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0年什么婚什么寓意
五十年是金婚。金婚就像金子一般长久而坚不可摧,相守了半个世纪的婚姻,所以被人们称为金婚。
寓意:
金婚代表着夫妻之间已经走过50年的风风雨雨。之所以将结婚50周年比作金婚,是因为黄金本身就异常坚硬、并且价值不菲,指代夫妻两人的感情像黄金一样珍贵坚硬,永恒长久,没有瑕疵。正如彼此之间的爱情一样,千金难换,情比金坚。
各个时间段结婚周年的对应名称:
1、结婚第一年叫纸婚,意思是婚姻才刚刚开始,感情薄如纸,此时需要好好保护。
2、结婚第十一年叫钢婚,如钢铁一般坚固且富有韧性,今生不会改变。
3、结婚第二十年叫瓷婚,像青花瓷一样优雅,但又容易破碎。
4、结婚第三十年叫珍珠婚,珍贵、美丽。
5、结婚第四十年叫红宝石婚,不可多得。
6、结婚第五十年叫金婚,至高无上,是婚后最大庆典。
B. 中国20世纪的婚姻制度是怎样的
自民国以来提倡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后普遍推行一夫一妻,否则按重婚罪法办,并规定了最低结婚年龄以及取缔父母包办。
C. 20世纪20年代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民国初年。
在这一时期,中国人第一次有了自由离婚这一概念。
以前在古代,离婚不是随便的事,很有一套规矩的。
首先是女方不能提出离婚,只有男方可以。
其次,男方也不能随意离婚,必须是女方犯了“七出”之条才可以,而且有“三不出”的情况,即使有“七出”也不能离婚。
所谓的七出,比如:没孩子、不孝顺公婆、往娘家偷东西等等。
三不出:娘家没人了不许离婚,这叫无所归;和丈夫一起为公婆守孝三年不能离婚,这就永远是你的家人了;穷时嫁给你,你现在富裕了,不许离婚。
终于在民国时期,人民(刚开始是文化精英们)终于有了“感情不合”而离婚的概念,可以自由离婚。
第一个离婚的人是大诗人徐志摩,和原配妻子离了。
D. 请问结婚50年叫什么婚
50周年称“金婚”。经历了人生所有的酸甜苦辣,最幸福的事便是一家人和和美美,老夫妻俩能安享晚年。
1、1周年称“纸婚”。新婚夫妇都像下图一样,还是各自觉得好玩,恋爱的甜蜜还在,但对婚姻关系看的比纸还薄。
2、2周年称“杨婚”。2年相处下来,曾经恋爱时理想中的的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变得不那么现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跟自己不相吻合的生活习惯也全都表露了出来,才发现理想和现实原来是那么的不一样,此时就像杨树的叶子摇摆不定。
3、5周年称“木婚”。虽然磕磕碰碰常有,但已经习惯了彼此的一切,现在的婚姻关系像木头一样坚韧。
4、8周年称“陶婚”。时光和岁月在慢慢逝去,夫妻间已由曾经的爱情淡化为亲情,相互依偎,互相爱护,如同陶瓷一般坚硬而又如此美丽,也像瓷器般易碎。
5、15周年称“铁链婚”。虽然有争有吵,但已经像铁链一般紧紧的锁在了一起无法分离开。
6、30周年称“珍珠婚”。如此美丽而又珍贵,一辈子相濡以沫在这个时期更为突显,儿女已长大成人,老夫妻们要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了,有了自己消遣时光的方式。
7、35周年称“珊瑚婚”。珊瑚栖身于深海中,如此美丽多娇,却很难被人看透,这个时期的婚姻可以用看不透来诠释,迷局中的双方自己知道其中的苦与乐。
8、45周年称“蓝宝石婚”。硬度大,密度高,价值昂贵,共同走过不45个岁月,实属难能可贵。
9、60周年称“钻石婚”。大家都很羡慕,但又有多少人能记得年轻时的承诺,相互支撑着走过60年风风雨雨,实属不易。
10、70周年称“白金婚”。几世同堂的温馨场面,皆大欢喜。
(4)上个世纪的婚姻是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在生活中,一些老年夫妻除了受疾病的煎熬外,还备受感情的煎熬,这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外,自身的心理素质差也是主要原因,老年夫妻如能做到以下五个方面,对维持老年期的心理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一、相互尊重。老年夫妻不论原来职位高低,能力大小,健康状况好坏,在家庭生活中都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家中的事情要共同商量,若有分歧,要耐心说明解释,切忌置对方意见于不顾而自行其是,在子女和外人面前,要注意尊重对方。
在这方面,达尔文夫妇为后人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达尔文为了保证自己的科学研究不受干扰,曾订了个规矩:除了他本人和早晨进来打扫卫生的仆人外,他的书斋任何人不得入内。他的妻子埃玛十分尊重丈夫,和孩子们一起遵守达尔文的这项要求。
二、相互宽容。相容是老年夫妻巩固和发展夫妻感情的重要心理基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说明了相互宽容、忍让的重要意义。老年夫妻的“容”,既指容人之长,并虚心向对方学习,也指容人之短,并予以必要宽容和谦让。
家庭生活方方面面,具体而又琐碎,老年夫妻朝夕相处,难免有时意见相左,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以夫妻情谊为重,多谅解,千万不要埋怨指责,更不应算老账,揭伤疤。
三、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夫妻感情的重要心理基础,多疑猜忌是破坏夫妻感情的无形杀手。老年夫妻的爱情虽然经历了长时期的考验与磨砺,但仍需通过相互信任来加以巩固和发展。夫妻双方应当襟怀坦荡,有了疑虑要及时交换意见,认真消除误会与隔阂。
E. 婚姻的婚姻发展史
300万年前
人猿时期。我们的祖先刚刚学会佝偻着直立行走, 他们的膝盖还无法捋直。不同种群中雌雄人猿实行完全混乱的“婚姻”形态(其实他们尚无“婚姻”概念,一切还只为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多夫制、多妻制、专一配偶制……
300万年前-200万年前
石器时代早期。蒙昧中的人类除了狩猎和逃命之外,在部落内部还盛行毫无节制的性关系——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同样每个男子也属于每个女子。这就是群婚制。孩子们只知道母亲,对“父亲”却一无所知。女人在当时对男人从来就不会要求承诺或要求他们负责任。
100多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体的自然分工逐渐使我们的先祖意识到,老夫少妻和老妻少夫不利于优生优育。从事狩猎、采集活动的中青年人与从事家务劳动和孩儿照管的老人之间产生了极其明显的精力差别。性生活便出现了以辈份划分的界线。人类进入了长达近100万年的“血缘家族”时代——班辈婚或辈行婚。
班辈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人类与兽群的区别,我们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漫长文明历程由此起步。
1万年前
石器时代晚期,新人阶段后期。人类正准备用“禁止乱伦”终结最后的蒙昧。那时,近亲间性交的混乱导致了婴儿成活率低、畸形儿和低能儿过多的恐怖现象。原始人对男女关系有了更严格的界定。母权的逐步确立,引起了婚姻形式的改变。不同部族间通婚了。种族外婚制,使我们的品种越来越优良,生产力飞速提高。
5000—6000年前
人类开始形成对偶婚制。一夫一妻的模式以“抢婚”方式开始。在欧洲大陆的部落里,当一个青年男子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劫得或拐得一个姑娘的时候,这个姑娘便被认为是那个青年男子的妻子。反之,要是被劫的女子背夫潜逃,被另一男子捕获,她就成为后者的妻子,前者就丧失了他的夫权。男女关系,第一次形成了排他性群婚消亡了。
虽然早在1万年前,全球人口就上升到了500万以上,可是相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交通不便使择偶的范围十分狭窄,近亲婚配的概率大约是50%。
4000年前
统治了人类社会5万年的母权制被彻底推翻,男人为了抓牢这次“伟大”的胜利露出了可怕的真面目。从此,丈夫在家中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生孩子延续种族的工具了。
公元前3000年
以神的名义,世界上第一个妓女在巴比伦王国出现。数千年后,这个角色仍在威胁着家庭和婚姻。
公元前1750年
在汉摩拉比王当政时,一条奇怪的逻辑大行其道——女孩必得先当回婊子才能成为女人。每一个女孩在成为女人之前,必须去神殿里将她的身体交给一个陌生男人。她坐着,直到有一个男人将银币投在她的裙上,然后与她同卧,否则她是不准回家的。这种制度在闪族各支(巴比伦、菲尼基、叙利亚等)最为流行,由地中海岛移居于巴尔干半岛的希腊民族、希伯莱人、罗马、埃及、印度等地也奉行此规。
公元前5世纪
苏格拉底因他的哲学思想和泼妇老婆闻名于世,因此“娶到一个好妻子,你可以得到幸福;娶到一个坏妻子,你会成为哲学家。”婚姻开始变成一个“问题”而困绕我们。
公元前323年
古埃及的妻子们对她们的丈夫拥有很大的权利,比如,如果丈夫希望娶第二个妻子,他必须向第一个妻子支付一笔罚金。金钱与婚姻关系扯上了关系。
公元前1世纪
罗马立法认定独裁者恺撒可以与任何他认定的女子交合为合法。他选中的女人很多,包括与他同列罗马“三雄”的庞贝与克拉苏的妻子。当恺撒见到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时,立刻被这个妖精迷倒,帮她夺取了王位。两人通过恺撒制定的一夫多妻制而成为合法夫妻,并生下一子。特权保护男人可以多妻的时代到来了。 在这个充满奢华与享乐的时代,基督徒们大力宣扬道德并且鼓励夫妻们在上帝的面前神圣地结合——教堂成了西方世界结婚仪式的主场。
公元3-4世纪
婆罗门教士Vatsyayana,被认为是一位终生禁欲的苦行僧,写出了印度最色情的作品之一——《爱经》。同时代的修士乔维安(Jovian)因为宣称婚姻高于独身,在公元385年以散布亵渎神明的异端邪说为由被逐出基督教教会。然而,11年以后,敢于将快感视为生育行为之自然组成部分的圣奥古斯丁却被选为希波教区的主教。快感与婚姻的多重交战引得我们乐此不疲。
公元5世纪
宗教统治婚姻。在罗马帝国,几乎所有的婚礼都必须有神职人员的祝福;结婚成为教堂中的圣礼。等到进入下一个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将通奸定为死罪,离婚也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
公元6世纪
印度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试图使人类的身体与神灵相通。通过性交仪式,人类的结合也成了神圣的宗教行为。在英格兰,血亲之间的婚姻被宣布为不合法。
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
这段时间被称为中世纪的黑暗年代,男人在婚姻中对女子的压迫惨烈到了让人恶心的地步。中世纪的男人还发明了各种辅助办法检测处女,没有通过体检的女人将受到严酷惩罚,鉴别处女的方法十分荒诞。匈牙利人为新娘验明正身的方法就是让她赤脚踏上一块菩提树制的小圆板,他们相信失贞的女子如果踏上这块板就会马上发生灾难。还有不少欧洲人则迷恋于数字的计算,在新婚性交前和性交后,对女子的颈围进行测量,并认为如果是处女,那么她次日的颈围必较前夜的粗。中世纪被捉住的有奸情的女子将被绑于高处,以火烧其臀部;也有人把这种女人赤裸着缚在马上游街示众。但男人是否处男却不必接受考验。
1086年
在欧洲,丈夫如出门远行,常给妻子戴上铁制的贞操带,据考证这是从十字军东征时开始的。那时一个德国皇帝叫铁匠给皇后做了一副贞操带,像一个铁笼子锁在小腹上。
公元前770年
欧洲中世纪的教廷规定:从那时起,寡妇不能睡床铺,只能睡在地上,且每天只能吃一餐不能有肉、蜂蜜、酒和盐,不能穿红戴绿、化妆。周朝建立。针对女人的贞洁制度开始建立。自周朝以后,女人殉节畸形地变异成美德。
中国殉节女人一览表:
时代 周 秦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 清
殉节人数 7 19 35 29 122 383 8688 2841
此表的规律是,“吃人”自宋代开始胃口大开,于明代达到高潮。
公元8世纪-10世纪
欧洲的中世纪,享用新娘成了统治者的特权。农民娶新娘,新娘的第一夜必须供领主享用。初夜权的原始招待者是僧侣、祭司。人们对处女血心怀恐惧,所以要求找人帮自己“通关”。僧侣、祭司、地主等贵人,具有“神力”;而亲朋好友和新娘性交,则属勇于“捐躯”;至于由仆人、贱民来“开苞”,是这些人命不值钱,倒霉也没关系。除此以外,新郎还必须付给领主 “结婚税”,否则,婚姻就不能得到公证人的承认,也不能获得领主的许可。这种恶习直到19世纪末才废除。
11世纪初
宫廷女官紫氏部写出了《源氏物语》。这是最早的也是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描述了日本雅致而淫荡的宫廷婚姻生活。
中世纪阿拉伯后宫集中了大量美女,横跨欧亚非3大陆的欧伯思王朝第5代回教主海欧雷沙德,其后宫有400名宠妾;到了第18代君主宠妾人数已发展到3400名。
11世纪
中国的哲学家们开始将古老的阴阳符号解释为互补的而非对立的——就像女人和男人,由此形成的不可分的圆称为“太极图”。中国人也从道与德的层面为婚姻找到了一套理论,女人要贤良,不妒并允许丈夫三妻四妾,在家从夫、夫死从子,守寡能为她们赢得贞节牌坊。
11世纪末-13世纪
11世纪末以后,西欧的吟游诗人创作了大量赞美骑士爱情的诗歌,并游走于各个宫廷,到处煽风点火。女人第一次拿过了男人的皮鞭,她们成为婚姻与情爱游戏的主角。
12世纪
埃莱亚诺先后当上法王路易七世和英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在其所生的5子3女中,有2个儿子做了英国国王,3个女儿嫁给了其他欧洲君主,她因此被称为“欧洲的祖母”。
“欧洲的祖母”把典雅爱情引进了法兰西和英格兰的宫殿。埃莱亚诺及其女儿们甚至还创办了“爱的法庭”,裁决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当的”爱情。确定了典雅爱情的31条原则。罗曼蒂克故事风靡一时,当时任何进入法国巴黎的外省骑士都可以轻易得到一本花都贵妇的花名册,详细记载着她们的地址、性格、爱好和容貌,供乡下青年选择。爱情成为贵族女人的一种时尚。女人教会了男人如何“文明地尊重女人”的习惯。丈夫的情妇和妻子的情夫都被对方容忍和尊敬。
13世纪
殉教圣徒马克西默提出:为忠于上帝,仅仅是禁欲还不够,必须根绝性欲。随后就有不少教徒挥刀自宫。另一些走得更远,他们认为自宫不算真本事,应该向性欲直接开战。他们找来一些美女,住在一起,甚至裸体相拥,努力学习柳下惠,努力从精神上阳痿。据说他们成功了。婚姻,在他们看来是可耻的。
1252年
20岁的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娶了年近50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国王,一旦吞并了奥地利后,他就解除了婚约。除了财产、领地,没有人期待婚姻能给彼此带来什么。由于非长子不能继承财产,那些失意的青年开始追逐有地产的女继承人。有钱的寡妇成了香饽饽。年轻小伙们娶了有地产的老寡妇,一旦老寡妇死去,小伙子(已经变成糟老头了)就可以娶年轻娇嫩的花姑娘;而老家伙一死,姑娘早变大妈,她还可以嫁给一个小伙子了,发扬第二春。这真是一个古怪的婚姻食物裢。
1477年
英格兰的玛吉丽·布鲁斯写下了有记载的最早的一张情人卡,希望未来的丈夫能够使她成为“人世间最幸福的主妇”并且不计较她贫乏的嫁妆。而多年以来,缺乏嫁妆使很多女性不得不进修道院当修女。
1492年
基督教把婚姻视为“下贱的状态”“淫欲的手段”,认为“婚姻是人类的软肋”。
16世纪
在美国提出“享受性生活的快乐”之前400年,印度就有了“Ananga Ranga”。它教会丈夫和妻子们通过32种性交姿势保持婚姻的生机和快乐。与此同时,在德国,早期的清教徒提倡婚内性行为。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性欲是人的本性,是难以压制的。因此,他说服一批修女离开修道院,并且帮助她们寻找丈夫。
16世纪初叶
亨利八世制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麻烦。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能有个儿子继承王位,他决定跟凯萨琳王后离婚,但被罗马教庭拒绝了。亨利八世干脆跟教庭决裂,宣布自立山头,创立一个可以离婚的宗教。
新教在无形中提高了女性的地位。由于新教的主张,早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的女性就获得了离婚的自由;而为了使女性免受过度辛劳,避孕和节制生育也成为新教流行的社会中受到尊重的做法。
亨利八世除了“缔造”现代美国外(他所驱逐的那些死活不肯离婚的顽固分子们乘“五月花”号到新大陆成立了美国——今天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他还是现代社会的第一个离婚者。他的离婚是真正从宗教意义上的彻底割离。永远不可离婚这个不可动摇的神话破灭了。
1553年
血腥玛丽即位。亨利八世用尽一生心血,想要个儿子继承王位,他如愿以偿,但那个羸弱的男孩只做了6年皇帝就死了。被亨利八世杀掉的第一位王后的女儿玛丽接管了王权,作为现代社会上第一桩离婚案的受害者,她展开了可怕的报复:恢复天主教的统治和中世纪的一切做法,对新教徒展开了残酷镇压,短短3年,她就在伦敦等地烧死300多人。至今仍有大量关系破裂的夫妻以“不伤害孩子”为由不离婚。
1625年
清教徒作者威廉·古奇建议妻子们称呼伴侣为“夫君”,而绝对不要称他们为“甜心、蜜糖、亲爱的、宝贝儿、我的最爱、小鸭子、小胖猪”之类。
公元17世纪
英王查理二世的御医发明了保险套。它的原材料是小羊的盲肠。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全球的大事。该御医就凭这项发明获得了爵位,英国也从中赚取大量外汇。这个薄薄的小东西,给了女性享受性的最根本保障,私生子大规模减少。
1725年
齐亚科莫·卡萨诺瓦——天生的大众情人,降生在威尼斯。在他的游记中,记录了他的上百个情妇(大部分是已婚妇女),其中能够叫上名字的就有116个。两个世纪后,“大众情人”和“梦中情人”是分开的不受谴责的已婚男女精神出轨对象。
1750年
随着未婚先孕情况的不断增加,新英格兰的一些市镇试图禁止“同宿”的习惯,即只要双方都穿着衣服或者中间有隔板相隔,相恋的一对男女就可以睡在一起。到世纪末,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为女性的权利辩护》一书中,第一次对限制性婚姻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18世纪末期
女人在婚前已经能够自立,往往延宕婚事,直到自己筹足嫁妆为止。欧洲劳工阶层的订婚通常经年累月,在这段时期,40%的劳工情侣选择婚前同居,甚至未婚先孕——这在上层阶级是无法想象的。尽管教会严厉禁止,但这一现象不可遏止地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1848年
《共产党宣言》诞生,文章中提到:资本主义制度,让婚姻中的男女揭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事实上,相当多的人会赞同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贝克尔另一类似断言:上帝目光所及,皆可交易。
1879年12月
《玩偶之家》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首演。该剧引发了一场震荡半个世纪的论战。论战到激烈时,漫画家甚至以“新女性”妻子与“惨遭蹂躏”的丈夫为题材大加讽刺。虽然易卜生已经习惯于遭到恶评,但是这次抗议的声音遍及整个欧洲,他大吃一惊。时至今日,娜拉已经成为女性觉醒的代名词,无论她出走还是留下都反映了女性试图从玩偶转为人类社会“正式公民”的挣扎。欧洲各国纷纷对女性的立法使娜拉们居然有权利背着丈夫向银行贷款,这在1869年以前,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1857年
拿破仑三世政府对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一书的发行人提起公诉,指控他们蓄意侮辱道德。但是在被告律师的滔滔雄辩下、再加上舆论大众对包法利夫人的同情,最终拿破仑三世败诉。“潘金莲”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1888年8月
蒙娜·凯尔德在《西敏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婚姻革命的小文,结果引爆了闷罐中的英国。短短不到两个月,报社收到27000封来信。从此,连最顽固保守的英国小说家也终于放弃了以结婚为小说的“快乐结局”。性与婚姻的阴暗面的揭露成为当时小说流行的元素。
1870年
全球第一次离婚浪潮袭来。在离婚伴随着无处不在的迪斯科音乐被炒得沸沸扬扬之前100年,女权运动已经唤起女人追求自立、摆脱不幸婚姻的愿望。1870年到1900年间,美国的离婚率增长了6倍。
1895年4月30日
同性恋者奥斯卡·王尔德在针对其“猥亵行为”进行的审判中说:“对于这种爱的名字,本世纪无人敢于提及。然而它是一名年长男子对于一名年轻男子所产生的极其伟大的感情,就像大卫和乔纳森,就像柏拉图哲学理论的基础,就像你从米开朗琪罗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所发现的精神。它是深刻的精神之爱,既纯洁又完美。”
19世纪中期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即位。维多利亚时代充斥着中产阶级的道貌岸然。广告中出现的女式内衣都是折叠起来的,为的是不让人看到内裤的裆部。在做爱过程中,妻子们应该尽量表现得被动。即使感觉到欲望的存在也是大忌。甚至到今天,她的余威尚存。在她的年代,即使是鸡胸脯都不能直呼其名,只能以白肉呼之。后来丘吉尔就被一个严肃的贵族女人纠正了他有失检点的口误。丘吉尔为了弥补过失,就给那个女人送了朵玫瑰,恭敬地说:“请把花别在你的‘白肉’上。”不过,性仍然通过色情文学逐步渗入公众生活,比如威廉·海恩斯下流而直白的小说。性开放使婚姻变得越来越难捉摸。
1903年
中国无锡一位姓宣的女性由她的哥哥作主,许配给当地一位姓裘的举人。女郎当时在上海一所女子学堂当教师,临近举行婚礼时哥哥才通知她。女郎不愿,与哥哥争执无效,便直接写信给那位举人:“婚配之事,我国旧例必有父母之命,欧律则听本人意见。前者行聘之事,乃家兄一人之意,某至今方始知,万难为凭。若必欲践约,某当死入裘氏之墓,不能生进裘氏之门。”她语气坚定,道理充足,裘举人也通情达理,双方便解除了婚约。这在当时报纸上引起大讨论,时人称之为中国“女权主义之发端。”
1927年12月1日
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昆山路景林堂宋宅举行基督教徒的结婚仪式,接着又到豪华的大华饭店举行中国最传统味道的婚礼。有人统计,蒋、宋在上海结婚,花费达数百万元。上海三家英文报纸的报道是:这是中国人的一个显赫的结婚仪式。上海一家报纸的标题是:“中美合作”(蒋中正和宋美龄)则点明了这场婚姻的实质。宋氏三姐妹将国事变做家事,3个女子左右了中国半个世纪的政局,她们用婚姻改造了中国的命运。
1931年10月
溥仪和文绣达成了法院外协议离婚。离婚理由为两人结婚9年竟从未有过性生活。此事成为当时爆炸性新闻,报纸用的标题净是“妃子革命”、“破天荒——皇妃跟皇帝打离婚”等,而“离婚的5个条件”中的最后一条:“经双方协商,文绣离婚后不准再嫁人”。
1944年
钱钟书开始写作《围城》,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过得非常狼狈,婚姻渐渐变成闹剧。“围城”成为婚姻的经典寓意: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1950年8月8日
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25周年纪念合影。这对夫妻的爱情被看成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完美体现。
1953年
《花花公子》隆重登场,鼓动男人们“享受女性必须提供的快乐,而不必涉及感情”,当然也包括了婚姻。
1960年代
英国出现了“交换性伴侣”,美国则出版了《花花公子》,为女人提供的阴茎形状的塑料震动器也在大城市的药店橱窗被摆放在显要位置上。性成为一种抗议的武器,嬉皮士、造反派们纷纷喊出了“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口号。性主题绝决地突破了婚姻。
1965年
婚恋交友节目《The Dating Game》成为黄金时段的热门节目。1967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废除所有禁止种族间通婚的法律。
中国“文革”期间出现了中国第二次离婚高潮,离婚人数高达180多万对。中国其余两次“离婚潮”分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初。
1970年代
在以色列和美国出现了群居公社,男女发生关系生了孩子,但这个孩子不知道是哪个男人的,他们就选举出一个委员会来抚养这个孩子。可惜乌托邦性试验的结果表明:血缘的认同对儿童成长最重要的。人口的再生长和文明的延续,都需要一夫一妻制。
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
世界第二次离婚浪潮。离婚率在美国就上升到了50%,用这个数字来预测,今天结婚的人将有一半退出婚姻。
1996年
中国台湾着名电视栏目《非常男女》开播。现场速配成功500多对,其最终缔结连理的不到40对。两年后,上海《相约星期六》开播,出场嘉宾300多人,谈婚论嫁者没有一对;1998年7月湖南卫视《玫瑰之约》正式播出至今,男女嘉宾300多人,真正相约牵手的也就10几对。
1996年
《Town &Country》杂志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婚礼为主题的网站。
1998年 5月
记者安顿的《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出版,成为畅销书。中国人掀起了婚姻反思潮。
自21世纪以来,一种新的婚姻出现,即为同性之间的婚姻,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已有多国通过同性婚姻法,列举如下
荷兰(2000年,荷兰通过同性婚姻法案,成为全球首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这份法案翌年生效)
比利时(2003年)
加拿大、西班牙(2005年)
南非(2006年,南非是目前唯一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非洲国家)
葡萄牙、阿根廷、冰岛(2010年)
丹麦(2012年)
巴西、英国英格兰、法国、新西兰、乌拉圭(2013年)
英国苏格兰、卢森堡(2014年)
芬兰、斯洛文尼亚、爱尔兰、墨西哥、美国(2015年)
F. 什么是金婚100年什么婚
结婚100年实在是异常难得,正常人要活到100岁都很少见,不过还是会想要了解100年被叫做什么婚,结婚100年是什么婚以及结婚100周年称为什么婚呢?
一、结婚100年是什么婚
1、金刚钻婚
结婚100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称谓,因为这几乎是不能的事情。如果说一对夫妻结婚能够达到100年的话,他们至少要活到120岁左右,而且还要双方都在,所以这几乎是不能的事情。
如果说真的有老人家,幸运的活到了那个时候,而且结婚也到了100年的话,其实取什么称呼已经不重要了,所以网友们戏称这个婚叫金刚钻婚。这表示这很感情珍贵、见证,是非常昂贵和不容易的。
2、南美钻石婚
由于这几乎是不能的事情,所以网友们取名也是非常的随意,觉得只要能够代表昂贵和长久就行,于是就取出了南美钻石婚这样的称呼。
3、世纪婚
婚龄的寓意:
结婚1年
叫法:纸婚
寓意:白纸是非常容易撕碎的,所以需要双方的精心呵护。但白纸却是一层不染的,可以由夫妻们任意添加美好的色彩。
结婚2年
叫法:棉婚
寓意:棉花柔软洁白,就好似婚姻一般,温柔纯洁,娇嫩又柔软。结婚3年
叫法:皮婚
寓意:皮制品都是非常坚韧的,就好像婚姻一样,牢固不可分割。
结婚4年
叫法:花果婚
寓意:在结婚第四年,夫妻双方也有了爱情的结晶,就好像花一样,开花结果。
结婚5年
叫法:木婚
寓意:树木有着非常大的生命力,它淡定从容,但又稳重温柔,和婚姻一样。
结婚6年
叫法:糖婚
寓意:在结婚第6年,经过多年的磨合,两人坦诚相待,婚姻生活也像糖果一样甜蜜恩爱。结婚7年
叫法:铜婚
寓意:中国一直有一句话叫做“七年之痒”,在结婚第七年,婚姻会受到很多的伤害,两人之间会有很多的摩擦,但双方一定要相互包容体谅,度过这些磨难,婚姻就会像铜墙铁壁一样,为双方筑起较温暖的家。
结婚8年
叫法:古铜婚
寓意:经过7年的磨合,双方的感情又牢固了一个阶段。
结婚9年
叫法:陶婚
寓意:陶器美丽,但也经过业火的冶炼,就好像婚姻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磨难,才能达到陶瓷一般的美好。
二、结婚100周年称为什么婚
结婚100年被称为天婚或天堂婚,而能度过这样的结婚周年的夫妻可能少之又少,毕竟要能走过100年的婚姻,夫妻俩较少也到115岁以上的年龄了。天婚恐怕就是对这100年婚姻较好的描述与赞美了,对于大多数夫妻来说,大概只能在天堂与爱人共同享有如此神圣的结婚纪念日了。
中国人较爱的结婚纪念日
1、25周年银婚
银象征着夫妻间的感情如同金属般珍贵,如银月般无暇而美好。银婚也是世界公认的结婚后较好个大庆典呢。
2、50周年金婚
金婚是我国较受欢迎的纪念日之一,其寓意是如同金子般美好闪耀的夫妻感情,而金子的美好也需要打磨而来,就如同不断磨合、来之不易的婚姻生活一样。而且,能够走到金婚的夫妻并不多,毕竟都能达到75岁左右年龄的夫妻也是少数的。
G. 21世纪的婚姻有哪些变化
很高兴为你解答此题,但愿能帮到您!总结来说有十大变化:
一、家庭结构小型化。每家3至4人。婚姻的期望随着小康生活的来临而变化,比如对收入的多少,对家务的投入,是否生育不再重视。双方更注重的是:保持亲热,遵守婚姻协议,互相谅解,创造舒坦、静逸的安乐窝。
二、晚婚晚育人数增加。单身不婚者增加,自愿不育者有上升趋势。
三、性教育更科学普遍。年轻人因好奇心导致的轻率性体验减少,但是婚前性行为不会减少,同居数量有可能上升。
四、择偶更注重情趣相投,经济条件重要性降低。男女青年更希望对方与自己同属一个社会阶层。女青年心目中的理想伴侣,是富有幽默感,懂得尊重人,生活充满乐趣,而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家庭背景的影响将淡化。
五、婚姻质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多数家庭不再凑合,婚姻调适能力的提高,将使家庭生活更丰富、新鲜、幸福。婚姻中男女更加平等,家庭暴力减少,丈夫与妻子共同承担家庭义务。
六、家庭理财方式将由一人为主向AA制过渡。婚前财产公证,婚后夫妇双方在银行开设账户,独立进行经济核算。按婚姻协议,夫妻各自承担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经济义务。
七、家务劳动强度降低,夫妻因家务劳动导致的矛盾减少。家务劳动将社会化,家用电器普及化缩短家务时间。
八、协议离婚、试离婚成为理智分手的首选方式,但离婚率仍会呈上升态势。知识、文化水平越高的人,情感丰富的人,对爱情要求就越高越多,因此离婚的可能性越大。
九、社会对婚外恋继续保持理性态度。人们对婚姻的责任感更多的来自于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修正,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人们要求婚姻的质量和情感,要求性的权利和享受,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和自主意识。
十、婚姻自由度增加。婚姻不再是从众行为,结婚与否是个人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单身不婚、“丁克家庭”等生活方式可能成为多样化选择的内容。
总之,21世纪的婚姻变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将朝着多元的、理性的、进步的,以人为本的、男女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期待亲能采纳我的回答哟,谢谢!
H. “两头婚”的这种结婚形式,究竟是如何兴起的
两头婚。这种做法你支持吗?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一句俗语,意思大概是夫妻两个人结为夫妻之后,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夫妻二人应该是同甘共苦一起努力。爱情的演变也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古代的夫妻基本上都是父母指婚,然后变成了熟人介绍相亲,这个相亲在现在依然存在,但是新潮的年轻人更喜欢自由恋爱。
爱情是世界上非常宝贵的婚姻,很多人都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不然,婚姻还是非常美好的,还是有很多的人都是很向往婚姻的。婚姻的结合大致也分为几个形式,一个就是比较传统的男娶女嫁,这是现在比较常见的。还有是结婚后男方到女方家里去居住,这个叫做入赘,随着思想的开放,现在也是开始被很多家庭接受了。但是还有一个相信大家是不知道的,那就是两头婚。
I. 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人们的爱情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以前的人们,对待爱情和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见几次面之后就可以走入婚姻的殿堂,夫妻之间的感情都是在婚后慢慢培养的。到了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人就要自己去寻找,自由恋爱的时代已经来临。到了如今,自由恋爱已经是大势所趋,人们对待感情又有了变化,不迁就、不将就,爱情来时就接受爱情走时不强求。美好的爱情值得人们去憧憬,爱情来临时就好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