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古代婚姻多为包办婚姻
首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古代社会礼法要求。《礼记·坊记》:“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由此可见,男女有别,没有媒人不能私下交往,如果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私合,是会遭到父母甚至全国人的鄙夷的。
其次,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自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尤其是古代世家婚姻,大都需要经过政治和利益考量,婚姻是利益交换、巩固家族关系最稳妥的方法。婚姻,结两姓之好,讲究门当户对。父母家族多方考量,选定合适的家族,再在家族中挑选适龄男女,由媒人打探有无许配,有无嫁娶意向,牵线搭桥,终成良缘。“低头娶妇,高门嫁女”便是士族婚姻的智慧。不过这种婚姻夫妇相敬的多,真正相爱的少,而且大多是利益的牺牲品。贫苦普通人家中,媒妁之言的作用更加突出,乡村较为封闭,而父母接触的人比较少,媒人手中则有比较多的资源。
最后,古代社会讲究男女有别,不说世家大族,家境一般的家庭女孩子也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正式的女子社交场合,大部分时间要在家中学习女红针织,所以女子平时接触的男子十分有限,仅限关系十分亲近的家属亲戚,狭窄的社交面和封建礼法使得女子自由恋爱的可能性极低。而父母和媒人见识较多,思考全面,由他们决定婚姻也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② 现在还存在父母包办婚姻的现象吗
存在,因为其实现在还有很多那种相亲相亲的时候,其实就是现在一种父母包办婚姻的缩影,就有的时候父母觉得哪一家的男孩或者女孩还不错,这个时候自己心里其实就产生了一种设想,然后就托人两个人见个面相亲,他们有时候觉得满意的话就会努力说服你去交往。
③ 27岁男子求助分配对象,包办婚姻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在武汉,一位27岁的男子,由于自己的社交圈比较窄,所以在恋爱的过程当中,很难遇到能够一起步入婚姻殿堂的另一班。于是就在武汉城市当中留言求助,并将自己自身的基本信息发布出来,请求分配对象。不过这样的请求遭到了拒绝,因为我国的法律规定,每一个人都拥有婚姻自由的去我的秘密,而包办婚姻则是被禁止的。包办婚姻是一种在旧社会当中所存在的婚姻制度,而且在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现如今人们所倡导的,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由。
四、失去自由
婚姻美好的样子就是选择一个灵魂伴侣共度余生,在一起的生活当中能够对未来充满了期望。父母包办的婚姻或许一眼就能够望到头,对另一半也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只是凑活着过,这样的婚姻毫无自由可言,而且在其中也不能够体会到爱情的美好以及幸福。
④ 包办婚姻的由来
包办婚姻随着私有制和“一夫一妻制”的确立而产生,长期盛行于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并往往和买卖婚姻相联系。恩格斯说:“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90页)。罗马法规定处于家父权下的子女,订婚必须出于家父之命,否则不能成立。印度《摩奴法典》规定了不同的结婚方式,依哪一种方式结婚都必须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日耳曼法规定结婚必须取得父母、监护人的同意。
中国古代的礼和法,都把包办子女、卑幼的婚事作为父母、尊长的特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成立的要件。发端于奴隶制社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为包办婚姻提供了礼制上的根据。历代封建王朝的法律都有关于主婚权的规定。《唐律疏议》·户婚规定以父母和其他法定尊长为子女、卑幼的主婚人。明洪武二年(1369)令:“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无者从余亲主婚。”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婚姻的成立一般不再具有包办强迫性质,法律以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为订婚、结婚的条件。但许多国家的亲属法规定,未达一定年龄的人结婚,必须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例如,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148条,经1927年修改,仍规定为:“未成年人非经其父母同意,不得结婚”;不过同时又规定:如父母之间意见分歧,此种分歧仍发生同意的效力。1947年修改的《日本民法典》第737条规定:“未成年的子女结婚,必须得其父母同意。父母一方不同意时,有他方同意即可。父母一方不明时、死亡时或不能为意思表示时亦同。”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1930年的民法亲属编也把父母等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作为未成年人订婚、结婚的必要条件,否则婚约即属无效,婚姻也得依有同意权人的请求而撤销。由于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同订婚年龄、结婚年龄之间存在差距,在当时还流行着早婚习俗,这就为父母、家长包办和干涉未成年人的婚姻提供了合法根据。
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行的婚姻法,一贯保护婚姻自由。1981年《婚姻法》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第3条),还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第4条)。中国的法定婚龄高于成年年龄(18周岁),当事人已有能力行使婚姻自由的权利。包办婚姻的各种形式,包括娶童养媳、包办寡妇婚姻、转亲、换亲等,都是违法的,不具有法律效力。自主婚姻和包办婚姻的界限,以结婚是否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为根据。那些虽系父母代为订婚,但双方经过了解、建立感情后自愿结婚的,也应认为是自主婚姻。对包办他人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人,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必要时视其情节,予以行政处分或法律制裁。对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按中国1980年《刑法》第179条规定,还须追究刑事责任。
⑤ 潮汕一18岁高中生娶14岁初中生,在如今的社会为何还会出现包办婚姻
都知道在如今这个社会,国家对于法定的结婚年龄是有要求的,女生是20岁,男生是22岁,而在潮汕有一个18岁的高中生,居然娶了一个14岁的初中生,让我们觉得非常的震惊。14岁的初中生她可能什么都不懂,就这样的去嫁给了别人。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家里父母的古板思想,孩子知识较少的情况下,可能父母一怂恿,就让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这件事情也引起了当地民政局还有村干部的重视,这件事情是发生在11月28号,视频也是在吃酒席的一位亲戚拍摄的。我们可以从视频中看出,有一位18岁的男生跟他旁边14岁的女生在举办婚礼。而且桌子上面还有一些红色蜡烛,还有双喜临门的字样,让很多网友就表示这个14岁的女生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也许14岁的女孩子并不懂得现在结婚的意义,但是他的父母肯定是懂得的,也明知道法律是不允许未成年孩子组建家庭,但是可能是因为抑郁的曲折,让他们的父母依旧知法犯法。什么样的年纪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小小年纪就组建家庭,不仅没办法为自己的家庭负责任,更没办法对自己负责任,这样的行为只是造成了两个孩子未来的前途。
⑥ 包办婚姻为何在乡土社会中存在那么久
因为人们的思想落后,消息闭塞,没见过世面,对父母言听计从。
⑦ 日本为什么会提出包办婚姻
包办婚姻是古代社会才有的,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如果有也是比较保守守旧,而且父母说话为准。
⑧ 陕西7旬老人寻找初恋,包办婚姻的背后存在着哪些问题
近日来,一位陕西7旬老人正在寻找初恋,据相关信息了解,这位老人和他的老伴之前是包办婚姻,很多小伙伴对于包办婚姻其实了解不是特别的深刻,只知道是父母之言,媒妁之命,那么我国对于有包办婚姻的定义是什么呢?包办婚姻是男女双方不是基于自愿结合,而是由第三者(包括父母)违背婚姻自由的原则,包办他人婚姻行为。是封建婚姻制度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特点,以门当户对为基础,以父母之言、媒妁之言为条件和途径,而婚姻当事人间往往缺乏感情。这位大爷寻找初恋的缘由,形象的说明了我们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
⑨ 如何看待包办婚姻
以下是包办婚姻涉及的相关违法行为。
一.包办和干涉子女自由婚姻属于违法行为。可以通过所在区管辖的政府基层组织和妇联机构规劝,也可经司法救济诉求于法院。
五.对于因为金钱原因进行买卖婚姻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处理。
⑩ 如何看待包办婚姻
不是什么好事,但也有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包办婚姻的离婚率非常低。
可能是因为从未有过期待,所以不会失望吧。
爱情撒手人寰,勿妄图婚姻法事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