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结婚送什么茶叶比较好 结婚送什么礼物最合适最实用
结婚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高兴的一件事情了吧。朋友结婚了,除了随份子钱,还想送一些礼物,那朋友结婚送什么礼物比较好呢?送茶叶怎么样?如果可以送的话,送什么茶叶比较好呢?下面就让本栏目来给大家详细分享一下吧。
结婚送什么茶叶比较好
茶在我们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茶叶是非常养生的一种东西,送茶叶有着送健康、送祝福的意思,所以结婚的时候是可以送茶叶的。那送什么茶叶好呢?
1、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整体外形是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2、西湖龙井: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3、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
结婚送什么礼物最合适最实用
送什么东西最实用,除了茶叶外,还可以送以下这几种东西。
1、送喜庆的抱枕,特意挑选一款刺绣抱枕,然后在抱枕上绣上他们的名字,一定要选用质量上乘的丝绸来定做抱枕,要不然就显得太廉价了。这样的丝绸刺绣抱枕一定会受到他们喜爱的。
2、送数码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结婚送礼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老几样,很多年轻人结婚,朋友几个合伙买一个数码电子产品送礼也是屡见不鲜。像单反、数码相机等等。既年轻又受欢迎。不过还是得量力而行。
3、送鲜花,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都渴望自己的爱情及婚姻能够与一束美丽的鲜花一样持久盛开。在朋友结婚的时候,我们可以送上一大束缤纷的花束,以此表达我们对他的祝福,同时也可以让这束花象征那种美好而持久的爱情。
4、送情侣饰品,朋友结婚送给他们一对情侣饰品也是非常合适的。可以是一对情侣手表,或者是一对情侣手镯等。也能代表彼此的友情。
‘贰’ 知道婚礼上用茶的寓意 吗
敬茶
岁末年初,结婚的人又开始多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在新郎“明媒正娶”新娘子时常常会看见茶的影子,比如下彩礼时要用到茶,迎新人时新娘要敬公婆茶水,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少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
茶可能从宋朝开始就被人们视为“从一而终”的婚姻信物。据明代郎瑛所着的《七修类稿》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大致意思是,茶籽种下后就不能移植了,移植的茶树就不能生存,用茶叶作为聘礼,是希望女子能专一的寓意。在清代曹雪芹的巨着《红楼梦》里,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开林黛玉玩笑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可见,“吃了我家的茶”几乎等于现代西式婚礼中的“YES,IDO”了。
那么,为什么宋人会把茶作为“从一而终”的婚姻信物呢?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唐代中期以后,喝茶是一件普遍流行的事。唐代“封演”撰写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先人喝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
其二,在古代,由于茶叶的种植技术的限制,茶树通过移植很难存活,它只能通过茶籽的播种才能存活。唐朝陆羽所着的《茶经》里提到:“(茶)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
其三,宋朝时期,我国理学备受追捧,那些理学观点在极力挽回社会上不断下滑的道德水准,对人的道德礼仪提出种种规范。正是由于饮茶文化的流行才使得茶文化有可能被社会文化吸收为婚姻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演绎出对婚姻要求从一而终、相敬如宾的茶礼习俗。当然,这个要求基于我国上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更多的是侧重对女子的婚姻规范。
如今在婚姻过程中出现的茶礼文化,更多的是希望双方能和谐共处、相敬如宾。福州市民俗专家陈苏告诉记者:“现在的婚礼中,饮茶习俗被大大简化了,一般是男方在迎娶女方当天,女方要依据辈分一一向男方的直系亲属敬茶,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并借由敬茶的机会,改口尊称男方的家人为‘爸爸、妈妈、叔叔’等,希望以后的家庭生活能以礼相待、和睦共处。”
‘叁’ 送茶的爱情含义(各种茶式爱情浪漫起来吓你一跳)
三毛曾说:
喝茶,第一道苦如生命,
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
明天又到一年七夕时,
该准备什么给心仪的TA呢?
送一份茶便是不错的选择。茶本身就是浪漫的存在,有茶相伴,最长情的告白便莫过于此。
自古以来,文人雅客咏茶诗句不胜枚举,独“从来佳人似佳茗”这句艳绝古今。东坡先生将好茶喻为佳人,红袖添香,香茗在手,自成风情。
清照“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欢喜畅怀,芸娘荷花茶“香韵尤绝”的天然意趣,小宛“文火细烟,小鼎长泉,必手自吹涤。”一帧帧唯美的画面,定格了爱中女子,茶中女子,让今人为之神往叹息。
01
茶素来被中国人视为风雅之物,因其品性高洁,不宜移植,被古人视为坚贞爱情的象征。早在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
以茶论婚的俗礼在《红楼梦》中便有记载,第二十五回中王熙凤对林黛玉笑说: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可见,在古时便有以茶定亲的习俗,“吃了别人的茶”便等同于默认之意。
旧时,古人将婚嫁礼仪称为“三茶六礼”,所谓“三茶”,是指相亲时的“下茶”,定亲时的“定茶”及新婚夫妇洞房时的“合茶”。《梦梁录》中曾有记载,男方下聘礼时其他礼品可多可少,而茶必不可缺。
在闽南和台湾地区,将“以茶定终身”的风俗称为“三茶天礼”。因这三道茶贯穿了整个婚礼,在婚礼中极为重要,故而被称为“天礼”。
在浙杭一带,也有以茶定亲的风俗,有“吃了哪家茶,就是哪家人。”“一女不吃两家茶”等民谚。 这里“吃茶”同为“定亲”之意。因茶树必下籽,移植则不生,借喻婚姻“坚贞不移”与“与定有籽”。
现在的婚礼仪式上,虽未将茶礼看的特别重,但新郎新娘叩拜长辈时,除见礼叩首之外,也要为父母双亲奉上一杯香茗。
而七夕作为中国的传统情人节,若有女在这日出嫁,娘家则要备置“七夕茶”,以茶叶搭配各式糕点送到男方家中,这一礼俗称为“乞巧”,即讨个心灵手巧之意。
02
世界有茶千万种,也有风情千万种,爱与茶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爱情如茶,“茶性”最洁,象征爱情冰清玉洁的真谛。两颗心的靠近,如茶与水的交融,是勇敢真诚的交付,一份经久沉淀的情感,也正如耐人品味的茶汤。 以茶喻爱情,比起西方情人节的花语,更多了一份东方的缱绻缠绵。
1
绿茶式爱情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李白《长干行》
绿茶的特质在于它需要保鲜,如绿茶般的爱情是两个人去经营去呵护。
细啜一口清爽,便令人不由怀念未经世事之时,两小无猜的那份感情。彼时明亮的夏天,散发着肥皂清香衣角,一起捉鱼的池塘,数星星的夜晚,微风、口哨、单车后座,某个瞬间勾起年少懵懂的柔情,庆幸当时不懂执念,回想起来更多是淡淡的青涩和甜。
2
白茶式爱情
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
“从前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份永恒的爱,不是声色浮华的追逐,而是内心的相契,如白茶一般平和、温润,少了一份轰轰烈烈,却将爱写进整整一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很多人追慕的爱情,如那一杯白茶,没有浓烈的香气和耀眼的色泽,就这样平平淡淡清清雅雅却始终隽永持久......
3
黄茶式爱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黄茶的滋味醇和回甘、香气浓郁,黄叶黄汤,相映成趣。对爱情的忠贞,也犹如黄茶中的“黄叶黄汤”, 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黄茶的爱情姿态是等待,爱情是一点动心,她总来得矜持且低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
青茶式爱情
金凤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金风玉露相逢的华美灿烂,如乌龙茶一般晶莹甘润、温香缠绵、似乎胜过人间一切美好,却又包含即将别离的苦涩。
兼备了红茶的鲜味和绿茶的清香,入口后总是能融入人的内心最深处,让人难以忘怀。这种感觉,像极了年少时期经历过的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恋。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只不过已成追忆,当时惘然。
5
红茶式爱情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红茶需要慢慢品味,当最初浓郁的苦涩和甘甜慢慢地化开,变成平淡如白开水的味道,只留下缠绕在齿颊间一丝淡淡的清香,那才是红茶最值得回味的味道。
对于爱情的表达真挚自然,涓涓流淌,甜蜜而温润。这正如红茶一般,经得起平淡的流年,带给你最初的甜蜜和浪漫,那记忆的滋味,一如当年。
6
黑茶式爱情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黑茶有个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越陈越香”。《圣经》说,爱是恒久的忍耐与恩慈。人的生命承受太多沧桑,终要归于沉默,如孕沙成珠的磨砺,如时间之于普洱茶的雕琢。
真正的爱也是如此,在世俗的时光中慢慢沉淀、转化,在悠长的岁月中怀一颗简单纯粹的心。即便岁月流失、海枯石烂,你依旧是TA的心上人。
03
即便你对应了茶类爱情,但爱情一事哪里有喝茶简单?
不能只是把两个人的感情放在杯子里用时间一冲就行的,这个七夕,你还需要茶类情话做神助攻。
这时候,就不得提一下茶语了,和花语类似,不同的茶更是有自己的小情话。简单列举几种:
▲碧螺春:含蓄而浓烈的爱
出身于吴地的洞庭碧螺春,传承了当地自古以来的含蓄婉约之风,娇小卷曲的外形别具一格。翠碧诱人、色泽银绿的外观,好似一个含蓄内敛的人,却突然对另一个人产生了浓烈的爱意,如此纠结反常,却又合情合理,浑然天成。
▲白毫银针:自然纯洁的爱
白茶是工艺最自然的茶类,而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顶级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的称号。英国王室两位王子的大婚全都采用了它作为纪念茶,象征着爱情不会褪色,经历婚姻之后愈加美好幸福,直到白发苍苍。
▲君山银针:低调沉默的爱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杰出代表,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雅称“金镶玉”。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真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啊!
▲大红袍:真挚热烈的爱
大红袍因生长在武夷山岩石缝之中,造就了独特的岩韵。它的茶汤色泽浓郁,香高而持久,不管是香气高扬霸气的肉桂,还是茶汤醇厚绵长的水仙,总能第一时间让品饮者感受到它奔放炙热的感情。
▲金骏眉:一见钟情的爱
金骏眉生长在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顶级品,生来有一种魅力让人难以抵挡,纤细紧秀的外形、金黄黑相间的色泽、无法山寨的茶香,不知让多少茶客一接触就彻底爱上了她。
▲普洱茶:值得等待的爱
普洱茶是黑茶中的望族,在年份的累积和岁月的陈化中,它变得越来越香,越来越醇,常常让收藏人士有很多惊喜。真正的爱情应该像优质普洱茶一样,配得上我们长久的等待。
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必须依赖我的无味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
两颗心的靠近,如茶与水的交融,是勇敢真诚的交付。一份经久沉淀的情感,也正如耐人品味的茶汤。
饮茶许一生,怕是七夕最美的情话。
话题·互动
#七夕,你的爱情是哪款茶#
欢迎留言分享
‘肆’ “三茶六礼”作为一种古老的乡风名俗,它的由来是什么
“三茶六礼”作为一种古老的乡风名俗,它的由来用茶象征着爱情至死不渝的样子,六礼的由来是周文王亲迎太娰时候的六道仪式。三茶指的是下茶、定茶、合茶,或者是白果莲子茶。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至于“六礼”,主要始于周代,说的是周文王卜得吉兆,订婚之后,亲迎太姒于渭滨,经历了六道仪式,就是我们说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纳采”指的是男方让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如果说女方同意,男方才会去女方家求婚。“问名”是男家拜托媒人到女方去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然后来定婚姻的吉凶,如果八字合的话就可以成婚。“纳吉”指的是如果双方占卜得到的是吉兆,那么就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女方,然后男方就带上礼物去订婚,礼品主要是戒指、首饰、彩绸、礼烛等。“纳徵”是男女双方订婚之后,男家将聘礼送去女家,女家回礼,比如给南方准备的一些衣服鞋袜,也可以将聘礼中食品部分退回去。“请期”俗称也就是选择结婚日期,去女家征求意见。“亲迎”就是迎娶新娘的仪式,汉族地区主要是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卺礼、入洞房……
以上就是三茶六礼的由来和内容。
‘伍’ 订婚送茶叶有什么讲究 订婚茶不仅仅是茶
订婚也就意味着两个人他们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无论是在古代婚俗文化,还是在如今婚俗文化的变化过程和传承的过程之中,订婚仪式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在订婚仪式之中,男方和女方互送什么礼物最合适,也是要提前了解的。
订婚送茶叶的讲究
在我国的撒拉族订婚的时候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定婚礼品。撒拉族青年男女相爱或男方家长看中某家闺女时,男方家长就央清媒人向女方家说亲,如女方家长和姑娘同意,男方择定日期,请媒人向女方家送“订婚茶”。“订婚茶”一般是茯茶一封,但不仅仅只有茶,还有耳坠一对及其他一些礼品。当女方家接受了“订婚茶”后,表示已答应婚姻大事,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姑娘有了未婚夫。
订婚送什么礼物合适
1、珠宝首饰。在订婚这样重要的时刻里面送上金银珠宝非常合适,能够确定对方的地位,如果送上一枚实名定制的乐维斯钻戒的话,那么女方一定可以感受到你对她的真心,和对于未来婚姻的期盼了。“以我之名,冠你指间;一生相伴,一世相随”,这是多么美好的寓意啊,在一生只送一人的承诺之下,她定会欣喜不已。
2、两人的共同回忆。回忆总是美好,从两人相识到相恋,再到决定走进婚姻,你都可以将这样的美好时刻捕捉起来,制作成礼物来送给你的她,相信这将是最有诚意的礼物选择了。
订婚忌讳送什么礼物
1、在挑选订婚礼物的时候,不要选择钟表,因为钟跟终是同音字,表也与婊同音,将这两种礼物送给新人不太吉利。
2、不要选择刀具,由于刀具非常锋利,容易伤到他人,而且刀具寓意着一刀两断,在好朋友的订婚宴上送刀具会让人觉得你居心不良。
3、不要在订婚当天送给新人伞,伞不仅与散同音,是婚礼上非常忌讳的词语,而且伞是用于雨天,雨天有着阴的意思,所以送伞是非常不详的。
‘陆’ 婚姻中的茶文化是怎样的
在我国古代茶文化中,茶壶中的茶和水的组合,就像婚姻中的夫妻,从相遇、相知到相爱,时间就这么悄然滑过,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了茶那淡淡的苦涩与细品之下淡淡的回甘。
茶文化的礼仪内涵,浸渗或吸收到婚姻之中,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自古以来,男娶女嫁时,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礼把女子交换或买过来。在众多的婚礼用品中,把茶叶列为必不可少的首要礼物,俗称"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等。这是我国古籍中关于以茶为礼的遗迹。
在我国各族婚礼中有很多应用茶叶的习俗。比如订婚也叫送酒和过茶等,民间称法很多,差不多一地方一个说法。在旧时,订婚是确定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仪式,只有经过这一阶段,婚约才算成立。
我国各地订婚的仪式相差很大,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男方都要向女家送一定的礼品,把亲事定下来,而茶就在其中。
如在京津和河北一带农村,订婚也称"送小礼",送的小礼中,除首饰、衣料和酒与食品之外,茶是不可少的。所以,旧时问姑娘是否订婚,也称是否"受茶"。送过小礼之后,过一定时间,还要送大礼,也称"送彩礼"。
大礼中,不管家境如何,茶叶、龙凤饼、枣、花生等一些象征性礼品,也是不可缺少的。
茶叶还带有"从一"的含义。女方收到男家的彩礼以后,随即也要送嫁妆和陪奁,经过这些程序以后,才算完聘。女方的嫁妆也随家庭经济条件而有多寡,但不管怎样,一对茶叶罐和梳妆盒是省不掉的。
茶叶在婚礼中作为"从一"的象征,过去主要流行于汉族中间。但我国多数民族,都有尚茶的习惯,所以,在婚礼中用茶为礼的风俗,也普遍流行于各个民族。
如云南佤族订婚,要送三次"都帕",即订婚礼。第一次送"氏族酒"6瓶,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再送些茶叶、芭蕉之类,数量不限。第二次送"邻居酒",也是6瓶,表示邻居已同意并可证明这桩婚事。第三次送"开门酒",只1瓶,是专给姑娘母亲放在枕边晚上为女儿祈祷时喝的。
云南西北纳西族称订婚为"送酒",送酒时除送一罐酒外,还要送茶2筒、糖4盒或6盒,米2升。
云南白族订婚多数和汉族一样,礼物中少不了茶。如大理区洱海边西山白族"送八字"的仪式中,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中就都有茶。
新娘过门以后第二天,新郎、新娘早晨起来以后,先向亲戚长辈敬茶、敬酒,接着是拜父母、祖宗,然后夫妻共吃团圆饭,至此方宣告婚礼结束。
再如洱源的白族男女合过"八字"可以成婚的话,男方要向女家送布1件,猪肉3块,火腿1只,羊1只,茶叶2两,银圈1个,耳环1对和现金若干,并附"八字贴"一张。
女方把礼物收下,婚事也就算定了下来。居住在云龙的白族订婚的礼物为衣料4包,茶2斤,猪肉半片或猪腿1只等。
很明显,洱源白族结婚时,茶叶不送新娘及其父母,只送给其弟弟,这种茶,在婚礼中就不具有汉族那样的特殊含义。
汉族"吃茶"和订婚的以茶为礼一样,茶在这里都带有"从一"的意思。但我国其他兄弟民族结婚时赠茶和献茶,则多数只作生活中的一种礼俗。
普米族嗜好茶叶,他们从订婚到结婚也很繁琐,订婚以后要二三年才结婚。
宁浪地区的普米族结婚,还残留有古老的"抢婚"风俗。男女两家先私下商定婚期,届时仍叫姑娘外出劳动,男方派人偷偷接近姑娘,然后突然把姑娘"抢"了就走。边跑边高声大喊:"某某人家请你们去吃茶!"女方亲友闻声便迅速追上"夺回"姑娘,然后在家再正式举行出嫁仪式。
非常清楚,这里所谓请大家"吃茶",和汉族婚俗中所说的"吃茶",明显不是同一回事。
西北的裕固族在结婚第一天,只把新娘接进专设的小帐房,由女方伴新娘同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吃过酥油炒面茶,举行新娘进大帐房仪式。
新娘进入大帐房时,要先向设在正房的佛龛敬献哈达,向婆婆敬酥油茶。进房仪式结束后,就转入欢庆和宴饮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向新郎赠送羊小腿的礼俗,实际是宴饮时由歌手唱歌助兴的一种活动。
仪式开始,由两位歌手,一位手举带一撮毛的羊小腿,一位端一碗茶,茶碗中间放一大块酥油和四块小酥油。茶代表大海,大块酥油代表高山,然后说唱大家喜爱的"谣答曲戈"。这里,在裕固族的婚仪中,茶又只代表大海的意思。
与茶有关的婚俗,最有趣的当推闽南和台湾。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天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见面时的"合茶"。
在古代的闽台文化中,男方随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亲、相亲,女方的父母就习惯叫待字闺中的女儿端茶待客,茶杯斟满后,依辈分次序分送到男方亲客手中,由此拉开了"相亲"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机审察姑娘的相貌、言行、举止,姑娘也暗将未来夫君打量一番,当男到女家"送定"时,由待嫁女端甜茶,闽台民间叫"金枣茶",请男方来客品尝。
喝完甜茶,男方来客就用红纸包双数钱币回礼,这一礼物叫"压茶瓶"。到了娶亲这一天,男方的迎娶队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请吃"鸡蛋茶",即在甜茶内置一个脱壳煮糖的鸡蛋。
男方婚宴后,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饯、甜冬瓜条等"茶配"的茶盘,敬请来客,此礼叫"吃新娘茶"。来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红包置于茶杯为回礼。
结婚成亲的第二天,新婚夫妇合捧"金枣茶",每一小杯加两粒蜜金枣,跪献长辈,这就是闽南、台湾民间着名的"拜茶",也是茶礼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远离故乡的亲属长辈不能前往参加婚礼,新郎家就用红纸包茶叶,连同金枣一并寄上。
此外,在闽南和台湾等地,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
我国大多数民族,都嗜好饮茶,我国各族婚礼,五光十色,在婚礼的每一个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茶礼。如果把我国婚礼中派生的茶文化现象全部搜集起来,则将是一幅极其绚丽的历史风俗长卷。
‘柒’ 哪些茶与婚姻-与婚姻的茶
哪些茶与婚姻有关-与婚姻有关的茶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一种寓意,更是一种灵动的媒介。我国许多民族不但喜爱喝茶,善于品茶,而且在婚俗中常常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出现了各种名目的“茶”。下面,我为大家讲讲与婚姻有关的茶,快来看看吧!
定茶
定茶是西北东乡族订婚的一种习俗。
过去,东乡人有早婚的习惯。子女长到七八岁时,父母就替他们作主订婚,如果父母早亡,则由亲家伍(族)叔伯、兄长作主。先由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当女方应允后,男方就要送“订茶”。定茶一般都是几斤细茶,几件衣物。送订茶后,就算正式定婚。
东乡人用茶订婚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这里就有喝茶的习惯,而茶叶要到遥远的南方才有,运输很不方便。有一回,一个东乡商人从南方挖来一株茶树,种在自家地里,不久,茶树便干枯死去了。后来,他们认为茶树是一种至性不移之物,一旦发芽、生根到长大成树,是不能移植的。否则,茶树将会死去。姑娘嫁人也好比茶树一样,一送定茶以后,不许后悔,再嫁二家,这就叫一家女不喝二家茶。
送茶包
送茶包是我国西北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的婚俗。
一对青年定婚,先要让媒人去女方家说亲。如女方家中同意,媒人便将结果通知男方家中,男方准备一包茯茶(也有的用春尖或沱茶)用大红纸包封起来,或者用红纸剪成各种花样,贴在茯砖上;再用红纸做成两个方盒,装上冰糖、红枣等食品,外用红线扎住,请媒人送到女方家中。至此,男女双方相互了解对方的品性和为人,以便立下是否缔结姻缘的决心。
求婚茶
云南拉祜族人民,当男方去女方家提亲时,必须带去一包茶叶、两只茶罐及其它礼品,而女方家通过品尝出男方送来的茶叶质量的好坏,作为了解男方劳动本领高低的主要参考条件。
订婚茶
内蒙、辽宁一带的撒拉族,男方请媒人说亲经女方家长或姑娘同意后,双方便择定吉日由媒人向女方家送“订婚茶”。订婚茶一般是四斤的茯砖茶一块、耳坠一对以及其它礼品。我国西北部的东乡族小伙子订婚,礼品是茯茶二盒和方糖二盒,再加上一些服饰。
退婚茶
贵州侗族的男女婚姻由父母决定后,如姑娘本人不愿意,可以用退茶的方式退婚。具体做法是:姑娘悄悄包好一包茶叶,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亲自送到男家,对男方的父母讲:舅舅、舅娘,我没有福份来服侍两位老人家,你们去另找一个好媳妇吧!”说完,把茶叶放在堂屋桌子上,离开男方家,退婚就算结束了
亲婆茶
侗族婚礼中有亲婆茶,也叫新人茶。
亲婆即送婆、陪婆,由新娘家选定的上辈姑娘,有的二位,一位也行。亲婆茶是新娘进屋的当天正午,送婆首先吃甜口茶,用白糖加茶叶,还有米花、麻叶、粑粑、酸姜、红枣子糖、步步高糕点等,每人一份,一般只象征吃一点,余下包好,待亲婆返回时全部送上。
红豆茶
红豆茶是侗族象征吉祥如意的“喜茶”。
红豆茶里有好几种食物:一是米花,用白米、糯米倒入油锅里煎开花的,二是用炒得焦黄的炒米,三是包谷或黄豆,四是用从坡上摘来的新鲜茶叶,把这些合在一起倒入锅里煮,加上办喜事杀猪的`猪血就成了喷喷香的红豆茶。
婚礼茶
藏民把茶叶看作是珍贵的礼品。
藏民结婚,必须熬出大量色泽红浓的酥油茶来招待客人,以此象征婚姻美满幸福,夫妻相敬如宾,恩爱情深。这种古朴风俗沿袭至今。
合合茶
湖南衡阳一带,闹新房是很有特色的。青年男女涌进张灯结彩的大门,将在门边迎客的新郎新娘连推带搡,拉到堂屋里,七手八脚把他们按在早已准备好的两条板凳上坐下。羞羞答答的新娘在大庭广众之中用背对着新郎。
这时,拢来二位调皮的小伙子,使劲地将新郎扳过一百八十度,和新娘面对面坐下,膝盖挨着膝盖。不让她动弹半点。另外,一位小伙子搬起新娘的左脚,搁在新郎的右大腿上;然后将新娘新郎的右手抬起;扳开他们的拇指与食指,合并成一个长方形。旁边的另外一个人将早就准备在手的瓷茶杯放在长方形里,立即注满茶水,让前来道喜的亲朋戚友轮流把嘴凑上去喝一口。喝干了,又注上,一边喝,一边说笑话,直到所有的人都喝遍为止。场面热闹有趣。这就是湖南衡阳一带闹新房的合合茶。
陪嫁茶
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人举行婚礼这天,男方派一对夫妇接亲,女方派一对夫妇送亲。父母给女儿的嫁妆包括茶树、竹蓬、铁锅、布和公鸡、母鸡各一对。富裕人家可陪送金银首饰和牛等。不管穷困与富裕家庭,茶树是绝对不能少的。布朗族人把茶树当作至性不移之物。
闹油茶
闹油茶是侗族沿袭已久的婚礼俗。
流行于广西三江平岩。于新娘回门之日的头天晚上举行。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山寨一些俏皮的后生伢子打扮得整整齐齐,来到新娘家。新娘闻知,立即躲进洞房。后生故意把木楼蹬得咚咚响,然后,自己动手到炉子里烧起大火。把铁锅烧得通红,丢许多鞭炮进去,炸得满屋子烟雾弥漫,新娘怕弄坏锅头,只得装出又生气、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出来打油茶。
后生们见目的已达到,马上在房里的凳子上坐得规规矩矩,等着喝茶。
新娘将早已备好的花生、芝麻等佐料倒入擂钵。新娘右手拿擂捧,左手扶擂钵,嘭嗵--嘭嗵……一会儿,擂茶就端出来了。按规矩,每人都得喝三碗,当喝完最后一碗时,后生们都得掏出一元钱左右,作为“针线钱”放在碗中,送给新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