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娃遇上“婚姻敏感期”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
人这一生中,有两次是能够去靠近和拥抱爱情,一次是童年的时候,一次就是他们成年以后。
人们都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形容的就是孩子们小的时候,感情都是非常的纯洁的,而且没有任何猜疑。
童年时候的感情,虽然看上去十分的简单和纯洁,但其实背后却蕴含着很多成人后要遵循的道理。
③给孩子做好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彼此在表达爱意的时候,也应该学会内敛一些,毕竟父母的行为对于孩子是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所以,当父母表达爱意的时候,应该学会使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例如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进行亲吻,或者更进一步的亲密行为,这样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用在自己身上,去表达对别人的喜欢的,从而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
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的纯真和简单的,作为父母,我们既要懂得去守护孩子心目中这一方纯净的土地,也要懂得教会孩子去尊重别人,这样才是最关键的。
正视孩子的婚姻敏感期,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空间,将来也能让孩子更好的去面对婚姻和家庭生活。
⑵ 六岁的孩子说想结婚,家长应该怎么引导
孩子6岁说想结婚,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让孩子长大之后再结婚。其实孩子6岁的时候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度并不全,而且他们不知道结婚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也不明白结婚会带来什么。有些人觉得结婚就是两个人可以一辈子在一起,而且有些孩子想要跟一个人在一起一直玩的话,他们就希望能够和对方结婚。他们的结婚意识并不是特别的全面,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知道结婚是怎样的想法。
所以也可以看到他们这群天真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从来都不会考虑过多的想法,他们考虑的是希望能够遇见更多有趣的人,孩子希望能够和家长一直在一起,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现。等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孩子就可以开始转移目标,他们会从身边的好朋友开始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结婚对象。家长千万不要恐慌,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婚姻的认识是美好的,千万不要用错误的引导去打破孩子心中的美好。
⑶ 小学时孩子回家就说谁喜欢谁了,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他
如果看过《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一定知道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都会经历不同的敏感期。
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更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心理过程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这时期即称为“敏感期”。
⑷ 孩子在幼儿园被男生表白,我该怎么做
现在的小孩,一个一个都是鬼灵精,这早就不是我们小的时候单纯无知的时代了。他们一出生就接触的是手机、电脑等等高科技的东西,而飞速发达的网络让他们的视野变得无比的宽阔,因此他们也比父母们想象中要更早熟一些。我的小侄子曾经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对我说,他们班有一个叫慧慧的小姑娘,是她的女朋友,这让我忍俊不禁,同时也在感慨:现在的时代,孩子们的思想也变得更加开放。
幼儿园的宝宝这是处于智力的萌芽期。做家长的实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事而产生各种各样杞人忧天的念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是悲观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用陈旧的思想而扼杀了孩子们善良的天性。
⑸ 如何帮幼儿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
现在,他5岁了,不想和我结婚了,而要和同班的小女生果果结婚。理由是他长大时我就老了。 朋友安娜是郑州市牧专幼儿园的园长,她说,从小孩嘴里冒出结婚之类的话很正常,这说明孩子进入婚姻敏感期了,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他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阶段。现在的父母也多能明白这是正常现象,不再认为孩子说这话是羞耻、丢人的事情。 幼小孩子的快乐和安全感来自于父母,当他懵懵懂懂知道结婚意味着亲密之后,就会希望和爸爸或者妈妈结婚,表达自己的依恋。年龄再大一点,他的交往圈子逐渐扩大,开始发展除父母之外的依恋关系,这个时候他的结婚对象会发生变化,从父母转向他喜欢的小朋友。 小孩心中的结婚仅仅是表达喜爱之情,仅仅是自己与喜欢的人建立依恋关系的方法,他们并不明白结婚的真正含义,因此结婚对象会随着喜欢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今年暑假前的一天,儿子有点失落地告诉我,果果不喜欢他了,不想让他当老公了,而想让铭铭当老公,而他们班的皮皮也要跟果果结婚。 在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拒绝,面对别人的拒绝,很多人会把别人的拒绝等同于对自己本身的否定,从而万分痛苦。事实上,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满足我们的所有要求,别人是有拒绝的权利的。我读过我国着名儿童教育家孙瑞雪老师的书,知道这是一个帮孩子正确面对拒绝的好机会。 我告诉儿子:喜欢是两个人的事情,你可以喜欢果果,也可以不喜欢她,同样的,果果可以喜欢你,也可以不喜欢你。你如果想让果果继续喜欢你,可以付出努力,做一些她喜欢的事情来吸引她,如果她仍然不喜欢你,你是可以重新选择的,没有关系的。而且,她不喜欢你不是因为你不好,你仍然是很棒的。 孙瑞雪老师说,当孩子可以重新选择的时候,就等于帮助他选择了一条出路。很多人因为失恋而自残自杀,就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面对拒绝,他不知道自己是可以重新选择的。这些道理给一个5岁多的孩子来讲,似乎大而无当,然而在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接受能力远远超过我们成年人的想象。让孩子从小就渐渐学会这样面对问题、处理情绪,是可以受益一生的。 儿童时期是一个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在童年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帮孩子在这个时期健全他的情感世界,让他建立健康的爱的观念,让他明白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系需要付出努力,这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婚姻。
⑹ 婚姻如果不能走到最后,父母该如何帮孩子度过困境
直接告诉孩子已经离婚,让他接受现实,很多夫妻离婚后为了不伤害孩子都会选择不告诉孩子,过着离婚不离家的日子,孩子也是有感觉的,你们两个情感出现问题,他也是能感觉得到,有时候说不出来,可是心里都很清楚,这时候你就没必要再隐瞒离婚的事情了,反而更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让他接受这个事实。而且还要跟孩子说虽然离婚了可他依然被两个人爱着,依然会很幸福。
为了孩子好,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效果。很多夫妻在离婚后会把孩子看得很重,怕孩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而选择隐瞒。平常在孩子面前还表现出一副恩爱的模样,其实暗地里已经不知道吵过多少次,彼此之间早已经没了感情。不管你们在孩子身边装得多和睦,孩子都能看出来。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都是很敏感的,哪怕发生细小的变化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离婚的夫妻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告诉孩子。
⑺ 女儿对婚姻有恐惧症,我该如何帮助她
有一些女性会恐惧婚姻,我觉得她们主要是担心在婚姻中没有安全感。这主要是受自己在婴幼儿及学前时期自身安全感缺失的影响,也受自己在之后各个发展阶段安全感缺少、自己第一次婚姻失败、周围其他人婚姻失败等共同的影响。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孩子的安全感培养最主要的应是在0~6岁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做大人的要尽可能确宝孩子抚养人及抚养人情绪的稳定、孩子成长环境的稳定、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陪伴、积极给予孩子信息反馈。如果大人做到了这些,孩子的安全感就建立的很好。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其内心就会平稳、安定,而且也有力量。如果大人没有很好的把握孩子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敏感期,就会导致孩子的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会因此产生依赖父母、逃避问题、不能接受批评、难以适应环境、接交朋友少、难以信任别人、控制欲强烈、情绪不安稳、与家人关系紧张等现象。
作为男人们,你们该给女人们的另一部分安全感,你们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准备好,奉劝你们不要踏入婚姻,否则,给女人带来的只能是伤害!更不要无缘无故让女人怀孕生孩子,那样,只会毁了女人的一生!
⑻ 如何对待处在婚姻敏感期的幼儿 措施
婚姻的敏感期一般4岁以后,初始阶段为对父母的喜欢,并没有年龄的区分,但发展一定阶段,就会意识到该跟同龄人结婚。就会从小朋友中选择对象,但一相情愿而受挫时,我们成人应该告诉他:“喜欢是两个人的事,我觉得你可以重新选择。”实际上,我们在帮助他选择一条出路,这个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时期过去后,就会使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和自己爱慕的伙伴交往。再发展一段时间,还会因为喜欢而痛苦。 等孩子长到五六岁时,他们会坦然接纳这个事实:你很不错,所以也有别人喜欢你;你可以选择别人,也可以选择我,没有关系;你不选择我,不代表我不好;你选择他,也不代表我不如他,而是你们更合适。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在童年时期顺利度过婚姻的敏感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事实上,婚姻的敏感期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儿童的情绪、情感是否达到一个成熟的状态。儿童通过几个月来发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成人10年或者一生都没法解决。 许多家长对待这个问题勒令孩子不许谈论这个话题,也不许交往,这样不仅破坏了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同时也过早的给孩子强行加入一些暧昧的意识和不良的意识形态观念。 所以,婚姻敏感期到来的时候,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很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为儿童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为儿童建立更好的爱的观念和幸福的情绪。
⑼ 孩子对婚姻的话题很感兴趣,他为什么这么感兴趣
记得我还在早教工作的时候,有位不到三岁的女孩说:“我马上就可以结婚了,我还要穿白色的婚纱,变成美丽的新娘子,新娘还要和新郎睡在一起,还要亲嘴,生好多宝宝”。如果这些话是从你孩子嘴里说出来时,你会如何回应孩子呢?
有的家长说:“你还这么小,不能结婚”。家长心理很担心孩子早熟,小小年纪,怎么懂得这么多?所以,家长大部分时候会制止或不允许孩子说类似的话。
着名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在她的着作《善解童贞》一书中说:孩子当下的爱情,与未来经营爱情和婚姻的能力密切相关,爱情教育不是鼓励或禁止孩子的爱情,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爱情发展阶段。
在报道中,幼儿负责人说是邀请孩子们自愿报名参加这次集体婚礼的,家长们也是自愿参加。关于这次幼儿园集体婚礼的活动,教育专家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提到,在活动的整个过程和孩子们的照片中,看不到孩子们发自内心流露出的幸福和喜悦,更像是迎合台下的父母和老师,更像是一场表演,一场婚纱礼物的秀场,而不是让人内心洋溢幸福的婚礼。这样反倒破坏了婚礼的神圣感(穿上礼服走过场),孩子没有独立自主感(婚礼由他人控制),不是由孩子自由意识的体现,也不是孩子需要的。
⑽ 幼儿敏感期的解析及应对方法
01
情感敏感期
出现时间:一般在4岁半-5岁半这个阶段出现。
虽然上了幼儿园后,孩子慢慢的已经接受了和妈妈的分离,分离焦虑会减轻很多。但不少细心的妈妈发现,这个时期的宝宝感情变得很脆弱,会很粘着妈妈,会对爸爸妈妈的反应与对他的表现很敏感。
比如,经常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
还总是粘着妈妈说“妈妈,你不要看手机,陪我玩”、“妈妈、你陪我睡”、“妈妈,你陪我上厕所”……
这时的孩子,并不是变得爱哭了、脆弱了、越来越胆小了,而是正在经历情感敏感期,是孩子情感的正常表达。
建议:
① 给宝宝表达情感自由,并且正向、理智的应对,千万别抱怨孩子、也别对孩子发脾气;
② 多陪伴孩子,增加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③ 多安慰、鼓励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02
人际关系敏感期
出现年龄:一般出现在4-6岁。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可能喜欢往人堆里凑,喜欢和大家一起玩。但从某个时期开始,回家和妈妈聊起幼儿园的生活,会经常念叨某一两个小朋友的名字,只喜欢和某一两个小朋友玩。
而且往往是从用食物、玩具到用个人能力交朋友三个阶段。
等到最后就是和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小朋友一起,或是双方能够相互理解。这时孩子会慢慢发现,原来真正的朋友是有相同的兴趣、可以相互理解、能玩到一块去。当孩子交朋友时是用这样的方式去衡量,那就会与好朋友相处的很和谐了。
最近,我发现我儿子放学后,经常和他们班的另外两个小朋友一起玩,而且他们三人都有自己的“专属身份”(动画片《迷你特工队》),他是塞米,而且三人一起玩,用他们的方式,每次都特别开心。这就是他们找到了共同的兴趣。
建议:
给孩子自由空间,让他自己去处理问题,直到需要家长时再介入,介入时要先让孩子说出他们的纠纷、找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03
身份确认敏感期
出现年龄:一般出现在4-5岁。
就像前面说到的,孩子会开始崇拜某一个偶像,或是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偶像。小女孩会爱穿爱莎公主的裙子、小男孩会希望别人喊自己“蜘蛛侠”、“超人”等,当孩子有这些表现时,说明孩子处于身份确认敏感期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经常通过模仿、扮演偶像,不断充实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偶像身份来表达自己。
建议:
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允许孩子模仿,并且用偶像的力量正确引导孩子成长,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敏感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04
婚姻敏感期
出现年龄:一般在4岁后,也有些孩子3岁多就会进入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阶段。
前阵子,儿子放学回家,总跟我说“结婚”的话题,每次都说“妈妈,我要和你结婚!”
不清楚缘由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很好笑,但请不要笑话孩子,在经历了“人际关系敏感期”后,孩子便会进入“婚姻敏感期”,孩子在这个阶段会“爱上”某个人,喜欢与这个人分享、一起玩等。
建议:
不要笑话孩子,也不要回避孩子问的问题,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从这个时候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婚姻观。
05
审美敏感期
发生年龄:一般发生在2.5~5岁之间。
当进入审美敏感期的孩子,家长会发现,会变得很爱美,自己挑选自己觉得漂亮的衣服穿、会学妈妈“化妆”、穿妈妈漂亮的高跟鞋,并且在自己的一番装扮后,还希望被家长夸奖。
建议:
无需按着成人的审美观,给予负面的评判,而是要迎合孩子的审美标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坚持与执拗,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审美敏感期,等孩子大了,阅历丰富了,审美观自然会慢慢趋向于正常。
京妈说:来说说,你家孩子经历这些敏感期的时候,都发生过哪些好玩有趣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