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姻资讯 > 一禅告诉婚姻是什么

一禅告诉婚姻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6 19:33:17

A. 禅语录经典语录

一禅:师父,听说特别想念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就会出现在梦里。

师父:是啊,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到深处自然会见到想念的人。

一禅:哇!听起来很不错嘛。

师父:可惜大多数人缘浅情深,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只能独自面对黑黑的夜空,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那个想念的人。

一禅:师父,为什么好多感情最后都无疾而终了呢?

师父:一个人走进另一个人的生命,并肩而行,然后渐行渐远,最后不告而别,每个人都习惯不动声色,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百毒不侵。

一禅:那后来呢?

师父:后来啊……就是无数次的蓦然回首与恍然大悟,最终人们学会在忙碌和沉默中,藏起自己的心事,只敢在午夜梦回,绝对安全的时候,一个人在记忆中,辗转反侧。

一禅:师父,为什么偷偷喜欢一个人到头来却不告诉她呢?

师父:也许是害怕失去吧

一禅:害怕做不成恋人还失去了一个朋友吗

师父:不,是怕失去那个人在他心中最美好的样子。喜欢一个人太久就会成为执念,到头来却分不清喜欢的到底是她这个人,还是用痴情为她镶上了光环,前尘往事断肠诗,君为汝痴汝不知。莫道世间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一、人要心静,言多必失。喋喋不休不如观心自省,埋怨他人不如即听即忘。能干扰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能伤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开。你若平和,无人可恨,你若不究,无人能扰。

二、佛说,命运并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当命运不济时,我们需要去改变它。若想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不是改变别的,而是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三、不卑,不亢,心从容;不争,不喧,心平静;不攀,不比,心淡然;不怒,不嗔,心随和;不艾,不怨,心坦然。生命,有长短;生活,有苦乐;人生,有起落。

四、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五、人生在世,总是有些空城旧事,年华未央;总是有些季节,一季花凉,满地忧伤。许多事,看开了,便会峰回路转;许多梦,看淡了,便会云开日出。学会思索,学会珍藏,微笑领悟,默默坚强。

六、学会放下,懂得从容。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生活中出现不顺心的事情,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世间最大的抱憾,是我们近在咫尺,却不懂彼此的沉默;最大的错失,是明知前方无路,却固执得不想转弯。

七、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学会大度,原谅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得饶人处且饶人,高抬贵手让人过。大度的人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不记仇,自然快乐也就多了。

八、不要带给自己烦恼,也不要带给别人困恼。对自己好,就要用心;对别人好,就要关心。看别人,烦恼起;看自己,智慧生。体谅别人,就会做人;清楚自己,就会做事。人经不起考验,故不要轻易考验于人。走入人心很难,走入己心更难。心未定,故一切不定;若确定,则当下就定。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

九、走过坎坷,才知平安就好。尝过酸甜,才知平淡就好。历尽兴衰,才知知足就好。费尽思量,才知糊涂最好。人生最好的活法:且行且惜,不悲不怨,活在当下,珍惜身边!

十、佛说,当你幸福时,若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这不叫幸福,而是造业;当快乐时,若快乐会导致痛苦,这不叫快乐,而是痛苦尚未成熟;当富有时,若财富源于不正当行业,这不叫富裕,而是累债;当自感聪明,若聪明用于自私,这不叫聪明,而是愚昧。真正幸福和快乐,因为不立于恶,所以不生苦。

B.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爱情

1、不管怎么样,你都不要放弃希望。只要相信期待就会成真,不论发生什么挫折,只要期待下去,就会如愿以偿。

2、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3、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4、我知道是我的错,又令你生气了,但是你也不要把我判了死刑!我要上诉!我要伸冤!我要打电话!给你!

5、不管多大多老,不管家人朋友怎么催,都不要随便对待婚姻,婚姻不是打牌,重新洗牌要付出巨大代价。

6、生活在没有的你的世界,比任何一种惩罚都要痛苦,你知道吗,对我而言,你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7、爱情是一条规律,肉欲是一个陷阱,醉和嗜酒成瘾是不同的,醉是要某一个女人,嗜酒成瘾是要所有的女人。

8、生日是一个舞台,一次考验,一个机会。恋爱时,男人更会利用这一点;结婚后,女人更会利用这一点。

9、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中得到快乐。

10、爱情,就以某种匆促的姿态完成了结局,平淡的现实的结局,把所有曾经挣扎过的叛逆和**,全部地淹没了。

11、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12、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我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我选则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我选择离开。

13、爱情的天平加上金钱的砝码,就会失去幸福的平衡。买卖婚姻成交的时候,往往就是爱情悲剧的开始。

14、人生是一幅风景,爱情是一束鲜花。没有鲜花,风景就不会绚丽,没有爱情,人生就容易成为荒凉的土地。

15、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

16、男人要是爱上一个女人,不管她如何待他,他都爱。温顺也是好,泼辣也是好,不爱了,一切都是错。

17、在遇到梦中人之前,上天也许会安排我们先遇到别的人;在我们终于遇见心仪的人时,便应当心存感激。

18、意见和感情的相同,比之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子,两个人尽管隔得很远,却也很接近。

19、如果你发现自己放不下对方,那就不要再强求自己去忘记,因为这样只会让你更加痛苦,让一切顺其自然吧。

C. 一禅是什么意思

佛教小乘修行人有四禅八定,四禅是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D. 求一则阐述婚姻的禅理寓言,内容如下

小和尚有一天问老师老和尚是什么是爱情,老和尚叫他到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朵最大最好的花,但只可以摘一次。小和尚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朵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朵,只好放弃,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朵花也没有---”这时,老和尚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小和尚有一天又问老师老和尚什么是婚姻,老和尚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小和尚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老和尚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小和尚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觉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老和尚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E. 禅在生活中:美满婚姻的原则是什么,禅宗,禅宗思想

禅在生活中,用禅心去生活,生活会呈现不一样的色彩。

在生活中,问题最多的便是夫妻之间的相处。

美满婚姻的原则是什么呢?看看圣严法师是怎么说的!

夫妇的结合,是同舟共济、相依为命的两个人。

夫妇的相处,除了彼此相爱,也要彼此学习着从冲突与矛盾中,做统一与调和的努力;在不断地沟通、协调、妥协、适应之中,帮助彼此的成长,促进家庭的和乐。

夫妻相待当遵守六个原则:

一、互相感谢,不要计较,但是要有接受对方计较的宽大心怀。

二、互相尊敬,不要轻慢,但是要有接受对方轻慢的宽大心怀。

三、互相礼让,不要侵犯,但是要有接受对方侵犯的宽容心怀。

四、互相关怀,不要冷漠,但是要有接受对方冷漠的心理准备。

五、互相信赖,不要怀疑,但是要有接受对方怀疑的心理准备。

六、互相谅解,不要误会,但是要有接受对方误会的宽宏大量。

因为婚姻关系是终身相守相助的大事,两个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由于各自身心的失调以及环境的冲击,难免会有意见及性格上的小磨擦,只要有一方能包容对方,就可以维系夫妇间的和谐。

佛化的婚姻,是共同修行菩萨道的终身伴侣,菩萨是有慈悲和智慧的,学佛的夫妻当以慈悲照顾对方,以智慧照顾自己,如此便能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佛化的家庭是夫妇共同修行菩萨行的道场,所以要学习着用慈悲心、柔软语,用感激、奉献和报答的态度,尽心尽力为每一个家庭成员服务。

以佛化婚礼结合的夫妻,一旦有了磨擦吵了嘴,要赶紧念佛,多多拜佛,至诚忏悔。要记得,自己是在佛前宣誓结婚的,所以要随时提醒自己,用佛化婚礼誓词中的两句话“无论富贵贫穷,此誓终身不渝”来共同勉励。

F. 佛家对男女之间爱情见解

只言见性,不言男女关系。但得见性,男女关系,本来空寂,不假断除,亦不乐着。纵有余习,不能为害。何以故?性本清净故。
禅宗有句话说:只贵子眼正,不贵子行履。前阵子看了《达摩大师血脉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不假断除,亦不乐着。纵有余习,不能为害。何以故?性本清净故。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染污不得。
我略微翻译一下:如果有人证见了自己的清净本心,了知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佛,那么不一定非要出家剃除胡须与头发,在家居士也是清静如佛的觉悟者。如果没有证见自己的本来觉性,即使出家剃除胡须与头发,又与心外求法的外道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问说:在家居士有妻子,淫欲没有断除,凭什么得以成佛解脱?
达摩大师回答说:只看一个人是不是证见了本来觉性,不论他是否有淫欲的行为。众生只是因为不见性所以才有种种错认的妄想执着,但是只要见性了,就会自然明白,淫欲的妄想与这种行为,本来是空寂如同幻化。见性的人,淫欲不是通过修行去刻意断除,但也不会贪乐执着其中,即使还有残留的淫欲习气,也不会再成为恼害。为什么呢?因为自性本来清净的缘故。虽然好像暂时“安居”于这个五蕴和合而成的色身当中,但自性的本质远离于垢、净,尘世中的一切事相怎么染污得了呢。
从佛法缘起的角度来看,如开芒所摘录的经句:
一切恩爱会,皆由因缘合,会合有别离,无常难得久;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这是可以通过思维了知,谛信无疑的。
禅宗的观点可能与此有所不同,因为从自性、第一义谛出发,如达摩血脉论所说的内涵:不论一个修行人,他所做的事是善还是恶,是执着还是坦荡,只要他是见性了的、不是识心用事,那么就没有过疚、是如法的。
有点类似于《维摩经佛国品》上说的:“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随着修行人了悟自性本来清静,那么这位修行人所处的居所、身体上的行为、心中所思、口中所言,都自然清净没有染污了。
但血脉论中也有说到: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人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解。
意即:虽然因果的“本质”是空性,但是只要我们显现在六道中成为生命的形式,那么因果的作用就不会断绝——所作的事情就会带来反作用力(业力)。除非我们处于“自性”中没有染着、如如不动,不然只要一动念有所染着,就会受到因果(行为的惯性)的报应作用。
只有我们每个人本具的灵觉之性才能抵挡得住“潜意识惯性种子牵引的作用力”,因为灵觉之性本来清净了无一物如如不动的缘故。
回到题主的问题:佛教的禅宗对男女关系有何见解?
其实在一个清净禅者的眼里,世间的事情本来是怎样的,那便是怎样的,不管世事人情是善是恶,缘起如幻化,毕竟是无生。
或许我们向他们问出这样的问题时,我们想要什么答案,他们就会给予我们各自想要的答案。

G. 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
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
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彬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
“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个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来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柏拉图又有一次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
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主枯蒌.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LZ其实最后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期望有童话般的爱情。你和他在一起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一定和你最配。看上一个一定要去认真对待,不要希望下一个会很好,很多时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时甚至什么也没有拣到。大家一定要认真。

H. 佛教谈好的婚姻是怎么来的

佛说这个世界名叫娑婆,娑婆汉译“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而生到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因为淫欲的缘故,众生在中阴身的时候,看到有男女再行房事,于此二人中喜欢男的,就生做女身,喜欢女的就生做男身。当然未必是人,畜生道等等也是如此。故,婚姻无有好坏,如果硬要区别好坏,那让人生出出离心的婚姻才算是好婚姻。

至于世间人认为的所谓的美满的婚姻,皆是因果所造,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有个禅门公案,供您参考一下。

梁武帝在位时,中国的佛教很兴盛。民间凡有婚礼或丧事,都请和尚去念经。今天时代不同了,现在只有丧事,才请和尚去念经;遇有喜事,例如结婚、产子时,却没有人请和尚去念经。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红白事都应该请出家人去念经回向、种福,一方面可以超度亡者,一方面可以为存者增福。

梁武帝时,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志公和尚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猪羊炕上坐, 六亲锅里煮。

女吃母之肉, 子打父皮鼓。

众人来贺喜, 我看真是苦!

志公祖师说,真是古怪得很啊!什么事古怪呢?孙子娶祖母。当这孙子一出生的时候,他的祖母就有病了,一直到临终时,她还挂念着孙子,恐怕没有人照顾他,“将来谁帮助他成家立业呢?”因此当她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手还拉着孙儿的手,恋恋不舍地死去了。到了阴间,见到阎罗王,她就痛哭流涕地哀求,说:“阎罗王啊!请你做一点好事啦!我世间的孙儿没有人照顾他,请你让我回去照顾他好吗?”阎罗王慈悲为怀,答应她的请求,说:“好的!你可以回去照顾他。你本来是他的祖母,现在你就回去做他的太太吧!”祖母业不由己,就又投胎到阳世做个女孩子,长大后就和她的孙儿结婚。只是改头换面,穿另一件衣服,大家就都不认识了。但是志公祖师认识,所以说:“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志公祖师又见到一个小女孩正啃着猪蹄,他就说:“女食母之肉。”这女孩的母亲造了很重的罪业,所以托生变成猪了,现在被人屠宰做了美食,所以小女孩吃她母亲的肉。又看见院子里有个男孩子正高兴地拍打驴皮鼓,志公祖师就说了:“子打父皮鼓。”男孩的父亲也因为造罪,托生为驴,死后被人剥了皮做鼓。可是这小男孩不知是他父亲的皮做成的鼓,只会欢喜地玩耍打鼓。

志公祖师又往炕上一望,全都是往昔被吃的猪牛羊,而今转变为人,互为亲戚。在锅里所煮的肉类,却是六亲眷属啊!所以志公祖师说:“你们大家到这里都说大喜大喜,恭喜主人娶媳妇,其实我看这真是苦啊!”人人在轮回里互相还报,互相残杀,互相食啖,真是苦不可言!从古以来,你若不吃它的肉,它就不会吃你的肉。有人说:“法师你讲的话,我怎么样也不相信。”你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那你就尽管去试一试啰!又研究这个‘肉’字:

‘肉字里面两个人,里边连着外边人,众生还吃众生肉,仔细思量人吃人。’

I.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如何

婚姻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家庭的必要条件,和其他社会组织形式一样,都是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才聚合在一起,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只是由多人变成男女双方。
佛教并不干涉世俗人的社会组织——家庭,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婚姻的基础一定是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和思想基础,否则就不会稳定。没有共同利益、共同思想的婚姻,觉得不会产生稳定的家庭。比如,因为人的贪欲而聚合在一起:贪恋性色、贪恋财富或地位、为子嗣而结合等等,都是不同的贪念的表现,这样的婚姻必然是不幸福的。再有婚姻双方没有共同生活目标,彼此不能互相进步,而是贪图个人享受,或好逸恶劳,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这样的婚姻也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仍然未脱佛法因、缘、果的解释。
对于出家人,则没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普通人眼中的束缚,所以佛经中也说:出家为最乐。这里并不是说出家是快乐,而是说出家是修行人的最好方式。
但是未出家的世俗众也不是不能解脱、不能快乐。佛教僧团有“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婚姻也一样:如果在家庭中也有“和敬”,则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在这里,戒,指的是建立共同的规矩制度原则,双方共同维护和谐局面。

J. 佛教怎么看夫妻

阅读全文

与一禅告诉婚姻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环境和经济的关系有哪些 浏览:302
经济大周期下萧条怎么办 浏览:72
电波的爱情什么歌 浏览:33
现如今事业单位有哪些 浏览:863
如何去拼搏一番事业 浏览:795
相声幸福生活在哪里 浏览:69
医院公考和事业编制有什么区别 浏览:386
南沙哪里有婚姻登记 浏览:511
为什么说乔晶晶在另外时空会幸福 浏览:776
回国事业编老师和留美哪个好 浏览:669
讲民国时期故事哪个主播人流量大 浏览:251
贵州岑巩有哪些民间故事 浏览:354
大班教案健康空气在哪里 浏览:93
幸福花黄叶什么回事 浏览:754
婚姻宫正财七杀代表什么 浏览:150
婚姻最初的原因是什么 浏览:863
社会养老事业有哪些模式 浏览:474
有多少人觉得婚姻失败了 浏览:791
郫都区哪些地方能办健康证 浏览:536
穷的婚姻怎么办 浏览: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