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陶公少时作鱼梁史
原文
陶公①少②时作③鱼梁吏④,尝⑤以一坩鲊⑥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⑧见⑨饷,非惟⑩不益,乃增吾忧也。”(据《世说新语》改写)
译文
(晋朝人陶侃是东晋的大将军)陶公年纪轻时担任负责河道和渔业的官吏。(他)曾经把一陶罐腌鱼赠送给母亲。母亲说:“这是哪里来的?”使者说:“是官府所拥有的。”母亲将腌鱼封好并且回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把官府的物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还增添了我的忧愁啊!”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1陶公:对陶侃的尊称。陶侃,字士行,晋浔阳人,陶渊明的曾祖。
2少时:青年时代。
3作:担任,任职。
4鱼梁吏:主管河道渔业的官吏。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土石横截水流,留一缺口,让鱼随水流入竹篓一 类器具中。
5尝:曾经。
6坩鲊:坩,盛物的陶器。鲊,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
7反书:回信。
8官物:公物。
9见:表示他人的行为涉及自己。见饷:赠送我。饷:以食物送人
10非惟……,乃……:不仅……而且…… (文言文固定句式)。
11乃:却,反而。
12也: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
境界
读《陶母责子》这一历史故事,要把握住陶母对儿子的严格要求这一崇高境界。陶侃“以坩鲊饷母”,出于孝敬老母。可陶母却深感忧虑,其原因是“以官物见饷”。所以陶母毅然“封鲊付使”,“反书责侃”。
启发
世上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孝敬他们,但孝敬要公私分明。把公家的财务送给父母,这是不对的。陶母没有收下腌鱼,不贪图小便宜,并回信严肃的批评了儿子,这是母亲的教育有方。陶侃后来终成国家栋梁之才,这与母亲的教育有关。(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文言知识
“非惟…乃…”这是一组关联词,也称为文言文的固定句式,相当于“不仅…而且”。上文“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意为不仅没有好处,而且增加了我的忧愁。又,“非唯图利,乃害之”,意为不仅是贪图财利,而且是坑害他人。
2. 陶渊明的生平、作品、名人故事。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符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任。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寻阳居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义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他在诗里一再描写隐居的快乐,表示隐居的决心,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九);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这固然是他真实的感受,但也可以视为他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在后期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是他拒绝了。晋朝末年曾征他为着作佐郎,不就。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在《述酒》诗里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贫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写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后说:“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这成为他的绝笔。死后,朋友们给他以谥号曰“靖节先生”。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了诔文,这篇诔文是研究陶渊明的重要资料。《宋书》、《晋书》、《南史》都有他的传记。
参考资料:根据网络搜集
3. 陶渊明的生平故事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符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陶侃出身寒微,被讥为“小人”,又被视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见,他的后人在政治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任。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寻阳居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 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义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隐居了。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他在诗里一再描写隐居的快乐,表示隐居的决心,如“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九);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其四)。这固然是他真实的感受,但也可以视为他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在后期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是他拒绝了。晋朝末年曾征他为着作佐郎,不就。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在《述酒》诗里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贫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写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后说:“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这成为他的绝笔。死后,朋友们给他以谥号曰“靖节先生”。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了诔文,这篇诔文是研究陶渊明的重要资料。《宋书》、《晋书》、《南史》都有他的传记。
4. 陶公的故事
陶公性检厉
原 文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译文
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宣武(温)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用来做竹钉。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
启示:
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考虑长远;同时,要学会勤俭节约、废物利用。
出处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政事》,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六朝时期一部有名的着作,记述汉魏一直到东晋间流传的上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按事情的性质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
5. 陶公性检厉的故事比喻哪个成语
1
竹头木屑
zhú tóu mù xiè
【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出处】:《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示例】: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 ◎宋·陈亮《祭妹夫周英伯》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 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http://ke..com/view/171087.htm
2
物尽其用
6. 陶渊明从小到大故事
陶渊明(365—427),字符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着,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1、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3、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7. 长沙的陶公庙的有关故事
陶公庙座落湖南省长沙县槊梨镇临湘山,庙中主祀晋代大司马长沙郡公八州都督桓公陶侃的后嗣陶淡和陶垣叔侄。据《晋书·隐逸传》载:“陶淡,夏子,字处静,幼孤,好导养之术,谓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家累千金,僮客百数,淡终日端拱,曾不营问,颇好读易,善卜筮,结庐临湘山中,养白鹿以自偶。州举秀才,淡避居埤山(在今湘阴县境),与侄烜专心修养,若将终身焉。”其说并见于《湖南省通志》和《长沙府志》,也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但俱未具生卒年月。民间自古传说:陶淡生于晋武帝太康九年戌申(288)八月十七日。陶烜则诸书未载,传说字太仁,生于晋愍帝建兴四年癸酉(313)正月十三日,精医术,习天文。又传,南
北朝梁天监三年甲申(504)陶公叔侄同时尸解,遗蜕如生。
据此,陶淡存世216岁,陶烜存世191岁,这即使在早婚的古代,也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陶侃是陶淡的祖父,据《辞海》,陶侃生于公元259年,殁于公元334年(魏甘露四年至晋成帝咸和九年),享年76岁,据此推算,陶侃29岁时就做了祖父(姑不论陶淡是否长孙),未满花甲(54岁)就做了曾祖父,这似乎难以理解。总之时代久远,手头又无陶氏族谱,因此还待继续考证。
陶公叔侄,以簪缨世胄,翩翩浊世佳公子,为什么能舍却功名富贵,辞荣耽寂,隐逸山林呢?前人认为“迹其用心,无非国运之弱,欲尽忠而君已非;伤家道之衰,欲尽孝而亲已殁。忠孝之心莫能达,悲愤之念所由生。古往今来,弃家修道,皆士大夫不得已之所为。”(黄德溥引临湘山记》)又李光宝《陶公真人庙碑记》云“当晋室兆乱,铜驼荆棘,朝士相率挂冠,至草泽俊民,沿东京激诡之气,遁为清谈,清谈既悔,而幽岩孤特辈,遂蹈长生退着,是皆大不得于君臣朋友间……。”这些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分析,绝非妄自揣测。
陶公庙属道?抑或属佛?至今犹存异议。然考其究竟,应属道教无疑。陶公庙山门门额历为“临湘山”,称“山”也是道家独有的称谓。陶公庙则为民间俗称,1947年出版的庙志,也叫《临湘山志》而不作陶公庙志,也即本此,考该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六年,当初仅茅庵一椽,此距佛教人长沙,早300余年,民间祭祀,纯为纪念性质。再考现存之后殿大梁,重建于清干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梁的中心,绘一太极图,太极图为中国道教之特有标志,又清咸丰二年(1852)清廷初封陶淡为孚佑真人,陶烜为福佑真人。同治十一年(1872)又分别加封“昭显”和“灵应”,真人之称,据《辞海》解释,系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可见陶公是修道而非学佛,又山门左右门额,分别为“紫府”、“丹邱”也都是道家指仙人所居,据此种种,陶公庙(正名应作临湘山)无疑应属道教宫观。
陶公叔侄,都是“尸解后,肉躯不朽,遗蜕如生”而“肉身成圣”。此事解放初期经长沙县文化馆取样鉴定,1958年被毁后骨殖抛残,认定确为“肉身”无疑。对陶公肉身的存废,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据曹孟其《述临湘山》一文介绍:“(辛亥)革命之初,诸新贵颇倡破除迷信之说,以告文经纬、吴作霖,至欲毁二真人,持议未决,且以召余,时方汹汹,以为必如是乃可,余谓日本游就馆(按即博物馆)得埃及木乃伊,费至数十万 金,今二陶为晋代高士,名列史册,历年一千八百,曹豁衣钵, 宁是比拟,公等乃欲毁之,何其迕也。于是相对默然,事遂中止……。”
谈到肉身,即死而不朽者,在浏阳河流域似乎是一种费解的特殊现象,不仅陶公是肉身成圣,还有多处如此,如石灰咀的李 公真人、星沙杉仙庙的陈公真人,跳马涧的阚公真人、黄花市的 王公真人……等等,这种现象,在别处几乎没有,这需专家们从自然环境与历史根源上去查找原因。
榔梨镇与陶公庙的关系,历来推断是“因庙成集,因集成 市”。也就是一种市场经济依托的关系。一年两次春秋庙会,历来官府提倡,商户重视,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庙会搭台,经贸唱戏”。历史上清、民两代的地方官吏,包括巡抚、督军、省长、知府、知县每逢水旱虫灾,迎请陶公进省求晴、求雨、驱蝗,有史可查的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就有十一次,每次迎送,都是摩肩接踵,道为之塞,因而名气也就无远勿盖,香火绵延,这对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8. 陶侃有哪些故事
最有名的是陶侃搬砖、木屑竹头、重视农耕、陶母贤良等故事,反映了他勤于政事、富于远见、事必躬亲、爱民如子等宝贵品质。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汉族,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是我国晋代着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做人谨慎,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
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陶侃的母亲湛氏。当初是嫁给侃的父亲陶丹做小老婆的。陶家非常贫苦。湛氏每每很勤俭地纺了纱。织了布。这样的赚了钱来帮助家用。他教陶侃要结交比自己好的朋友。然后可以增长学问和器识。家里虽然贫苦。可是客人来了。很肯款待。一些儿没有厌恶的心。有一天、雪下得很大。鄱阳地方的孝廉。姓范名逵的。到了陶家过夜。陶侃的母亲就把自己床上新做的草荐。拿出来割断了做草料。亲自去喂客人的马。又暗地里剪下了头发。把头发去卖了钱来。充着酒菜的费用。范逵得知了这回事。就叹口气说。若不是这个母亲。那里生得出像陶侃这样的儿子来呢。后来陶侃在浔阳县里做小官。管着捕鱼的地方。有一次、把一瓮的鲞鱼。送给他的母亲吃。湛氏就原封不动的还了他。并且写了一封信去斥责儿子。说、你做了官。把官里的东西送给我吃。这反使我增加了许多的忧愁呵。
9.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事迹,趣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符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轶事典故有:
一、折叠葛巾漉酒: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
二、折叠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
三、折叠白衣送酒: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四、折叠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陶渊明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五、折叠量革履:陶渊明没有鞋子,王弘吩咐下的人帮他做鞋子。手下的人请示他陶渊明脚的大小,陶渊明便坐下来伸出脚让他们测量。
六、折叠颜公付酒钱: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无论贵贱人等,去造访陶潜,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
七、折叠我醉欲眠卿可去:不论贵贱,只要有人拜访陶渊明,只要他有酒
10. 关于陶侃的故事
陶侃自称“少长孤寒,始愿有限”。他在门阀政治下挣扎奋斗几十年,才得以出人头地。但仍为士族们瞧不起②。士族们不会允许一个寒门总揽东晋朝权的。陶侃明白自己的处境,也不敢轻易侵犯士族权益。其次,元帝、明帝两朝荆、扬对峙,荆州占绝对优势的形势在成帝时已经发生变化。咸和四年(329),徐州刺史郗鉴移驻京口,京口遂成长江下游重镇。京口距建康仅二百余里,便于接应,从而大大加强了建康的实力。咸和五年,陶侃“尝欲起兵废(王)导”,事先征求郗鉴的意见,因“郗鉴不从乃止”。这种上、下游间实力的变化,使陶侃虽有“窥窬之志”。也只能“自抑而止”。陶侃晚年位极人臣,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对他个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样既可维持“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的家业,又可保住子孙的前途。然而,他还欲在北伐有所作为。荆州西临成汉,北接后赵。咸和七年(322)陶侃遣母丘奥经营巴东,又遣桓宣收复为后赵占据多年的襄阳。襄阳为荆州北门。它起着阻止后赵沿汉水南下的作用,又是东晋经略北方的一个重要阵地。陶侃“方欲使宣北事中原”①,因其病重而作罢。他的这种不因功名成、年事高而丧失进取心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