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姻资讯 > 近代改变传统的婚姻制度倡导什么

近代改变传统的婚姻制度倡导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7 14:28:35

㈠ 中国古代婚姻到近代婚姻有哪些变化

一、中国传统包办婚姻

中国传统家庭中男性多占有绝对领导权,女性则是婚姻生活的附属品,女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家庭诞下子嗣、传宗接代。《礼记・昏义》记载:“婚姻者,将
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2]。爱情在古代婚姻中多不占主要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婚姻不单单是两个人的事,而是牵扯到两
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

中国古代社会的男女双方结婚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婚姻由家长掌控,若不经过父母或媒人同意,两人自由结合的婚姻是不被认可和保护的,
不合礼法,甚至被嘲笑和鄙视。《战国策·燕策》记载:“处女无媒,老旦不嫁,舍媒而自衔,币而不售”[3]。在封建时代,作为婚姻当事人的青年男女大多没
有权利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有自主权,尤其是女性,更是处在“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封建制度下的门第观念深入社会各个阶层,“门当户对”多成了古代婚姻家庭的标准,像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横跨在追求爱情的青年男女之间,适婚男女只能在
与其门当户对的家庭范围内选择结婚对象,选择配偶的范围大大缩小,甚至出现了“老夫配少妻”、“佳人配愚钝”的婚姻家庭,但他们大多并未对这种婚姻模式多
做抨击。

二、中国近代婚姻观念变化

中国封建社会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终在清朝后期衰落,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文明开放的气息,中国近代的婚姻观念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婚姻改革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拉开了序幕。传统的家长式包办婚姻逐渐被抛弃,越来越多地适婚青年在婚姻选择上有了自主权,新的婚恋观渐渐
被人们接受,爱情开始注入到新的婚恋观中,古代处于男性主导下的女人受到了平等的待遇,在两性关系中逐渐得到了自由和尊重。

1、两性关系趋向平等

中国封建社会的男性在婚姻家庭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女性从出生到婚后始终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与生儿育女的工具,几乎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而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受到了很大的批判,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文明婚姻,倡导一夫一妻制,遵守夫妻平等的原则。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开始受到
尊重,逐渐拥有了极大地自主权,夫妻关系平等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在人们的婚姻家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的以男性为主导的婚姻逐步向两性平等独立过
渡。

2、适婚男女婚姻自由

众所周知,封建式的婚姻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事情,男女双方多没有选择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适婚男女必须遵循的原则。近代随着西方平等观
念的深入传播,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开始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传统的包办婚姻受到冲击和打压,许多开明的父母也渐渐接受了子女自由恋爱而结成婚姻的事
实。1920年初,《妇女杂志》开展了“婚姻自由是什么”的讨论。人们指出,“自由恋爱的结合,才算真实、正确、含有意义的婚姻,才算婚姻自由”[4]。
适婚男女可以自主选择婚姻,婚姻的决定权在自己手中,这与古代传统婚姻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3、选择伴侣的标准发生变化

谭嗣同在《仁学》中主张“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相情愿”。近代以来,传统的择偶标准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在新的婚姻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在
选择结婚对象时更加注重对方的才学品德、两人的共同兴趣,多将爱情与心灵合一作为择偶的最高标准。结婚前双方要互相了解,然后恋爱,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
瑞典妇女运动家爱伦凯说:“不论怎样的结婚有恋爱才算得道德,若没有恋爱,即使经过法律上的结婚手续,也是不道德”[5]。

4、结婚的初衷发生了变化

近代受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将婚姻的缔结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结婚的初衷发生了变化,结婚不再仅仅是为了生理需求和传宗接代。陈望道在《我的婚
姻问题观》一文说:“真正婚姻的结合,当然应该是直接的内心的结婚,换句话说,是该以恋爱为基础,而且该以恋爱为界限”[6]。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提倡婚
姻是爱情至上的结合,把感情作为婚姻缔结和维系最重要的因素。

除上述变化之外,婚礼风俗、离婚自由、寡妇再嫁等方面渐趋开放,婚姻的媒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没有根除不良风气,但是却撼动了封建婚姻观念并推动其前进。

㈡ 近代婚姻制度的变迁有哪些参考文献

一、 封建统治下的传统婚姻
在传统文化中,婚姻不仅仅是当事人,更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的实务。所以,家庭夫妻关系的形成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准则,男女当事者个人,对自己的婚姻基本上没有选择的自由。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大多以“门当户对”或家庭经济情况为标准,对于年、貌、品、才,甚至身体状况,是不管的,更别提感情,青年男女毫无自主权可言。男女双方婚前可能都没有见过面,婚后的感情状况普遍不理想,没有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的传统婚姻酿成了许多悲剧。在电视剧与文艺作品中,此类例子枚不胜举。清末的许多学者,都有过失败的第一段婚姻。
传统婚姻中,早婚恶习,近亲结婚的习俗的风行。在清末社会,早婚有相当的普遍性,一般青年多在20岁之前完婚,甚至有“有年30抱孙子者,则戚族视为家庆,社会以为人瑞”,少年男女结婚带来的结果是身体易为情欲所伤,父母也不能给子女良好的家庭教育,给整体国民素质影响很大。近亲结婚,出于种种考虑,在偏远地区和皇族内甚为流行,给下一代的质量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严重影响国民素质。
中国有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国妇女一直生活在“三纲五常”的宗族制度之中和男尊女卑的传统伦理中,女子的婚姻全力基本被剥夺。蓄妾,三妻四妾,是旧时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贫富贵贱分化和阶级制度的在婚姻制度上的体现。男子可以退婚再娶,女子则不能退婚再嫁,这是封建婚姻的违反人道主义的平等的地方。
二、 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婚姻状况的改变
——传统婚姻制度与新式婚姻形式共存
清末民初,新世纪初的婚姻在一片热闹沸腾的变革中开始。伴随着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展开了对旧时婚姻陋俗的大批判。在新婚姻观的引导下,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婚姻习俗开始出现了现代文明与自由的曙光。
辛亥革命对传统的婚姻制度的冲击还是相当大的,近代留洋后回来的人带来的人人平等,妇女解放等新观念给城市的青年以重大影响,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也让众多的城市民众开始渐渐改变旧的观念,接受新式的婚姻顾念也开始成为新式婚姻制度的开端。
青年男女开始先谈恋爱,再结婚。在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受新式观念的影响,原来的旧的观念被渐渐摒弃,慢慢的解放天性,从自由恋爱开始,也接受一夫一妻制度,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偏远乡村和传统的家族依旧是传统的形式。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的婚姻即为林觉民和梁启超两位家长包办的。 婚礼的形式开始从简,花费也节省了许多。旧式婚礼的程序极为繁琐,规范了所谓的“六礼”,作为婚礼必要的程序。民国早期,众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尤其是在“五四”前后,于是婚礼形式上开始趋于简单,,“往往有借旅馆及青年社结婚者,此亦嫁娶从简之好现象也”。礼俗趋于简朴,摒弃旧婚俗
的繁文缛节,更是社会趋于文明,合理的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也有利于社会进步。
男女的婚姻的年龄也开始正常起来,早婚的现象变少,人们开始重视起自己的教育,事业和革命,结婚年龄从原来普遍的16,7岁到20岁出头,这是社会显着的进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下一代的质量。
三、 建国后的婚姻状况和婚姻观念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国家一切都刚刚起步,当时急需一部法律为新的婚姻制度作为新的婚姻规范,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婚姻家庭领域内的反封建的民主改革,废除在中国已存在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婚姻陋习于是,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最初几年里,政治色彩颇浓而革命意义极大的《婚姻法》为中国人的婚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其颁布为起始,“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了下来。一夫一妻制开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开始在主流媒体的宣传中出现提倡“婚姻自由”,这一切都是过去的年代所没有的,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婚姻法》的颁布给中国的婚姻制度带来了质的改变,长足的进步。就在《婚姻法》颁布前一年,法国女权主义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藉这本女权主义的“圣经”,波伏娃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敬意,她坚信社会主义终将消灭男女不平等现象。
当然,在这一时期婚姻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50年代“反右”运动开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处于一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政治成为一切的主题,婚姻如是。其时所谓的“红五类”之间的通婚是理所当然的,而企盼改变命运的所谓的“黑五类”也无一例外地希望能与“红五类”联姻,以便借此获得免于政治迫害的身份条件。与政治条件相比,人们对财富、职业的要求似乎并不高。也许在那个均贫富已被制度化的时代,经济方面的任何期待都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人们连爱情也少有期待。爱人,首先应该是革命同志。
1978年以后,政治权力与传统道德共同构建的社会监管体系日益松动,令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受真切而又应接不暇。少了过度的政治负担,人们的婚姻重归朴实的爱情。1981年,新《婚姻法》颁行,将“感情破裂”规定为离婚要件,由此,中国人似乎开始意识到,爱情也是婚姻中颇为重要的东西。婚礼也跟上了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潮流,新人穿上了套装西服婚纱、喜宴排场越来越大,婚庆事业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然而,进入新千年以后, 这是一个规范日渐模糊的时代。80后相继步入婚龄,成为这时期结婚的主力,此时的婚姻染上了80后鲜明的个性色彩-在中国,一些人的爱情开始以“无政府”的方式蔓延,正如罗素在半个多世纪前在《婚姻革命》里说的,“爱是一种无政府的力量,如果放任自流,它是不会安于法律和风俗所规定的范围的。”同时,随着物欲与自由主义的膨胀,结婚的决定开始掺杂着更多无关爱情的考量??
四、总结
婚姻家庭制度是指被一定社会所公认并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体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始终受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发展所决定。可以说,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根本上推动了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的的变迁,当然这不是唯一因素。
虽然我们不能确定婚姻制度的未来做准确预知,但是纵观变迁,我们
并且发展趋势将是趋于合理与完善。 不能说着将最终决定于经济基础,

㈢ 婚姻法的变革

1:1950年,掀起“休夫”高潮,因为1950年婚姻法的制定和党的政策宣传,让广大妇女解放了思想,从本质上认识到了自己也是独立的个体,以至于到1953年当年这一年的离婚案件在100万件以上。
1950年5月1日,《婚姻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基本法付诸实施,这部只有27条的新中国首部国家大法,彻底颠覆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第一条上明确写着:“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2:1980年,第一次修改后的《婚姻法》,放宽了离婚条件,并将计划生育写入法律。
从1957年到1976年的20年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1950年婚姻法建立起来的婚姻家庭制度受到了极大冲击,成为“被遗忘的法律”。
自反右运动开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处于一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婚姻亦循此规律。最显着的特点就是这个时期的离婚极度不自由。想离婚的不判离婚,不想离婚的由于政治的原因被迫离婚。
1978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现在要拨乱反正,就应该让中国恢复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的需要。同年,由全国妇联牵头、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等单位联合成立的婚姻法修改小组成立。
1980年9月1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即1980年婚姻法。这是我国第二部《婚姻法》,首次将“实行计划生育”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并将结婚年龄改为“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规定“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从而彻底废除了表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

3: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规定,同居不再非法,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中国人离婚也再不需要审查期和介绍信,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离婚最自由的国家之一。

㈣ 从根本上改革旧的婚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旧的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不仅是家庭痛苦的一种根源,把占人口半数的大多数妇女投入被奴役的深渊,而且也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如果不从根本上对旧的婚姻制度进行改革,必将严重地影响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㈤ 妇女的解放程度可以作为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尺。试以近代以来中国婚姻制度的变化说明这一点。

解析: ①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时期,倡导婚姻自由,婚丧方式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③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㈥ 中国近代婚姻制度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清朝——鸦片战争前,清律的婚姻方面沿用前代法律,1840年后,由于列强的入侵和国内资本主义运动的膨胀,清政府在宣统3年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其中第四篇“亲属”是调整婚姻关系的法律,不过至清朝灭亡,这部法案也未能公布。(公元1644年----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在法律上确定了男女平等,当然在婚姻上女性也摆脱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压迫的阴影。(公元1912年1----3月)北洋政府——北洋政府统治时间里,民事立法借助与清律,婚姻法律采取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这是种倒退。(公元1912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的民法,第四篇“亲属篇”便是调整婚姻关系的法律,不过这个冒似资产阶级的法律上却有浓厚的封建色彩。1,规定法定成年年龄是20岁,而法定婚龄是男18,女16岁,倡导早婚。2,维护夫妻间关系的不平等,规定“妻以其本姓冠以夫姓”。

㈦ 中国近代的衣食住行变迁 比如60年代 70年代什么的 详细的最好

近代与现代衣食住行的差别

近代 现代
衣 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其中长袍、马褂,为《服制》中规定的服饰,一般用于交际。 中国人的着装,也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并且年年翻新,变化无穷。城市年轻人的服饰,已逐步融入国际潮流。
食 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但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吃西餐成了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到1987年,中国人民已基本上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人们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注重吃好。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餐桌。城市人更讲究营养,注重膳食结构,粗粮,绿色食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住 "1854年,租界当局修订土地章程,准许华洋杂处,华人开始涌入租界。到了70年代,进入租界的华人富商数量愈加增多,他们也开始住进了洋房。最初他们的住房是完全按照外侨原住国的建筑式样建造的,是纯粹的西式建筑。但是随着进入租界的江浙富人的增多,房屋建筑者们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在建造洋房的过程中,又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这样就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也就更适合中国人的居住习惯,同时也使华人对西式建筑的认同感更为加强。 在汉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岛等地也出现了石库门式的里弄住宅。
" 中国人自古以来特别重视住房, 安居乐业使中国人幸福生活的一句成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空前的改善。农民们纷纷建造起了楼房,城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安居工程”也使中低收入的职工也能买到合适的住房。人均住房面积大大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宽敞的住房,而是追求具有现代设备、环境优美的舒适住宅。
行 电车、马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当时人力车的数量最多 汽车、飞机、轮船、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等,家用轿车已经开始普及,人们甚至已经在运用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作为新的交通工具去遨游太空了。
风俗 近代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的民主思潮的影响,主张“断发易服”“废除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移风易俗。但在广大的农村,女子缠足仍然没有停止。在城市,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那时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 取代等级森严界限鲜明的跪拜礼仪。 新中国成立后,在风俗习惯方面荡涤了封建糟粕,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反动会道门等社会丑恶现象。废除了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党 和政府还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㈧ 历史问题:近代以来中国婚姻观念的变化

以前时代:-以前有强烈的传统观念...所以有了被绑着的婚姻...不论男方怎么婚外情,女方只能忍...好处就是很少离婚现象....
到了上几代:-还是有哪些相亲的观念...婚姻都不错,通常问题都是没感情在...可是,有亲情在...
现代:-多数人都谈感情,谈金钱...有些只因为没了感觉和经济问题就离婚,造成许多小孩都是单亲家庭出生,都没完美的家...现代人的草率大家都看到了...
如今的婚姻负载了更多的期望和要求。一般说来,对于未婚者来说期待自己将来的婚姻里会王子或公主的出现;对于已婚者来说期待自己婚姻中会有浪漫和快乐的观念,现在看起来都无可厚非,而且合理正当,倘若把这些观念放在在六十年前,这女装批发 些想法会显得突兀,会显得不切实际,因为中国社会发生的剧变让时代背景迥然不同,因此就婚姻观念来说,已是此一时,彼一时。
在半个多世纪的六十年内,中国的婚姻观念在很多方面确实发生了变化,在三个具体方面,婚姻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分别是:婚姻的感情性获得大大提升;蘑菇 婚姻多样性的包容度已有大大提高;婚姻自由理念的显然已变成常识:

总之,从可感可知的角度来看,建国六十年以食用菌 来,中国人的婚姻观念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变化很多,远远不止上述三点,但这些变化可能是渐进的以至于有些变化难以被觉察,同时也会由于人们对已变化的观念太习以为常以至于忽略无识,毫无疑问,就婚姻观念的变化而言,它反映了我国婚姻制度连带的社会制度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婚姻主体的个人而言,相对建国初,普通的社会成员无疑是生活在一个相对更加开放、更加宽容和更加理性的时代,毕竟作为婚姻主体的个体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婚姻有了更多的掌握,婚姻越来越成为个人作决定的私人事务

㈨ 自古以来婚姻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近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西方婚恋观念的传播,中国人逐渐抛弃了旧有的传统封建婚恋观,树立起以爱情为追求目标,崇尚自由、平等、共同志趣的新的婚恋观念。这一时期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目的的变化、婚姻媒介的变化、婚姻决定权的变化、择偶标准的变化、夫妻关系的变化等五方面。

阅读全文

与近代改变传统的婚姻制度倡导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狐狸和蝉的故事中窥视是什么意思 浏览:698
龙岩办理健康证在哪里办 浏览:737
在婚姻中男人的成就感指的是什么 浏览:530
美女养蛇为伴是什么电影 浏览:520
有哪些跟枣核一样相似的故事 浏览:352
幸福树与文竹哪个好养 浏览:828
什么种类甜品健康 浏览:173
十级事业单位管理岗如何升级 浏览:463
经济犯罪最多判多久 浏览:899
幸福卷轴得转多少次 浏览:809
事业单位岗位薪级工资怎么套改 浏览:772
幸福的网名有哪些女 浏览:244
说好的幸福呢钢琴谱简单版怎么弹 浏览:811
婚姻证明打印怎么写 浏览:591
动漫里哪些美女漂亮 浏览:46
金水区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有哪些 浏览:860
婚姻危险信号有哪些 浏览:346
黄脸婆与美女相差多少 浏览:367
幸福在哪里2020年 浏览:711
新婚姻法如何规定结婚登记的 浏览: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