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婚姻资讯 > 如何避免婚姻期间的债务

如何避免婚姻期间的债务

发布时间:2022-06-27 03:19:52

㈠ 离婚协议如何约定如何避免约定夫妻共同债务

离婚协议不能逃避夫妻共同债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时,双方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承担,如果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夫妻无法就债务清偿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㈡ 婚姻存在期间的债务怎样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如果是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否则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简单的说,此规则确定了“共债共签”的规则,对于明显超过家庭生活需要所负债务,如果只有一方对外举债,首先要看另一方是否追认,如果不追认,则需要债权人一方来举证证明债务人夫妻共同受益,或基于共同的举债表示,如果不能证明,该举证不能的后果由债权人承担,另一方不再负有清偿债务的责任。

㈢ 婚姻期间债务

法律分析: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㈣ 如何规避离婚债务风险

第一,事前预防,婚内协议

常言道,未雨绸缪,说的就是事前防范的重要性。夫妻之间订立婚内财产协议,是防范债务风险产生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所以,在一些债务问题凸显严重的家庭或另一半在恋爱时已经表现出频繁借债的行为,即可签订婚内财产协议,以降低自己被负债的风险。

第二,条件允许,全额付款

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本质特征是所涉债务是否用于家庭生活。也即原则上切断用于家庭生活的其他资金来源,便有可能避免负债。如今,大部分家庭婚后所产生的债务基本上来自房贷、车贷。然而,若如配偶一方在外举债,而其在举债时亦确实存在房贷、车贷等债务,则会被合理推断所举之债是用于偿还房贷、车贷等共同生活的领域,更有甚之,不排除配偶一方会联合债权人称所借之债确用于前述共同生活的领域。因此,切断房贷、车贷的资金来源尤为重要。倘若条件允许,建议尽量采取一次性付款的方式购置家庭财产,避免配偶一方恶意借债并将所借之债指向家庭生活。

第三,不知情形,请勿签字

2018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关于夫妻债务的认定,最新立法强调“共债共签”原则。我们家事团队在处理大量的离婚案件过程中,还是发现相当一部分当事人对配偶一方惟命是从,没有法律意识,配偶一方拿什么协议过来要求签字,二话不说,乖乖顺从,殊不知在劳燕分飞对簿公堂时,需要为自己当年鲁莽大意的签字行为,背负巨额债务。所以不知情的借款,一定不能签字。

第四,发现借款,告知他人

前文所述,夫妻之间可以订立婚内财产协议,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的处理意见,但该协议的效力还仅仅停留在两夫妻内部,并不能对抗债权人,这主要是为了保护不知情的债权人利益,避免夫妻之间通过恶意串通使一方免除责任,从而损害到债权人的利益。怎么办是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从立法规定来看,只要第三人知道婚内财产协议的存在,即可免责。因此,在发现配偶一方正在借款时,可以通过微信、彩信或邮寄律师函、告知函等途径,将婚内财产协议出示给出借方。

第五,婚姻危机,留心账本

夫妻之间如果长期冷战超过半年以上或一年内没有夫妻生活,是极容易出现婚姻危机的。如果你的配偶又恰是生性极端、做事狡猾,每逢争吵必恶言相向、甚至挥拳家暴的人,一定要多加注意,这类型的人容易走偏门邪道,复仇心较重,不排除为了筹备离婚而伪造巨额债务。此时你有必要对家庭的日常支出进行做账,并保留所有收支凭证,包括工资收入明细、日常消费凭证等,以备将来解释无借款必要,所借款项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第六,情势不妙,分居居住

一旦发现配偶一方在外有举债的苗头,应立即分居居住,隔离双方共同生活的状态。如果配偶一方所借款项并非用于家庭生活,而双方确因感情不合长期分居,因没有分享到借款的利益,且双方确已分居生活,故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不会认定所借款项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而被归结于配偶一方个人的债务。因此,双方分居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至于如何分居,怎样的证据才有力证明分居的事实,可以关注“广州律师王幼柏(wyb4155)”中《分居满两年,自动离婚是真的吗》一文。

第七,避免混同,隔离转账

我在处理离婚案件过程中,曾经接待过一位当事人,她诉说她的配偶特别狡猾,在离婚诉讼过程中,私自在外借债,且未经自己的同意,在所借的资金中竟向自己的银行账户中也划了相当一部分款项,以制造所借款项是由两人共同使用的假象。这位当事人虽在法庭上极力抗辩,对其借款的事情确不知情,但碍于所借款项流向自己的账户内,在证据面前作这样的解释恐怕无济于事,有理说不清,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在夫妻感情出现严重问题时,一定要做到财产隔离,切不能出现相互转账的情形。同时,如果可以,通过注销卡号或更换卡号的方式来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

第八,感情不合,充分举证

关于躲避债务的公式,本律师总结为:无举债合意+无共同使用=个人债务。无举债合意比较容易证实,原则上没有共同签字或无事后追认的行为均可认定为无举债合意。但要证实无共同使用的情形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毕竟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中,确需要一定的资金维系,由此配偶一方所借款项极容易被认定为用于共同生活,特别是涉及到小额借款,便直接推定是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因此,要想否定所借之债没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如前所述,分居很重要,但分居亦应有前提原因,因感情不合的分居才能推定为没有用于共同生活的可能。所以,有必要充分举证双方感情不合。

第九,破釜沉舟,势必追偿

双方签订婚内债务协议,亦是有效避免“被负债”的产生。双方可以在婚内债务协议中明确约定:“未经双方同意,一方不得擅自借债,如有违反,由举债方自行承担清偿责任,非举债方可向举债方追偿所有经济损失。”我相信有了这样的协议约定 ,能够让配偶三思其伪造债务的行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挽救“被负债者”的经济损失。

第十,严控财务,优选公司

我们婚姻家事团队-广州王幼柏律师团队所处理的大量离婚债务案件中,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个人名义举债,另一类是以企业名义举债。当然,在甄别其债务的真实性问题上,以个人名义举债的真实性较容易判断,但以企业名义举债或因经营所产生的债务的真实性较难判断。不少伪造债务的配偶一方,大多采取利用企业作为幌子,企业中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尤为常见。因为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是需要经营者、投资者以其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而往往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集中在配偶一方,使虚假交易、虚假债务的问题凸显严重。因此,夫妻双方在决定做经济实体时,企业控制权不在手上的配偶,尽量参与财务管理,严控企业的收支。或双方可选择开设有限责任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债务牵连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

㈤ 有用,如何避免陷入夫妻共同债务的泥潭

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的共同生活需要,以及对共同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无论其名义上是否以一方为债务人,夫妻双方负有共同偿还的责任。
在时间上,夫妻共同债务形成的期间一般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婚前一方所负的债务符合条件的也可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在范围上,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五)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六)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七)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八)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九)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十)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离婚后承担的连带清偿责任是无法避免的。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当然,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或一方所有,也可以约定债务各自承担或归一方全部承担。这种协议约定是有效的,也是法律所认可的。但是,夫妻间协议的约定只对协议中的夫妻双方产生效力,不能约束第三人。除非第三人明知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㈥ 如何能不承担夫妻共同债务

不承担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当事人和夫妻中的另一方协商清楚;或者提前立下婚前婚后财产约定,约定不承担共同债务;或者该债务本来就不是夫妻共同债务,只是一方的个人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㈦ 婚姻法二十四条争议多,如何规避夫妻债务风险

为防止夫妻财产对一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通常在签订重大合同或者涉及重大债务时,夫妻一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借款人与债权人明确约定该债务为个人债务,与夫妻另一方无关。

(2)夫妻之间进行财产约定,签署书面协议并邀请有关人员作为见证人,同时做好相关财产变更等手续,在债权债务发生时想方设法将该约定让债权人知晓。法院均以夫妻一方或双方不能举证证明第三方知道其财产约定而败诉,实践中应当注意收集和保全这方面的证据,比如通过口头告知、短信、电话、邮件致函或者有关合同中进行告知第三人。

(3)夫妻双方对财产进行约定,并且夫妻一方表示不同意另一方从事经营活动,若从事经营活动所得及所负,由经营一方承担,均与另一方无关,且该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而是用夫妻其他财产进行共同生活。

㈧ 婚姻存续期间个人债务问题是如何的

婚姻存续期间个人债务问题:
1.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个人名义借款,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共同债务;尽管夫妻双方事先或事后均没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但该债务发生后,夫妻双方共同分享了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则同样应视其为共同债务。
2.夫妻一方的婚前债务;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没有扶养义务人所负债务;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生产或者投资经营活动所负债务,且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的;夫妻双方依法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都属于夫妻一方的债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清偿】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阅读全文

与如何避免婚姻期间的债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故事只讲事实的小部分 浏览:735
出轨后认识到错误了如何挽回婚姻 浏览:816
什么是健康保健师 浏览:928
想写一个故事怎么写 浏览:373
国学健康馆是什么意思 浏览:385
女性事业单位考哪个岗位好 浏览:945
长春市莲花山幸福村属于哪个区 浏览:89
事业单位年底分红大概多少 浏览:452
老公事业不顺我焦虑怎么办 浏览:959
心理健康维度纯白怎么理解 浏览:451
抖音怎么开通讲故事直播 浏览:538
有多少钱享多少福才是幸福 浏览:567
幸福花田小学怎么样 浏览:547
宁远美女都去哪里了 浏览:713
看美女跳舞有什么影响 浏览:317
别人说幸福呀我怎么回 浏览:337
医生适合转去哪些事业单位 浏览:151
怎么知道一个事业单位的编制情况 浏览:744
为什么一些人的爱情很难 浏览:8
安溪事业单位有哪些单位 浏览: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