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姻资讯 > 信佛人怎么对待婚姻

信佛人怎么对待婚姻

发布时间:2022-08-16 12:14:28

1. 浅谈学佛修行人应该怎样对待爱情与婚姻(丝丝天乐原创)

所谓爱情就是人际间吸引最烈的形式,是一个体(人)对异性个体产生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或彼此的相爱。研究和观察表明:爱情的动力和本质就是男女之间的性欲,是延续种属的本能。简言之,爱情就是异性间的精神欣赏,肉体追求。尽管爱情会凋零,婚姻有不幸,但是,由于爱情具有非常浓郁的神秘、浪漫的色彩,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社会激烈争论的话题,也被世人强烈执着着,绝大多数人把获得爱情当做人生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诚如一位名人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是支持世人坚强生存下去的强劲力量。因而,各民族的诗歌都热烈而振奋地赞颂人类爱情的巨大,使它成为源远流长永恒艺术的主题。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立场上,从世间法的眼光看,爱情至少有四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使个体(人)获得生理、心理的快慰和满足;二是爱情以婚姻的形式组建家庭成为人类社会最小的单元体,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三是繁衍后代使人类种属得以延续;四是使人为了获得爱情而努力去从事世间的种种事务,促进了社会发展。当然,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爱情还会给个体带来诸多好处,这里不再赘述。因此,爱情也是人类社会不应缺少的食粮。所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追求理想的爱情、永恒的爱情也就成为人们寻求幸福生活的美好目标。 那么,站在洞彻宇宙人生真相的立场,以出世间法的眼光来看爱情究竟是什么呢?这要从我们本具的佛性说起。佛性本来清净无染,没有男女相,没有五欲,由于无明分别念起产生业识妄相,则有了众生对爱情的迷惑颠倒。由于恋爱者执取的对境是自己能取心识中的爱染相,故,所谓的“爱情”就是恋爱者本人的一种强烈的我执与我爱,是恋爱者,或恋爱双方对对方我执最大限度满足的表现。简单说,恋爱者执着所爱的是他自己,是对自己的最大满足。这种一个个体对另一个异性个体的精神依恋和肉体贪着,是我们无始以来的生死无明,爱情本身是贪嗔痴的产物,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因、轮回的果。正是因为有了“爱”这种业力,才感召人有了“有、取”,有了“生”,有了死,轮回流转的种子就这样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生生世世染污,深深种埋,并难以清净。由于能所皆妄,本来皆空,因此,爱情是虚幻的。美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只不过是梦中幻影罢了,因缘聚则有,因缘散则无,终不可得,因而,世上根本没有永恒的爱情,执着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了断情欲,才是我们出离生死的根本。诚如以上那位名人所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因此,一个真为众生离苦得乐,发誓成佛的修行者,必定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清醒者、理智者、智慧者,在通达真理中放下对爱情的贪着,并在对异性的精神依恋和肉体执着的桎梏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心灵的自由、欲求的超越、烦恼的解脱,常乐我净理应是行者历劫终不放弃致力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无上目标! 爱情的产生是受我们过去世业力的推动呈现的一种因果,从了义上讲有无爱情,是否拥有爱情婚姻都是自己的因缘果报。因果虽不可抗拒,却非不可转化。出家、在家学佛,虽果位有高下不同,但绝不能一概而论。纵观全部的佛法,都在力说性爱乃欲界生死根本,却也非教人一概不娶不嫁,爱情婚姻既能障道,但也非必然障道。释迦牟尼佛在成家后出家,以示现一生补处菩萨成佛,和大乘经中讲到,佛陀以成家恋爱作为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说菩萨随顺众生爱欲以结缘度化的功德,这些实例都有其深刻寓义。因此一个学佛修行人,可否有爱情婚姻,完全应该根据行者的具体因缘情况决定。如果你志求高远,特别喜欢清净的梵行,有坚定的行愿力,具有出家的因缘福报,那就彻底了断尘缘,以出家的方式一心一意弘法利生,完成自他二利;如果不能出家,你有得到爱情成家的因缘果报,那就随顺缘起建立家庭。笔者认为: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应该用智慧去抉择观照,依着菩萨学处,才能正确认识,对待和解决好爱情婚姻这一人生重要关键的问题。要知道:真正的出离是对五欲六尘的不染着,故不论在家、出家,是否拥有爱情婚姻生活,都应本着“无依无着智慧立”的精神勤修戒定慧,放下对一生一切幻相的执着,努力破除我执我爱,将狭义的我爱升华为广义的博爱,在生活中应该常常反观自心,力修不净观、慈悲观、空观等对治贪嗔痴,最好能在认证本觉中,面对任何对境都能随时将心安住法界本体,这是消除贪嗔痴,尽除业障,放下执着,转化习气和性欲烦恼的最好方法。作为在家学佛者,特别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萨而言,婚姻生活更是一门宝贵的修学法门!要立足于“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的世出世间法则,积极帮助、照顾、度化好自己身边最亲近、最有缘分的人,如达真上师所言:“结缘是为了了缘,好好地结缘,好好地了缘”。既不能沉溺于爱情,把它当做人生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使自己的心相续充满了贪嗔痴慢疑,如此,不但不能生发起出离心,反而会造作种种业,不但不能获得解脱,反而会贻误了完成度化父母众生的大业。但也不能对性欲的生发、婚姻的存在产生反感,进而采取压抑放弃、置之不理的方式,走进“婚姻恐惧症”和“禁欲”的误区,从而导致生理心理疾病和婚姻危机的出现,给对方和家庭带来伤害不幸。要知道:学佛修行放下万缘,不是要人无情,而是要不执着,离开了五欲六尘,也就离开了修行的对境,没有五欲六尘,就没有凡夫,也就找不到佛了。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会能善于利用一切对境和有限的生命时间,来尽快完成自他二利的伟大事业,彻底解决生死的根本大问题。要明白:修行最重要的是正观缘起及心离染着,在六尘不染六尘,居五欲不贪五欲,如此经常思惟观察缘起,日久便可融入心无挂碍的心境。在历境练心中,常修爱别离苦,常思苦、空、无常,对世间幻相彻底看破放下,着力磨砺自己的修学功夫,在真正意义上的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的摄持下,借助因缘道用,珍惜缘分,尽职尽责,忠于家庭,忠于爱情,在淡化精神依恋和转化情欲中好好用功证道。 总之,爱情婚姻的本身就是性空缘起,缘起的本性就是佛性。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缘果报,随缘自在,自在随缘。追逐、放弃爱情都是一种过错,不管是否拥有爱情婚姻,都应在智慧摄受下行持佛法。正如上师达真堪布讲的:“有智慧有也行,没有也行;没有智慧有也不行,没有也不行”。感恩上苍我们所拥有的,感恩上苍我们所没有的。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刻刻感恩这一切。

2. 为什么学佛的人婚姻都不幸,为什么信佛后婚姻不顺

提起为什么学的人婚姻都不幸,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为什么信后婚姻不顺,另外,还有人想问学的人为什么很多命不好,婚姻,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为什么好多学的人最后家庭都不幸?信的越深离婚的越多?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信后婚姻不顺,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学的人婚姻都不幸

1、为什么学的人婚姻都不幸:为什么信后婚姻不顺

信不是信在口上。要修十善,依此修正错误行为观念是真信。!为什么人的婚姻不好。

2、为什么学的人婚姻都不幸:学的人为什么很多命不好,婚姻

所有搞活动的人命都不好,属于自己“作”出来的。婚姻是两个人的事,除非两个人有共同爱好一起发神叨,否则一般正常人本能的会抗拒

胡说!难道不学的命就好了?这样以偏概全有意义吗

3、为什么学的人婚姻都不幸:为什么好多学的人家庭都不幸?信的越深离婚的越多?

学是接受智慧的教育,在智慧的指导下,家庭应该是越来越的。如果一个人学后,反而带给家人更大的精神压力,此时我们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方式不对,才导致了家庭的局面。

我们常常看到身边的一些师兄,往往对在自己家里烧香、、等问题上非常执着。如果家里人不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尽量减少仪式感,家人不我们自己就好了,也无需家里人跟着自己。

还有一些师兄,不守好自己的家庭本分,没有承担好自己的家庭责任,反而辞掉工作,每天的生活就是、参加事、跑山头,像追星族那样。为什么学的人容易离婚。

如果自己本身家庭的经济压力不大倒还好,但是时间久了,家里渐渐会有怨言的。宗十三祖提倡“学人要敦伦尽分”,就是说学人要处理好世间的五伦关系。

在家学者应该积极地把家庭责任承担起来,这才是一个学人应有的态度与行为。如果学后与家庭成员相处不好,那一定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他人和的问题。信的人婚姻都不好。

我们尽到了自己的家庭责任,就是在积累成的资粮。所以在家学者应该做到居尘学道、敦伦尽分,随分随力地道场。为什么的人婚姻都不好。

学后会更加不顺,大多是这些原因:

为什么好多学的人家庭都不幸?信的越深离婚的越多?

:定业现前学5年脸完全变了。

我们都知道学是可以消的,但是有一种是很难消除的,那就是定业,当然这里说明一下,定业不是不能消除,是相对比较难消除,不要误解。虽然定业难转,但是认真学后,一般受的罪都会减轻。

第二:磨练

“不受磨,不成”,一个人心性的好坏不是看他的顺境中怎样的好,而是看他逆境中有怎样的操守。换句话说,如果果有那么容易成就,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凡夫了,所以遇到磨难,应该继续平常心、清,甚至是喜悦心,磨难越大,成就就越大。信女人离婚的多。

第三:消的过程

“逆缘不顺是增上缘”,福祸都是一个消耗品,享福会减少,那么受罪呢,就会相对地减少,像一杆秤一样,此消彼长。所以学大多数都教人福慧,比如学中的三大:财、法和无畏分别对应的就是个人的财富、智慧和健康长寿。

以上就是与为什么信后婚姻不顺相关内容,是关于为什么信后婚姻不顺的分享。看完为什么学的人婚姻都不幸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3. 佛学如何看待爱情,婚姻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会成为夫妻,除了爱情,也需要缘份。在世间寻寻觅觅,怎么会遇到他?是否在冥冥之中,姻缘天已注定?不仅众生迷惑,连学佛人也一样迷惑。
以佛教的观点,爱情本质上是‘愿力’和‘业力’的结合。所谓‘愿力’,是主动积极的力量,源自内心的‘意愿’;所谓‘业力’是被动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内心,但却是‘不愿’。两者力量会促使爱情的发生。(当然世间角度,会有各种理由,如温柔体贴,美丽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就‘愿力’来说,如一对夫妻感情本来很恩爱,更希望来生续为夫妻,故在佛前发愿,希望来生再为夫妻,甚至生生世世都为夫妻,永不分离,这种愿力,将来时机成熟后就会发生(不管人变成什么模样)。或者今生相爱至深,因战乱或家庭反对,以致今生无缘的男女情人,两人相互约定,希望下辈子再来成为夫妻。因为彼此都惦记这个约定,故在轮回中两人再次相遇,会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甚至很快便决定共渡一生。

另外一种情况,因受到对方的恩惠,无以回报,如生病被救活,或者帮忙偿还债务,或者救回爹娘至亲,故愿意来生做牛做马回报,所以因为感恩报恩的心愿,来生可能成为妻子侍候,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这种‘愿力’经过多生多世之后,仍会发生。

就‘业力’来说,如一个人欠下巨债,无以偿还,虽然今生至死都没有还清债务(有些人还故意拒还),然后就有一股力量,在未来世发生作用。如果是成为夫妻的情况,先生(太太)便有一种无奈,为何太太(先生)老是折磨他呢?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有痛苦往肚吞,承受这样压力,两个就成了怨偶。

又如果在过去生本来为夫妻,先生曾遗弃太太(如另结新欢,或恶意遗弃,或出家隐居)造成太太的怨怼,于是业力的牵引下,今生他便可能遭另一半的遗弃(或者被折磨,以了宿债),这种‘业力’,不管天涯海角,时空转变,不管变成什么样子,还是会发生。

由于愿力和业力的相互作用,加上两个的习性、家庭、教育、观念等不同,并且还和其他人的牵扯,交错复杂。构成了时间的爱情。

4. 为什么好多学佛的人最后家庭都不幸信的越深离婚的越多

学佛是接受智慧的教育,在智慧的指导下,家庭应该是越来越和谐的。如果一个人学佛后,反而带给家人更大的精神压力,此时我们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方式不对,才导致了家庭今日的局面。

我们常常看到身边的一些师兄,往往对在自己家里烧香、诵经、吃素等问题上非常执着。如果家里人不是佛教徒,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尽量减少宗教仪式感,家人不吃素我们自己吃素就好了,也无需强迫家里人跟着自己吃素。

还有一些师兄,不守好自己的家庭本分,没有承担好自己的家庭责任,反而辞掉工作,每天的生活就是诵经、参加佛事、跑山头,像追星族那样。

如果自己本身家庭的经济压力不大倒还好,但是时间久了,家里人也渐渐会有怨言的。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提倡“学佛人要敦伦尽分”,就是说学佛人要处理好世间的五伦关系。

在家学佛者应该积极地把家庭责任承担起来,这才是一个学佛人应有的态度与行为。如果学佛后与家庭成员相处不好,那一定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他人和佛法的问题。

我们尽到了自己的家庭责任,就是在积累成佛的资粮。所以在家学佛者应该做到居尘学道、敦伦尽分,随分随力地护持道场。

(4)信佛人怎么对待婚姻扩展阅读:

学佛后会更加不顺,大多是这些原因:

第一:定业现前

我们都知道学佛是可以消业障的,但是有一种业障是很难消除的,那就是定业,当然这里说明一下,定业不是不能消除,是相对比较难消除,不要误解。虽然定业难转,但是认真学佛后,一般受的罪都会减轻。

第二:磨练

“不受磨,不成佛”,一个人心性的好坏不是看他的顺境中怎样的好,而是看他逆境中有怎样的操守。换句话说,如果佛果有那么容易成就,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凡夫了,所以遇到磨难,应该继续保持平常心、清净心,甚至是喜悦心,磨难越大,成就就越大。

第三:消业障的过程

“逆缘不顺是增上缘”,福祸都是一个消耗品,享福福报会减少,那么受罪呢,业障就会相对地减少,像一杆秤一样,此消彼长。所以佛学大多数法门都教人福慧双修,比如佛学中的三大布施: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分别对应的就是个人的财富、智慧和健康长寿。




5. 学佛的人为什么婚姻大多不幸福

学佛的人,千真万确婚姻不好,除非遇到同修,否则世俗年轻男女,都不喜欢学佛人的气质相貌,而断了姻缘,打个简单的例,未曾学佛前,能花言巧语,投机所好,颇得异性欢心而得姻缘!学佛后通过念佛,念经.清静,的潜意识.熏陶,渐渐发生了变化,把从前具有绮语,乐观开玩笑妄语,抺杀干净,变得慈眉善目,忠厚,愚纯,不符合现代情爱罗缉,不讨人异性喜欢,断了该有的姻缘,当然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你是那种人,就会有哪种人喜欢,比如!同修!否则奉欠各位年轻男女,可以信佛善知识,不可发愿学佛,否则,时间一久,必遭单身苦报!念咒,念经让你逐步清静冼礼你原有的桃花缘.婚姻气质,这样就离佛菩萨越近!除非你早己儿孙具.足,根深帝固,就不容易上佛教普渡慈航!可信佛教善知识,千千万万别乱发愿念经咒,切记!切记!

6. 佛弟子如何对待不和谐的婚姻

最好是能超越这一切,就是要开悟证悟,要明心见性。你真开悟证悟了,明心见性了,你就不会受外界的影响,同时也能把所有这些矛盾和冲突化解掉。如果修行没有达到这样的层次,就要转变因果。转变因果就是断恶行善,断一切恶业,行一切善业。 佛在经中讲过,夫妻不和这是曾经(指过去世)邪淫的果报。想改变这个因果,就要受持戒律,断除邪淫,这个时候更不能犯戒,更不能做那些不道德的事情。有些人这个时候把握不住,又犯戒了,将来会有更严重的恶报。 学佛的人不能怕现世的报应,要怕造恶业、种恶因。你种下了恶因,将来就要感受果报。种了一次恶因,将来感受果报的时候,不是感受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的,是千倍万倍的报应,而且越来越增长。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就怕造业,不怕现世的报应。 你真想解脱,真想解决这些问题,最好是明心见性,最起码也要断恶行善,尤其是断除邪淫。要好好受戒持戒,这样才能转变因果。这是唯一的方法,做不到就没办法了,只能自作自受。佛讲得清清楚楚,以前造的业,尤其是自己的行为不正,现在就要感受这样的果报。所以应该忏悔往昔所做的恶业。做忏悔最起码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四种对治力中有返回对治力,就是下定决心,从今以后纵遇命难也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如果你当时下不了这个决心,忏悔也能减轻点业障,但是不能彻底消尽业障。你当时能下这个决心的话,才算是比较圆满的忏悔。决心特别重要。也许你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忏悔时必须要有这样的决心。如果当时你有决心,过后由于烦恼或业力,又没有把握住,没有控制得住又犯了,这也没办法,只有再重新忏悔。 任何事都是,我们下决心以后要尽量做。但是肯定也有做不到的时候,也有做错的时候,这需要重新如理如法地忏悔。我们是学佛修行人,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要圆融,要容纳,尽量不要伤害对方。你尽心尽力了,缘分到了也只能随缘。 婚姻的事,有的想结不敢结,有的想离不敢离,心里很痛苦,这也是自己放不下。该结还得结,该离还得离,这是缘分的事。有修行了能解决,没有修行怎么也改变不了,只能随着缘分走。什么事情都是,最好保持自然。你特意离婚这是错误;你执着不离婚这也是错误。该离就离,该过就过,要把握这样的状态。但是要保持适度也是很难的,有智慧才能把握得住。什么时候该离,什么时候该和,没有智慧就分不清。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 也不是学佛的人坚决不能离婚,也不是学佛的人必须要离婚,一切都要随着缘分走。我们要尽心尽力,尽量别伤害对方,别伤害众生。我们对这些众生,没有什么恶意,在不自私的情况下怎么做都行,不会造业。如果是恶意的,特别自私地做肯定会造业。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看看,我们想离婚或者是不离婚,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如果是为了对方,就没有什么罪过。你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决不离,这也是造业。 任何时候都要观察好自己的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刚才我们讲的超越因果,转变因果,都在这里。把自己的心态把握住了,会取舍就行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用考虑那么多。但是我们现在总是考虑很多。 现在很多人,不管是大人物还是普通人,都是为了各自的名利。结婚离婚也是这样,根本不观察自己的心态,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去考虑这边、考虑那边,总是想不开。很多人都是为了面子,为了各种利益,都是自私的。其实把自己的心放平放正了就行了,对一个有修行的人来说很简单。看自己的发心动机,你今天要离婚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对方?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众生?你如果是为了对方,为了众生,不自私、不自利,没有恶意的情况下,不会担因果,离婚也是个好事,也是一种行善。你自私自利,是恶意的,也不考虑对方,只考虑自己的名利,怕失去自己暂时的利益坚决不离,你是在造业!你为什么不离婚,或者你为什么离婚?看自己的心,你是最清楚自己的,不用问别人。 大乘佛法完全看发心和动机,不看结果。佛经里讲得清清楚楚,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门。什么叫心地法门?动机善一切善;动机恶一切恶。小乘不一样,不只讲动机还要看结果。因为他还有自私自利,心不是完全清净的,所以还要看结果。大乘佛法就不用,只要完全是为众生的。比如你一点点也不自私,完全是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做事情,对方也知道你是真心的,万一做错了,结果不好他也不会怪罪你,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结婚、离婚没什么。但是我们这些凡夫把世间的琐事看得特别重。“结婚是大事,离婚也是大事啊!”所以它们的变动对我们的打击特别大。但是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事,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对于有修行的人来说,都是小事——世间的琐事,无所谓。一切随缘,缘来缘去,缘聚缘散;该聚聚,该散散;该来来,该去去。没有什么,这是很正常的。有智慧的人就是这样。 夫妻再好也就是一生一世几十年的光景,很短暂!这是按时间来说。按事情来说,夫妻之间除了学佛修行是大事,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大事。 这就是我们刚开始讲的超越因果。已经超越了这一切,就不会执着这一切,所以对他来说不会有任何的障碍。现在我们这些人当中也是,有的夫妻两个,一个有修行学得好;一个没有修行学得不好。没有修行的,就整天烦恼痛苦;有修行的,也不烦恼,也不痛苦,而是看着对方可怜。这是有修行与没有修行的差别。在同一个环境里,面对着同样的事情,一个烦恼,一个幸福;一个痛苦,一个快乐。不仅不烦恼不痛苦还可怜他,还想救度他,这是菩萨行。有修行与没有修行的差别,不在于是否有神通,不在于是否有能量。其实刚才说的那些才是最大的神通,才是最大的能量。 夫妻之间,有的家庭是男的信佛而女的不信;有的是女的信佛而男的不信。这个情况要注意。学佛修行不会影响你的工作,不会影响你的生活。既然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也不会给对方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你因为学佛修行给对方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那你肯定有过错,肯定有不对的地方。 你要学佛修行,但是也要看具体情况,时间要把握住。去做一些功德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因为学佛修行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你特别执着家里的佛龛、佛像,然后什么也不顾,整天诵这个念那个的,对方肯定受不了。如果对方不反对还行。对方还不是特别同意,你就不能太执着这些,太自私地去学修。 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包括擦地,洗脸刷牙,做饭吃饭,都可以变成修行。打扫卫生、洗脸刷牙,做饭吃饭这都很正常,过日子么!平时也是,年纪大的叫“老伴儿老伴儿”,就是伴儿么!你也不能总不陪着他,你也应该跟他聊聊天。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要发心。你陪他都是为了他好,也不是贪着这些,而是为了救度这些有缘的众生,这不会有什么过失。 以前佛派舍利子去度化皇宫里的众生,舍利子去了以后整天给他们讲法,领他们念诵,结果大家都接受不了。舍利子实在无法度化他们,只能返回。佛陀派文殊菩萨再去。文殊菩萨到了皇宫里,没有给他们讲什么,也没有带他们念什么,就是陪他们吃喝玩乐,最后把他们都度化了。这是方便么,文殊菩萨不是为了自己吃喝玩乐,也不是贪着于这些,完全是为了众生。 为了救度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你吃喝玩乐都行!但是要看你的心态,找借口不行。现在有的人找借口,本来是他自己想喝酒,却说,“为众生喝!”本来是他自己想吃肉,又说,“为众生吃!”这样就是贪着于这些,是自己想吃想喝却找借口,这肯定不行,肯定会造业。有的人自己真不想干这些事,但是没有办法。不是自己贪图这些,完全是为了对方,这就不会造业。 自己一定要把握住,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无所谓。现在不信因果的人很多,我们都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是讲因果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权利再大,实力再雄厚,长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在因果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你再聪明也欺骗不了它,再厉害也对付不了它。我们最要害怕的就是因果,别的都没有什么可怕的。 取舍因果非常重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不会有浪费,不会有差错,都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记得清清楚楚。“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所有的这些,不管是善还是恶,到时候一定会现前,一定会报应的。报应有过程,因缘具足的时候果报才会显现,之前不会随随便便的显现。就像播种,有的要好几年才能结果,有的几个月就能结果,有的几天就能结果。因果也是,有的现世现报,有的来世再报,有的可能要很多生生世世以后再报。比如我们今天做功德了,做善业了,再微小也有果报,但它不一定什么时候结果。虽然做了非常微小的善业,但是恶业做得多,肯定会先下地狱,在地狱里感受很多劫的痛苦,最后慢慢才托生为人,才显现善的果报。 因果不会有差错,不会浪费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的是瓜,不可能收获豆;你种的是豆,不可能收获瓜。首先把这些道理弄明白。如果什么也不懂,你怎么取舍因果,怎么修呢?闻思修特别重要,这是有次第有程序的。有的人说不用闻思,直接修就行了,那是不可能的。你要先听闻,然后思惟,弄清楚了再去做,这样才不会做错。没有闻思直接去做,一定会做错的。什么叫盲修瞎炼?没有闻思地修,这叫盲修;没有闻思地炼,这叫瞎炼! 不仅仅是我们学佛,就是学世间的学问,想知道世间上的道理,也需要闻思。佛法和世间讲的道理是一样的,都需要牢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你要先把这些道理弄明白,然后在实际行动中去做,这才是修行。包括结婚离婚,家里这些琐事也是这样。都变成学佛修行了,那就不是琐事而是大事了。如果没有变成修行就都是琐事,没有什么意义。什么事情都一样,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离不开无常的本性,离不开空性的本性,都是如幻如梦的。你看电视里演的那些有意义吗? 佛讲得多好,如果没有智慧,结婚、生孩子、上班工作都离不开痛苦。结婚是为了快乐,生孩子也是为了快乐,结果都变成痛苦了。没有结婚还没有那么多事,结婚成家事就多了。没生孩子还行,没有那么多负担,一旦生孩子了,就增加了负担,增加了烦恼,增加了痛苦。就像佛讲的那样,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哪个不是苦?苦苦,变苦,行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都离不开这些苦。 然后佛讲了无常。一切诸法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离不开无常的本性,都是如幻如梦的。这三个道理弄明白了,才是看破,才能看淡;你把这些事看破了,看淡了,才不会执着,才放得下;真放下了,才是解脱,才能轻松自在。 如果结婚、离婚这些家庭的琐事引起了你的烦恼,你就没有修行了。真有修行的话不会这样。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心。有慈悲心的人,不会有看不起的人;有智慧的人,不会有看不惯的事。在已经开悟、证悟的人的境界里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好与坏的分别。但是对没有开悟的人来说不是这样的。没有开悟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时候肯定有好和坏,有好人和坏人,有好事和坏事,有好和不好的分别。有娑婆世界也有极乐世界;有善也有恶;有菩萨也有凡夫的分别。这都是自己的心。 编辑:一贤

7. 佛教的教义中,如何看待婚姻呢,就我所知道的,佛教主张人离开家,称为出家

在佛法中,出家是个很严肃也很慎重的事情。比如首先要征求父母同意,父母不同意,都不可以出家。 另外佛法非常重视在家人的修学,也鼓励普通人在家修学佛法,并不不偏废世间的劳动,工作,学习。 佛法讲因果,一个人是否学佛,是否出家,皆是因缘和合而定,并非能强求的。 佛法的出家,并不完全指头世间的家庭,更是出“...烦恼家”“轮回家”的意思。出家了,就是要放下小我,为教化救度众生,荷担如来家业尽力!所以古人常说,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之。 正信的佛教,既然不强求人出家,自然也是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世间人的婚姻。在家学佛有在家学佛的轨范,结婚生子,也不耽误在家学佛,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修学即可。

8. 为什么信佛后婚姻不顺,请教如何学佛以改变相貌

提起为什么信佛后婚姻不顺,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有佛缘的人姻缘不顺 佛缘重的人命苦吗,另外,还有人想问我发现女人信佛都会变美,是不是这样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学佛的人面相会发生改变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请教如何学佛以改变相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信佛后婚姻不顺

1:释迦牟尼佛,这是世间最好、最圆满的相貌。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阿难尊者出家,佛问他:你为什么出家?他看到佛的相貌太好了,这样出家的。

2:佛也得要迎合世间人的心理,如果为他自己,大可不必;百劫修福是为度众生的方便,这个我们一定要明了。佛相是最美的,菩萨相美,都是修得的。女人信佛后的相貌变化。

3:确实,我们的相貌会随我们修行的功夫转变。你真正有修行,修个三、五年之后,你拿没有修行之前照片对照一下,不一样!信佛的人婚姻都不好。

4:你功夫愈深,相貌也愈好。你这修行功夫骗不了人,一看就晓得。相的确是随心转,心清净,身就清净,相就清净;心慈悲,相就慈悲,你举止言语统统都慈悲。为什么佛缘重的人婚姻都不好。

5:你们身体的庄严、相貌的端好都操纵在自己手上,就看你怎么修。真正修行人,时间愈久,他确实显出来跟我们一般人完全不一样。

6:古人说,四十岁以后相貌要自己负责任,四十岁之前是神识投胎来的时候你所取的相。

7:为什么儿女像父母?他看到父母那个相,欢喜那个相,他的相就变成跟那个相相似,这个不是遗传,是投胎时候一刹那当中取的相。

8:取的这个相,这是先天的,但是后天相貌会随着你一生的心行改变。如果一生心地非常善良,待人忠厚,成年之后,三十至四十岁,他就是忠厚老成之相。这相貌就变了。不再信佛后 运气变好了。

9:四十岁的时候,相貌定型了,不太容易改变,这时相貌要自己负责任。你心善,非常慈悲、善良的相;心胸险恶,那个相叫人一看就害怕,就是个恶相。女人有佛缘的症状。

学佛的人面相会发生改变吗?

10:晓得这个道理,我们总希望自己相貌能好一点、能美一点,那么你的心也好一点、美一点,相貌自然就美好。心地清净,自然就健康长寿,这一定的道理。

为什么信佛后婚姻不顺:有佛缘的人姻缘不顺 佛缘重的人命苦吗

你说的佛缘指的是什么?无论是什么缘分,只要与佛有关的,心信身不信,那么你一样是俗人。但如果你心信、身也信,那么你就应该了却尘世一切缘,然后皈依佛祖。都皈依佛祖了,婚姻顺不顺还有什么关系呢?

说实话,我算是半个佛教徒,我属于心半信、身不信,佛家的一些着作也曾经读过一些,对于佛家劝人向善、修行方面的理论我是赞同的,但对于某些观念和思想,我是持反对或中立态度的。就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件事,不管一个恶人生前有多坏,只要死前有悔改之心,那么就能往生极乐,那这些修行做好事的人还有必要修行么?很多理论本身就是有一定目的性的,不能全信。

就拿佛缘来说,简单点说,就是与佛有缘的人。如果你现在婚姻不顺的话,你可以通过信佛来调整心态,你也可以通过出家来改变现在的生活现状,但如果你还想重新在尘世生活,那么就了了这段佛缘。要么就做佛门中人,要么就做个俗人。而导致你婚姻不顺的原因不是因为“佛”,而是因为人。无论是他人的过错,还是你自己的过错,这与你是否遇到佛缘,或者说你是否出家、信佛无关。

很多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经历的一些坎坷和不顺与一些神秘的事物关联,虽然有一些事物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当事人自身想的太多造成的。别人说你与佛有缘就一定有缘么?你说自己婚姻不顺,那其他婚姻不顺的人都是与佛无缘么?很多时候缘与法都在一念之间,别问别人,问你自己,想出家就去出家,想要在尘世历练就在尘世历练,信佛、修佛只是辅助作用,主要还是看你怎么想。老公吃素学佛离婚。

以上就是与请教如何学佛以改变相貌相关内容,是关于有佛缘的人姻缘不顺 佛缘重的人命苦吗的分享。看完为什么信佛后婚姻不顺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9. 学佛之人怎么看待感情

随缘、惜缘之外,还要记得所有事物都是如幻。因此活在当下啊,珍惜每一刻就可以了

阅读全文

与信佛人怎么对待婚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婚姻中什么叫虚透 浏览:828
查84年男与92年婚姻如何 浏览:623
事业单位青岛哪个岗位好 浏览:251
健康卡的行程轨迹怎么写 浏览:716
甲寅日出生的人婚姻如何 浏览:319
美女在哪里开的厂子 浏览:922
谁知道美女薄情馆哪里下 浏览:84
漂亮美女怎么发朋友圈 浏览:242
有个是非婆婆的婚姻如何维持 浏览:539
我乃一介草民何敢高攀爱情怎么接 浏览:171
事业单位生活费多少 浏览:115
通宵如何影响健康 浏览:819
小肠怎么检查出健康 浏览:613
健康早餐代餐有哪些 浏览:330
幸福树浇水后怎么修剪 浏览:652
毛绒玩具哪个经济实惠 浏览:118
行为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有哪些 浏览:603
怎么写自己的故事八百字 浏览:93
英语小故事软件哪个好 浏览:772
爱情开始阶段是怎么样的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