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姻资讯 > 对赵元任婚姻有什么感悟

对赵元任婚姻有什么感悟

发布时间:2022-08-23 11:45:27

‘壹’ 问世间情为何物神回复是什么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林淑华是封建家庭中的千金小姐,而徐惠民出身于贫寒之家,在给林淑华做家庭教师时,两人深深地相爱了。徐惠民为了在上海出人头地,选择了在圣约翰大学读医科,一路走来分外艰辛,而林淑华为了爱的承诺苦苦地等待了8年,却只换来两年的相守。徐惠民婚后两年的离世。

留给林淑华一生的追忆。林徽因一生中遇到的男人个个都不是凡夫俗子,而且都和这位大才女有着某种程度的志同道合。她和徐志摩分享的是诗意,和金岳霖交流的是学术,只有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是我”时,林徽因俏皮地回答:“我会用一生来回答。你准备好了吗?”

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园认识了无锡名门才女杨绛,一见钟情,第二年,钱钟书与杨绛便举办了订婚仪式。杨绛先生回忆说:钱钟书和我的订婚,说来更是滑稽。明明是我们自己认识的,可是我们还颠颠倒倒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默存由他父亲带来见我爸爸,正式求亲。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时,展开了强烈而又执着的攻势。1928年2月,郁达夫的热情终于打动了王映霞。但由于年龄、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郁、王之间渐生罅隙。

后来郁达夫又在家中发现了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的情书,更传闻王婚后曾为戴笠堕过胎,致使夫妻反目。最终,二人以协议离婚而分道扬镳。一个军校高材生王庚娶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以后,他的同学隔三岔五就来他家里蹭饭,一来二去把他的妻子都给蹭走了。

这个蹭饭的男子叫徐志摩,而这个才貌双全的妻子是陆小曼。他们的爱情轰动却难容于世人。徐对陆用情专一,可是徐死后,陆却与翁瑞午同居。而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我们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言语来评说。

沈从文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可又讷于言辞,于是就展开了情书攻势,一天一封。直到张毕业后回了苏州老家。沈从文拿着一大包文学名着敲开了张家的大门。沈鼓起勇气说到:“如果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张父欣然同意。后来张给他发了一封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后,与赵元任成为同事。

见陈寅恪快40岁了还不成家,赵元任夫妇与他人合谋为媒,将唐筼介绍给陈寅恪。两人一见钟情,很快步入婚姻殿堂。一代大儒年近四十才找到自己的家。有人说唐筼好像是专门为陈来到这个世上,陈死后不久,唐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贰’ 为何她32岁和他结为伉俪,两人相伴60年,四个女儿三个教授一个作家呢

说起民国时期的模范夫妻,赵元任和杨步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他们青年时相识,之后相知相爱,一度携手走过60年。赵元任是我国着名的语言学家,他精通33种方言;而杨步伟则是我国第一位留日的医学女博士,但是婚后她放弃了事业成为一名贤妻良母。

赵元任和杨步伟此前都因为包办婚姻有婚约在身,杨步伟17岁左右的时候在祖父的支持下退了婚,为此她的父亲曾有8年时间不跟她来往。而在认识杨步伟之前赵元任也有一位订婚多年的未婚妻,不过当笃定心意之后,他以2000元的青春损失费换回了自由身。

婚后杨步伟不再做医生,而是随着赵元任职务的变动跟换居住地,不过在照顾家庭之余她热心公益,而且出版了《一个女人的自传》等着作。赵元任和杨步伟婚后生了四个女儿,大女儿赵如兰是哈佛大学教授,大女婿卞学鐄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二女儿赵新那回国后担任长沙矿冶学院教授,二女婿黄培云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女儿赵来思是作家,三女婿波冈维作是华盛顿州立大学数学教授;四女儿赵小中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后来和邱宏义离婚。

‘叁’ 我国将如何强化结婚颁证仪式感

我国将强化结婚颁证仪式感会在婚前要探索开展婚前辅导,开发婚前辅导课程,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

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推广体现优秀中华文化的传统婚礼,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

(3)对赵元任婚姻有什么感悟扩展阅读

80年前的“社会名人颁证”:

实际上,早在80年前,我国就有“社会名人颁证”的典型案例,那就是“民国第一红娘”胡适先生。胡老师平素工作兢兢业业,教学政务科研缠身,百忙之中但凡有人找他主持婚礼,一概来者不拒。为近百对新人证婚,有着撮合成很多眷侣的佳话。

有一天着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和中国第一个留美医学女博士、民国女厨神杨步伟要请胡老师吃饭,善解人意的胡老师预料到二人会有“小动作”。

果不其然,胡老师赴宴那天,饭后赵、杨二人突然即席宣布结婚!胡老师当然是有备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献上贺礼,并当场作了见证人与证婚人,这桩“闪婚”“闪证”的奇事,上了第二天各大报纸的“热搜”。

‘肆’ 赵元任的人物评价

“中国语言学之父”。
“替我国音乐界开一个新纪元”。(萧友梅)
“他的学问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是他于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近三十年来,科学的中国语言研究可以说由他才奠定了基石,因此年轻一辈都管他叫‘中国语言学之父’(father or Chinese philology)。”(罗常培)
“赵元任可以称为中国第一代语言学家,我学语言学是跟他学的,我后来到法国去,也是受他的影响。”(王力)
“赵先生永远不会错”。(美国语言学界)
“赵元任,赵元任,在我青少年时代,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陈原)
一是他以现代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给中国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二是他给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事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吕叔湘)
“像这样一位从事理科、文科研究博学多能的学者,对音乐来说,顶多是个业余的了,但是他的贡献却远远超过许多时尚的作曲家和理论家。他对音乐爱好虽然是业余的,但下了工夫。一切基础音乐知识都掌握了,还经常在钢琴上分析一切他能弹的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甚至近代作品。他的这些活动是研究、分析、学习,也是他的娱乐鉴赏。他的创作是兴之所至写出来的。他是语言学家,他的创作在词曲结合上有独特的见解与成就,值得后代人认真学习。”(贺绿汀)

赵元任的歌曲作品,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曲调优美流畅,富于抒情性,既善于借鉴欧洲近代多声音乐创作的技法,又不断探索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特色。他十分注意歌词声调和音韵的特点,讲究歌词字音语调与旋律音调相一致,使曲调既富于韵味,又十分口语化,具有独特的风格。此外,他在创作中还注意吸收民间音乐语言,如《听雨》是将常州地方吟诵古诗的音调加以扩展,《卖布谣》是在无锡方言音调基础上创作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曲调;《教我如何不想他》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西洋镜歌》采用了民间拉洋片小调作素材;《老天爷》则具有北方民间说唱音乐的风格。他在创作中对和声的民族化,作了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常采用平行四、五度进行,大调主三和弦上附加六度音程,以及小七和弦与调式和声的手法等。他也十分注意钢琴伴奏在歌曲整体中共同塑造形象和刻画意境的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

‘伍’ 民国语言大师写下一奇闻,全文96个字读音字字相同,为何至今无人超越

李贺在《秋来》中提到:秋魂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诗人主要是凭借这两句诗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苦之情,然而李贺所被美名的称号和诗圣、诗神不一样的是,李贺的名号是诗鬼。主要是因为李贺的诗中多有一些鬼怪题材的因子,所以才有了这一名号。然而在民国时期有一位文学才子也被称之为是鬼才,他便是赵元任。

1960年,这篇文章被《大英网络全书》收录在中国语言方面的科目当中,成为了教育书籍当中一篇不可缺少的文章。但是这篇短篇并不是赵元任先生生平最为优秀的文学代表作品。其实在1931年前后这篇文章被发表出来时,也仅仅只是为了表示自己不愿意支持汉字与拼音融合的趋势,但是时代是在进步的。事实也证明汉字和拼音所融合之后的教育结果,也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

‘陆’ 我国首个女医学博士杨步伟,出身名门,嫁奇才老公是怎么回事

杨步伟的一生是幸福美满的,她和丈夫相守相伴将近六十年,恩爱到老,她也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当时的选择、当时的坚持没有错。就她所处的年代来说,杨步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传奇女性,她敢于打破封建的牢笼,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是勇敢的,亦是伟大的。婚前,她用自己的所学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婚后,她虽然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了一些,但是她还是活出了自我,创造了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女性是可爱的,亦是可敬的。

‘柒’ 赵元任的人物轶事

清末,赵元任的祖父在北方做官。年幼的赵元任随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期间,从保姆那里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5岁时回到家乡常州,家里为他请了一位当地的家庭老师,他又学会了用常州方言背诵四书五经。后来,又从大姨妈那儿学会了常熟话,从伯母那儿学会了福州话。
当他15岁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时,全校270名学生中,只有3名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又向这3位南京同学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有一次,他同客人同桌就餐,这些客人恰好来自四面八方,赵元任居然能用8种方言与同桌人交谈。
1920年当时适逢美国教育家杜威和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清华大学派他给罗素当翻译。他在陪同罗素去湖南长沙途中又学会了讲湖南话。由于他口齿清晰,知识渊博,又能用方言翻译,因而使当时罗素的讲学比杜威获得更好的效果。从此,赵元任的语言天才得到了公认,他自己也决定将语言学作为终身的主要职业。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1920年9月18日晚,估计北京城门已关,赵元任不能回清华园,在亲戚家借住,并打算和舅父谈解除婚约事。在表哥家中,赵元任认识了森仁产科医院的女医生杨步伟。
赵元任和杨步伟初次见面,谈论的什么话题,不清楚,但两人互有好感,这是肯定的。次日,女医生杨步伟回请赵元任的表哥,他也同时被邀请。他们一起,先到中央公园游玩,一起共进晚餐。赵在当天的日记上说:杨大夫是百分之百的开通。杨步伟也有个家庭安排的未婚夫,那个婚约被她解除了。看得出,赵元任对杨步伟医生冲破旧礼教,解除家庭包办婚约,非常同情和赞赏。
此后,赵元任几乎每两天去森仁医院一次。到了9月25日,他向杨步伟告别说:我恐怕太忙(他当时正在受以梁启超等名家为首的'讲学社'所邀请给来中国讲学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当翻译),如果我不能再来,希望不要介意。可是当晚他又去了。
这时,赵元任对杨步伟已经有爱情的感觉了。于是,加紧解除包办的婚姻,直到1921年5月下旬,女方陈家才同意解除婚约,但需赵元任提供陈女士学费2000元(比青春损失费好听)。赵元任在日记中写道:我和这个女孩订婚十多年,最后我终于得到自由。
1921年5月25日,赵元任和杨步伟开始结婚准备工作,草拟并印制结婚通知书;自拟并手书结婚证书,贴四毛钱印花;到中央公园自拍多张合影,挑选在格言亭一张作为结婚照;租了北京东城小雅宝胡同四十九号作为结婚用的房子,一楼一底,房间极舒适,还有屋顶花园。5月31日,赵元任和杨步伟适当布置房子后,当晚请了胡适和女医生朱徵在客厅共进晚餐。饭后拿出结婚证书请两位朋友作为结婚证人签名。 为了合法化,贴了四角钱印花税。
赵元任回忆说:在我们寄给亲友的通知书上,我们说,接到这项消息的时候,我们已在1921年6月1日下午三点钟东经百二十度平均太阳标准时结了婚。除了两个例外,贺礼绝对不收,例外一是书信、诗文,或音乐曲谱等,例外二是捐给中国科学社。
第二天,北京《晨报》以特号大字标题《新人物的新式结婚》。婚后,杨步伟舍弃了自己担任的医院院长和妇科主任职务,当起了相夫教子的贤妻。二人和睦相处,一对恩爱伴侣相携走过60多年。 赵元任回国后,在清华大学教授多门课程。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然而,这样一位大师却终生在逃避“当官”。
1945年,抗战胜利,身在美国的赵元任一家,从广播中听到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开始做回国的准备。次年8月,赵元任二女儿新那和女婿培云启程回国。临别前,赵元任夫妇嘱咐女儿:“我们明年就回来,等我们”。
当时中央大学迁回南京,想聘请赵元任先生回国任教,赵先生马上答应了,还辞掉了哈佛的教职,但是,1946年夏,时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发电报催赵元任从美国回国,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这个请求把赵元任吓着了,赵元任回电:“干不了。谢谢!”他一再推辞无效,就不敢回国了。
后来在赵夫人的提议下,他决定再在美国呆一年,等到中央大学校长确定之后再回去。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逃官事件。一时不回国,他便接受了加州大学的聘请暂时去加州。在回国途中“路过”加州,怎料到竟路过了30余年,成了他一生居住最长的地方。 20世纪20年代,赵元任为商务印书馆灌制留声片,以推广“国语”(即普通话)。有一则轶闻,难断真假,但颇可见赵氏当年的风光。赵元任夫妇到香港,上街购物时偏用国语。港人惯用英语和广东话,通晓国语的不多。他们碰上的一个店员,国语就很糟糕,无论赵元任怎么说他都弄不明白。赵无奈。谁知临出门,这位老兄却奉送他一句:“我建议先生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你的国语实在太差劲了。”
赵元任问:“那你说,谁的国语留声片最好?”
“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
赵夫人指着先生笑曰:“他就是赵元任。”
店员愤愤:“别开玩笑了!他的国语讲得这么差,怎么可能是赵元任?” 赵老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他的耳朵能辨别各种细微的语音差别。在二三十年代期间曾亲自考察和研究过吴语等近60种方言。
赵元任对方言的研究非他人所能及,他会33种方言。他的治学严谨和刻苦,令人叹为观止。
1927年春天,赵老在清华大学研究所担任指导老师时,曾到苏南、浙江专门调查吴语。经常是一天跑两、三个地方,边调查边记录,找不到旅馆就住在农民家里。一次,他和助手夜间由无锡赶火车去苏州,只买到硬板椅的四等车票。由于身体太疲乏,上车后躺在长板座上就呼呼地睡着了。等醒来时,满车漆黑,往外一看,才知道前面几节车厢已开走,把这节四等车厢甩下了。助手问他怎么办?他说:“现在反正也找不到旅馆,就在车上睡到天亮吧!”助手见他身体虚弱,劝他每天少搞点调查,他诙谐地说:“搞调查就是要辛苦些,抓紧些,否则咱们不能早点回家呀!将来不是要更费时间,也更辛苦吗?”
在那次调查吴语的行动中,他不辞劳苦,经镇江、丹阳、无锡,每站下车,再乘小火轮到宜兴、溧阳,又转回到无锡等地,冒着严寒,辗转往复,深入群众,多访广纳,记录了大量的当地方言。3个月后,回到北京,他把调查的材料写成一本《现代吴语研究》。在出版此书时,语音符号采用国际音标,印刷厂没有字模,他和助手就自己用手写,画成表格影印,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这本书出版后,为研究吴语和方言作出极为珍贵的贡献,赵元任也成为中国方言调查的鼻祖。 1936年,赵元任在“百代”公司灌录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唱片,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脍炙人口。
1981年当他最后访问北京期间,多次被邀请唱这首歌。一次在音乐学院唱完这首歌后,人们向他提问:这是不是一首爱情歌曲?其中的“他”究竟是谁?赵老回答说:“‘他’字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也可以是指男女之外的其它事物。这个词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他说这首歌词是当年刘半农先生在英国伦敦写的,“蕴含着他思念祖国和怀旧之情。”
赵老当时还向大家讲了一段有关这首歌曲的趣闻。他说,当时这首歌在社会上很流行,有个年轻朋友很想一睹歌词作者的风采,问刘半农到底是个啥模样?一天刚好刘到赵家小坐喝茶,而这位青年亦在座。赵元任夫妇即向年轻人介绍说:“这位就是《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词作者。”年轻人大出意外,脱口而出说:“原来他是个老头啊!”大家大笑不止,刘半农回家后,曾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进门来喝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赵元任从20年代到30年初所作歌曲的歌词,大部分系刘半农所作。当1933年刘半农因病逝世时,赵老曾深情地写一挽联:“十载奏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阅读全文

与对赵元任婚姻有什么感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观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640
王羲之写书法故事有哪些 浏览:177
美女怎么拍背影好看 浏览:920
雷影兄弟和水门有什么故事 浏览:314
美国故事书有什么 浏览:431
现代说祝你幸福古代怎么说 浏览:295
爱情和彩礼哪个划算 浏览:714
台北和上海哪个地方美女多 浏览:46
如何把健康app添加到苹果手表 浏览:238
什么叫幸福加油 浏览:754
淮南大通怎么办健康证 浏览:495
小县城美女老师工资多少 浏览:478
现在的女人怎么幸福 浏览:883
5195爱情代表什么意 浏览:711
美女特效用的什么软件 浏览:575
古代有哪些运用计谋获胜的故事 浏览:943
双鱼的婚姻是什么 浏览:148
有关精油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847
幸福西饼怎么预约美团券 浏览:43
怎么喝美女的尿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