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邮票代表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刻舟求剑
② 我知道这一组邮票是成语故事。一个是《》一个是《》
闻鸡起舞
刻舟求剑
③ 哪位有手工制作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邮票谢谢!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④ 谁有关于成语故事的邮票,如叶公好龙,邯郸学步等等
中国国家邮政局于4月2日发行
《成语典故(一)》特种邮票一套4枚,
四枚邮票的名称分别为“邯郸学步”、“叶公好龙”、“滥竽充数”、“鹬蚌相争”,
面值均为80分
⑤ 邮票是成语故事有哪些
成语是表示完整意思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有些成语的形成还伴随着一个故事,叫做“成语典故。”2004年我国发行了《成语典故(一)》邮票一套 4 枚。《成语典故(二)》邮票一套 4 枚。除此以外,在我国已陆续发行的历史故事邮票上,也可寻觅到一些与成语有关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围绕他的一些故事就演绎成了成语。如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帮他打天下,三次到他的隐居的隆中草庐访聘他,请他出山。后人以成语“三顾茅庐”(T157,4-2)来比喻诚心诚意邀请能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什么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就能成功。这一成语出自三国故事“赤壁之战”(1994—17M)。战前周瑜计划攻曹营,一切准备就绪,就差煽火的东风没有刮起;后来是诸葛亮“借”来了东风。“刘备招亲”(1994—17,4—2)说的是孙权想从刘备手中索还荆州,用周瑜的计策假称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骗刘备到东吴完婚将他扣作索还荆州的人质。想不到在诸葛亮安排下,刘备带夫人逃回,周瑜的追兵也被打败,后人就用“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成语比喻想占便宜又不成反受损失。
傅抱石的画作《山阴道上》(1994—14,6—6),描绘的是文人雅士去兰亭赴会,走在山阴道上的情景。王献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画面上没有秀美山川,但行人目不暇接的情景跃然纸上。后人用成语“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来形容事务头绪纷繁,难于应付;或用成语“目不暇接”来说明要看的东西很多,看不过来。傅抱石的另一画作《东山丝竹》(TP28),描绘的是谢安隐居东山时与朋友雅聚演奏丝竹的情景。东晋时,年轻的谢安从官场退出隐居浙江上虞东山,常与王羲之等人往来,诗酒自娱,朝廷屡诏不出,直到四十多岁以后才重新入仕。根据他的这段经历产生了成语“东山再起”,用来说明再度任职,或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琵琶亭(2004—27,4—2)为纪念白居易的《琵琶行》而建,诗中有“门前冷落鞍鸟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句,因而有成语“琵琶别抱”,寓意妇女再婚。醉翁亭(2004—27,4—4)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有名,文中有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手山水之间也”,后人以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比喻别有用心。
《刻舟求剑》(T59)是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的一则寓言;说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却在船边作记号标出落剑的地方,船停后再从作记号处入水找剑,自然无法找到。用作成语比喻拘泥成法脱离实际。《精卫填海》(T120,6—6)是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的一则神话,说炎帝之女女娃游东海溺死,化为精卫鸟,常衘西山之木石填于东海,要将东海填平。作为成语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还有一些邮票用成语作票名,如“运筹帷幄”(1998—24,5—1)、“中流砥柱”(2005—16,4—2)、“一衣带水”(J63,2—2),“箪食壶浆”(2001—27,3—2)等等,它们的出处也都有一个故事。
⑥ 世界上的邮票成语故事是什么
中国邮票就有,愚公移山,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闻鸡起舞。
⑦ 成语故事邮票有哪些
中国目前发行了两组
《成语典故》邮票
《成语典故》(一)
邯郸学步
叶公好龙
滥竽充数
鹬蚌相争
《成语典故》(二)
愚公移山、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闻鸡起舞
⑧ 《中华美德——成语故事邮票珍藏册》A款
不要抱太大期望。这种东西的附加值太高,加上上述邮票目前价格不高,而且有的已经打折,建议保留收藏。
⑨ 成语故事邮票(2010-9)现价
中国邮政定于2010年4月18日发行《成语典故(二)》特种邮票1套4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0-9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4-1)T 愚公移山 1.20元
(4-2)T 卧薪尝胆 1.20元
(4-3)T 毛遂自荐 1.20元
(4-4)T 闻鸡起舞 1.20元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16枚
整张规格:146×200毫米
版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徐乐乐
责任编辑:佟立英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目前市价约4元左右。
⑩ 关于邮票上印有成语故事人物肖像的有哪些
刻舟求剑 和三国的“三顾茅庐”(T157,4-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有一些邮票用成语作票名,如“运筹帷幄”(1998—24,5—1)、“中流砥柱”(2005—16,4—2)、“一衣带水”(J63,2—2),“箪食壶浆”(2001—27,3—2)等等,它们的出处也都有一个故事。以及T120一套都是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