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析莎士比亚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夏洛克或鲍西娅
一、夏洛克——贪婪、阴险、凶残
夏洛克是一个客居意大利威尼斯的犹太富翁,是个高利贷者。他这种牟利方式,偏偏遭到新兴商人的冲击。新式商人安东尼奥,常常把钱借给别人,不收利息,夏洛克因此丢掉了几十万元钱的生意,蒙受具大损失。夏洛克多次被安东尼奥当面唾骂、斥责,屡屡遭到一个犹太人常常受到的民族歧视和欺凌,饮忍在心,伺机报复。乘安东尼奥借钱的机会,有意订下了一磅肉的奇怪合同,而且假作和安东尼奥开玩笑,竭力讨好他,使他不疑,入他的圈套。我们看,他在听见安东尼的船触了礁时是多么高兴,连说“谢谢上帝!谢谢上帝!是真的吗?是真的吗?”那时离满期还有半月,他就叫杜拔尔去帮他上衙门走动。“要是他愆了约,我要挖出心来,我不怕他逃出我掌心”这种处心积虑是多么阴险。安东尼奥被捕入狱后,威尼斯公爵曾一度对夏洛克作过劝告,可夏洛克一味坚持“照约处罚”,不作让步,公爵不得不让他们当庭质对。法庭上巴撒尼奥愿意当庭还他加倍的数目,又愿意签署契约还他十倍的数目,他都不应允。公然宣称:“即使这六千块钱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把整个的威尼斯给我,我都不答应”。一心要从心脏那里割去安东尼奥的肉。所以这是显然的谋害。夏洛克的这些表现并非偶然。他早就想好,他和安东尼奥是水火不相容的,只要安东尼奥在威尼斯活动就没有他的好日子过。“只要威尼斯没有他,生意买卖全凭我一句话了。”为了消灭对手,为了今后的利益,他顾不得其他。所以,在第四幕第一场的前半场,使我们看到了夏洛克对于他的对手的凶恶面目。他的残忍和固执实际上是他唯利是图本性的一种表现。在后场半场,夏洛克的复仇愿望不能实现,金钱立刻就成为他追求的目标,捞不到三倍的赔款也要保住本钱。一当宣判他的财产充公,“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夺去了我的家,活活的要了我的命”这才是真正的本性毕露。
就在其他的情节上,我们也能看到夏洛克的本质特征。为了追求金钱,积攒金钱,他吝啬到了极点。他雇佣人而不给饭吃,致使佣人逃跑。他让女儿过禁闭式的生活。他的家简直成了“一所地狱”。金钱成了他思想感情的轴心。女儿吉雪加与情人罗伦佐私奔,他感到难受,然而最使他痛心的却是女儿带走了他大批钱财。“我的女儿!呵,我的银钱!呵,我的女儿!跟一个基督教逃走了!啊,我的基督银钱!公道啊!法律啊!我的银钱,我的女儿!一袋封好的,两袋封好的银钱,给我的女儿偷走了!还有珠宝!两颗宝石,两颗珍珠的宝石,都给我女儿偷走了!公道啊!把那女孩找出来,他身边带着宝石,还有银钱。”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夏洛克爱财如命,爱财胜于爱自己女儿的性格。再当他听见杜拨尔告诉他四处找不着他女儿时,“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我希望他就在我的脚下埋葬着,那些金银都放在她的棺材里!”通过这些话语刻画出夏洛克还是一个唯利是图、宁愿女儿死,不愿财宝丢的一个拜金主义者。
二、鲍西娅——真诚、善良、机智、果敢
鲍西娅是贝尔蒙特一个美丽、多情的名门千金。可她没有封建社会贵族小姐的那种精神状态。从她照她父亲的遗嘱,让求婚者从预设的三个匣子中去选择来决定她的婚姻。首先从她评论求婚者优劣的谈话中,我们就看出鲍西娅知人的眼力。她不喜欢声威显赫的亲王勋爵,而赏识文武双全的穷贵族巴撒尼奥。再从她要她的侍女采取些措施使她不喜欢的人不会选上。都可见她的聪明和不慕虚荣、真诚相待的婚姻要求。巴撒尼奥一来就选中了时,她对他又热情、又有礼、有谦虚。仅此一举,就不同凡俗。这是对封建传统世俗的摒弃,也是对“门当户对”封建伦理习俗的蔑视和否定。听见巴撒尼奥的朋友为了替她借三千块钱,命在旦夕。她马上命他带很多的钱去救安东尼奥。从这里我们看出她既大方又果断。最惊人的是她和她的侍女女扮男装以法律顾问的身份去出席威尼斯的法庭,去判犹太人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案子。以及在计划这一行动时向她的侍女聂莉莎所说:“可是我们要打扮得叫他们识不出我们的本来面目。我可以拿无论什么东西跟你打睹,要我们都扮成了少年男子,我一定比你漂亮点儿,带起刀子来也比你格外神气点儿;我会沙着喉咙讲话,就象一个正在发育的男孩子一样;我会把两个姗姗细步并成一个男人家的阔步;我会学着那些爱吹牛的哥儿们的样子,谈论一点击剑比武的玩意儿,再随口编造些巧妙的谎话,什么谁家的千金小姐爱上我啦,我不接受她的好意,她害起病来死啦,我怎么心中不忍,后悔不该害死了人家性命啦,以及二十个诸如此类的无关紧要的谎话,……”。通过一段话,作者充分地显示了鲍西娅的聪明、能干、调皮、活泼的性格,也显示出她多才多艺多办法。很能使人信服。在法庭上,她并不直载了当地宣判,而是从劝导入手,先从人道、慈悲的道理去说服夏洛克。她的道理比公爵高明而周到,她的手段比别人委婉而可亲。她一再强调法庭执法无私,法律不能变通,如果坚持依法审理,那就只好把商人宣判定罪。这种做法无异于鼓励夏洛克坚持照约处罚,把斗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手里。结果在她的劝导过程中,夏洛克抛弃了道义,放弃了三倍赔款。最后鲍西娅劝她从起码的人道出发,在割肉时请一个外科医生,免得安东尼奥流血致命。夏洛克一口拒绝,这就等于当众承认自己蓄意杀人,为鲍西娅判他有意谋害威尼斯公民的罪名提供了依据。鲍西娅的三步棋表面上看来被夏洛克顶回去,实际上他把夏洛克一步一步引进了死胡同。鲍西娅接过夏洛克坚持的办法,照约执行,判决只准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不准轻一点或重一点,即使相差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并将其全部财产充公。夏洛克惊愕之余慌忙退却。他报不了仇,就想要钱,从三倍赔款退到捞本,再退到放弃诉讼。然而鲍西娅执法无情,判处夏洛克改信基督教,财产半数充公,半数“为被企图谋害的一方所有”。夏洛克在这场诉讼中一败涂地。
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形象最为成功,他并不是某种理念的形象图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作为一个高利贷者,他嗜钱如命,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倍受欺凌,他的复仇心理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地位和多年的经历所造成。正因如此,他变成了一个残忍、固执、冷酷无情的复仇主义者。鲍西娅的形象更是光彩夺目。她要求个性解放,追求幸福爱情;她热情大方、深明大义,为了支持未婚夫去拯救朋友,可以推迟婚期。在法庭斗争中,她是那么果敢、沉着和聪明、机智,最终打败夏洛克。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新女性的特征。安东尼奥是个忠厚善良,慷慨好义的人物,为了朋友牺牲心甘情愿、死而无忌。莎士比亚的一贬一褒,鞭鞑了资产阶级拜金狂的残暴和冷酷,歌颂了他所幻想的真诚、无私、和谐的人文道德理想和生活理想。
㈡ 由于社会环境、出身低微的不同,窦娥、鲁侍萍、鲍西娅这三个女性有着不同的命运
三个女人的不同来自于社会环境,自身个性等综合因素。
1、窦娥的命运及社会环境:
她被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兇手,被判斩首示众。她出生在元蒙统治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她迷信贞洁能够修得美满来世,天命的封建思想在其血液里循环,凝固。
作为婚姻的当事人,鲍西娅无权决定她的婚姻,只能等待选中带有她画像的匣子的人迎娶她,但与此同时,她却在选婿中充分的融入了自己的智慧。这使她不仅没有陷入父亲遗嘱给她带来的麻烦,而且还恰到好处的表现出自己的高贵和骄傲。让那些来自各国的贵族丑态自出,相形见绌。
鲍西亚的故事也反映了11世纪后,经济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所以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兴起。
㈢ 《威尼斯商人》中的重要人物鲍西亚,应该如何分析她的人物形象
鲍西娅这个角色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她是一个有钱贵族的独生女。她是新时代一位有学问、有教养的女性。她讲话优雅,机智勇敢。为了帮助她丈夫的朋友,她把自己化装成一个男人,作为法庭上的律师,她以勇气和洞察力审判了夏洛克的案件。她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而且还杀死了恶人,使人们幸福。可以说,鲍西娅是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她活泼开朗,大方幽默,充满智慧。当她选择配偶时,她会毫不犹豫地为她所爱的人欺骗。当她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时,她慢慢来,让她的对手一步一步地落入自己的陷阱。当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奇怪的案件时,这个年轻的女孩破案了,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在她身上闪耀。
在六步游戏规则中,她保持沉默,但她保持着稳定的步伐。果然,狡猾的夏洛克在不知不觉中上当而死,成了一个图谋杀人的罪犯。安东尼奥走出了死亡的泥潭。鲍西娅在法庭上的胜利,充分展示了鲍西娅的超人天赋。在她进入法庭之前,夏洛克傲慢自大,瞧不起一切。那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公爵和绅士们在面对夏洛克不合理的法律对抗时不知所措。当鲍西娅处于危险中时,一两个主意足以打败了狡猾的夏洛克。
㈣ 鲍西亚女扮男装有何审美意义
意义:鲍西亚代表着新时代女性形象,在她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古希腊杰出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说得好:“妇女一同男人平等就比男人强。”其实,鲍西亚法庭取胜仅仅借了一下男人的外包装,还远没有达到与男人平等的地步。
透过《威尼斯商人》,我们不难看出欧洲人文时代的文明面纱,无论“善”胜,还是“恶”败,都表现出对法律“玩”的绝招,夏洛克残忍地要割人肉,居然符合法律条文;鲍西亚要达到她的目的,竟采取和现代刑法格格不入的方式──诱骗,将原告不知不觉推向被告席,推向断头台,也是合法的。
当然,“你”可以用法律做幌子,把人当牲畜宰割,“我”为什么不可以用法律做掩护,把“你”“文明”地送上黄泉路呢。
在莎士比亚那支奇谲多变的笔下,若用“智”的光环去观照,鲍西亚形象鲜明、沉稳、典型,她翻手为云,巧与周旋,才和德的唱和,外显美和内在美的统一,注定她要进入世界文学画廊而不朽了。
然而,在她不朽的背后,我仿佛又看到了女性人生的沉重,鲍西亚,作为优秀的社会人(这里姑且把“女性”二字隐去),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法庭办案,而要靠女扮男装,这又是多么可悲。
原来,人文主义时代所谓的以人为本,平等、博爱,也只是体现资产阶级圈子中以男人为中心的企望和要求。解放了的仅仅是男性,女性则与解放无缘。
由此可以想到,由性别差异引起的性别歧视,即使在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女性长期以来作为男性的附庸,是没多少选择权可以走出其主观人格的低谷的。由此,我很怀疑达·芬奇《蒙娜丽莎》中的人物微笑是发自真心。
至多,她可以作为上流社会的某太太,也无法摆脱男人的需要,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从男权世界看,她也只是另样的摆设。既然如此,其微笑又何以发自肺腑呢?
倒是当时的波提切利来得实在,他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的维纳斯,尽管站在贝壳中从海浪上升起,左面的春风之神把春风吹给她,右面的春之神为她献上新衣,可是她的表情不是表现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相反,却露出让人无法猜透的惆怅和迷惑。其内心恐怕在祈求一个愿望──女性的解放吧。
结婚的故事
鲍西娅按照父亲的遗嘱,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婚姻。谁能够在金、银、铅三匣中选出有她肖像的一只,就可以与她匹配成亲,摩洛哥亲王选择了金盒,而阿拉贡亲王选择了银盒,巴萨尼奥选择了铅盒,巴萨罗奥选择对了,成了鲍西娅的丈夫。
也许恋爱中的女人是盲目的,鲍西娅爱上巴萨尼奥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的理由却实实在在为了金钱。巴萨尼奥是一个没落贵族,浪荡公子,除了高贵的出身一无所有,还欠下大笔债款。他希望得到鲍西娅的财富来还债和维持他奢侈的生活。
他不守信用,对爱情不忠,将鲍西娅送给他的爱情信物随意送人。他对朋友不忠诚,滥用安东尼奥对他的友情,让安东尼奥为了他签下危险的契约。当安东尼奥陷入危境,他不积极想办法搭救,只是以空洞的言词安慰自己的良心。
鲍西娅富有、机智、果断而有侠义心肠,却对巴萨尼奥谦逊地表白自己,说:“我这一生却是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不学无术、没有教养、缺少见识的女子。”是什么使鲍西娅对巴萨尼奥如此谦逊而倾心呢?
鲍西娅相信巴萨尼奥纯粹是为了爱情才向她求婚,因为巴萨尼奥选中的铅盒上刻的话似乎表明了他的心迹:“谁选择了我,必须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萨尼奥的求婚是为了索取,相反是鲍西娅准备把她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巴萨尼奥假惺惺地表示为了爱情而牺牲的决心,实际上让女性不计得失地为男性牺牲一切,这反映了男权社会下男性在婚姻中对女性的期待。鲍西娅牺牲自我时所感受的甘心和幸福,是男性的一厢情愿。
在《威尼斯商人》中真正说话的其实分别是拥有话语权而力图抑制女性话语的男权社会和竭力颠覆男权话语的不屈女性。尽管莎士比亚着力塑造一位能力超凡的女性,他仍然没能摆脱男权主义的局限,将鲍西娅的美德限制在符合男性利益的范围之内。鲍西娅的形象反过来又强化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
㈤ 如何看待《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怎么评价她这个人呢
女主角鲍西娅是剧中最出色的角色。生活在人性化的时代,鲍西娅美丽、善良、机智,而且富有才华和勇气。她身上有莎士比亚赋予女主角的可爱气质,还有她们种族的尊严、温柔和优雅。作为一个富裕家庭的女继承人和巨额财产的所有者鲍西娅自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追求者。但是波西亚并没有被这些“公开的追求者”所吸引,而是爱上了威尼斯的巴塞尼奥。
总之,鲍西娅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美丽,聪明和勇敢的女人。她是一个富有贵族家庭的孤儿。她是一个有学问、有文化的新时代女性,说话优雅、机智、勇敢。在我看来,这是女性的美德,是人文主义时代女性的理想形象。通过她的智慧和勇气,她初步表现出一些女权主义平等和独立的特征。她是一个具有所有女性美德的新时代杰出女性。
㈥ 鲍西娅的人物经历
结婚的故事
鲍西娅按照父亲的遗嘱,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婚姻。谁能够在金、银、铅三匣中选出有她小像的一只,就可以与她匹配成亲,摩洛哥亲王选择了金盒,而阿拉贡亲王选择了银盒,巴萨尼奥选择了铅盒,巴萨罗奥选择对了,成了鲍西娅的丈夫。
也许恋爱中的女人是盲目的,鲍西娅爱上巴萨尼奥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的理由却实实在在为了金钱。巴萨尼奥是一个没落贵族,浪荡公子,除了高贵的出身一无所有,还欠下大笔债款。他希望得到鲍西娅的财富来还债和维持他奢侈的生活。他不守信用,对爱情不忠,将鲍西娅送给他的爱情信物随意送人。他对朋友不忠诚,滥用安东尼奥对他的友情,让安东尼奥为了他签下危险的契约。当安东尼奥陷入危境,他不积极想办法搭救,只是以空洞的言词安慰自己的良心。鲍西娅富有、机智、果断而有侠义心肠,却对巴萨尼奥谦逊地表白自己,说:“我这一生却是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不学无术、没有教养、缺少见识的女子。”是什么使鲍西娅对巴萨尼奥如此谦逊而倾心呢?鲍西娅相信巴萨尼奥纯粹是为了爱情才向她求婚,因为巴萨尼奥选中的铅盒上刻的话似乎表明了他的心迹:“谁选择了我,必须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萨尼奥的求婚是为了索取,相反是鲍西娅准备把她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巴萨尼奥假惺惺地表示为了爱情而牺牲的决心,实际上让女性不计得失地为男性牺牲一切,这反映了男权社会下男性在婚姻中对女性的期待。鲍西娅牺牲自我时所感受的甘心和幸福,是男性的一厢情愿;在女性作家陈端生笔下,孟丽君就没有这样的甘心和幸福。 孟丽君才能冠世,十八拜相,她希望皇甫少华能做她的知音。后者因征战有功而十八封王,可谓与她相当。孟丽君团圆之心渐冷,除去后者用情不专外,也因为后者为逼迫孟丽君现身而软硬兼施,其品行令孟丽君失望。首先是不孝和虚伪。皇甫少华不念父仇,与仇家之女结婚。既结婚而无婚姻之实,故意传扬自己“义夫”的美名,目的是让孟丽君动心。其次是仗势欺人。皇甫少华没有能力赢回孟丽君的心,转而借皇上和皇后的势力来威逼她就范,行为莽撞而不够磊落,对孟丽君极不尊重。以孟丽君的自尊,皇甫少华的诡计只能让她徒增反感,坚定不相认的决心。孟丽君并非不愿牺牲,她曾经作过放弃官职而与皇甫少华结婚的打算;但她渐渐发现皇甫少华不值得她牺牲。如果她放弃宰相之尊而接受这桩婚姻,那么她得到的不是一个知己,而是一个不忠的丈夫,一个支配她、利用她的主人。孟丽君看重的是行为和事实,而不是虚名与许诺,她比鲍西娅更为理智;她对自身的价值有充分的认识,而不像鲍西娅那样妄自菲薄。莎士比亚赞扬鲍西娅慷慨的牺牲和对男权的服从;陈端生则让孟丽君作审慎的权衡,张扬自身的价值。 在《威尼斯商人》和《再生缘》中真正说话的其实分别是拥有话语权而力图抑制女性话语的男权社会和竭力颠覆男权话语的不屈女性。因此同样是女扮男装的杰出女性,鲍西娅的爱情观表现出顺从、容忍和自我牺牲;孟丽君则表现出独立、执着和自我实现。可见,尽管莎士比亚着力塑造一位能力超凡的女性,他仍然没能摆脱男权主义的局限,将鲍西娅的美德限制在符合男性利益的范围之内。鲍西娅的形象反过来又强化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女性作家陈端生笔下的孟丽君则超出男权主义对女性的期待,对抗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张扬女性自我,体现了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㈦ 《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的形象分析有哪些
人文主义新女性的典型--鲍西娅。
她是一个富豪贵族的孤女,在与夏洛克的法场辩解中凸显出她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性,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形象。
她的美貌远近闻名,并且智慧超群。虽然她是个名门闺秀,却没有那种矫揉造作或高傲矜持的精神状态,而是热情大方,开朗活泼,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㈧ 鲍西娅的性格特点怎么样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新女性的典型——鲍西娅。
她的美貌远近闻名,并且智慧超群。虽然她是个名门闺秀,却没有那种矫揉造作或高傲矜持的精神状态,而是热情大方,开朗活泼,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她的人文主义思想首先表现在婚姻上。她不慕权势,不图钱财,而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配。父亲三匣择婿的遗嘱,完全违背了她自由择婚的意愿,她一方面不得不尊重父命,一方面又想方设法使那些不中意的求婚者作出错误的选择。那些权势煊赫的王公贵族,她一个也看不上,却爱上了破落贵族子弟巴萨尼奥,因为他文武双全,两人早已就相互钟情。
鲍西娅身上最闪光的是她深明大义,以及在与社会罪恶势力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超群胆识。她为了援救丈夫的朋友,女扮男装亲自出庭审理这桩棘手的案子。她没有急于宣判,而是稳扎稳打,一步步地将夏洛克引入触犯法网的死胡同,然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举击败了对手的阴谋,使安东尼奥转危为安。
同莎士比亚笔下一群人文主义新女性相比,鲍西娅在追求婚姻自由上不如朱丽叶、苔丝狄梦娜和赫米娅那么执着、大胆,但她突破了狭隘的爱情天地,冲破了男尊女卑的封建藩篱,敢于同社会恶势力作面对面的斗争,使人道战胜了邪恶。在这方面,她比起那些女性远远高出一筹。由此表明,觉醒了的新女性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㈨ 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赏析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是最具代表性的喜剧,故事讲的是威尼斯的外贸大亨安东尼奥破例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帮助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去贝尔蒙特向贵族家庭波西亚求婚,因为在航行中,货船有一段时间现金短缺。安东尼奥借给他的钱从不收利息,夏洛克在嫉妒的时候趁机报复。他还假装不需要利息,但他必须签订一份贷款协议,他必须在到期前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为了解决朋友的急用,安东尼奥又想,到那个时候货船应该已经回来了,于是他签了一份贷款协议。
正是这种对金钱的疯狂欲望使他对所有人都冷酷无情。仆人在他旁边又饿又瘦;唯一的孩子称她的家是地狱;女儿私奔了,他只是被心痛夺走了财产;如果你不去找你的女儿,你就怕花钱。他充分体现了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贪财、贪得无厌的典型性格。鲍西娅是作者理想中的新女性形象。第三种婚姻选择体现了她高尚的情义和爱情理想,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对世俗观念的胜利;在法庭上的打扮展现了她的热情、慷慨、机智和勇气,表达了她相信无私的友谊最终会战胜金钱的邪恶;索希夫展现了她的温柔、深情、乐观、顽皮,展现了年轻、充满活力的新女性性格。身体美与精神美的完全统一体现在她身上。作品的颂扬无私的友谊和真挚的爱,批判贪婪、嫉妒、仇恨和残忍。喜剧的结尾体现了人文主义原则的胜利。
㈩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有一位叫鲍西娅的姑娘,谁能猜中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她就嫁给谁的故事。
朴实无华的铅匣
鲍细霞则是莎士比亚塑造的一个理想的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她年轻、貌美、智慧超人,芳名远播,面对纷沓而来的求婚者,她把人的品行作为考虑的第一条件,而并不看重门第财富。她遵从父亲遗训,设置了金、银、铅三个匣子供求婚者挑选,结果攫取金匣的摩洛哥王子得了一张骷髅画,拿了银匣的法国阿尔贡亲五看到的是傻瓜画像,只有聪明、坦诚的巴萨尼奥选中了朴实无华的铅匣,得到了藏在里面的鲍细霞的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