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姻资讯 > 柏拉图式的婚姻有多少

柏拉图式的婚姻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2-11-26 10:11:52

1. 世界上“柏拉图式”无性婚姻真的能长期存在吗

我觉得这种婚姻不太可能长期存在,婚姻中的包容根本无法长时间压抑本能。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很多人幻想当中的完美恋情,可是这种婚姻在生活当中很难长期存在。或许是因为婚姻的维持从来都离不开欲望,或许是因为爱情从来都离不开性。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年轻的情侣也总是相信自己能够走到最后。可是人总会改变,我们也总是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定性。没有一段婚姻能缺少性的存在,这其实才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尚,我们都只是俗人而已。

2. 柏拉图式的爱情

1、柏拉图式的爱情,不是所谓纯粹的精神恋爱——没有任何肉体接触的纯浪漫情怀,而是指“身体爱欲与灵魂爱欲”的统一,或“身心合一者”。

2、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强调爱情高于性(“爱欲”高于“快感”)。

3、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暗示着性与爱情(像“属民的爱若斯”)、爱情与婚姻(像“凭灵魂生育”;“身体方面的生育欲”)、性与婚姻(像“男童恋”)的可分离性(或功能独立性)。

4、柏拉图式的爱情,又不过是通过爱慕一个又一个美的身体而追求“美本身”(“美的理念”)的一种永无止境的“理想”。换句强势的语气(口吻)说,柏拉图式的爱情是指,爱情说到底是属于理想世界(“理念世界”)的东西,在现实(世俗)世界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第4个要旨可视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精髓或实质。当然,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要理解这一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追溯这一名词或术语之由来,才能更好地把握它的内涵或意义。

菲奇诺(Marsilio Ficino,1433—1499)是15世纪意大利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一生致力于对柏拉图着作和柏拉图学派着作的翻译和解释,并促成了“佛罗伦萨柏拉图主义的文艺复兴”。他最先对柏拉图的《会饮》作了系统的解读,写有专着《柏拉图〈会饮〉的评论》(Commentairesurle Banquetde Platon)。他在这本书中正式使用了“精神的或柏拉图式的爱情”(Spiritualor Platonic Love)这一术语。

菲奇诺在书中阐明,柏拉图的思想是最崇高的“精神显现”之一(他的“理念”学说正是这种精神显现),只有基督教的真理能超过它。更为重要的是,柏拉图和基督教关于“爱”的概念可以并行不悖:人类的“爱”(和“友谊”)的最高形式,就是最后以人对上帝的爱为基础的神交。一般认为,从16世纪起,这种“精神的或柏拉图式的”关于爱的理论,就在诗歌和文学中占统治地位。

那么,菲奇诺所谓“精神的或柏拉图式的爱情”是指什么呢?根据他对《会饮》的解读,爱或爱情只是柏拉图“理念”(世界)中的东西;而世俗凡界中的人的爱情只是一种“疾病”或“传染病”。

在菲奇诺那本评论性的书中,专门写了“如何摆脱爱”这一章。他将爱这种激情与疾病或传染病相提并论:人间的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病”,恋人们实际上就是患上了这种疯病的人。他甚至这样描绘热恋中的人的心理状态:“他们先是肝火攻心,痛苦不堪,继而被黑色胆汁灼伤,火烧火燎;他们被烈火狂焰吞没,可以说已是双目失明,不知扑向何方……人们正是由于这种疯狂而使自己降低到野兽之列。”

这样一来,人的欲望、爱情就是一种必须加以摆脱的疾病。对于那些爱欲之火旺盛的人,该怎么样才能找到解药呢?他告诫说,“应该节制自己的日常行为,特别是注意不要与所爱的人眼光相遇,对目而视。如果在爱人的心灵或身体里有着某种淫欲的东西,那就应该小心翼翼地把他的心引向别的地方。心灵应该由丰富多彩而严肃的事情来占据。”

于是,菲奇诺为世人提供了一种爱情病理学。这种病理学的治疗原则是:“以预防为主”。要节制,要回避,要转移注意力。其具体的方法有,通过喝一些淡酒或适当的醉酒,从而消除、去掉和更换体内陈旧的“体液”(因为爱情的降临便是体液发炎了);通过出汗(要全身冒汗)来净化体液,使有毒的粒子流出来(因为爱的紊乱是有毒粒子的狂舞造成的),从而摆脱损害肌肉和理性的毒素;此外,使心脏肌保持青春活力、使大脑保持良好状态的各种仙丹妙药,都能有效地治愈爱欲疯病。

问题是,菲奇诺为什么可以如此贬损世间的爱情呢?原来,他的理论根据就是柏拉图的“理念”学说。按照这一学说,爱情不过就是一种“理念”。可这是怎么说的呢?

柏拉图思想的核心是他的“理念”(Ideas)学说。这个词本身就特别有意思。我们知道,英文中的idea,不过就是“主意”、“念头”、“观念”的意思;但如果这个词中的i改为大写,并在词后加上一个s时,你就要即刻肃然起敬了!因为Ideas是专属于柏拉图的一个词,可不能随意简单的对待。尽管今天的中国人在媒体和言谈中随便使用“理念”这个词,如“我的理念”、“企业的理念”,甚至“我们单位的理念”等,但从学术的观点看,“理念”这个词可不能滥用!柏拉图的Ideas之所以翻译成“理念”,除了表达其“观念”、“概念”、“思想”的意思之外,更是突出了其中的“理性”之要义——“理”者,(柏拉图的)“灵魂”中的最高层次也!

由于菲奇诺将“精神的”与“柏拉图式的”两相并提,故而有人将“柏拉图式的爱情”说成“精神恋爱”,这从字面上是说得过去的。问题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恋爱呢?原来,菲奇诺所说的“精神”,正是指柏拉图的“理念”。“理念”不可能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就其性质来说,理念就是“精神”(或“灵魂”,Psy鄄che)。但这种精神不是主观的精神,如张三、李四的精神,而是一种客观精神,一种宇宙精神。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理念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原型”,而万事万物不过是这原型之摹本或复制。你不是看见了波斯猫或哈巴狗吗?那是因为先有作为原型的“猫”的理念和“狗”的理念。以此推之,没有“爱情”的理念,当然也就没有福楼拜爱施莱辛格夫人,也没有王五动不动就坠入情网。

其次,理念是“超感官”、“超经验”的东西。也就是说,就算你穷尽你的全部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你也感知、觉察不到理念。理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玄妙神秘的东西,是超出可见的具体形状之上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理念同时也是超经验的东西。即使一个人的经验再丰富,它也是有限的;而理念却是无限的。以一个人有限的经验去把握无限的理念,终究是徒劳的。作为理念的“爱情”,当然就是超出个体的感官和经验的东西。世人所希冀的所谓爱情的“真谛”,实际上是达不到的。“另一半”的隐喻正是表明了这一点。

最后,理念是“永在”(“实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理念才是“永远存在”(实实在在)的东西。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自体自根、自存自在。如何理解理念的永在性(实在性)呢?这永在性通过“真实”、“永恒”、“完美”和“纯粹”体现出来。因此,只有理念世界的爱情才是“真实”的。

“永恒”只能归于理念世界。现实世界从来就没有永恒的东西,万事万物生生灭灭、转瞬即逝,在世人那里,“永恒的爱情”当然难以永恒了!爱情话语总是处于变动之中,正好体现了“discursus”(话语)这个词的原初意义:“此处彼处,来来往往的行动”。像“我爱你”,“这一具体情境不是指爱情表白或海誓山盟,而是指爱的反复呼唤本身。”(罗兰·巴特语)

“完美”的东西在哪里呢?当然在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纯粹”的。纯粹到何种程度?《会饮》中讲,爱的理念就是爱“美本身”。也就是说,爱的理念(爱本身)与美的理念(美本身)是一回事;而爱的理念的纯粹性在于:晶莹剔透,如其本然,精纯不杂,纯然清一。在现实世界中,你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纯粹”的爱情呢?那种为爱而爱、无条件的爱(有人说,“有一种爱情叫纯爱”)、不图回报的爱,是可能的吗?杜拉斯说,“爱一个人就是对他有所欲望;欲望在哪里,爱就一直在哪里。”

写到这里,柏拉图“理念”学说的大意就出来了;作为理念的“爱情”,或爱情就是一种理念,其基本涵义也彰显了。应该说,菲奇诺对柏拉图爱的理念的阐释是到位的,但他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似乎走向了一个极端。纵然柏拉图认为爱情只是“理念”(世界)中的东西,但他并没有像菲奇诺那样,把世俗凡界中的人的爱情当作一种“疾病”或“传染病”(因为这种说法完全否定了爱情对于个体还有什么意义)。

柏拉图强调,爱情是一个过程,是通过爱慕一个又一个美的身体而追求美本身的一种永无止境的理想。爱情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从一个身体、两个身体→所有美的身体→美的操持或培育→美的种种学问→美本身的学问→美本身(美的理念)。“谁要是在爱欲方面被培育到这般境地,依序正确地瞥见各种各样美的事物,在爱欲的路途上终至抵达终点,他就会突然瞥见,自如的美本身何等神奇——哦,为了这美,他先前付出的所有艰辛都值了。”爱情是对生命的意义的追寻;正是在爱的过程中,“人的生命才值得”。

3. 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在我理解认为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以精神恋爱为主,或许在每个女人的心中,都愿意奢望着来一段柏拉图式的爱情。注重精神方面的恋爱,身体方面的爱情稍微差一些,可能和文化程度,个人修养,工作环境等等各个方面都有联系。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对和错,只要你自己喜欢并且选择的就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作为成年人应该更加清醒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想要的,不要给别人带来伤害,这就是最好的爱情。

4. 在当前时代,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一男一女之所以能成为夫妻伴侣,而不是一直做朋友,是因为在面对对方的时候,内心有着不同的渴望,想要拉近彼此的距离,希望彼此的关系更亲密。

柏拉图认为,一个真正拥有爱情的人,在爱上美丽的身体之后,一定要分阶段的飞跃。只要他不沉迷于肉体的快乐,他就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认为灵魂比肉体更美,所以他爱这个美丽的灵魂。当他从这个美丽的灵魂那里学到了他所没有的优秀品质,得到了自我满足的舞台,他就会去爱其他美丽的灵魂,然后他就会去爱所有美丽的灵魂。最后除了美本身什么都不爱。

5. 柏拉图式的婚姻是什么

柏拉图式的婚姻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它的结婚条件有很多种可能:

1、现在想要一个家庭

不幸的是,有一个关于自己生孩子的截止日期,至少对女性而言。最终陷入柏拉图婚姻的人可能只想建立一个家庭而他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他们爱上的人。

他们为解决这个问题所做的只是嫁给一个也想要一个家庭的朋友。你不必为了二人一起开始一个家庭而爱上某个人。这些类型的婚姻同样证实了这一点。

2、达成了协议

你知道,当你听到有两个人发誓要结婚时,如果他们在35岁时仍然单身呢?那些交易确实存在。他们不仅仅局限于几部浪漫喜剧。

这通常与想要一个家庭的人有关。如果他们找不到他们在某个年龄段恋爱的人,他们决定结婚。只要他们还是朋友,那就是柏拉图式的婚姻。

3、是时候安定下来了

有很多人感到有压力要结婚。他们认为,当他们达到三十岁时,他们应该安定下来找一个伙伴。如果两个人都有这种感觉,他们可能会同意相互结婚,并开始放慢速度并作为已婚夫妇安顿下来。

4、他们都是无趣的

如果你不确定什么是芳香主义,那就是有人感觉不到浪漫的时候。他们没有浪漫关系的愿望,所以相反,他们最终嫁给了他们的朋友。

这通常是两个不同寻常的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它更好地被理解,并且当另一个人没有浪漫时,没有一个人想要浪漫。你也可以和两个无性恋者一起找到这个。性别不在等式中,因此它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婚姻。

5、有同性恋的存在

多年以前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存在。当同性恋或者同性婚姻不被世俗所容忍时,这当中的一些人会选择结婚。

甚至有些女同性恋女人和男同性恋者为了成为异性恋伴侣最终会结婚。然而,这些人只是朋友, 即使他们最终生下孩子。

6、只想嫁给他们最好的朋友

有些人以柏拉图式结婚,但之后在婚姻之外建立了关系。他们想要孩子,他们宁愿与他们最好的朋友,他们关心和欣赏的人,而不是与其他人一起抚养孩子。

这通常是两个人想要孩子和一个家庭但却没有找到那个特殊的人的情况。对他们来说,他们最好的朋友比其他任何人都好,他们宁愿让他们成为他们孩子的父母。或者他们只想与他们最好的朋友而不是一些稍纵即逝的情人永远相处。

7、它逐渐淡化为柏拉图式的婚姻

有时你的婚姻可以开始充满爱。你真的爱上了你的配偶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消失了。并非所有的爱情婚姻都会保持这种状态。

几十年与配偶在一起的人最终都是柏拉图式的关系,而不是浪漫关系。但是他们在一起因为他们仍然彼此相爱,就像他们刚结婚时所做的那样。

8、他们仍然彼此相爱

有些人想要与他们真正爱的人结束自己的生活,即使他们没有爱上他们。他们觉得差异是巨大的。爱上某人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爱抚某人不太可能。

那些人宁愿在柏拉图式的婚姻中保持这种程度的爱而不是浪漫的情感,并且多年来有可能失去它。

9、适用于家庭

关于离婚的事情是每个人都认为你讨厌你的前任。但那些结束婚姻的人往往可以保持朋友关系。就像那些决定结婚的人也可以成为朋友一样。

他们的浪漫关系已经结束,但他们仍然喜欢彼此,并希望保持一个家庭。唯一的区别是,即使他们共同努力养家,他们也没有浪漫的方面。

10、他们是出于共同利益而做的

这有时候就是事实。人们为爱而结婚并不总是正确的。有时,当共同利益扩大化时,那可真的算是很诱人。

如果有人需要比他们更好的保险,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如果你正在努力解决慢性病并且你的保险决定放弃你,那么嫁给一个有着巨大保险的朋友是值得的。这种婚姻形式是柏拉图式的,仅用于特定目的。

柏拉图式的婚姻并不总是只是嫁给一个与你朋友在一起的人。有些人出于非常具体的原因这样做。无论如何,这种婚姻肯定存在于各种原因之中。

6. 世界上有没有柏拉图式的爱情

你相信“精神恋爱”吗?世界上真的存在“柏拉图式的爱情”吗?

二十几岁的爱情是幻想,三十几岁的爱情是轻佻,人到了四十岁时才明白,原来真正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爱情。——歌德

爱情可以是一种信仰,那就真的很“柏拉图”了。

所以,不要那么相信爱情,那么虔诚地对待它。

就跟小孩子一样,你越依着,越无法无天。

那些让你幸福的东西,往往是令你痛苦的源泉。

对待爱情,若即若离最好。很认真、很严肃,但也不那么在乎、不是很挂在心上。

我觉得,这就是对待爱情的样子。

7. 柏拉图式的婚姻究竟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01

8. 杨德昌和蔡琴:“10年柏拉图式的婚姻”是如何发生的

最近一直在看关于杨德昌的东西,杨德昌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他是中国台湾着名的电影大师,作品《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是彪炳影史的神作,因其深刻的风格被称为“台湾 社会 的手术刀”。

当然,深刻的东西一般不能引发吃瓜群众的兴趣,八卦才是普通人生活的爽点,杨德昌和蔡琴的“10年柏拉图式婚姻”才是很多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

杨德昌和蔡琴的婚姻,在一般媒体的描述中是这样的:

1984年,杨德昌邀请蔡琴出演了自己的电影《青梅竹马》,然后杨德昌爱上了蔡琴,疯狂追求蔡琴。

1985年,两人就结婚了。

婚后,杨德昌提出了柏拉图式婚姻的要求,就是“精神恋爱”的方式,不谈肉欲,只谈感情,这场婚姻维持了10年,期间,蔡琴对杨德昌是一路扶持,为杨德昌的电影做了很多贡献。

1995年,杨德昌竟然出轨了,与小18岁的彭铠立结婚,还生下了俩孩子,杨德昌称自己与彭铠立那几年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与蔡琴的婚姻则是:

“十年婚姻,一场空白”

这让蔡琴无法接受,她说“ 我不觉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蔡琴之后又在节目中哭诉“ 自己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

杨德昌在婚姻上是个渣男,背信弃义,婚内出轨,是很容易就能得出的道德批判。

我比较好奇的是一些细节:

精神恋爱,柏拉图式婚姻,这种婚姻方式,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是奇葩至极,人吃五谷杂粮,谁还没有点肉欲。

杨德昌这个人

杨德昌是一个生活经历十分“复杂”的人,1947年出生在上海,和王家卫一样,被很多人称为“上海人”或者说“有上海情节”。

杨德昌的父母是广东梅县人,在上海长期工作,直到1949年跑到中国台湾。

在杨德昌的电影《牯岭街》和《一一》中,总是少不了让人物说几句上海话。

杨德昌曾在电影《牯岭街》中,让“父亲”讲了一句广东方言:

大意是,女人都是麻烦的。

到了中国台湾后,杨德昌又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尤其喜欢手冢治虫的漫画,什么《铁臂阿童木》这些。

大学时,杨德昌又去了美国学习电机工程,之后又修读计算机硕士,之后又做电子工程师,在美国生活了10年。

杨德昌在美国的10年,1970-1980年代,刚好是美国年轻人热衷于嬉皮士运动,摇滚、禁药、性解放等各种反叛观念大流行的时期。

那一代人对于反抗传统生活,追求精神是最狂热的,甚至是疯狂的,苹果的乔布斯就是那代人之一,乔布斯是出了名的反叛者,年轻时不洗澡、不剪头、一身恶臭的跑去公司,对于精神世界有狂热的追求,还跑去非洲学禅修。

在杨德昌为《指望》写的剧本上,曾写到: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柏拉图式婚姻是天方夜谭,是无法想象的,但是从杨德昌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但是并没有那么深,美国的10年对他的婚姻观念有很大的影响。

杨德昌是拥有“极客精神”的反叛者

杨德昌从小喜欢文艺,喜欢建筑,第一理想是学习建筑,后来为了“做个孝顺的中国式儿子”,听命于父母无奈选择了理工科电机工程,又去美国读了计算机硕士。

他在硕士毕业时,曾拿到一笔经费,当时他选择了研究计算机的中文输入应用,这个研究在当时是前无古人,当时他的计算机主存只有4K,最多能处理一篇word文档,后来他到西雅图做了7年的软件设计,曾做过国防加密工程,30岁时,他觉得自己“老”了。

他递交了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建筑专业入学申请,后来都取得了录取通知,但是在看了一部电影《阿尔基,上帝的愤怒》后,决定回到中国台湾,去搞电影。

回台后,牛仔加T恤,是杨德昌的日常穿着,也是乔布斯的经典造型,他们都懂 科技 ,也酷爱文艺。

传统观念的父母一直规劝杨德昌,继续搞计算机,做电影是会饿死的,一直在杨德昌已经拍了10年电影,但是杨德昌已经是个“反叛者”,他说:

极客的另一面是完美主义,偏执狂,极度自信,无视传统规则,无视别人的感受,杨德昌正是这样的人。

在1981年,杨德昌进入电影行业,第一部作品是为电影《1905年的冬天》做编剧,当时的主演是后来的着名香港导演徐克,杨德昌和徐克成了好朋友,后来杨德昌去往香港,为林岭东的电影《阴阳错》做编剧,当时有4个人合作编剧。

杨德昌后来被开掉了,因为他“ 过于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 ”,别的编剧改了杨德昌的部分,杨德昌会改回来,然后又被改过去,杨德昌又改回来,改了半年,杨德昌被开了。

“没有人可以改我的东西,除了我自己。”

徐克说,杨德昌刚从美国回来时,那时候大家都是默默无名的年轻人,杨德昌在自己的T恤上写着“赫尔佐格,布列松,杨德昌。”

前两位都是欧洲电影大师。

后来,杨德昌为张艾嘉导演单元剧《十一个女人》中的一集《浮萍》,本来一集的上限是一个半小时,杨德昌写了厚厚剧本,拍成了两个半小时,别人都不能修改。

杜可风就是后来和王家卫、张叔平组成“铁三角”的摄影大师级的人物,获奖无数,但是当时杜可风没有拍过电影,连打光都不会,但是杨德昌喜欢他。

后来张艾嘉曾听到杨德昌和杜可风在片场争吵,杜可风眼中含泪地离开,杨德昌说把杜可风叫回来。

张艾嘉说自己当时除了要做主演外,还要做“老娘舅”——调节杨德昌和杜可风的关系。

《海滩的一天》的电影时长是3个小时,比一般的电影长一倍,到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时长干脆整了4个小时,《一一》也有3个小时。

这种事儿是一般人能干的吗?

4个小时的电影,一般电影院是不好放的。

杨德昌就是这么任性,我的电影要多长我说了算,别人不能改,就好像是一个偏执的程序员写好了一个软件,每一行代码别人都不能动。

在拍《光阴的故事》中《指望》那一段时,杨德昌就要用《浮萍》中的女演员,感觉很好,电影公司表示我们有新演员要推,谁谁谁,已经准备了。

结果杨德昌表示,有她没我,有我没她,你们看着办。

据说当年电影《一一》的其中一场很普通的戏——男主角NJ和家人坐车回家,补拍了三次,主演吴念真很纳闷,到片场才知道,第一次女儿换人了,第二次妻子换人了。

在电影《一一》的拍摄中,没有一个演员是雇佣的“临时演员”,杨德昌觉得临时演员是道具穿西装,要求电影里的人必须是生活中的“真人”,所以拍电影时,整个剧组天天打电话叫朋友,把亲朋好友全叫来。

在关于杨德昌的回忆书中,所有人都说他是极度自信的,从不掩饰自己的自豪,“ 不假思索地就觉得自己的见解优于其他合作者 ”。

在欧洲推销自己的电影时,要价很高,别人都觉得他在“漫天要价”,但是他觉得, 我的作品,就值这么多钱。

“不讲武德”是那一代极客的典型特征,更不用说大家耳熟能详的乔布斯了,什么骂员工,没事开人,看到员工和自己名字一样,可以要求别人改名。

蔡琴是怎么喜欢上“这样的”杨德昌的?

关于蔡琴和杨德昌的恋情,有一个人是比较有发言权和可信度的,那就是女作家袁琼琼,她和蔡琴是好友,同时又采访过杨德昌,在公开的书和报刊上,发表过两人的恋情细节。

袁琼琼曾写文章这样评价杨德昌: 作为导演,杨德昌是出名的难缠,自私,不讲情面,充满诡计,有控制人的欲望,也有控制人的才能。

在1981年,因为张艾嘉策划拍摄《十一个女人》系列,袁琼琼是编剧之一,第一次见到杨德昌,感觉杨德昌瘦高、满脸橘皮很丑。

但是采访后觉得杨德昌很有导演的魅力。

不过,这种好印象很快就打破了,因为杨德昌很快就“不认识”袁琼琼了,在《海滩的一天》试片会上,袁琼琼曾去恭喜他杀青,但是杨德昌当时并没有“认出”袁琼琼。

“翻脸不认人?”

袁琼琼和蔡琴是好友,有一次见面时,看到蔡琴给杨德昌钱,袁琼琼问为什么要给钱?蔡琴说有熟人结婚,她拿礼金给杨德昌。袁琼琼问既然朋友结婚,你不参加吗?蔡琴说不去。

“那个人我又不认识。”

那时蔡琴和杨德昌还没有结婚,还在恋爱中。

袁琼琼的采访中,曾问到杨德昌的婚姻观和两性关系。

杨德昌说:

问他相不相信爱情。

杨德昌说:

然后又说:

不管杨德昌相不相信爱情,蔡琴是相信爱情的,而且对杨德昌爱得深沉,他们恋爱时,蔡琴已经唱红了“恰似你的温柔”,而杨德昌只拍过两三部名不见经传的电影。

杨德昌说当时没有钱,也没有人愿意投资,但是每天都谈论着关于电影的梦想。

而蔡琴则为杨德昌的电影事业,注入了不少的“活力”,台前幕后,忙前忙后,带着杨德昌去跑综艺通告,扩大知名度。

或许那一代的女性都爱才又有奉献精神吧,李安老婆曾“包养”李安六年。

在早年的综艺节目上,可以看到蔡琴的满脸幸福,完全是活在幸福婚姻中的女性。

袁琼琼曾回忆,蔡琴向杨德昌“逼婚”的那天,在蔡琴和杨德昌恋爱时,常常向袁琼琼寻找“恋情忠告”,袁琼琼写过几本书,又已经结婚,是很多女性朋友的顾问。

蔡琴跟袁琼琼说她受不了,已经给杨德昌发了最后通牒,如果这男人还不给她个明确定位,她大约就要走掉了。

蔡琴让杨德昌把答复留在答录机里,然后她又怕得要死,看到答录机的留言又不敢听, “她立刻整张脸煞白,像要昏倒。”

她说我不要听我不要听完了完了。

犹豫了很久,蔡琴都没有勇气去听,最后想让助理去听,又想把录音给洗掉,犹豫了半天,一直嘀咕,不行,他如果拒绝我怎么办。他如果……那我就会……

就是这么紧张和忐忑。

之后,杨德昌打来电影,告诉蔡琴,去听答录机里的话。

蔡琴鼓起勇气去听答录机的留言,先是一片静默,然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最后是杨德昌的答复:

这就是杨德昌的答复,放在今天,估计很多女性会大发雷霆,你特娘的在逗我呢?

不给我单膝下跪,双手举戒指,我怎么会同意?

那晚,蔡琴去往杨德昌家, “黑夜里,杨德昌出来开门,他那高高瘦瘦的身形遮蔽了蔡琴。他把那浅蓝色的女孩圈进臂弯里,关上了他家的红漆大门。”

之后,两人就结婚了。

婚后,蔡琴和杨德昌曾一起参加综艺节目《玫瑰的夜晚》,两人俨然是一对模范夫妻,蔡琴脸上洋溢着幸福。

主持人曾问: 你们一个歌星,一个导演,二位会不会应为忙碌影响到“生产抱果”?

蔡琴说: 数量上应该是两个刚刚好,一个也不嫌少。

杨德昌说: 一个给观众,一个给听众。

结婚4年时,蔡琴和杨德昌在综艺节目《就在今夜》中又被问到生娃的问题。

蔡琴表示:

结婚呢,除了感情必须要找到一个寄托外,很重要就是要有儿女,对不对?

杨德昌表示:

还有要有充分的准备。

甜蜜时真的是很甜蜜,但是杨德昌去世时,总结和蔡琴的婚姻时说:

媒体说是10年柏拉图式婚姻,但是熟悉的朋友说,只有8年,实际上结婚的前两年还是愉快的,之后8年就……

杨德昌曾说和彭铠立的婚姻,才是生命中真正快乐的几年。

在蔡琴悼念杨德昌的公开信中写道:

对于十年柏拉图式婚姻的代价,蔡琴曾说,我失去了一个做母亲的机会。

这十年的婚姻,是如何从当初的相拥,变成一片空白的呢?

蔡琴在听杨德昌的答复时,那份忐忑和害怕,爱的是那么真,那么深,甚至有些卑微。

我相信,那个深夜杨德昌将蔡琴拥入怀抱时,也绝不是为了“一片空白”。

可是两个人的十年,还是空白了。

年轻时,我们一无所有,拼命想向世界索取一些东西,要等许多许多年之后,我们才能确定: 得到,不过是一场失去的开始。

9. 柏拉图式的爱情真的存在吗

柏拉图式的爱情真的存在吗?什么叫柏拉图式的爱情呢?许多人认为“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才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你觉得会有这种爱情存在吗?反正小编觉得在这个社会上不可能存在柏拉图式的爱情,即使有那也是极极极少数,也许只有那种特别高尚情操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爱情。小编觉得柏拉图式的爱情就像是外星人的宇宙飞船,我们只是听过,从来没有见过。真的,小编觉得能够拥有柏拉图式这样的爱情真的不是一般人,我觉得这种爱情一般应该出现在文艺年代时期,两个人在一起的不就是都喜欢文学爱好嘛,只有上升到了超出了精神境界才能有这样的觉悟吧。而且现在的社会哪一对情侣不是肉体上的接触,当然了他们不仅仅有肉体上的碰撞,也有精神上的碰撞,两者都不会耽误。再说了不一定肉体上的碰撞就是对他们自己爱情的玷污啊,而且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来思考的动物,每个情侣在一定的时间段里肯定会发生肉体上的碰撞。即使女生不愿意,男人也可以霸王硬上弓啊,到了最后反正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了。当然了,许多的人也是会反对结婚前所有的性行为,直到结婚后才会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自己喜欢的人。如果王祖蓝的老婆李亚男就选择了这样的行为,她在与王祖蓝结婚前就拒绝所有的性行为,不过王祖蓝也是够可怜的。再说了,现在的年轻人是多么的开放对于他们来说所谓肉体上的碰撞更本不会当一回事的。再说了这也是人类的生理需求啊,你看看哪个情侣爱人夫妻之间哪个没有肉体的碰撞啊。小编反正觉得能够拥有柏拉图式的这样的爱情,那么这两个人一定也是每天都是以文化来当精神食粮的。他们两个人从早到晚肯定就是谈论一些诗词歌赋的,人生哲理,未来的理想。不过这样的爱情在小编看来过于的枯燥无味,难道这样的爱情真的能够长久吗?

与柏拉图式的婚姻有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59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4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7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2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8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5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