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很多孩子喜欢听故事,却不愿意自己看书
我觉得是因为听的故事太少,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孩子听的故事多了,有了自己的判断,自然就愿意自己动手看书,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觉得孩子喜欢听故事,是因为听的故事太少,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以才会喜欢听故事。我觉得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在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听故事,但是长大了之后却不愿意自己看书。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故事大多数都是别人讲给我们听的故事,而不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所以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就会觉得故事的情节很精彩,但是自己却没有亲身经历的感觉。
Ⅱ 孩子不喜欢看书,喜欢听书,听书和看书有多大的区别
其实每个孩子的学习吸收方式都不同,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他的吸收效率是有区别的,有些孩子属于视觉型,有些孩子属于听觉型,就比如读书这件事,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喜欢看说,一本书放在前面专注力无法集中,甚至还会有看着看着就会打瞌睡的现象,但是当你让孩子听书的时候,他们通过声音去吸收知识,没有那么反感了专注力也集中了,而且学习效率更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不喜欢看书,喜欢听书,听书和看书有多大的区别?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后亲子阅读,跟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喜欢的读物,卡通读物,通过鲜艳的色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再慢慢的引导孩子的阅读文字兴趣,可以先通过读再转到手指教学认字教学,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习惯了就会有视觉阅读习惯的兴趣,达到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效果。平时家长还可以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的时间带孩子去当地的图书馆看书学习,给孩子营造一个氛围好的学习环境。
Ⅲ 孩子爱听故事不爱看书怎么办
我觉得这位妈妈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有两个误区:
1.误认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就是和孩子共同读绘本
这么妈妈自己说重视孩子的阅读,以前坚持每天给孩子读绘本,但是由于自己偷懒没有继续下去,换成了给孩子听书,结果孩子对手机将故事上瘾了,却不爱看纸质绘本故事书。其实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亲子共读绘本适合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但不能让“共读”成为孩子认为的阅读“固定模式”,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读书就是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自己不能读。要知道注重亲子共读的家庭坚持共读的时间越长,越不利于孩子自己读书。孩子5岁多不喜欢看书,但是特别喜欢听手机里的儿童故事怎么办? 第2张
家长可以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书买,挑自己喜欢的书看,随便看,正着看、倒着看、从前往后或是从后往前看都可以,只要让孩子自己看,自己去体会书上的图文,会慢慢喜欢上看书给他的感觉。也不要强迫孩子每天必须看多长时间,简单的,随意的,看几分钟也好,看一天也好,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书的感觉,体会看书给他的乐趣。
2.误认为“听书”也是培养孩子阅读
其实听书和看书真的不是一回事,当然对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影响也不一样。听书只是锻炼孩子的听力,可能孩子会喜欢听书带给自己的想象,但是却刺激不了眼睛,激发不了视力对大脑的影响。看书却是通过视觉捕捉到有效信息反应给大脑,大脑进行再加工的过程。书上的图文都能给孩子不同的感觉。看书还会激发孩子的思考过程,听说的过程可能就会触发的思考过程短。尤其是听书并不能让孩子对文字图画感兴趣。看书却可以。孩子5岁多不喜欢看书,但是特别喜欢听手机里的儿童故事怎么办? 第3张
所以听书不能取代看书,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还是要看纸质书。而且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讲书”,把自己对书里内容的理解强加给孩子。就让孩子自己看,除非是他不懂的地方来问你,你再给他做有针对性的知识解答。如果孩子小,看不懂文字,家长也只要原原本本地把书上的文字念出来即可。家长对书上内容过多的引申和讲述,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适当减少听书的时间,给孩子买书看书的选择权和自由权
现在孩子比较喜欢听书,尤其是睡觉前非要听一两个小时。家长要和孩子商量好听故事的时间,时间一到马上结束。然后要带孩子多去书店看看,让他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家长不要干涉。然后在孩子看书的时候也不要强迫或干预,就让他自己看。不要给孩子定任务,也不要求孩子看完必须复述出来或是谈感想。就是要让孩子单纯的体会读书的快乐,慢慢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孩子5岁多不喜欢看书,但是特别喜欢听手机里的儿童故事怎么办? 第4张
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说今天看了几本书明天语文成绩从60分就能提高到80分。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慢过程,家长急不得。只要孩子喜欢上阅读,读书带给他的改变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步显现。
Ⅳ 亲子阅读中,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自己读书怎么办
可以通过先让孩子看连环画,漫画之类的,让他习惯阅读,而后再逐渐转入由文字带图画的,最后再转入文字的书。
Ⅳ 亲子阅读中,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自己读书,应该怎么办
引言:睡前能够听到妈妈讲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朗读手册里这么说过,“你拥有了无限的财富,不论是一箱箱珠宝或者是一柜柜黄金,但是你也不一定会有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会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所以亲子阅读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也是一种高质量陪伴自己孩子的方式,今天小编就这个话题展开思考和讨论。
这就延伸到了我们家长的教育机智,家长可以选择去挑选孩子喜欢的书。慢慢地去减少听书的时间,给孩子自主买书看书的权利。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成了缺点,这样的孩子不是不喜欢看书,而是喜欢听书听书的效果也不错。也要思考自己的孩子是视觉型还是听觉型,尽量做到相辅相成,因材施教。
Ⅵ 孩子不爱读书的原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储备好知识是青少年儿童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多读书对孩子的智力的发育、思维认知都有很大的提升。
当然我们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很多孩子都不喜欢读书,要么一看书就打瞌睡,要么喝水、上厕所静不下心,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根据清心渡心理专家团老师们总结分析,孩子不愿意读书的原因有这几点!
一、 父母对孩子的引导不走心
大部分家长都会在孩子睡前讲故事,但是部分家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走心,非常生硬的读一遍,或者敷衍了事,并没有真诚的给孩子传达小故事的情节,其实孩子也是能感觉到父母的敷衍。尤其在孩子上初中之前,阅读能力是建立在听力的基础上,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在听故事中慢慢提高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帮助孩子更好的思考和表达。
二、 急于求成 急功近利
这一点几乎是所有家长都会有的通病,很多家长总是就是要求孩子读书之后讲述一下自己的收获,或者有什么心得体会。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会领悟到文章表达的深意,他们就能浅层次的了解讲的是什么!倘若我们一味的要求孩子必须有所收获,只会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慢慢的越来越不喜欢读书。只有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他们才会自觉地想要去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三、 强迫阅读
很多时候家长买了很多书本,但是孩子实际上没有阅读,所以有些家长开始急躁便强迫孩子 阅读。一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是书本,自然不会阅读,也自然不会获得读书的乐趣。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坚持读书,并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展示书本的趣味。其实那些爱读书的孩子在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书本,甚至把书本当做自己的玩具,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体验到了从书本上获得的乐趣。然后潜移默化的开始喜欢上阅读。
四、 追求数量
家长为了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开始买了很多书本,但实际上这样的行为会给孩子留下一个错误地印象:书只是爸爸妈妈买来的装饰品。小孩子其实都很喜欢重复地听一个故事,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加深这个的印象,从而不断的开始吸收故事中的知识,然后开始融会贯通。所以家长们不如和孩子一起阅读,熟读书本,让孩子知道书本的乐趣。
Ⅶ 孩子只想听故事不想看书,这是为什么
可以针对孩子的兴趣买一些书,比如孩子对汽车感兴趣,就买汽车的绘本,孩子对动物感兴趣,就买一些动物的绘本。甚至可以买一些机关纸板书,和孩子一起边读边玩。比如《小熊很忙》系列,涵盖了很多方面,好读又好玩。普通绘本买回来,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读,假装读得很开心。孩子一定会忍不住好奇心过来看的。等孩子走过来,一定要抓紧给孩子展示,并用夸张的语气读出来,鼓励孩子搬个小凳子一起读。
如果孩子喜欢听音频,不妨家长自己录制,这样孩子在听到的时候,也许会想起这句是绘本的哪一页,如果能刚好听进去,把绘本里的话学会说了,那就是意外收获了。比起看视频,音频会好一些。不过凡事也不能过量。可以鼓励孩子多外出走走,出去玩一玩,回到家再听,回来就到饭点了。
Ⅷ 女儿马上6岁了,特别喜欢听故事,但是不喜欢看书,怎么办
你好,我是@暖宝宝的spring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孩子快六岁了,喜欢听故事,不喜欢看书,为什么?
首先孩子喜欢听故事,是听故事机讲故事还是听妈妈讲故事。如果是前者,说明孩子她习惯了用耳朵去听故事,不愿意用眼睛去看书中的故事。每个人都习惯用某种感官系统去感受世界,有的人喜欢用眼睛洞察这个世界,有的人喜欢用耳朵聆听这个世界,有的人喜欢用触觉去感知世界。视觉型学习者,喜欢用眼睛阅读。而听觉型学习者,对听到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喜欢听而不喜欢读。触觉型学习者是一边学习一边动手,动手能力特别强。
先看看孩子属于哪一类型的,如果通过听觉达到的学习效率比较高也是可以。但是,六岁快要上小学了,在学校课堂教学的大环境下,还是要多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比较好。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坚持亲子共读,多读读书,看看绘本故事。
你好,我是叶子爱记录。
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你的这个问题是女儿六岁了,特别喜欢听故事,但是不喜欢看书怎么办?
女儿喜欢听故事那太好啦,说明她对故事感兴趣,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需要通过后天培养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会用视频给你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6岁的孩子大都都有自己明确的喜好了,她特别喜欢听故事就让她听故事啊,为什么要强迫她喜欢看书?不要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几岁会多少个字,或者看了多少多少书就不自觉拿去跟自己孩子对比,让自己乱了阵脚,喜欢听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兴趣呀,至于你想让她也爱上看书的心情我是明白的,但有些兴趣是天性所然,有些兴趣是需要培养。在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一定要记着一点:家长,请慢慢来。我的孩子从小不爱听故事,不爱看书,爱作手工,爱画画,所有学术性的知识都是上了一年级后老师教的。在她二年级的时候,我觉得她知识面已经到了,就每个星期带她去图书馆。我没有买什么书,在她没兴趣看书之前,我不想买书回来铺尘。一个从不看书的孩子去图书馆你想她能乖乖的坐下来看书?难喽,每次去都是东摸摸西摸摸,一个上午就是在图书馆闻书,不是看书,我没理她,自己找书看,到时间了就回家,反正坚持带她去,也不强迫她非要看什么书。慢慢的,她在学校的老师介绍了一些课外书,她能坐下来看了,后期的话,看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书了,每个星期迫不及待要我带她去图书馆看书。我目标很明确,培养她自己爱看书,过程很慢长,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手段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孩子喜欢听故事,这反映了你家孩子是爱学习,是好的事情。不必太多担扰。小孩子不喜欢自己看书,这些办法你不防试一试。
一、买一些带图片的绘本。小孩子不认识字,或认识的字有限,但是小孩子的识图能力很强,这方面我在教学中试验过:我经常让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看图讲故事,他们讲的都非常好。
二、多鼓励表扬孩子,小朋友看图讲故事时,家长要注意听,听完之后要多鼓励,只要孩子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动脑筋讲出来的,都要给予肯定。比如,在讲小马过河的故事时,我出示几幅图片,让小朋友讲,其中一个小朋友就讲了:小马和它的朋友造了一架桥,过的河。是呀,过河形式多样,这也合乎道理,这个小朋友讲完,我进行了表扬,这位小朋友显得非常高兴,我这样做,是非常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的。相反,如果那位小朋友讲完后,我就说你讲的不对,那下次这个孩子还积极想象讲故事吗,显然是不积极的。所以,教育小孩子,要经常表扬,切记不要拿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
三、经常陪孩子看绘本,引导孩子多说。多表扬,孩子慢慢有了信心,增加了兴趣,从而就喜欢自己看书了。这方面大人不要心急,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如果家长不引导,让孩子自己选择的话,应该是看电视>听故事>看书,我们孩子差不多大,也是非常喜欢听故事,因为家里有一个小爱音箱,每天都自己去叫小爱放故事,一听就是几个小时,后来我觉得这样不是很好,就去路由器里把小爱音箱的可上网时间改成“可上网一小时”-“断网一小时”这样间歇式的,断网后孩子问我怎么回事我就说这是听得太久了,小爱可能出问题了,让它休息一下再试试,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就明显感觉孩子不会依赖听故事了,自己会去找别的玩,偶尔想起了,会去问小爱同学你的网络好不好,要是能连上网就听会儿故事。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其他家庭,我想表达的是,家长想要“控制”孩子的话,不一定每次都选择和孩子硬碰硬,有时候可以想想其他方法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下面的图片就是我家里路由器限制小爱音箱的时间设置[呲牙]
有一部很不错的德国电影叫《海蒂和爷爷》,主要讲的是失去父母的小海蒂和性格孤僻的爷爷,在阿尔卑斯山生活的故事。电影中有一段情节讲述了海蒂在大户人家当“伴读书童”的情景。
由于小海蒂没进过学堂,自由自在“野”惯了,因此在陪身患残疾的小姐上课时,很不用心。即便私人老师和女管家用尽了办法,也丝毫不能让小海蒂对学习产生兴趣。
有一天,小姐的奶奶来到看望自己的孙女,见到了机灵的小海蒂十分喜欢。为了帮助小海蒂爱上学习, 奶奶拿着书给小海蒂讲睡前故事。等故事到达最精彩的环节时,奶奶突然不讲了 ,让海蒂自己想办法解决。
小海蒂能有什么办法呢?唯有自己识字才行啊。万般无奈的她拿出课本,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起来;再往后的课堂上,听课也认真多了。
孩子不肯自己读书,还是 因为懒惰、有依赖 的缘故。
如果孩子已经识字(识拼音),不妨学学影片中奶奶的做法, 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主动阅读。
一开始的时候, 尽量选择图文并茂的书籍 ,孩子即便排斥文字,也容易被图画吸引。 切忌 一开始就上 纯文字 的书本。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既然孩子已经习惯听故事了,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调整:
1.根据她喜欢听的故事,去买相应的书籍。
2.购买有趣的书籍,比如翻翻书、立体书等,这类书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选择内容和画面有趣的书,比如斯凯瑞系列、100层房子。
4.选择点读笔系列,自己想读哪里就点哪里,孩子比较喜欢。
这可能和从小没有养成读绘本的习惯有关,应该从小就进行亲子绘本阅读,自然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了。
其实,孩子喜欢听故事也是很好的习惯,耳濡目染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我家宝宝每天入睡前都是听天猫精灵的故事,起床前也会听会故事,自己就高高兴兴地起床了。
6岁大的孩子获取知识主要还是依靠听,喜欢听故事相信你们的孩子也是很乖的!作为家长没必要对孩子多加管控,不要把自己意志强加于孩子,尤其是小孩子,要让孩子的天性释放出来!只是你感觉孩子不喜欢看书,在幼儿园里发的书,你孩子肯定都学会了,这就说明孩子也是看书的,你认为的是不准确的!我们都有惰性,孩子肯定也不例外,听比看要省事,所以大部分的孩子还是都比较喜欢听故事的!经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孩子在上小学后,都会慢慢喜欢上读书的,每天读书也是学校布置作业之一,所以孩子慢慢就会习惯读书的!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儿子在6岁前也是一直听故事很少读书的,他现在三年级了,对看书阅读非常狂热,一天到晚有空闲时间就捧着书,所以先不要担心孩子之前是什么学习方式和行为,从当下开始关注陪伴和改变即可
在孩子开始自己阅读之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1.认字:
通过 游戏 的方式让孩子简单认识了500来个字,并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字做成卡片,随时翻盘继续不同 游戏 ,在认字的过程中,我还会去制作一些小字卡贴在家里相应的地方让他经常走过即看到,潜移默化强化记忆!
2.挑书、读书、看书
掌握了一些字之后我开始为孩子准备书籍,一开始,我是为他准备图多字少的书,让孩子找到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我开始阅读剩下的,把他认识的留给他来完成,一起配合完成阅读!
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已经慢慢积累了一些新字,新词,记得挑出来加入他的字卡库,增加他的自信度和满足感,我开始准备一些孩子兴趣范围内的书,比如我儿子特别喜欢科学类的,我就挑选一些类似这块领域的网络全书,让他来阅读,同样是我和他一起完成阅读任务
再接着,我开始给孩子准备文字较多的富有情节性的幽默好玩的书让孩子阅读,刚接触时他也很痛苦,这么厚这么多字,很容易放弃,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并和他分配好,谁念第一章,谁念第二章等等,只要坚持念下来 就会被里面的情节吸引,会特别想要继续往下走,这样就顺利地完成了兴趣指引,陪伴他读完之后,可以再让孩子重复去看看,然后家长和孩子亲子时间一起来交流复述这本书好玩的情节,或是模仿下书中好玩的对话等,孩子喜欢,他才会有坚持阅读的动力,所以家长要把握其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
Ⅸ 亲子阅读中,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自己读书怎么办
亲子阅读,顾名思义,是在阅读过程中要有父母和孩子双方的互动。孩子能够静下来,倾听父母绘声绘色的讲故事是亲子阅读的初级阶段,也是孩子阅读的第一阶段,通过耳朵和眼睛大量的吸收绘本的内容。
其实亲子阅读的这个阶段,有点像孩子学说话。二岁之前的孩子几乎是说不成句的,这是语言的“静默期”,其实他们从出生起就在不断的吸收来自妈妈爸爸的语言,通过声音和情景的结合来理解语言的含义。到了语言“爆发期”,可能是一个月两个月,孩子的语言表达突然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很多感觉没有教过的词汇都能表达,这就是语言“爆发期”。
所以,面对只爱听故事不爱自己读书的孩子,父母们不要着急,能做的就是默默付出,静待花开。
但是,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引导孩子的主动阅读能力的。
第一,在亲子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与孩子的互动。
比如,绘本阅读的内容其实不仅仅限于画面上的那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的,绘本本身就是很开阔的。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我爸爸》,其中讲到“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讲到这里你可以和孩子说:宝宝,你仔细观察下,在森林中还有什么呢?啊,你能告诉妈妈吗?……哦,太棒了,是三只小猪和小红帽。这只是举例,依据自己宝宝的性格,在亲子阅读中和他互动起来,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
第二,绘本的选择要依据孩子的年龄,要选择与年龄段相关的书籍
Ⅹ 孩子只喜欢听书,不喜欢读书,怎么解决
孩子喜欢听你读,说明孩子对书中的故事很感兴趣,初步尝到了书中故事的趣味。这已经迈出了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第一步,是很好的开始哦:)
至于孩子不喜欢读书,其原因,需要你细细地去观察、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不读书。
我记得自家老小两岁时,见到书就烦,要是我们说明白了是给他读,他就烦得抢过去扔,简直气死人。连对他一直很有耐心的奶奶也无奈地对我说:“这孩子压根不喜欢读书!”我听了,心里立即惭愧得要紧。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老小从断奶开始,我对老小的关注就开始不断减少,时间和精力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工作上来了,只顾着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多赚点儿钱。所以,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根本就没有。
这样一来,老小跟老大的对比就变得强烈起来。
老大到幼儿园大班就经常自己拿着带图的书看,不需要我们每个字跟她读,而且每天晚上必须听我们读完一定量的故事才肯睡觉。阅读的兴趣非常浓烈,于是语言表达也很好,识字量也大。
正因如此,识字多了,孩子就更愿意自由地读。
所以,我认为,题主家的孩子自己读就发愁是个非常正常的表现,说明孩子还需要大人陪读一段时间,请您不要急着丢开书本,让孩子自己读。
一是,孩子天生喜欢听妈妈/爸爸的声音,更何况孩子是听你读书听惯了,应该是很喜欢你读书,很享受这样一种亲子的氛围。 这样很好啊,请题主珍惜这段亲子阅读的时光啊,不要因为耽误你一些时间觉得烦躁。
二是,孩子可能真的对自己读没有信心, 毕竟文字还是很复杂的,比较抽象,对孩子来说,即便有一字不认识,就会有点沮丧,影响阅读的乐趣。所以孩子更喜欢轻松愉快的听读故事。
三是,孩子喜欢被爱包围的感觉,一个人读书,没有陪伴的温暖。
如果,您实在是想加速孩子自主阅读的步伐,有以下几个小方法可以试试:
一,带孩子时,刻意利用生活场景,教孩子识字。比如,你们去商店购物,看到店名就念出来,让孩子也跟着说说或看看,久而久之,孩子识字会增多。
二,给孩子读书时,你发现孩子喜欢哪一段,可以多重复地读,然后和孩子一人一句或者一人一段交错着读,这样也可以让孩子逐渐习惯自己读。
总而言之,希望题主看了后,能够平和一下心境,坚持为孩子读书,让孩子逐渐过渡。
《朗读手册》里有几句诗:
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兰克·吉利兰
送给你,咱们共勉!
我家老小,现在已经在我们家人的刻意培养下,爱上阅读了,一有空就拿着喜欢的书看。
而老大,直到现在,还是喜欢听我给她读故事,只是不再依赖我读书了:)!
所以,请题主相信:有一天,孩子会自己读书,不需要你陪读的。
建议你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阅读,先是找一些角色少的,你和孩子先分好角色,比如旁白谁来读,这个角色谁来读,那个角色谁来读。象有些孩子的课本里如果没有角色的,就每个人读一个自然段。有些孩子不愿意读,要嘛就是书里的字他认识的少,怕读不出来害羞型的,要嘛就是孩子就是懒,有时候我们父母做的太多了,很容易让孩子养成懒惰的毛病。
我的女儿刚开始不愿意读就是因为她基础不好,好多字都不认识,又不敢问我就干脆不读了。后来我用了这个方法,有时候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会及时发现告诉她怎么读,记住直接告诉她怎么读就行,之前她有不认识的字我会启发她,或者让她自己查字典,她渐渐就会烦。所以,后来我俩一起读的时候我都会直接告诉她怎么读,下次再遇到一样的字她还是不会读,那就再告诉她一遍,这样一遍一遍地告诉她,只要我们没有不耐烦,孩子就不会失去耐心,就会很开心地和我们一起读的,这样循序渐进式的,慢慢地你可以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读了。
现在,不忙了,她会主动拿起一本书,说:“妈妈,我读书给你听吧。”我会很享受地躺在沙发上听她读。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这种方法,不过,可以试一试,万一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