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十大凄美爱情,除了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还有哪些
1.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七夕相会于鹊桥,是中国古代最着名的爱情故事之一。秦观的《鹊桥仙》中写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表达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
2. 白蛇传: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半人半蛇的白蛇仙子与凡人许仙的恋情充满了坎坷。有诗云:“半是凡心半是仙,蛾眉空付一千年。断桥难断尘寰事,西子湖畔续前缘。”展现了他们超越生死的爱情。
3. 长恨歌: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了他们的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体现了他们爱情的深沉与无奈。
4. 西厢记:元代杂剧《西厢记》讲述了书生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其中“春梦,神仙洞。冉冉拂墙花影动。西厢待月知谁共?更觉玉人情重。红娘深夜行云送,困亸钗横金凤。”描绘了他们的爱情场景。
5. 凤求凰:西汉才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始于司马相如的《凤求凰》,诗中唱道:“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表达了他们相爱的急切心情。
6. 孔雀东南飞:东晋时期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他们的故事被收录在《孔雀东南飞》中,其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是他们的爱情誓言。
7. 天仙配:东汉时期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结合被看作是天赐的姻缘,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8. 嫦娥奔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嫦娥为了救人类而奔月,成为了永恒的月神,她的故事象征着牺牲与奉献。
9. 红楼梦:清代名着《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充满了悲剧色彩,曹雪芹在《终身误》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反映了他们爱情的复杂与不幸。
B. 绛珠仙子的传说故事
绛珠仙子是传说中的美女仙,还传说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绛珠仙子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
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结果使得绛珠草久延岁月,修炼成绛珠仙女,警幻仙子称她“绛珠妹子”。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曹雪芹对绛珠仙子的描写也只有极其简单的几句。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话很简单,深究起来,含义却极其不简单。
绛珠仙草接受的天地精华和雨露滋养,就是大自然和中华文明的精华。最主要的是对爱的执着,爱的无畏,爱的无怨,爱的无悔。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外,离蜜青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的地方;绛珠仙子以“蜜青果为膳”,“蜜青果”用的是甜蜜的“蜜”,青涩的“青”,其实它的谐音是秘密的感情,是“秘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灌愁”中“浇灌”的“灌”谐音是习惯的“惯”,是“惯愁”,习惯的哀愁,永远的哀愁。
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为爱而九死不悔。曹雪芹用诗意化的语言把中国古代最美丽、最聪慧、最哀愁的知识女性的特点集中到林黛玉身上了。从神话传说中的瑶姬,到现实生活的李清照,从楚辞里的山鬼,到戏曲小说里的崔莺莺、杜丽娘。她们都游离恨天,吃蜜青果,饮灌愁水。追求爱情在封建社会是秘密的感情,是哀愁的源泉,离恨的根源。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集中了现实和虚构的才女的才气和幽怨。林黛玉是潇湘馆的李清照,大观园的杜丽娘、崔莺莺。
绛珠仙子是传说中的美女仙,还传说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外,离蜜青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的地方;绛珠仙子以“蜜青果为膳”,“蜜青果”用的是甜蜜的“蜜”,青涩的“青”,其实它的谐音是秘密的感情,是“秘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为爱而九死不悔。
神瑛侍者与顽石是否有关系?
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描写看来,贾宝玉的前身是赤瑕宫里的神瑛侍者,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曾有灌溉之恩。
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原稿中写道:“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空空道人闻知“这一干风流冤家(即神瑛、绛珠等)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即石头)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在程高本中,它的前面被凭空添上几句话,说:“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
程高本这样改动,把石头当成神瑛侍者。可是便发生了许多难以理解的矛盾:前面写石头因为“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里却说它“落得逍遥自在”;前面写石头遇见僧道后,即被那癞僧袖了而去,原来也是癞僧与跛道一起,“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的,这里却又说它到“各处去游玩”,并且自己“来到警幻仙子处”,成了“神瑛侍者”......这不能不让我们头疼!
绛珠仙子、神瑛侍者和顽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