1888年他从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87年,南森提出用雪橇进行横跨格棱兰冰盖的考察规划。但是挪威政府拒绝提供资金。后来他从一个丹麦人那里获得了财政支援,于是便开始执行他的计划。1888年5月,南森在5个同伴的伴随下离开挪威。由于冰的状况考察组在靠岸之后退到了相当大的困难。8月16日他们开始由东向西艰苦地行进。10月上旬,南森到达格棱兰西海岸上的戈德撤泊村。但是因为最后的一班轮船已经启航,所以他们不得不在那里过冬。而那个冬天却给了南森研究爱斯基摩人的一个机会。最后他写成一本名叫《爱斯基摩生活》的书并于1891年出版。 格棱兰考察成功之后,使南森为他下一次探险--利用浮冰群漂浮横跨北冰洋所进行的筹款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大为减少。南森利用那些大部分是私人捐助的资金建造了一艘船。并给该船取名为“弗雷姆”。这艘船的最大特色是其外壳呈圆形。这样可以使船易于挤进大冰群并拱在其上面。1893年6月24日,南森带着12个同伴启程向北冰洋进发。9月22日,“弗雷姆”号到达切柳斯金角东北方向的北纬78°50′,东经133°31′的冰区。在漂浮过程中,南森通过计算发现这条路不能使该船跨过北极。因此,在1895年春天南森带着一个同伴离船乘雪橇向北极前进。冰况使行进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他们于4月8日返回到离那里1126.5公里远的弗朗兹-约瑟夫-兰德。根据记录,他们曾到达过北纬86°14′的地方。在南森回到挪威8天之后,“弗雷姆”号也返回挪威。南森回到挪威以后,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任动物学教授。但是,他的兴趣却转向物理海洋学。后来,在1908年他转为海洋学教授。从1896年至1917年,南森致力于科学研究。他参与了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的创建工作,并参加了“迈克尔·萨斯”号到挪威海的调查(1900)、“弗里德持乔夫”号穿过北大西洋中部的调查(1910)、“维斯列莫伊”号到斯匹次卑尔根海区的调查(1912)和“阿尔马乌尔·汉森”号到亚速尔群岛及B.赫兰德-汉森区的调查(1914)。在1893年(此处原文为1939年,显然有误。据分析可能是1893年。--译注),南森还曾通过巴伦支海和喀拉海到达叶尼塞河,后来经西伯利亚返回。上述这些调查研究的成果,最后出版了许多文献。其中很多出版物上都有南森亲自作的图解说明。另外,南森还在海洋学仪器的设计,风生洋流的解释和北方水域水层形成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了贡献。
E. 海底两万里十次遇险内容概括是什么
第一次遇险——遭遇角鲨:潜艇航行到太平洋时,在海底森林进行一场狩猎,遇到一对角鲨。全体人员伏倒在地,角鲨视力不好,没看到他们,逃过一劫。
第二次遇险——搁浅:潜艇在驶进波罗阿尔岛的时候,意外触礁搁浅,借助五天后太平洋的涨潮,返回海洋。
第三次遇险——土着人围攻:潜艇搁浅后,船上的人到附近陆地觅食休憩,遭到土着人围攻。船长给潜艇的铁扶梯通了电,土着人无法登上潜艇,他们遭到电击后纷纷逃跑。
第四次遇险——与鲨鱼搏斗:潜艇航行到印度洋时,到锡兰采珠场参观,为了救被鲨鱼攻击的印度采珠人,尼摩船长与鲨鱼搏斗。在危难关头,尼德·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将其杀死,救了尼摩船长。
第五次遇险——击杀儒艮:潜艇航行到红海(阿拉伯海底隧道)时,在捉捕儒艮时被报复,小艇差点被儒艮掀翻。尼德·兰抱住艏柱,用鱼叉刺中了儒艮的心脏。
第六次遇险——冰山封路:潜艇航行到南极海域时,在南极圈遭遇冰山封路。潜艇潜到更深的水层去,选择从冰山底下穿过去。
第七次遇险——缺氧:在南极点,遭到浮冰围困,潜艇再次搁浅,众人面临缺氧危险。众人轮流凿冰,并用沸腾的开水喷射冰,最后撞开冰层。
第八次遇险——章鱼袭击:潜艇航行到大西洋(朝合恩角开去)时,遭到章鱼袭击,艇员集体用斧头与章鱼肉搏,最后牺牲一名艇员,击退章鱼。
第九次遇险——战舰攻击:参观复仇者号的坟墓时,遇到了一艘战舰的攻击。尼摩船长下令用诺第留斯号攻击战舰底部,击沉了战舰。
第十次遇险——卷入大漩流:潜艇航行到北冰洋(挪威西海岸海域)时,阿龙纳斯教授、尼德·兰和康塞尔准备从艇上逃跑时,遭遇迈尔海峡的大漩流。三人被漩流抛人水中,被渔民救起。
(5)险情故事有哪些扩展阅读
主题思想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具有反抗精神的战士形象,表现了他们的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艺术特色归纳
1、构思巧妙,情节惊险。主人公先后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感人的场面让人难忘,恐怖的场面同样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更刺激人的神经,以至于读过之后还念念不忘,好像身临其境。
2、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F.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经历了哪些险情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经历的险情有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和章鱼袭击。该片基于儒勒·凡尔纳的同名小说海底两万里改编,与原着故事并无太大差异。与以往不同的是,该片的中心内容放在了女主角Bernadette身上。
讲述在1868年航运界传言南海中有海怪破坏船只各国政府被迫派遣军舰维护航道安全及调查海怪真伪,不料调查舰被不明怪物撞沉,只有阿洛亚斯教授,助手康索及鱼叉手尼德蓝被鹦鹉螺核子潜艇救起。
海底两万里故事剧情发展
故事发生在1870年。斯各脱亚号船长的女儿伯纳代特经常随父亲一起出海,她热爱海洋,对海中的一切都非常感兴趣。在一次去往纽约的航行中,斯各脱亚号遭到水中怪物的袭击,船体被撞破。
尼摩船长给客人们介绍了这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水艇,他制造鹦鹉螺号的起因是由于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人民被奴役,妻子儿女也被残忍杀害。尼摩船长痛恨那些侵略者,他认为只要有陆地、有人的地方就避免不了纷争和侵略。
于是工程师出身的他便建造了这艘潜水艇,游走于海洋中,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当有船只发现他的踪迹,误认为是海怪准备消灭他时,他便用坚硬的外壳进行有力的回击,很多船都因此葬身海底,尼摩船长攻击伯纳代特他们的考察船也是因为船上的人先动了武。
G.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时,遇见哪些险情
1.尼摩船长的船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搁浅了,遇到当地土着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电挡住土着人进入鹦鹉螺号
2.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
3.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南极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和开水把底部厚10米的冰层砸薄,用潜艇的重量压碎冰块,脱离困境
4.鹦鹉螺号在大西洋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不幸惨死
5.在北大西洋,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的炮轰,除那三位俘虏外所有船员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
(7)险情故事有哪些扩展阅读
故事背景: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
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着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H. 《海底两万里》中的险情有哪
1、搁浅,土着人围攻
在通过拖雷斯海峡时,潜艇因为触礁而搁浅,他们在旁边的小岛k逗留了两天,却遭到了土着人的围攻,他们赶紧逃进小艇,可是土着人依然紧追不舍,这时候,尼摩船长很机智得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铁栏杆通了电,击退了土着人。
2、同鲨鱼搏斗
当潜艇行驶到锡兰岛时,阿龙纳斯接受了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养珠场观看印度人在海底采珠。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
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与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巨大的身躯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最后救了那个采珠人。尼摩船长还从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
3、冰山封路
当潜艇驶到南极时,一次冰山翻倒后将他们的船封在冰层下面,面对的是闷死或压死的危险,他们轮流用铁镐凿底部厚10米的冰盖,又用开水喷射,将潜艇拉到挖好的大坑里,灌满储水舱,增加潜艇的重星,压碎了底部最后两米的冰层,终于脱困。
4、章鱼袭击
在去北极的途中,他们在深约150米左右的海水是遇到了巨型章鱼的袭击,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了肉搏战,尼德兰也遭遇到了危险,所幸被尼摩船长所救,经过一刻钟的战斗,最后打败了章鱼。
5、北冰洋大风暴
教授和他的朋友们逃离诺第留斯号时,遇到了罕见的大漩涡,他们乘坐的小艇被甩得脱离了潜艇,当他们醒来的时候,已经在挪威的一一个小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