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姻敏感期
关键词:婚姻敏感期 俄狄浦斯情结 竞争与合作
关键句:儿童可以通过几个月来发展完成的事情,成人用10年或者一生可能都没有办法解决。
以下为正文
———————————————————————————————————
昨天晚上,宝宝吐出一句:妈妈,我要和小九结婚。
“哦”,我兴致勃勃地问她:之前不是要和堂堂结婚吗?现在怎么改成小九了?
宝宝回答我:因为小九现在对我好。
我又接着问她:那就是说堂堂对你不好了?
宝宝的眼神带着她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沉重,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不再想和我谈论这个话题...
而后,宝宝忧伤地问了我一句:妈妈,我长大后到底和谁结婚呢....
又过了一会儿,宝贝对我们全家说:我要和爸爸结婚。爸爸 ,假装我怀孕了,然后爸爸陪我去医院生孩子。爸爸,你陪我玩这个游戏嘛...
我温柔但坚决地对宝宝说:宝宝,你不可以和爸爸结婚哈。你只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做好小宝贝就行啦。你长大后可以和你的小伙伴结婚啦...
我家宝宝在4岁以后,开始陆陆续续地说要和谁结婚。我听了后,都是哈哈大笑 ,然后点头说:好,可以。我心理明白,这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来了。
4-6岁,是孩子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形成时期,这是孩子一生是否会幸福的基础和关键时期。 在儿童发展敏感期,儿童可以通过几个月(敏感期)的时间来发展完成的事情,成人用10年或者一生可能都没有办法解决。
结婚对于处在婚姻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只是他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因为喜欢一个人,所以他就想和他结婚;因为想和一个人在一起玩,他就想和他结婚;因为他想吃别人的零食,所以就想和他结婚……结婚是孩子表达内心喜欢的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
当孩子表现出婚姻敏感期的特质时,需要父母加以引导。我们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 婚姻和相爱的敏感期发生在童年,孩子们能自然产生这种情感,也自然能承受其中的复杂情感 。因为此时孩子之间的感情,跟成年之后的感情不一样。 此时的他们,面对这种感情能够做到痛苦而坦然、深入而不纠葛、伤心而不自贬。
同时,婚姻的敏感期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儿童的情绪、情感是否能达到一个成熟的状态。因为在此期间,他们需要学习并得到“ 一个人爱上你和一个人不爱你,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这么一个认知。如果没有这个认知,当孩子的青春期到来时,因为生理的原因再去面对这个问题,这时孩子们的心智可能会变得混乱。
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婚姻的敏感期?
孩子的婚姻敏感期(4-6岁)分为两个阶段: 婚姻敏感期(4岁-5岁) 和 延续婚姻敏感期 (5岁-6岁) 。
婚姻敏感期(4岁-5岁) 的特点是:
* 最早的时候,孩子会想要和爸爸、妈妈“结婚”(俄狄浦斯情结)。
* 之后,他们就会“爱上”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的成人。
* 一直到5岁左右,他们才会“爱上”一个小伙伴,比如只给自己喜欢的孩子分享好吃的东西,而且经常在一起玩,产生矛盾时也不愿意让其他人干预等等。
* 总之,他们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 这个时期,无论孩子想结多少次婚,喜欢多少朋友,孩子的抚育人一定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延续婚姻敏感期(5岁-6岁) 的特点:
* 这是婚姻敏感期(4岁-5岁)的延续。
* 这个阶段的孩子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并且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婚姻规则,如只要相爱的人才能结婚等。
在婚姻敏感期,孩子对自我、性别、异性已经有了最初的感觉。所以,他才对结婚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作为父母,对此不要惊讶,也不要认为孩子过早地成熟,一定要耐心地、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某个成人,并想跟那个人结婚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嘲笑孩子的想法或行为是幼稚的,也不要在公开场合揭露孩子的“婚姻”,否则,就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面对处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父母有一个很大的责任,那就是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婚姻观念。
正常的孩子在5岁之后就会度过婚姻敏感期,会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之间真正的关系,到了小学、中学阶段,他们对感情问题的看法就会理性、客观、包容。并且关注的对象也会逐渐从妈妈身上收回来,放到同龄的异性身上。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婚姻敏感期,也不必过于惊慌。此时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发现 婚姻关系的本质和核心 。
即婚姻关系是彼此相爱的,互爱是结婚的基础。达不到彼此相爱,就可以重新选择,不会因爱而失去选择生活的能力。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 能够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就已经为他成年后的婚姻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果孩子想跟爸爸或妈妈结婚,这是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第三阶段——俄狄浦斯期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在这个时期,孩子在心理上这时可能会对同性父母产生竞争和嫉妒心。
孩子想跟爸爸或妈妈结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孩子偏爱父母中的一个,攻击性指向另一个,这是违反人伦的极致,也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挑战。精神分析学派和一些人类学家认为,道德规范就是围绕着乱伦禁忌而来,也就是说不能和父母发生关系,也不能杀死自己父母,这是任何一个成型的社会都设立的禁忌。
这不仅是禁忌,更是一种真理。毕竟,“我”是父母所生,如果“我”竟然仇恨同性父母,这在背叛父母的同时,也背叛自己。
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武志红老师的建议是:流动而不成为。意思是让孩子的本我、野性自然流动,不去压制它,但也不会让它获得成功。
再详细地说,就是孩子可以亲近异性父母,让孩子自然表达,当他对同性父母表达竞争和嫉妒时,也不必大惊小怪甚至大加斥责。但是,也不给孩子这种感觉:你赢了!
比如说,妈妈不给儿子这种感觉:我爱你胜过爱你爸爸。爸爸则不给女儿这种感觉:我爱你胜过爱你妈妈。
在具体行为上,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孩子进入三岁前,必须把他们从父母的床上赶走。
特别是男孩,如果年龄挺大了,还和妈妈在一张床上,这就是“流动并且成为”了。他们内心中,会觉得打败了自己父母,他们的俄狄浦斯情结可能就此得到了满足。但是武志红老师认为,这可能会让他们在成年后付出代价,导致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
父母需要让孩子清楚家庭的序位和现实。就是, 我和你爸爸(妈妈)才是伴侣,我们是大人,大人才能一起去化解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我们还能保护你,而你就做你的小宝贝好了!
在弗洛伊德看来, 俄狄浦斯期的这个孩子和父母的三角关系,是最终建立超我的关键。 对男孩来讲,他想占有妈妈,而打败爸爸。但正常情形下,他知道,爸爸比他强大太多,是他打败不了的。同时,他也因为想和父亲竞争母亲,而感觉到罪恶。
接下来, 男孩会启动 “ 认同 ” 的心理机制,去解决这个复杂的难题。 即他决定成为和父亲一样的男人,那样他长大后,就可以娶像母亲一样的女人。这样一来,父亲的形象,就内化到了孩子的心中,成为孩子的超我,也就是道德。
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认为,三岁前的心理基础,才是孩子顺利渡过俄狄浦斯期的关键。因为如果三岁前养育得好的话,孩子内心中的恨会比较少,这样在对异性父母表达竞争、嫉妒和恨时,也就比较轻,就比较好化解了。
参考:
1.得到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写于2018年5月2日
修改于2018年5月7日 北京
2. 娃遇上“婚姻敏感期”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
人这一生中,有两次是能够去靠近和拥抱爱情,一次是童年的时候,一次就是他们成年以后。
人们都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形容的就是孩子们小的时候,感情都是非常的纯洁的,而且没有任何猜疑。
童年时候的感情,虽然看上去十分的简单和纯洁,但其实背后却蕴含着很多成人后要遵循的道理。
③给孩子做好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彼此在表达爱意的时候,也应该学会内敛一些,毕竟父母的行为对于孩子是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所以,当父母表达爱意的时候,应该学会使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例如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进行亲吻,或者更进一步的亲密行为,这样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去表达对别人的喜欢的,从而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
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的纯真和简单的,作为父母,我们既要懂得去守护孩子心目中这一方纯净的土地,也要懂得教会孩子去尊重别人,这样才是最关键的。
正视孩子的婚姻敏感期,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空间,将来也能让孩子更好的去面对婚姻和家庭生活。
3. 面对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办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努力的学习,努力的成长,为的是我们
的孩子因为接收到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而变得更好,变得更优秀!
今天晚上我们分享的主题是面对孩子的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办?
在开始今天晚上的分享之前,请在座的大朋友们回想下,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出现以下的一
些情况:
1.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愿意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送给他心仪的对象;
2.孩子会要求和妈妈或爸爸结婚;
3.想象自己是美丽的新娘。比如女孩子突然喜欢带纱的裙子,告诉别人自己也要做美丽的新
娘;
4.孩子热衷于玩过家家,模仿举行婚礼,模仿家庭生活;
5.亲子关系好的孩子,会主动跟父母谈论关于结婚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当我们的孩子有这些表现的时候,其实是孩子进入了婚姻敏感期了,说到婚姻敏感期,
有些家长可能有所了解,有的家长可能听都没有听过。这没有关系,我们简单了解下,什么
是婚姻敏感期?简单来说,敏感期,是孩子在某些阶段,由于内在发展的需要,而对外界的
刺激感到敏感,从而努力从环境中吸收、学习,以满足成长的需要。在这个期间,孩子可以
轻松的获得某种能力。而婚姻敏感期,则是因为孩子的性别意识有了显着发展以后,开始萌
生了和异性结婚的念头。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说过,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 4 岁以后,有些在 3 岁多就会进入
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阶段。它发展过程大致为:一开始表现出的是对父母的喜欢。女孩会说我
要和我爸爸结婚,男孩会说我要和我妈妈结婚。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婚姻的认识也会逐
渐发展。比如,最早要跟妈妈结婚的,进而会想要跟老师结婚。再往后,孩子会突然意识到
“我应该跟同龄人结婚”。这时,孩子就会在同龄人中间“选择”结婚的对象。
同时,婚姻敏感期是孩子爱情的“早练”,练习的练,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情感,如果没能得到正确的引导,这种压抑和受阻的心理感受会延续到孩子成年后的情感生
活中,导致他(她)很难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情感,更难以承受情感的挫折,甚至很有可能影
响未来的婚姻。
其次,婚姻敏感期也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因为当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
之后,对于看护者的感情将会越来越炙热,且表达越来越频繁,会造成一种“他只属于我,
只爱我”的假象。如果父母不能分辨这种假象,或故意沉溺于这种假象并任其自由发展,那
么将让孩子陷入恋母(父)情结的怪圈里,很难摆脱。他将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爱世界。
相反,孩子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能丰富他们的情感经历,学会体会他人的感受,在未来的
人生中,更懂得去经营和守护自己的情感,这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很好的基础。
那么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呢?
第一, 不嘲笑,不禁止,不逃避,允许孩子表达情感;
当我们的孩子处于婚姻敏感期时候,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紧张,也不要置之不理,可以抓住
这个机会跟孩子讨论婚姻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帮助他们发现婚姻关系的本质和核心:
比如,婚姻关系是彼此相爱的,互爱是结婚的基础。达不到彼此相爱,就可以重新选择,
不会因爱而失去选择生活的能力。如果孩子想跟爸爸或妈妈结婚,那就告诉他,“我已经
有爱人啦!”。不过没关系,你还可以去找其他小姑娘啊! 如果孩子频繁的出现“我喜欢
XX”,“我要和 XX 结婚”,不用紧张,也不要嘲笑或批评孩子,很自然告诉他互相喜欢
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 耐心倾听,避免追问 ;
作为孩子婚姻敏感期时的“旁观者”,你会怎么做?追问?不,追问也是不适宜。避免追问
是指成人不要过分关注,因为婚姻敏感期是很自然的事情,过多干预反而容易有负面影响。
所以孩子如果不提,成人也不要提。 不要去问“你想和谁结婚啦”之类的问题。 如果孩子
说:“我要和谁结婚了。”成人只要说:“噢,结婚了,祝贺你。”就够了,也不要过于关心“他
是谁”、“你们怎么好上的”之类的问题。 但是,如果孩子有对你倾诉的话,你就要仔细倾
听并且适当解释。
第三,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情感中的“选择”;
当我们的孩子在同龄小朋友中间选择婚姻对象的时候,开始懂得会用一些方法去和自己心仪
的小伙伴交往。这时期,孩子通常也会一厢情愿:“我喜欢谁谁,我要跟他结婚。”如果对方
不乐意,孩子可能会哭。这时家长可以说:“喜欢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他不喜欢你,妈妈认
为你可以重新选择。”
当家长告诉孩子他(她)可以重新选择时,就等于帮助孩子选择了一条出路,这对孩子来说
是非常重要,孩子立刻就发现:我是可以重新选择的。如果家长能在孩子的实际探索中逐渐
帮他认识到:你很不错,所以也有别人喜欢你,你可以选择别人,也可以选择我。即使你不
选择我,那也没关系,因为你选择他人,不是因为我不够好,而是你们更合适。
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讲,对异性朋友的敏感完全是纯心理的和精神性的。它使得人变得向上、
积极、助人、自爱、自觉,使孩子经历快乐和痛苦,使他们的心理意识和社会意识都上一个
台阶。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多一点空间, 少一点干预, 让其大胆尝试体验婚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