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现在没能力,35岁之前不谈结婚”,为啥现在对结婚避之不及
之前,参加一个研究生同学的婚礼,有几桌来的都是新郎新娘的同学朋友,我被分配到男方同学一桌,在开席之前,一桌并不是熟络的人互相攀谈了起来,其中我和一个坐在我边上的男生聊得很投机,通过交谈得知他是新郎读研期间的同门,同时也是我的校友。
除了聊了聊之前在学校读研期间的各种事情,之后自然就谈到了新郎,对方的言谈之中流露出对新郎的羡慕:新郎和新娘也是读研期间认识的,经过两年的恋爱长跑,硕士毕业一年多就结婚了,也算是修成正果了。
我顺着他的话:“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都毕业一年多了,我们也都处在二十七八的年纪了,按常理说,这两年应该是同学结婚的高峰期,兄台,说不定新郎结过婚就轮到你办喜事了。”
没想遭到了对方即刻否认:“哪里哪里,刚从学校毕业一年多,我感觉现在自己能力不够,35岁之前不考虑结婚。”
“兄台此话何意?是工作没稳定还是物质基础有所欠缺呢?”
“不好说,就是感觉自己刚走上社会,各方面处事能力都不成熟,还无法面对结婚这么沉重的任务。”
“那兄台你女朋友总有的吧,可以先谈着,水到渠成也就自然而然了。”
“目前还是单身,我连结婚的勇气的都没有,更别说找女朋友了。”
和这位仁兄的聊天过程,让我内心深感疑惑: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失去了对结婚的神往?婚姻大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结婚”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它?
一、 婚姻大龄化趋势的原因探究
要想美好地度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一半。——马克思
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结婚你永远都是孩子,不经历婚姻你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熟,人生更是残缺不全。
但现在社会的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结婚年龄明显的延长,尤其在一二线的大城市,那些学历、收入和社会地位“三高”的人群也是晚婚的主力军。
根据一份民政部统计的中国人婚姻数据显示,2001年到2017年这17年期间,结婚率从2014年开始持续下降了四年之久,至今仍未有复苏的迹象。
同时从下面的统计中可发现,28岁结婚的人群占比较高,这表明人们对结婚的欲望越来越低,结婚率一低再低,结婚年龄一升再升。
婚姻原本让人提及就能浮想到浪漫与向往,而如今却唯恐避之不及,这其中究竟包括哪些让人担忧的因素呢?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对年轻人的婚姻产生影响呢?或许下面的三点分析能为我们解惑一二。
1、 自身身份转变的无所适从
草率的婚姻少美满。——马克思
随着现在人接受教育时限的延长,譬如以硕士研究生毕业为例,一般起码也要25周岁及其以上,这个年纪,正是我们父辈生育我们的年纪,然而我们却刚初出茅庐,面对外面崭新的世界,我们正在经历着从学生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我们内心感觉我们是稚嫩的。
学生到青年夫妻,概念跨度之大让人摸不着边际,一直以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宗旨的我们,竟然要转变成以赚钱养家,关爱一个突然出现的伴侣,抚育从天而降的孩子为己任,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从小到大,即使我们已经快30岁了,在父母的眼里我们仍是孩子,即便犯了错,父母也仍旧是那句:“孩子还小呢,以后长大了就知道了。”
这话从小听到二十几岁,自我都被麻醉地以为我还是一个孩子,孩子和结婚有什么关系?两者完全没有关联的身份却要一下子建立联系,一下子剥夺我们自我认知的“宝宝”身份,我们感到无所适从,至少还没这个心理准备去接受这个新的身份。
2、现实的境况无法满足婚姻的期望
作为单身一族,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虽然作为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来说,薪水或许不是很高,除去日常的开支,所剩无几,但自己能满足自己,不用依赖父母的支援,这本身对于刚从父母的赞助中解脱出来的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小小的成就。
从单身到恋爱乃至进入婚姻的殿堂,婚姻的存在则让独善其身变成了互相合作,互相贡献。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难以支撑得起一个家庭的物质消耗,强行捏合,只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让已有小小成就的我们瞬间从自我满足的兴奋跌落到对前景迷茫的失落。
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在其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有写道:
只考虑金钱的婚姻是荒谬的,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
至少在这里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婚姻不是唯物质论,但婚姻缺少了物质作为根基,那也终将是空中阁楼,没有任何稳定和牢固性能。
2、面临婚姻,充分的准备几乎不可能存在
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婚姻的到来,这就如同在面临高考复习,即使告诉你某一天是高考到来之时,在真正到来的那一天,你也不会觉得自己都复习到位了,最终还是带着缺憾上阵。
婚姻又未尝不是如此呢?又要物质基础稳固,又要两人心智完全成熟懂得互相谦让,互相包容,或许这种状态的实现将是遥遥无期。每段婚姻都有不完美之处,都是在现学现卖中逐渐成长与成熟,只要在结婚之前大方向原则不出错,细节性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婚姻的长河中慢慢细化。
幸福婚姻的前题是:各自努力去满足对方的需要。但是完全满足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应该学会明智地承认现实。——奥斯本
记得之前认识的一个朋友,有一个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他俩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女方想和他早点结婚领证然后好一起奋斗,但他因为自身条件包括家庭条件都很一般,没有多大外力可以支援,同时自身感觉自己刚从校园毕业出来,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怕难以承担婚姻带来的家庭重担。
但最终的结果是他被他当时的女朋友说服了,经过这么些年,虽然孩子的出生给家庭增添欢乐的同时也增加家庭负担,不单单是物质上的,还有精力和精神上的负担,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当初的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到现在的为人夫,为人父,对老婆孩子尽职尽责,和老婆两个人努力打拼赚钱,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现在的状态是他当初所不敢想象的,总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婚姻,其实哪有让你准备尽善尽美的婚姻呢?
当你打算和一个人共同生活、白头偕老的时候,用五、六年的时间来做巨大而又必需的考察大概不算长……。我希望卡尔跟我在一起是幸福的,正像我自己希望跟他在一起是幸福的一样。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不仅应该成为一个贤妻良母,而且也应该成为他的同志,他的谋划人,不仅要相信而且要相敬。因为其中包括我的全部精神生活。不然的话,婚姻只不过是庸俗的契约,生锈的锁链,互相的折磨。——燕妮
婚姻并非儿戏,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我们不能以鸵鸟心态来逃避面对,这也只能是掩耳盗铃罢了。考虑清楚婚姻的本质,自己期待的另一半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及时调整自己对爱情和婚姻来临时的态度,一个理智而又清晰的决定,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同样也是对你未来的另一半负责,至少在你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婚姻往往比较成熟。
② 中国古代婚姻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的形式婚姻制度
中国古代婚姻非常注重形式,婚姻必须符合形式要件,......
(1)结婚的形式。按周礼之......
其次,婚姻关系的缔结除必须符合以上......
“六礼”的名称和仪式,在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发展......
(二)离婚的形式。在我国古代,解除......
在古代,解除婚姻关系也有一......
“七出三不去”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二、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
原始社会后期,由群婚制变为对偶婚制,......
进入阶级社会后,男子居于绝对......
周朝则吸取了夏商的教训,......
一夫一妻制并不能限制周王与贵族占有妻以外的多......
“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核心在......
三、中国古代的阶级婚姻制度
中国古代无论奴隶制社会还是封建制社会,其实都是......
在夏商周三代即严格实行贵族内部婚姻,贵......
唐太宗时为废除土族制度,曾下令将修......
四、中国古代的政治婚姻制度
所谓政治婚者,即婚姻对国家、对家族的意义远远大于个......
中国婚姻的政治色彩表现......
五、中国古代的畸形婚姻制度
(一)掠夺婚。又称“抢婚”,......
(二)包办婚姻。中国古代婚姻中最具本质特色的......
(三)买卖婚姻。是男子以金钱或实物换取......
(四)交换婚姻。也称“互易婚”,是双方父母......
(五)赘婿婚姻。赘婿俗称“把女婿”,......
(六)童养媳婚姻。童养媳乃......
③ 蕾丝边什么意思
“蕾丝边”(Lesbian)是指女性间对性与爱的欲望。蕾丝边可作为名词,意指自认或被他人认定拥有女同性恋特质的女性即女同性恋者;亦可作为形容词,表与女同性欲望相关事物的特性。
蕾丝边,源于英文lesbian,又称为“拉拉”、“拉子”。这个词源自希腊一个名为莱斯博斯的岛屿。(Lesbos;现代希腊语:∧έσβος;拉丁字母转写:Lésvos)。
公元前7世纪时,莱斯瓦斯岛以其抒情诗人而闻名,最着名的是女同性恋诗人萨福(Sappho;古希腊语:∑απφώ;拉丁字母转写:Sapphô),相传被柏拉图誉为“第十缪斯”。
“Lesbian”本意指居住在该岛上的人,自萨福以后,“Lesbian”这个词汇开始有了新的注解。19世纪末,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来指称与萨福有同样性倾向的女性。
“lesbian”开始包含女性同性恋的含义,并被广泛使用起来(例如德语:Lesbe,法语:lesbienne,英语:lesbian)。
(3)形式婚姻有什么特征扩展阅读:
“蕾丝边”的圈子内有她们特有的专属名词——女性同性恋者的身份在圈中一般自我界分为P、T和不分。
1、P是指比较女性化的女性同性恋者,一般喜欢穿女装、留长发等;
2、T是比较男性化的女性同性恋者,一般喜欢留短发,穿着上也一般以休闲装为主;
3、不分是界于P和T之间,外形特征一般中性,角色也可因对象角色而定,可P也可T简称H即TP不分。
4、有的会把不分再分成不分偏T,不分偏P。
④ 性、爱、婚之间是存在矛盾的,现代婚姻最大特点是要求这三者合一
性、爱情、婚姻,是大部分人一生都不可避免要经历的事情。也是绝大部分文学艺术作品的主题。
在当前的世俗道德中,这三者会被看作一个整体: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会经历爱情,然后发生关系,最后步入婚姻。(当然,对于比较保守的,顺序是先爱情,后婚姻,最后性 )
如果这其中的某一步发生断裂,那就不是那么好的事情了。
例如如果只有性,没有爱和婚姻,就会被视作低俗下流;
只有爱,没有性和婚姻,这段关系往往会半途而废;
只有婚姻,没有爱和性,那就变成形式婚姻;
甚至,要是这三者都割裂开,分别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那更不为世俗所容。
总之,在世俗标准下,三者最好相辅相成,混为一体。这是一种秩序,一种模范。
但近读阿兰·德伯顿的《如何思考男人和女人》时,有一个惊讶的发现: 原来性、爱、婚三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或许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性、爱、婚三者,并非天然合一的。
把这三者合一,是现代婚姻制度与过去的最大区别。
首先,性与爱不一定合一。
爱与性,本来就是两个领域的事情,一个是生理的、身体的,另一个是心理的、情感的。 与所爱之人之间的性未必合拍,而X生活和谐的两人之间也未必爱得深沉。
例如哲学家波伏娃和萨特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但其实他们之间的X生活并不顺利。他们在坚持了八年左右后,就完全放弃身体上的交流了,只剩下情感上的连接。
而在社会中,爱情的对象是或不是性交的对象,取决于不同的社会态度和价值观。 在有些时代和社会里,两者却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当代社会;但在另一些时空中,两者毫无关系。
18世纪初巴黎的浪漫主义者便是一个例子。他们追求的只是性,“他们渴望第一次解开情人衣扣的喜悦感;在烛光下尽情探索身体的兴奋感;还有在做弥撒时引诱异性的刺激感”。但他们明白,这些激情的性,与爱或婚姻都无关。
其次,性与婚姻不一定合一。
性与婚姻是否紧密结合,也是取决于当前社会的性规范。
针对婚前性行为,目前主要有三种规范:
而针对婚外性行为,它往往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应,因为这会威胁到被出轨方对伴侣的“情感/身体所有权”,引起性妒忌。 所以在当前世俗标准下,这会受到强烈的谴责。这也就意味着,人们认为性只应发生在婚姻之内。
从中可以看到,性之所以与婚姻结合起来,也只是 人为的规定 。
最后,爱与婚姻也不一定合一。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爱情并非婚姻的等式。 婚姻历史学家斯蒂芬妮·库茨说到,在18世纪以前,婚姻是一项社会性事业,是为了经济和方便而进行的;同时它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选择。政治人物的联姻自不必说,平民百姓的婚姻往往也讲究门当户对。
那时,爱情更多是婚姻之外可能经历的事情 :也许你会和邻居有一段恋情,或对一起工作过的木匠产生好感,但这些内心真实的情感并不会与现实的、实用的意图结合在一起,他们并不会想与这些热恋的对象组建家庭—— 毕竟爱情可能稍纵即逝,但婚姻却追求稳定实际。要是把婚姻单纯建立在爱情之上,那未免有点鲁莽大意了。
后来,欧洲的思想运动赋予了爱情无限的诗意,并最终让它统治了世界,成为人们长期关系的基础。就这样,直到1750年左右,为爱而结婚的想法才深入人心。
发展到现在, 婚姻制度要求我们在爱情、性和家庭三方面的需求都针对同一个人。
中产阶级尤其推崇这样的观念。因为他们手头稍微有点闲钱,值得提高对婚姻的期待,但又没有足够的资本去自由放荡,因此,寄望于一个永久的合法伴侣来获得满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背后也体现了人对永恒的渴望。
但期待越大,失望也就容易越大。曾经只是立足于现实的婚姻,现在却还要承担上爱情的浪漫深沉与性的激情放荡——无疑,这很会容易让人产生失望。
例如在着名的小说《包法利夫人》中,女主人公渴望自己的伴侣既是踏实的丈夫,又是浪漫的爱人和迷人的情人,但现实却只给了她一个纯粹的丈夫,于是她便产生了无尽的失落。
在过去,婚姻由于与性和爱分离,因此如果夫妻之间感情冷淡或出轨,都很少会被视作结束婚姻的理由。但现在却不是,这些统统都变成了禁忌,稍有点心不在焉,都会让人无法忍受。
在一夫一妻制的当下,当说到出轨,人们会第一时间指责那个背叛者,被背叛方因此而愤怒不已也是十分有道理的。
表面上看这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上,这样的氛围却很容易会让人回避一个十分基本的事实:没有谁会是另一个人的一切。 出轨是人的天性,一直专一才是难得。
最后总结一下,性、爱、婚三者属性是不一样的, 性强调激情,爱强调浪漫,婚姻强调现实稳定 。
在18世纪以前,这三者之间是可以分离的;到了现代,人们才把对性、爱、家庭的需求都统一集中在婚姻上。 表面上这一劳永逸,但这种不合理的期待也会让婚姻更容易出现问题。
那要怎么办呢?这将在下一篇文章分享。欢迎继续关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