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08-11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但又不像很多书,一提到“国民性”就是纯粹的批判,或嘲讽,他没有。他对中国人有踏实的了解,有敏锐的观察,有抽丝剥茧的犀利分析,却没有那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对“你国人民”的高高在上的指手画脚。他感同身受,却又不感情泛滥,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理性。
顺着琴子老师留给我们的几个问题,我来讲讲读完这本书以后的感受。
1.为什么中国人相亲习惯带父母?
回答这点要从“中国式婚姻”说起。为什么“爱情”这件事,在中国人的婚姻中如此不受重视?中国人的婚姻为什么不需要爱,甚至相当多的人,认为没有爱,才是更适合的婚姻?
费孝通在书中这样写道: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的婚姻和家庭,不讲爱,不讲私情。讲的是纪律,追求的是效率。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相亲结婚,立马生孩子,然后女人管家,男人赚钱,如同合作伙伴一样,分工清楚,责任明确。
所以,中国人不讲来世信仰,不讲形而上学,讲的是三纲五常,忠孝义悌,君臣父子,克己复礼。这些都是纪律,是家法。中国人不拜虚无缥缈的神,我们拜祖先,因为这更有利于家庭团结,打造一个事业共同体。中国人的夫妇不讲相爱只讲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没有效率,就没有事业。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从古到今,中国人的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是一种正常现象,感情的满足,往往是在婚姻之外寻求,和正妻不必讲感情,反倒是和娶的小妾,或青楼女子还更有感情。
费孝通先生写到:
相反的,在西方家庭中,夫妇关系却是主轴。因为《圣经》里关于婚姻,有与儒家传统完全不同的理解:“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
夫妻一旦结婚,就组成一个亲密的小团体,共同承担风雨,并不依赖外援。夫妻共同经营家庭,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对西方人来说,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所以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成为凝合家庭的力量,成了获取生活安慰的中心。
而中国人的家庭则承担了太多功能,要同时解决经济、事业、宗教信仰等所有需求,所以,父母天经地义的掺和儿女的婚事,儿女天经地义的要求父母给钱买房。所以某相亲节目,必须带着父母上场,父母不喜欢,就可以一票否决。因为这不是选择你喜欢谁的问题,这是选择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合伙人来加入这个利益共同体的问题。
就像亦舒所说: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往往是另一些人。
结婚生子,对中国人而言,就是一份事业。如同你必须读文凭,必须找工作,你也必须结婚,生孩子,买房子。只有这一切都完成了,你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这些事,其实都不需要感情。
读文凭,不需要爱知识。找工作,不需要爱工作。所以结婚生孩子,自然也不需要爱伴侣。你只要认清楚,这是你需要做的事,然后拿出做事的态度,按照符合标准的模式,让它发生存在并继续就算是合格的。
因为爱,就是一种感情的激动,它会造成一种紧张的状态,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激动,会改变原有的关系。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感情的淡漠,才是一种社会关系稳定的标志。
不过,这本《乡土中国》,成书于1948年,背景也主要集中在乡村,所以,和今天的中国社会现状有了一些不同。
今天的中国人的婚姻和感情,一方面受着传统中式文化和家族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又接受着西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洗礼,使得有这样一代中国人,大概是80后,在结婚恋爱生孩子这些问题上显得尤其艰难,问题频出。他们与原生家庭,与父母观念的冲突也愈发激烈,这也造成了他们这一代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和迷茫。
他们一边在心中渴望亲情,渴望与父母团聚,享受天伦,一边又渴望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脱离家族束缚,成就自我价值,这使得他们更难和父母和平相处。同样的,他们一边羡慕着白头偕老的婚姻,结婚生子的安稳,一边又难以忍受没有感情,只讲究效率的冷冰冰的家庭机器。
他们在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撕扯之中无所适从,进退两难。他们无疑是撕裂的一代。却也注定只能在撕裂中前行,承受撕裂之痛。
这种痛苦,不同于上一代人遭遇文革和物质缺乏的痛苦,也不会同于我们的下一代迷失在娱乐至死的浮华中的精神空虚的痛苦。这种痛苦,是他们独有的。
中国式的婚姻,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已经走到了分水岭。有人向左,有人向右,有人干脆不选。
爱,或不爱,哪一个才是天经地义呢?
书里没有标准答案。
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说了算。(呀,一激动就不小心写多了)
2.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找关系?
相信大家有这样的体会,明明一些很普通常见的事情,落到中国人的手里总是那样复杂难办:像小孩入学,老人看病,政府机关盖章开证明等家家户户都会遇到的问题,但要想办好的话,却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关系托熟人,明明是鸡毛蒜皮的事,为什么非得让一家人心力交瘁呢?
其原因,与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差序格局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差序格局》和《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两文中费孝通先生论述了中西社会格局的差异,并从差异出发解释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他人的不同道德观念。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与他人发生关系,示意自己为中心,如波纹般一圈一圈向外层推出,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圈子内,与中心的关系密切程度当然不同。因而,中国人无法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处于不同圈子的人一视同仁。而西方人的观念中,个人是依托自己属于的团体而与这个团体内的人发生相互联系的。同时他们信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因而他们认为对每个人一视同仁是理所当然的。相比之下,中国人对待他人时更注重关系的亲疏程度,所以就会对于自己关系更密切的人给予更多关照。这样说来,找关系的做法也是无可厚非的了。
3.为什么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是相对于西方人来说的。而讨论这个问题也要回到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格局来看。对于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说的大概就是他们的宗教信仰了。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的道德观念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这两个重要的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神是无私的,是团体的代表。而在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当中“团体”的组合并不坚强,我们很难具体的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如果非要找出像西方社会的“神”来,那恐怕就是仁了。但就连孔子在说明仁字时都说“不知其仁也”,所以凡事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弟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
4.中国人的特点?
这个问题问得实在妙啊。整本《乡土中国》就是在阐述着中国人的特点所以无论我怎么概括,难免会有疏漏吧。(以下所谓中国人均为书中呈现的乡土社会的中国人)
中国人是眷恋土地的,他们以农为生,把世代定居作为常态。乡土社会形成的是礼俗社会,不同于西方的法理社会,中国人讲的是规则而不是法律,规则是习出来的礼俗。中国人之间的关系习惯以己为中心建构,由里向外,关系越来越薄。中国人习惯了自顾自的,他们是“私”的(自我主义)。中国人追求稳定,因而婚姻变成了无感情的合作。中国人有分明的辈分关系,同时人们主动地服膺于传统,家长式的统治从古延续到今。
⑵ 你觉得中国式婚姻是怎样的
中国式婚姻的特点就是女的托付全家,男的拒绝长大!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尤其是对于原生家庭相差甚远的男女来说,婚后面临的生活方方面面的摩擦矛盾,时刻在考验着两人之间的爱情。我们看到的中国电视剧中基本上都是婆媳大战、抚养纠纷、父母插手儿女婚姻事务等情节。这类冲突属于特有的中国式婚姻问题,在家庭系统排列里面表现特别明显。
西方近代社会开始走进核心家庭模式,即由丈夫、老婆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孩子长大之后,脱离这个家庭而独立,去成立自己的核心家庭,这个新的核心家庭获得尊重,表现在事事以这个新家庭优先。这个价值观在现代西方各国已普遍得到认可,也值得我们中国家庭借鉴。
其实,从排列的角度看,以新的系统,俗称小家为优先,的确有利于小家的幸福,而且可能是家庭幸福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一点不受东西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⑶ 中国式婚姻有哪几种
中国式的婚姻其实有很多种,遇到不同的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的一对恋人,但是因为,相处的环境不一样,而导致两个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话有如下几种情况:
1.指腹为婚:指腹为婚的婚姻,其实就是双方的父母在某种情况下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为了促进两家人更多的利益,还有更多的合作,就已经把下一代小孩的幸福拿捏在一起。通常我们把这种婚姻都叫做指腹为婚,由双方父母决定。
2.两情相悦:两情相悦其实就是两个年轻人,在某种场合,比如说工作,学习或生活中,从陌生人变成朋友,变成恋人,最后从恋人再走到婚姻的过程。其实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一种结果。
3.奉子成婚:奉子成婚,很多年轻人有些人是暂时不想结婚,但是无奈已经有了小孩导致不得不提前结婚,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人为原因。他是被动的结婚。
4:两人闪婚:两个人闪婚是当代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因为他工作当中已经很少有时间去接触另一半,特别是现在男女分工明确。导致自己的圈子内异性分布太明显。所以很多时候两个人从认识到最后结婚,花了时间是很少统称为闪婚一族。
⑷ 中国式婚姻特点
中国式婚姻特点
一、一切为了孩子
很多夫妻都渐渐过得像陌路人,心中的激情早就转化成了对孩子的爱,为了给孩子完整的家庭才坚持不离婚。夫妻二人围着孩子转,有什么家庭活动、大笔开支也是为了孩子,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的牵绊,很多人都会想结束这样的婚姻。
四、过着无性生活,哪怕有,也没有快感
婚姻中的爱情渐渐流逝,没有爱,渐渐的也没有了性,变成了无爱无性的“牢笼”婚姻。哪怕还有,也往往是草草了事,没有了当初的快乐,不像热恋时的缠绵,也不想回到那个时候。
⑸ 你对中国式婚姻怎么看
中国式的婚姻是一只光滑可爱的驴粪蛋,外表光洁而内心早已松散腐烂,臭不可闻。多少人生活在这光洁可爱的驴粪蛋里,像做梦一样,不愿醒来。
中国式夫妻关系中,丈夫总是说的太多做得太少,缺乏对妻子平等的尊重与关爱。请一定要谨记,夫妻关系永远高于亲子关系。两人之间的感情问题一定要解决,切莫逃避问题将情感完全转移到孩子身上,导致下一代夫妻关系重蹈覆辙。
千万别凑活着过,一辈子太短,别将就自己。
⑹ 中国式的婚姻,你了解多少
引言:中国式的婚姻,你了解多少?下面一起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三、如何看待
中国式婚姻就是婚姻是一种义务,而不是选择。在中国,结婚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年龄大了,家人开始催;可能是想要孩子了;可能是朋友同事都结婚了;也可能是对方家境不错。总之,中国式的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走到一起,而是两个家庭,彼此社会地位、经济基础都相互扎根到对方的世界。
⑺ 中国式婚姻是什么样的
读了这个故事将给你更多启发,让你进一步了解中国式婚姻
从她的穿着看是很标准的白领,可是表情已经出卖了她,不知道什么事情把她急的已经六神无主,她略带哭腔的说:老师,我该怎么办呀,我老公不爱我了,我已经再努力做了,可是成效一般,我们真的会离婚吗?
“离不离婚,不是我说了算的,但是我能从你的画帮你分析,并且从你的掌纹中分析是否有离婚的可能。首先,你的画中船在海上行驶,并且水面波浪起伏,说明你的内心很不平静,非常情绪化。海上行船是需要有参照物或者指明灯的,可是你的画中没有,船上也没有人,这充分说明目前你的迷茫和不知所措的状态,而这些的根源与你的生活状态很有关系,没有目标和追求。而且画中太阳画的很低,你强势并且不在乎老公的感受,甚至你在生活中不够重视老公。从你的画看,虽然你说你在为你们的婚姻努力,可是真的不够,并且你在生活中不是按你说的那么做的。”
“老师,不是我不做,关键是老公现在不和我交流。我没办法呀。老公说不爱我了,我让他心灰意冷了。可是我觉得我们的婚姻是有感情基础的,我们是同学,恋爱好多年后来结婚,而且婚后生活一直开心,我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唯独一点,我总是爱怀疑,总担心他在外面有别人。更要命的是,当我怀疑的时候跟本控制不了自己,非得闹的不开心才收场。我想改,我也在努力,可是我不知道再有刺激的时候,我能否真的不再怀疑。”
“你应该明白婚姻是需要模糊的,难得糊涂你好好悟一下。你如果不改,你将要失去你的家庭,你的丈夫,你的孩子。自己思考哪一个更重要。你们的生活需要目标,否则你的注意力转移不了,一旦投向孩子,这可不是好现象,因为你太急躁,很容易跟孩子着急。”
“老师,我最近跟老公不开心,就拿孩子出气,我知道自己不对,可是当时就控制不了。还有我找不到生活的目标,我们夫妻工作都不错,收入还可以,房子车子都不愁,并且将来孩子上重点学校的学区房老人也帮我准备好了。没什么事情让我们发愁和走脑子。”
听到这,我感到无奈,父辈辛苦一辈子,给孩子创造了好的条件,可是这成功阻碍了他们自我奋斗的激情,甚至还为他们的生活埋下了隐患,这就是中国的父母,养儿不再是防老,而是为他们辛苦付出一辈子;中国式父母造就了中国式婚姻,年轻人不用奋斗什么都有,精力放在了猜忌,甚至随时都可以结束婚姻,这样你们的父母情何以堪?
中国式的父母学着放手吧,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让他们真的懂得活
⑻ 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中国式的婚姻
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态度看待中国式的婚姻。
中国式的婚姻很能忍
就比如说我父母做一辈人的爱情,他们的婚姻关系是最能忍的,似乎对婚姻很敬畏,所以不论怎么样的争吵他们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离婚,一直到现在有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在认为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主张只要在一起就比离开强,真的是这样吗?我并不这么认为。有太多这一辈子吵吵闹闹过到最后的夫妻,然后就这么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了争吵上,多么不值得的一种人生。
⑼ 为什么中国古代爱情婚姻多以大团圆结局。举例说明
才子佳人总是永恒的话题,并不是说古代婚姻就一定会以大团圆为结局,也还是有很多的婚姻和爱情没有收获完美的结局的,只是人们更乐于见到的是团圆喜庆,于是流传于坊间的也就大多是完美和美好的结局了!并且有些爱情和婚姻只是描述了过程,结局并没有人知道,而大家也就更偏向于去把结局美好化和理想化!例如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婚姻,谁能说是美好的呢?这种事例也还是很多的!
但是总体来说,古代的婚姻和爱情所产生的结局,还是要远远美好于现今的!
首先是价值观,爱情观,伦理观的差异,古代人讲究的是从一而终,这点更多的是体现在女性方面,古代女性教条还是很多的,“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等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得古代女性必须要有更强大的包容心和忍受感!婚姻在古代基本是终身制的,特别是女性,一旦被休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离婚,那将是很凄惨的,也是会被人歧视的!
而且古代婚姻爱情会得到更多的保障!例如,在古代如果对爱情和婚姻不忠诚,根本不需要经过官府,族里的惩罚就会降临了,什么“浸猪笼”“游街示众”“杖毙”“驱逐出族”等等酷刑,都是为此种情况准备的!要知道,在古代,驱逐出族可是很严重的事情,甚至会让人生不如死!
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度,虽然是陋习,但是也确实保全了一些婚姻,例如现今,有的家庭会因为女方没有生育能力而导致家庭的解体,但是古代,如果女方没有生育能力,男方在维持婚姻的情况下,是可以娶小妾的,即使没有生育能力的正妻,也不会因为这样而丧失了家庭中的地位!
再有就是大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的普遍性!古代人们还是比较保守的,同时对婚姻和爱情看的比较神圣!而如今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高,以及人们彼此间更多的不信任,社会上面临的各种诱惑,等种种原因,使得人们对爱情,特别是婚姻,失去了古代那种神圣感,总是觉得离婚就离婚呗,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大家都这样!这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更多的是悲哀!
希望能帮到你!
祝好运!
⑽ 怎么看待中国式的婚姻
我觉得中国式婚姻就是婚姻是一种义务,而不是选择。在中国,结婚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年龄大了,家人开始催;可能是想要孩子了;可能是朋友同事都结婚了;也可能是对方家境不错。总之,中国式的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走到一起,而是两个家庭,彼此社会地位、经济基础都相互扎根到对方的世界。
对方说:“那就自己出去找一个情人。婚是不能离的。”你看,很多男人的观念是:可以出轨找情人,但婚姻不能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