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三毛和荷西的故事
1、等六年过去了我就娶你
1967年,年仅24岁的三毛孤身前往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求学。那年的圣诞节夜晚,她在朋友家邂逅了未来的丈夫——荷西。两人相识以后,荷西便经常约三毛外出散步、聊天。
一次约会时,荷西认真地看着三毛的眼睛说:“Echo,你再等我六年,我读大学四年,服兵役两年,等六年过去了,我就娶你,好吗?”
那时,荷西尚在念高三。看着这个英俊可爱的小弟弟,三毛笑了,她回答道:“好啊,既然这样,我们就疏远一点,不要常常见面好了。”
于是,荷西笑逐颜开地跑了,他手里拿着一顶从未戴过的法国礼帽,倒退着跑,一边跑一边开心地挥手:“再见”那次分别以后,两人信守承诺,再也没有联系过。
2、这一辈子我只嫁给他
因为未婚夫的突然离世,三毛为了抚平内心的伤痛,再次回到西班牙。在那里,她突然间想起荷西,那个跟她有着六年之约的男孩。而那时,六年之约刚刚到期,她拿起笔,决定写信给他。
一天,三毛刚刚回到公寓,就接到朋友的电话,说有急事,请她立马赶过去。三毛放下电话,一路飞驰赶往朋友那里,而她的朋友把三毛带进一个房间,让她闭上眼睛,随后就关上门悄悄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房门开了,一对温暖有力的手臂从三毛身后将她环了起来,等三毛睁开眼睛后,才发现对方是一个长得十分高大、留着满脸胡子的西班牙青年,他正是六年以后的荷西,房间的四壁上,挂满了三毛的放大照片。
想到这个苦恋她的西班牙少年,三毛感动得流下眼泪。她在心里暗暗说道:“这一辈子,我只嫁给他!”
3、橄榄树是行走的方向
为了三毛,荷西放弃了向往已久的大海和潜水,随她来到干巴巴的撒哈拉沙漠。1973年7月,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阿尤恩小镇登记结婚。
就在去小镇的法院公证结婚之前,荷西手捧一个纸盒子送到三毛面前。当三毛打开盒子时,才发现那不是花束,而是一个完整的骆驼头骨。这可真是一份意外的、豪华的结婚礼物。
荷西他几乎跑遍整个撒哈拉沙漠,最终在滚烫的沙子里找到这副完整的骆驼头骨。对于骆驼头骨,三毛喜欢极了,她把它放到书架上当作宝贝一样珍藏。
多年以后,三毛因健康问题回台湾休养,在那期间,她参加诗人余光中发起的“让现代诗与音乐结婚”的活动,
发表过一首叫作《橄榄树》的诗。有人会问,橄榄树是什么,那是生长在西班牙南部的一种植物,而那里也正是荷西的故乡。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三毛明白了行走的意义荷西。
4、战争中的离别与欢笑
1975年,因为战争原因,三毛不得不暂时告别荷西,并且永远离开了那片“花开成海”的撒哈拉沙漠。10月22日,三毛先一步离开阿尤恩小镇,到临近沙漠的大加纳利岛等候荷西。
经过十天十夜音讯全无的等待,三毛的内心感到焦虑与恐惧,也是在这十天的煎熬之中,她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爱那个“大胡子”。幸好,第十一天的上午,三毛远远地看到荷西驾着一辆汽车赶来。
而且,他不但人来了,车来了,就连抹布、化石、骆驼头骨都带来了。三毛看到这一车子的东西,喜极而泣,她紧紧地抱住荷西,一下子觉得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青年。
5、他们在一起的最后一晚
经历了沙漠的欢声笑语和战火的洗礼,三毛终于死心塌地地爱上了荷西。离开沙漠以后,三毛和荷西居住在非洲西北部的大加纳利岛上。转眼三年过去,三毛又跟随荷西来到拉芭玛岛。小岛上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干净的海水冲上沙滩,令人心旷神怡。
这 一年,三毛与荷西已结婚六年,在结婚纪念日那天,荷西用加班费给三毛买了一只老式女表。他握着三毛的双手说:“以后的一分一秒你都不能忘掉我,让它来替你数。”
1979年9月,三毛的父母到欧洲旅行,特地绕道小岛看望他们夫妇。二老在小岛游玩几日便要离去,三毛便陪伴父母到伦敦坐飞机。
三毛住在伦敦的那晚,夜里,突然有人来电,像是有什么心灵感应,三毛接起电话,连连向对方发问:“是不是荷西死了,你是不是要告诉我荷西死了……”不幸的是,她的感应是对的。
当荷西的尸体被打捞出来的时候,正是中秋节,三毛向打捞人员咆哮,她不信这是荷西!那晚,她独自走进停放荷西尸体的房间,为他守灵,她拉住已经过世两天的荷西的手,像平常两个人双手互握的习惯一样。
她一边诉说两人的过往,一边为自己抹眼泪。那一晚,是他们在一起的最后一晚。
Ⅱ 台湾作家三毛结过几次婚
三毛原名陈懋平。父陈嗣庆爱和平取其平,懋是陈家辈分排行。三毛嫌懋字难写,自改陈平。母缪进兰生两女两子:三毛排行老二,姐陈田心,弟陈圣、陈杰。
1971年,她结识画家邓国川。邓喜欢她作品向她求婚,遭到陈家全家反对。她执意不变。举行婚礼前,发现邓是有妇之夫,无果而终。
同年,她在网球场上认识年龄较长的德国教师,彼此相亲相爱。一年后,她答应德国教师的求婚。但当他俩制定结婚名片的当天晚上,德国教师心脏病突发猝死。她悲痛之余服安眠药自杀,后被救。
1972年,由于遭到婚姻打击,她再度远走西班牙。与6年前相识的西班牙人荷西相逢。1974年,她在非洲沙哈拉沙漠小镇与荷西结婚。不幸的是,1979年9月30日中秋节,荷西在她父母往访期间在拉帕尔马岛海中潜水时意外丧生。她悲痛欲绝,甚至用手挖荷西坟墓。从此,她一直无法走出伤痛的阴影。
1990年4月、8月两次去新疆看望王洛宾,县想对王有好感。发现王那里众人聚会,自以为被冷落而愤然离去,并给王洛宾写过绝笔书。
1991年1月4日,她因子宫内膜增生症在台北荣总病房逝世。她的一生经历太多的坎坷,正因为她的经历才能写出深情。
Ⅲ 三毛她老公几岁
作家三毛(陈平)的丈夫,比三毛小六岁。
国籍:西班牙 职业:潜水员
年9月30日,因潜水意外丧生。
【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
初识荷西时,三毛正马德里上大学三年级,而荷西只不过她学校附近就读的一名高中生,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就是圣诞节晚上,头上一顶法国帽的荷西却在她所居住的楼下等她送她节日礼物与祝福!那时三毛根本就未将比自己小几岁的荷西怀任何想法,而心底里却有一丝虚荣:哇!天下竟然有如此帅气的男孩?!要是做他的妻子,该是一种荣耀才对呢!随即她只是以姐姐的身份教训他:不要逃课!再逃课就不理你了!
而荷西却照样逃课来看她,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脸认真地说,ECHO,你等我结婚好吗?六年!四年大学,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三毛觉察他的异常,便故意气他,对他下最后通牒:再也不要来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也不生气,只是挥挥他的法国帽,倒退着跟三毛说:ECHO,再见!
后来荷西便真的再也不来找三毛,偶尔在路上遇见,他只是礼貌性地拥抱一下三毛亲亲她的脸颊。而三毛身边的男友似乎总在换来换去,有意或无意。
再次得荷西的消息是六年后,荷西托一个朋在捎来他的近照和一封信,照片上的帅小伙正在河里捉鱼,留一脸的大胡子在阳光下灿烂地笑。三毛也没太在意,只是感觉:荷西长大了!
返台后的三毛遭遇到了她的第一次情感不幸,也就是她的未婚夫意外身亡。痛苦之余她重返西班牙,于是,冥冥之中的异国姻缘开始走近他们。
那一天她接到一个好朋友的,说有要事嘱她赶过去她家。她根本不记得这一天是荷西来看她的日子,而三毛与女友外出的下午,荷西打了十多个长途给她却找不到人。临近晚上时三毛便又匆匆赶去好朋友家,见面时,好朋友只是叫她闭上眼,等候。而此时,三毛被人突然拦腰抱起,旋转,三毛睁眼一看,是荷西!她开心得说不出话来,就任由这样的快乐变成旋涡将她围绕在里面。 七个月后,三毛与荷西结婚,开始他们幸福而疼痛的爱情之旅。
荷西的大部分工作是作一名潜水员,最初的时间里荷西上班的地方离他们家比较远,而三毛每天都会在下午两点半开三个小时的车冒着沙漠里走沙与的危险去接五点半下班的荷西回家!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而执着的爱!后来,荷西去了另一个岛上,每周才可以回家一次,于是,三毛就决定将车与行李托运过去,自已放弃精心收拾的家,去陪心爱的荷西。
每天骑脚踏车去荷西工作的码头,她都要带上好吃的东西,而那里的工作人员也都感受到他们彼此深沉真挚的爱,每每到了码头时,第一个见到三毛的人便会指引她去荷西工作的具体地方,然后,远远地,那个岸上的潜水员便提前拉拉,水下的荷西便一头冒出水面来,跑上来抱住三毛就笑了。三毛便不管那一身的水滴,紧紧地靠着爱人,为他喂水果,或丢果核玩儿,逗得旁边的人羡慕至极。
三毛婚后七年,那一次,陈爸爸和陈妈妈远道飞来欧洲探望外子,因为地域的文化差异,荷西不懂得如何称呼中国的岳父母,依西方人习惯,他便要称呼其为陈先生陈太太,而对三毛来说,这可是不行的。一定要叫爸爸妈妈才可以,荷西紧张得不得了,言行拘谨,从始至终都还是未能将爸爸妈妈叫出口。而就在吃晚饭时,正在收拾碗筷的三毛忽听聊天中的荷西对她爸爸说:爹爹,你叫ECHO准许我摩托车好不好?三毛赶紧躲进厨,泪流满面!荷西肯这样叫她的爸爸,是缘于他对她多么深情的爱才可以做到的!!
可惜就在送别三毛父母的那一个夏天,三毛陪同双亲飞离岛上,而荷西也送他们到了机场,嘱三毛早点回来!可是,这便成了永决!!三毛终生的最爱就这样在几天后长眠……荷西潜水时出了意外。
时年荷西仅三十岁!多幺年轻旺盛的年龄啊!!
三毛几天没吃没喝接连地晕倒过去……当时陈母端来一碗汤哀求女儿喝下去,而心痛至极的三毛看也不看一眼,她,执意陪荷西一起走……后来,平鑫涛的夫人也陪在三毛的身边,一直一直不停地劝慰,直到三毛肯答应她:绝不自杀。
没有荷西便没有了可爱的三毛,那些日子,三毛忙着替荷西订做墓碑,又每天都大把的鲜花去墓地看她的爱人,陪他说话,直至天黑仍不肯离开……
或许上天赋予三毛太多的爱,除了她的荷西,对其它的人也都亲近随和,不管他是乞丐或是流浪汉,都是她的朋友。世间每一件事物在她眼中都是善良美丽的化身,一株野草,一枚落叶,一朵浮云,一滴水珠……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有语言的,都是可以与她进行心灵交流的。
几年后她返乡祭祖,却忘不了看看她幼时的家人而当时早已古稀的竹青叔叔,祭拜祖父曾经居住的破败小屋,冒雨跪拜祖坟回来后路过儿时邻居阿姨家便执意陪陪老人再走,不顾一身的劳顿之苦亲手打一桶井水,灌上一瓶然后和着祖坟上取来的故乡土一饮而尽……如此重情重义之女子,又怎不能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呢?
在地摊上,她看中了一串银锁片,又看中了一双红石头耳环,而拥有者却是那个身背婴儿的贫苦妇人。纯朴卑微的模样令三毛不取舍,但最终还是用多倍的钱回了令她心仪的东西,而一种歉疚却始终让善良的三毛困扰不已。其实对方却因手中多了意料之外的钱而一直欢喜着呢!
在撒哈沙漠中,有钱的人总是可以享受到尊贵的身份和奢华的生活,而三毛在做客时,却会厌憎那些所谓的大财主,却对服侍他们生活的小奴仆心生同情与疼惜,丝毫不曾顾及自已的身份,而与他们亲近,和蔼地聊天,赠送钱财与生活用品以舒缓他们当前的困境。每当看到她与哑奴那一段故事时,我总是感动得不住泪湿双颊。在她看来,一点钱财的馈赠对他们是一种小小的侮辱,而事实上却真正地帮到了他们解决生活之需呀!可爱善良的三毛,总是这般为他人设想!
正因为荷西与三毛的爱情感天泣地,也因为他们的人生爱及天下,所以,我们爱三毛我们爱荷西!为他们的爱情感动,为他们的幸福祝福,为他们在天堂相爱相守而祈祷……
三毛是一个伟大的奇女子,脚步走遍天下,而撒下一路的爱!
让我们用心记住她的爱情她的爱人:荷西?玛利安.葛罗。
让我们永远缅怀一名至情至性的女子:ECHO——三毛。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姐弟恋”。荷西要三毛承诺等他6年,给他四年上大学和两年服兵役的时间。三毛没有承诺,她说六年的时间太长了,六年里什么都会变。
在这六年里,三毛没有怎么和荷西。六年后的一天,三毛被朋友叫到家里。她被单独关到了一个间里,闭着眼睛——她对朋友这样承诺的。有人进来了。那个人忽然从后面将她环抱起来,在屋子里转啊转。她睁开眼,竟然是满脸落腮胡子的荷西!三毛高兴极了。她问荷西,“六年前你要我等你六年,如果我现在答应是不是晚了?”这下轮到荷西兴奋了。 荷西带三毛来到住所,三毛发现那里贴满了她的照片,荷西所有的有关三毛的东西都是从三毛的朋友那里得来的。
结婚后,三毛与荷西到处流浪了6年。直到有一天他们在湖里发现了荷西的尸体。
三毛陷入了半疯的状态。为荷西守灵的那夜,三毛对荷西说,“你不要害怕,一直往前走,你会看到黑暗的,走过去就是白光,那是神灵来接你了。我现在有父母在,不能跟你走,你先去等我。”说完这些,三毛发现荷西的眼睛流出了血。谁能解释这一切?
琼瑶是三毛的朋友。她知道三毛十分重视的是对别人的承诺。琼瑶花了很长时间要三毛答应她不会自杀。她答应了。
可是最后三毛还是死了。这也许是她唯一一次食言。
听声音,远远想不出这是出自一个48岁的女人。有点孩子气,有点天籁的感觉。她口中的荷西也是像个朝气蓬勃的孩子。两个人充满了生活的。他们似乎注定不是人间的,这段爱情似乎注定是属于天堂的。三毛让荷西等了一辈子。等待这个注定要属于他的女人的出现,等待她与他共度一生的承诺,最后依然是要在天堂等待她的到来。也许三毛不想再让荷西等下去了。一生有这样一个人在坚定地等待自己,还能有什么别的需要呢?
他们是走了,留下世人在这里谈论,留下希望让我们寻找,留下遗憾让我们感慨。结果又是泪流满面。
三毛是一个喜欢沉浸在自我世界的人,这样的女子自有心中的王子。可惜荷西不是那个王子,至少不完全是那个王子。三毛一直说,“荷西苦恋她六年”,但从来没有说“她也恋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里,三毛前三年在国外,后三年在。在国外期间,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三毛拒绝:在西班牙时,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学追求;在德国时被一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国同学追求;在美国时,被一位籍的在美博士追求。这些人都远比荷西优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爱情标准,但是三毛拒绝了,因为三毛心目中的爱情标准比这三位所能达到的还要高。回到的三年,她终于选到了愿意结婚的人,未婚夫却在结婚前被死神夺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年,三毛选择了和“苦恋她六年”的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结婚。
起因于偶然看到美国《国家地理》的介绍,三毛来到了非洲的撒哈拉。面对着凄艳寂寥的大沙漠,三毛几乎不能自已,面对着残阳如血,“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三毛去撒哈拉,荷西也追随而至。他看出三毛去沙漠之意已决,就先在沙漠的磷矿找了个职位,提前在沙漠等着三毛了。三毛逐渐爱上了沙漠的狂暴与沉静,爱上了沙漠美丽的星空。她成了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用中餐款待荷西;她教邻居的女孩子们认字,用简单的知识解除他们的病苦;她曾一个人跟着运水车,深入沙漠腹地,了解真正的沙漠人的生活。
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事,再奇的女子,也要在人间烟火中寻找情感的寄托。三毛选择了荷西,选择了她最能伸手触摸的幸福。这是三毛作为一个女人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在她内心的深处,和荷西的爱恋,甚至愿意用童话般的思维去净化和升华。
Ⅳ 作家三毛结过几次婚
就一次,和荷西,其他都是感情纠葛
她整个的感情经历可以在《经验之谈》的《求婚》一文中全部看到:
从小时候喜欢“匪兵甲”,到十六岁时喜欢她的一个邻居,那个出国了仍记得她的邻居。后来在台湾向喜欢的人表白,未得到应许,自杀未遂。去西班牙留学中认识了荷西,当时荷西是个高中生,三毛当时未和他在一起。在西班牙时还拒绝了一个日本人,那日本人伤心了好久。去德国又拒绝了个人,而且三毛称那人做到了大使还在等她。去美国又拒绝了个堂兄的朋友。回台湾打网球认识了个等国人,都打算结婚了,结果那德国人突发心脏病死了,三毛吞药自杀未遂。(用三毛自己的话概括“在西班牙讲日文,在德国讲英文,在美国讲中文,在台湾讲德文”)再去西班牙正好是上次离开后的6年,荷西兵役期满,向三毛求婚,1973年两人结婚。1079年荷西潜水身亡
书里写的就以上,再后来的就不知到了。。。。。貌似有个歌手来着
Ⅳ 三毛得情感经历…
三毛一生中多次恋爱。19岁入台北华冈文化大学选读生。人生第一次恋情是跟文化大学戏剧系高三毛一届的梁光明,梁光明现在是台湾作家,笔名舒凡。三毛和梁光明相恋三年。梁光明毕业前三毛设想着跟梁光明结婚,而梁光明却想先立事业后结婚。两人在婚姻问题上的纠葛让爱情变成累赘,三毛开始逼婚,梁光明如果不跟她现在结婚,她就马上去西班牙。结果梁光明选择了不结婚。大学未毕业的三毛痛苦地选择去西班牙。到了西班牙,三毛进了马德里大学文哲学院。恋上西班牙人荷西,当时荷西只18岁,而三毛已经24岁。三毛在自己的作品中谈到了第一次见荷西的感觉:“我第一次看见他时,触电了一般,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英俊的男孩子?如果有一天可以做为他的妻子,在虚荣心,也该是一种满足了。”热恋过后,荷西向三毛求婚,他让三毛等他六年,四年大学和两年的兵役,六年后,荷西说他会娶三毛。三毛觉得六年太漫长,到时自己是30岁的大龄女青年。理智地选择了离开。很快三毛跟好几个国家的留学生恋爱。其中有家里开豪华餐厅的日本留学生。再后来,三毛为了自己的德国籍男友离开西班牙去往德国柏林,进入歌德学院。德国男友为了自己的外交官梦一心扑在学习上,每天超过16个小时在学习。睡觉的时候也小声地用收音机播放学习材料。他用自己的方式深爱着三毛。生性浪漫的三毛忍受不了,最终选择离开,前往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伊利诺斯大学一位化学博士掳获了三毛的心,这位博士还是三毛堂哥的同学。“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总是堂哥的好同学,准时送来一个纸口袋,里面放着一块丰富的三明治,一只白水煮蛋、一枚水果。”可这段爱情最终没有结出果实。三毛选择了回台湾。此时,三毛27岁。回到台湾,三毛又有了新恋情,可惜遇人不淑,即将结婚前三毛才发现对方是位有妇之夫。痛心之后三毛很快跟一个台北某大学40多岁的德国籍教授建立恋爱关系并且接受了对方的求婚。可惜命运捉弄人,结婚前夕,新郎心脏病发猝死。台北成了三毛的伤心地,不久三毛离开台北去往熟悉的西班牙,跟已经长得健硕成熟的荷西重逢,并且成为荷西的新娘,结婚的地点在撒哈拉沙漠。结婚六年后,潜水专家荷西在潜水时不幸去世。这一年,荷西30岁,三毛36岁。12年后,写完《滚滚红尘》后,三毛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与荷西在撒哈拉生活的日子是三毛此生最幸福的时光。两人 1973年在西属撒哈拉登记结婚。1976年,三毛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面世。三毛最重要的作品讲的全部是在撒哈拉的日子。写的大部分是跟荷西在一起的生活琐碎,以及多民族之间的趣闻。作家三毛,更确切地说,她只是用笔在记录自己的人生。像在自己给自己写传记。只是这本传记充满了孤独,伤痕,漂泊,沙漠。也有爱情。 写梦里花落知多少时荷西已不在了,应该是为了纪念荷西
Ⅵ 三毛换男友无数,在未婚夫死后嫁给荷西,六年后怎样了
三毛天生自由浪漫,最爱无拘无束的生活,心胸也是格外的大,却唯独最恨“六”这个数字,她曾对自己的好友说过:“等待六年、相恋六年、结婚六年,我累极了!”由爱生恨,说是恨,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到极致的思念呢?
Ⅶ 三毛的婚姻史
三毛只有一次婚姻,丈夫是荷西。
三毛的故事有太多令人欣赏感动的位,尤其是她与她丈夫荷西的一段感情,羡若旁人。他们并非特别恩爱,终日不能分离,亦没有山盟海誓,但正正就是有一无形的磁场暗中系着了二人的心灵,一切都不需加诸于口,心神合一,堪称完美。
三毛在她四十八岁那年过身,心不然替荷西着紧;没了三毛的荷西,会变成怎样?后来再翻查三毛的生平,才知道自己错了,荷西在三毛婚后六年因潜水意外而丧生,以三毛刚烈重情的个性,想必当中受了不少苦。难怪后人对她的死诸多猜测,是自杀还是他杀,至今仍未有定案。
三毛描述,与荷西在婚前是两个人,婚后也是两个人,当中并没“他/她是我另一半”的想法。三毛与荷西在婚后依旧保持着原有的个性,并没有因为“家中突然多了一个人”而改变保持了多年的个性和生活态度。很多人认为当一段关系到了某个阶段就要作出改变去迎合,但往往就是做得太多,以为变好了对方会再爱自己多一点,将自己改头换面,偏忽略了当初双方相爱的原因。若然他/她不爱自己,不爱就是不爱,也不会因为改变了而重新爱上
三毛与荷西两人并非神人,也有不能接纳对方的行为或思想的时候,但他俩有的是更多的尊重,以尊重去慢慢磨掉两方的棱角,心无芥蒂地生活下去。这,才是真真正正,值得厮守一生的心灵伴侣。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