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姻资讯 > 论婚姻与独身讲的是什么

论婚姻与独身讲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0 11:31:59

1. 婚姻与独身各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我个人认为,婚姻的好处就是有了避风港,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有一个人商量,而且可以不在孤单,有个人分享你的痛苦与快乐。
至于婚姻的坏处呢,就现在这个社会来说,第一是要面对很大的开销,比如,亲戚朋友的婚礼就增多了一倍,而且要面对将来的孩子的到来而且还要很快的赚钱,因为家庭要开销,孩子要开销,父母要开销
独身的害处就是非常的孤独,好处呢就是自由

2. 名着阅读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着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挚朴,令人动容。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培根随笔集》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谈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论美》等着名篇章。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
《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3. 急求培根的《论婚姻》的读后感英文版~~五十到一百词就好!!!

看了培根随笔,感触颇多,培根用文言文式的随笔把人生 的各个方面都论了明白,就像论哲学,论政治,论经济,论宗 教,论教育,论生活,论爱情,论友谊,论情趣,等等。虽然 每一篇都短短的,但都使我受益匪浅,而且还让我开阔了眼界 。 这本《培根随笔集》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他在 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与重要性,他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 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 ,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 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 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 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 从 《培根随笔集》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 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 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 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 、“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 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 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 ”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培根随笔的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蕴含着培根的思想 精华。 而且在书中可发现许多的名言: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 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 一代。这时我想起那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是啊,在我们的学生时期,就像一颗刚发芽的树苗, 正是需要知识来灌溉的时期。搜易,只有我们拥有者知识的力 量就不怕日后的风雨袭击!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4. 培根随笔的情感是什么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本书分为《论美》、《论善与性善》、《论真理》、《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从 《培根随笔集》的 《论真理》、《论死亡》、《说人之本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位》、《论帝王》、《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谊》、《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谈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伪装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谈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论美》等着名篇章,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
。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机遇难得,然而不可以创造机遇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抓住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到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据介绍,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中国某个地方曾经一度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而现有却不然。原因很简单,也是缺乏诚信。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以上是我对《培根人生论》部分章节的一点肤浅认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偏颇。深望各方予以改正。

望采纳~\(≧▽≦)/~啦啦啦

5. 求培根随笔的主要内容

《培根随笔》的佳段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读书的名言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培根(英国) 3.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英国) 4.有些书只需品尝,有些需要吞咽,还有少数的应该细嚼。---培根(英国) 5.人类智慧和知识的形象将在书中永存;它们能免遭时间的磨损,并可永远得到翻新。---培根(英国) 6.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培根(英国) 7.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与智者交谈;在生活的事务中,我们通常都是与愚人交谈。---培根(英国) 培根 Bacon, John (1740.11.24,英格兰 伦敦~1799.8.4,伦敦) 英国新古典派雕刻家,曾使某些雕刻技巧臻于完善。1754年在伦敦兰贝斯(Lambeth)一家瓷器厂当徒工,学徒期间曾改进人造石雕像的方法,后又使这一工艺达到完善地步。1763年左右开始尝试用大理石雕刻,并改进了照模型雕刻大理石的方法,为此发明了一种比较完善的仪器,这种仪器比较精确,能准确衡量各个方向的尺寸,装在小罗盘内,既可用于模型,又可用于大理石。1769年荣获皇家美术院为雕刻颁发的第一枚金质奖章,获奖作品是描绘埃涅阿斯(Aeneas)逃出特洛伊城的浅浮雕。1770年展出战神雕像,荣获美术协会的金质奖章,并当选为皇家美术学院的非正式院士。西敏寺中的一些纪念碑也是他的优秀作品。
[编辑本段]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名人姓名:培根 出生年代:1561~1626 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 名人国家:英国 相关介绍: 弗兰西斯 ·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使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 《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着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培根本计划写一部大书,名为《伟大的复兴》,分为六个部分,《新工具》是其中的第二部,但未能完成。 从 《培根随笔集》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谈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论美》等着名篇章,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 该书1597年出版时只有10篇文章,1612年出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增至58篇,培根逝世31年后的1657年Rawel将培根未完成的随笔《论谣言》作为第59篇收入最终构成了今天流行的版本。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编辑本段]培根随笔的名言整理
1.知识就是力量。 2.只知哲学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导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 类别:人生 3.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类别:人生 4.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类别:事业 5.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类别:修养 6.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类别:科学 7.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 类别:道德 8.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类别:人生 9.一般来说,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 类别:青年 10.因结婚而产生的爱,造出儿女;因友情而产生的爱,造就一个人。 类别:友情 11.机会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捉而你不捉之后,就要把秃头给你捉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捉住的。 12.在开端起始时善用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 类别:智慧 13.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类别:时间 14.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类别:人生 1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类别:思想 16.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看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类别:事业 17.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类别:人生 18.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类别:人生 19.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它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类别:思想 20.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 类别:成功 21.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度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使人致病。俗语说:人总是乐于把最大的奉承留给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却可以治疗这个毛病。朋友之间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忠告:一是关于品行的,二是关于事业的。 类别:事业 2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类别:时间 23.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类别:教育 24.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 类别:人生 25.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仅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类别:成功 26.实践中的失败主要由于不知道原因而发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两种企望:对知识和力量的企望真正相和在一起了。 类别:失败 27.金钱是品德的行李,是走向美德的一大障碍;因财富之于品德,正如军队与辎重一样,没有它不行,有了它又妨碍前进,有时甚至因为照顾它反而丧失了胜利。 类别:人生 28.幸运的时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将掉价了。 类别:人生 29.最好的办法是把青年的特点与老年的特点在事业上结合在一起。从现在的角度说,青年可以从老年身上学到他们所不具有的优点,而从社会影响角度来说,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年青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是崇高的。 类别:事业 30.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 类别:修养 31.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图画所不能表现,初睹所不能见及者。 类别:人生 32.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类别:真理 33.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类别:教育 34.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类别:道德 35.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益处了。 类别:友情 36.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类别:工作 37.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度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使人致病。俗语说:人总是乐于把最大的奉承留给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却可以治疗这个毛病。朋友之间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忠告:一是关于品行的,二是关于事业的。 类别:友谊 38.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类别:时间 39.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类别:时间 40.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类别:修养 41.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类别:人生 42.人们大半是依据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据他的学问与见识而谈话,而其行为却是依据他们的习惯。 类别:人生 43.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意义来论孤独说,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 类别:友谊 44.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类别:人生 45.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结局是不幸的。 类别:智慧 46.人们说得好,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类别:真理 47.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类别:读书 48.人们大半是依据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据他的学问与见识而谈话,而其行为却是依据他们的习惯。 类别:思想 49.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类别:友情 50.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类别:青年 51.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类别:人生 52.爱情就像银行里存一笔钱,能欣赏对方的优点,就像补充收入;容忍对方缺点,这是节制支出。所谓永恒的爱,是从红颜爱到白发,从花开爱到花残。 类别:爱情 53.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类别:修养 54.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类别:人生 55.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类别:真理 56.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 类别:人生 57.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类别:人生 58.没有可倾心相谈的知交的人们,是个吃自己和自己心的食人鬼。 类别:友谊 59.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类别:时间 60.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像萌芽一般,在一个真理之下又生一个疑问,真理疑问互为滋养。 类别:真理 61.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类别:学习 62.当命运微笑时,我也笑着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类别:人生 63.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秘以友谊对于人世间生,真像炼金术所要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 类别:人生 64.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类别:科学 65.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类别:人生 66.爱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 类别:智慧 67.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 类别:智慧 69.严厉生畏,但是粗暴生恨,即使公事上的谴责,也应当庄重而不应当侮辱嘲弄。 类别:人生 70.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类别:科学 71.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 类别:爱情 72.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类别:智慧 73.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类别:人生 74.由智慧所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本性。 类别:人生 75.誓言是否有效,必须视发誓的目的而定;不是任何的目的都可以使誓言发生力量。 类别:人生 76.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类别:人生 77.命运如同市场。如果老待在那里,价格多半是会下跌的。 类别:人生 78.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 类别:道德 79.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类别:事业 80.与智慧相伴的是真理,智慧只存在于真理中。 类别:真理 81.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 类别:友谊 8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类别:修养 83.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类别:爱情 84.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类别:真理 85.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噩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类别:人生 86.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类别:读书 87.科学的真正的与合理的目的在于造福于人类生活,用新的发明和财富丰富人类生活。 类别:科学 88.在富人的想象里,财富是一座坚强的堡垒。 类别:人生 89.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类别:读书 90.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类别:事业 91.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快捷方式通常是最坏的路。 类别:人生 92.金钱好比肥料,如不撒入田中,本身并无用处。 类别:人生 93.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抑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难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类别:修养 94.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类别:教育 95.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类别:修养 96.如果你考虑两遍以后再说,那你说得一定比原来好一倍。 类别:人生 培根:《随笔·论财富》 《培根随笔》读后感 论论论一共六十个论,把人生的各个方面都论了个明白,论哲学,论政治,论经济,论宗教,论教育,论生活,论爱情,论友谊,论情趣,论艺术,论命运,论心计。虽然每一篇都是短短的,但这样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了,也可以说培根的话语即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吧。 这本《培根随笔集》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他在教导父母怎么对儿女时,颇有见地指出:“父母对子女在管教上要严,在钱财上宜松,这才是上策。”他在教导父母怎么教儿女最好时告诫人们:“人们(父母、教师或仆人无不如此)往往不够明智,怂恿子女在年幼时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时兄弟失和,家无宁日。”培根认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长宜及时为他们确定将来从事的职业并加以培训。也不可过分迁就儿女的心愿,以为他们会为早年的爱好而奋斗终生。如果子女有强烈的爱好和超人的天赋,则不妨顺其自然。培根还说“子女是父母的辛劳苦中带甜,也给他们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对生活的忧虑,却也减轻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只用了两句话就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说得那么透窃,难怪雪莱评价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一动人的美感,他的论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在我们学生阶段的青少年,就象是一棵树苗,总希望能够得到春雨一般的滋润,早晨的太阳一样给我们的温暖.当然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必须有经历暴风雨的思想准备。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伯特兰·罗素说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培根随笔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着中的经典着作。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书 名: 培根随笔 作 者:(英)培根,曹明伦译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1 ISBN: 9787540213299 开本: 16开 定价: 10.00元
内容简介
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这本书1597年出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1612年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在培根逝世31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作为第59篇收入其《随笔》,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58篇为标准。《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图书目录
译序 第一篇 论真理 第二篇 论死亡 第三篇 谈宗教统一 第四篇 论复仇 第五篇 谈厄运 第六篇 论伪装与掩饰 第七篇 谈父母与子女 第八篇 谈结婚与独身 第九篇 论嫉妒 第十篇 论爱情 第十一篇 论高位 第十二篇 说胆大 第十三篇 论善与性善 第十四篇 谈贵族 第十五篇 论叛乱与骚动 第十六篇 谈无神论 第十七篇 论迷信 第十八篇 论远游 第十九篇 论帝王 第二十篇 论进言与纳谏 第二十一篇 说时机 第二十二篇 论狡诈 第二十三篇 谈利已之聪明 第二十四篇 谈革新 第二十五篇 变求速 第二十六篇 谈貌似聪明 第二十七篇 论友谊 第二十八篇 谈消费 第二十九篇 论国家之真正强盛 第三十篇 变养生之道 第三十一篇 说疑心 第三十二篇 谈辞令 第三十三篇 说殖民地 第三十四篇 论财富 第三十五篇 论预言 第三十六篇 论野心 第三十七篇 谈假面剧如比武会 第三十八篇 说人之本性 第三十九篇 谈习惯和教育 第四十篇 谈走运 第四十一篇 论有息借贷 第四十二篇 论青年与老年 第四十三篇 论美 第四十四篇 论残疾 第四十五篇 说建房 第四十六篇 说园林 第四十七篇 说洽谈 第四十八篇 谈门客与朋友 第四十九篇 谈求情说项 第五十篇 谈读书 第五十一篇 论党派 第五十二篇 论礼节与仪容 第五十三篇 论称誉 第五十四篇 论虚荣 第五十五篇 论荣华与名誉 第五十六篇 论司法 第五十七篇 论怒气 第五十八篇 论变易兴亡 残篇 论谣言
图书信息
培根随笔 作 者: (英)培根 着,张春阳 编译 出 版 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12-1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30412473 定价:¥9.60
内容简介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书目。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6. 《培根随笔》的简介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名人姓名:培根 出生年代:1561~1626

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

名人国家:英国
相关介绍: 弗兰西斯 ·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
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使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
《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着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培根本计划写一部大书,名为《伟大的复兴》,分为六个部分,《新工具》是其中的第二部,但未能完成。
从 《培根随笔集》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内容主要是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许多方面,其中有《谈读书》《论真理》《论嫉妒》《论死亡》《论美》等着名篇章。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

该书1597年出版时只有10篇文章,1612年出版增至38篇,1625年版增至58篇,培根逝世31年后的1657年Rawel将培根未完成的随笔《论谣言》作为第59篇收入最终构成了今天流行的版本。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

《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培根随笔》的名句

· 知识就是力量。 --- 培根

· 奇迹总是在不畏中闪现。 --- 培根

· 安逸和满足易成为腐败与堕落的温床。 --- 培根

· 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种尺度。 --- 培根

·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 培根

·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 培根

·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根

·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 《培根论说文集》

·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 《培根论说文集》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 --- 《培根论说文集》

· 过于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 《培根论说文集》

·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 《培根论说文集》

·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 培根

· 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 培根:《论美》

·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肃然起敬的。 --- 培根

·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 培根

· 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 《培根论说文集》

· 饶舌的人多虚妄。 --- 培根

7. 对于独身主义来说,结婚对于他们来说是什么

另一个是所谓的独身主义者。他们会认为婚姻是一种负担,即使他们有真爱,未婚的人一无是处,单身的人帮助世界。有孩子的人有很好的理由担心未来,因为他们必须把自己最宝贵的孩子留给未来。即使有些人只活一次,他们也可以选择更多、更好、更人性化的黑莓来独身。但也有一种贞节,认为婚姻或贞节只是生命形式的选择。


对他们来说,这更是一种约束,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妥协成本来容纳对私人空间的入侵。然而,在他们三十岁甚至更大的年纪,人们的心态将发生变化,从“终身保持婚姻链条,享受单身,有无伴侣;只有30%的人是独身者,13%的人正在积极寻找伴侣。%的未婚者认为婚姻和爱情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东西;持有“爱不一定要结婚”。

8. 作文 谈谈对单身和婚姻的看法和理解

认识了婚姻的“抉择真谛”的人才应该结婚。
婚姻的抉择真谛是──决定成婚时,明知极可能会有更好的人出现,但是此时此地此生,我就是选择了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树林里的两只鸟,不如手里的一只鸟。
眼前即可掌握的小小幸福,大过未来不可测、不可知的机缘。
当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 詹皇且 他(她)最好、最漂亮、最有钱、最能干……而是因 他(她)是现在最适合我的人。即使有更好的人出现,仍然不会改变。这辈子,有了你我就满足;现在我接受了你,以后你会怎样,我会如何,也都认了。这正是选择的真谛。
你可以继续干挑万选,继续等待前世冤家,等自己更有钱、更有智慧、更懂得看人时才结婚,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妨做这样的选择题──在50岁时与最理想的人结婚,在30岁时与次好的,甚至只是还可以的物件结婚,你会如何选择?
这两者之间极重要的差异,不是十全十美与七全八美的条件距离,而是50岁与30岁之间,整整20年的岁月成本。
如果你认 生命价值高、时间宝贵,在婚后多年发现有更好的物件出现时也不后悔,那表示你早己踏实地开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 涨掖又械玫搅讼嗟钡氖栈裼胂怖帧
当你心动又想行动,情绪正在最佳状况,对婚烟有了正确认识及心理准备时,就可以结婚了。而这时的物件是不是今生最好的,根本是个看起来很实际,其实却很可笑的问题。当你具备结婚的身心成熟条件,无******和谁结婚,都有可能组成幸福家庭。当你全然肯定自己想结婚及经营婚姻时,七全八美的物件就是最好的候选人。
在宽广的未来森林里,也许会有无数只孔雀可以和你结姻缘,可是你宁愿选择眼前的唯──也许只是母 或小麻雀,但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彼此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地去经营婚姻。
对许多黄脸婆和白发王子而言,和对方一起成熟、一起老去,就是一种幸福。对方是不是最好的,根本不重要;外面是不是有更好的,他们也根本“看不到”。这正是婚姻的庄严与美妙,婚姻不是条件的比较,而是选择的艺术。婚姻是彼此在适合结婚的季节里,潇洒地做唯一不二的选择。

阅读全文

与论婚姻与独身讲的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婚姻法有什么补偿 浏览:77
医学是什么事业 浏览:890
当幸福来敲门评价为什么高 浏览:885
新安民间故事有哪些 浏览:308
什么属相走不上事业大运 浏览:785
健康的花什么样 浏览:340
爱情期间钱怎么花 浏览:897
九棵树健康证在哪里办 浏览:625
幸福树怎么用硫酸亚铁浇灌 浏览:298
大陆农村题材爱情电影有哪些 浏览:860
最正婚姻观是什么 浏览:491
幸福树干叶子和掉叶子是怎么回事 浏览:716
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员月车补多少 浏览:699
演讲学习故事的开头怎么写 浏览:533
幸福美满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601
思政课要讲好什么改革开放故事 浏览:596
山阳办健康证多少钱 浏览:507
东北古代有什么美女 浏览:429
事业单位年终奖停了怎么办 浏览:538
坪地哪里可以办理餐饮健康证 浏览: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