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河古镇的人文历史
1957年,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与李政道博士荣获“诺贝尔奖”,轰动世界。其中杨振宁就是合肥人,其舅舅家在三河。杨振宁于1922年生于合肥,幼时曾随母亲罗孟华来三河。青少年时,杨振宁随父在外读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家自北平回合肥避难,杨振宁借读于合肥庐州中学高一年级。开学不久,为避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学校迁往三河镇(约在11月上旬),闹念杨振宁因随同到三河学习一段时间。1938年1月,杨随父去昆明西南联大。
孙仲德
孙仲德,化名余凯章,1902年生,原合肥三河人,1920年考入直系军阀保定随营军校。不久,他离开军校,到山东任下级军官。
1927年秋,孙仲德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宗仁)特务团,任迫击炮连连长。1931年秋回到家乡,经三河森园酱园老板左子和与杨正清担保,进三河商业武装队(商装队)为队员。不久,被提任第四中队第一分队分队长,带领30多队员,驻三河西南郊张家祠堂,他组织舒庐合赤色互济会,自任主任。通过互济会的活动,扩大革命影响。
1934年春,孙仲德毅然离开生活安定,待遇优厚的三河商装队,投身革命。6月1日,加入共产党,不久任肥南区委书记。
1935年6月成立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共3个连,孙仲德为师长,张如屏为政委,曹云露为参谋长。
1937年5月,他和刘敏、曹云露、杨银声、奚业胜、顾鸿等一起化装北上。7月到达延安。孙仲德进入抗大第三期一大队学习。1938年毕业后到皖南参加新四军任三支队五团团长。1939年9月,调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任司令员,1940年6月任政委。1941年5月,调新四军七师十九旅任旅长。1942年3月任七师参谋长。1945年10月,孙仲德随七师北撤,到达山东,被调华东局校任校委委员和一队队长。1948年1月,孙仲德、谭启龙率先遣支队解放合肥,仲德任合肥军管会主任。建国后,孙仲德先后担任安徽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兼民政厅厅长,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等职。1961年11月4日在合肥逝世。
董寅初
董寅初,安徽合肥三河人,中学时代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他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实业管理。 1938年,董寅初于交大毕业分配去香港邮政汇金局,兼任《申报》翻译、编辑。1939年8月,他应印尼雅加达《无声日报》邀请任编辑。1940年后,他办了《朝报》,任经理兼总编辑,同爱国华侨陈嘉庚办的《南洋商报》等一起,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在华侨救亡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印尼,他被捕入狱。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始恢复自由,为促进华侨社会的团结,共同建立了中华侨团总会,并担任常委、总干事兼治安委员会主任,积极保护华侨安全。 1947年董寅初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上海侨联副主席、主席。1980年12月,他被选为当时在上海新建的致公党市委主委,1983年,他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并担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1986年,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兼外事联络委员。1993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致公党中央名誉主席。现整理一新的董寅初旧居坐落在三河镇西街,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展出的内容分为十个方面:家族史、青少年时期、求学阶段、流亡海外、海外抗日、报大春效祖国、开发浦东、招商引资、参政议政、社会活动。 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特别是保持着挨家挨户的拜年,讨喜糖的风俗,小孩每逢初一早上都召集好伙伴拿个袋子去讨糖果,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说声新年好!恭喜发财,都能得到一大把糖果,拜完年把糖果卖给小店换点花炮玩,其乐融融。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踩云片糕表示步步高升。保存着淳厚的民风。人们还喜欢玩踩高跷,又称“脚把”、“柳木腿”,表演者滚弯耐把两根带有托的木棍绑在脚上,人或数人往来逗舞,风趣逗人。多表演故事,并以唢呐等乐器伴奏。相传,高跷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据《列子》载,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把两根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木条绑在足服上,去朝见宋元君。清代的孙雄在《燕京岁时杂咏》中写道:“高跷秧歌夸捷足,群儿联臂欲升天。生动地描绘出踩高跷时艺人们矫健活泼的形态。三河人有踩高跷的习俗,一遇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便以此助兴。
除了踩高跷还有闹花船的习俗,闹花船又名旱地行舟”,道具有花船、浆、篙、挑灯和吹打乐器等。主要演员是“灯芯子”,一对“老夫妻”和一个丑角,共4人。表演时“灯芯子”在花船中间,一对“老夫妻”在花船两册,手持船浆并做划船的舞蹈动作,小丑在一旁逗笑戏语。还有伴舞的花挑子随船行走,儿童组织的花篮队唱着秧歌助兴。 1858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吴定规率部在安徽省肥西县三河东、南、西一线筑九垒抵御湘军悍将李续宾、曾国华部的进犯。11月6日到15日鏖战10昼夜,曾国华、李续宾先后毙命,湘军6000余人全军覆没,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
㈡ 三河古镇介绍
三河镇,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与舒城、庐江县相邻,有2500多年历史,为肥西经济重镇。
全镇72平方公里,7.3万人口,其中镇区4.71平方公里,4万人口。
全镇辖7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
近年来,全镇上下坚持“以旅游业为中心,以工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为基本点”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发展举措,经济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全国发谨橡展改革试点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示范镇,省环境优美镇、卫生镇,合肥市“十强”镇等。
三河因丰乐河、杭端口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敏晌唤得名。
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
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地。
有“装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
三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
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战击败清军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
至今仍留有当时的大本营、古城墙、古炮台等遗迹。
李鸿章家粮仓、杨振宁客居地等保存完好;还有宋太祖寄宿地“二龙街”庐剧“小辞店”等传说。
交通:
三河距合肥35公里,距巢湖7公里,离合九铁路舒城站7公里,距沪
蓉高速公路吴岗入口处2公里。
位于合肥到黄山、九华山黄金旅游线上。
1.合肥汽车站乘合肥——三河旅游专线车来达三河
2.明光路长途汽车站,直接上车买票,经过南门换乘中心
景点介绍:
1.天然亭:
位于三河古镇西街入口处,因以前在对面的小南河天然桥旁边有座茶楼,叫做天然楼,后来因为洪水原因不复存在,因此在此建造这座亭子,命名为天然亭,又叫做半亭,这上面的石碑上,雕刻着“十大舍不得”,表达了三河的繁华盛世。
2.刘桥凯同兴隆庄:
位于三河镇古西街,又叫做“刘记布庄”、“刘记米铺”。
清末古西街的一家着名的商家。
他是姓刘的人开的庄子,中间的“同兴隆”是这个庄子的商号。
庄子的主人刘锦堂(1879—1941)曾任三河商会副会长,兄弟五人。
其中刘锦堂与二哥刘锦臣就居住在“刘同兴隆庄”。
整座刘同兴隆庄为五进八厢三十二间房屋。
临街是一幢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后三进都是平房。
第三进是敞厅,用于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是居住宿舍,建筑面积约有700平方米。
当时这里门厅若市,车水马龙,刘同兴隆庄生意北起六安的阴山,南至南京、上海,无比兴隆。
刘同兴隆庄主要经营各种布匹和大米。
大米的日运销量可达五百多吨,年收入数万银元。
那时候的“同兴隆”真是无比兴隆,是古镇最有名气的商家之一。
刘同兴隆庄房屋结构具皖中徽派建筑特色,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与皖中地方建筑相结合,自成建筑体系,每两进房屋之间都留下天井,自成独特排水体系。
同时,也象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经商理念。
3.翠竹亭:
位于古西街合众巷出口处,旁边就是风光秀丽、贯穿全镇的三河小南河。
此亭掩映在一片翠竹林之中,亭柱酷似竹子,亭子颜色是一片翠绿色,取名竹亭,有节节高升之寓意。
旁边有游船码头,泛舟小南河,别有一番幽情。
4.冶霞亭
位于三河中街小南河畔。
在抗战时期,三河相对安宁,芜湖、南京等许多有钱人为躲避战乱,齐集三河,人口一度多达七八万之众,所以当时三河也被称为“小南京”、“小上海”等,在解放初期三河还一度设市,称为三河市。
冶霞亭全部用大理石做成的,亭子取名“陶冶情操、沐浴晚霞”的意思,外形颇似一个清朝的官帽。
因为合肥出了个非常有名的清官——包拯,他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大清官。
这个栏杆上雕刻的是荷花,其寓意就在于警示人们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5.古鹊亭
位于三河三县桥头东侧。
三河古称“鹊渚”、“鹊岸”。
曾经是巢湖上的岛,是鸟鹊栖息的地方,后巢湖下陷,随成陆地。
此亭处是鸟鹊经常栖息的地方,很多鸟鹊在此聚会,是故此亭被叫做古鹊亭,现在也是游人和居民经常休息的地方,在这里,鸟鹊和人和谐相处,互不惊扰。
6.杨振宁旧居
位于三河的古南街上,与正在修建的万年禅寺和万年街相邻,前身是原来的三河孙大生老字号药铺,始建于明清时期,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结构的明清风格宅院,共有五进房屋和一个庭院。
杨振宁是着名的物理学家,1922年10月出生于合肥四古巷;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研究生院;1945年赴美留学;1957年10月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而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4年入美国籍,家学渊远,文理兼通,长期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为促进中美和中西方学术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振宁教授的母亲是三河人,1937年底为了躲避战乱,杨振宁曾于此客居求学。
该旧居共五进房屋,前两进房子是展览厅,展示的是关于杨振宁教授的图片和文学资料展览。
第三进房为他以前居住的地方,大约在此住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第四、五进是以声、光、电的形式来展示杨振宁先生的科学成就。
7.鹊渚廊桥(4副)
鹊渚廊桥位于小南河外河上。
因三河古称鹊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桥之一,1982年重建。
廊桥上有由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桥上观景。
桥两头装有4根四方青石灯柱,外国人称廊桥为情人桥,有情人若从这座桥走过,爱情定会天长地久。
这座桥原本是一座小木桥,如今我们将桥赋予了“遮阳、挡风、避雨、休憩”这些廊亭的功能后,也就称之为“廊桥”了。
8.万年台(4副)
万年台是三河镇的中心点了,是一个古戏台,是在以前的旧址上重建的。
这个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可以同时容纳几千人观看演出。
如今,这个文化休闲广场上,拥有十二生肖和梅兰竹菊共十六个石鼓,还刻有三幅三河古民俗的迎亲图。
三河原有两处万年台,除这以外,在南街还有一处,现在其旧建“万年禅寺”,大家可以看到在台面的两边有两个大柱子,而这个柱子象征着佛教生生不息。
在万年台,每逢节假日及周末,都会在这里举行地方戏剧—庐剧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看,热闹非凡。
9.鹤庐
位于三河古南街,是四川总督刘秉璋的故居。
刘秉璋是三河人,他是李鸿章手下的御用红人,曾经率兵击退法军,大败捻军,先后做过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和四川总督,是淮军的着名将领。
他曾经在三河有上百处宅院,而此处是后来唯一一个保留下来并重新修葺过的。
此展览厅主要展示的是他生平的事迹以及一些当时留下的武器设备,图文资料等。
此宅取名叫“鹤庐”,有一种闲云逸鹤,择良木而栖的味道。
10.城隍庙
位于三河古南街,对面就是万年禅寺,旁边是二龙桥。
在这里曾有一个禁烟禁赌碑,正好可以说明庙的年代,立于同治十二年,距今最少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三河目前保存的比较完好的一块古碑。
从中可以看出三河历史上的隶属关系。
门前刻着一幅对联:
上联:为善应倡,设惑未倡,前人余殃,殃过必倡;
下联:为恶应灭,设惑未灭,前人余德.德尽自灭
据说是庐江县的一个叫孙维琪的秀才写的,也就是劝人行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意思。
城隍庙是一座佛道兼容的寺庙,进门首先看到的是地藏殿,供奉着地藏菩萨。
地藏原名金乔觉,据说是朝鲜国的一位王子,曾发过誓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一直人们称他为地藏菩萨.
两边分立的分别是他的两位弟子:阂公和道明。
四周是四大天王塑像中国民间称他们为四大金刚.据佛教传说,世界中心有座须弥山,山有四峰,各护一方天,由四大天王镇守.按南、东北、西方向依次为:手幸宝剑的叫北方多闻天王;似在弹奏琵琶的叫东方持国天王;手绕黄龙的为西方广目天王;拿着伞的是南方增长天王。
四大天王手下有三十二天将,即每人手下有八位天将,各守一方天,天分九层,正好是三十六之数四大天王各执一法器以剑的锋利、琵琶须调音、伞寓意司雨,龙身有娇要顺着去抚摸,取其谐音,象征风调雨顺,这样就以能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后面还有一进供奉着城院老爷以前凡是有城池的地方都有城院,保佑这一方城池百姓平安。
11.万年禅寺
位于三河古南街,最早建于宋代。
万年禅寺由法华寺、松林寺演变而来,后毁于动乱。
遗址座北朝南,小南河经此弯曲环抱寺院。
传说万年禅寺的香火当年十分旺盛,十里八乡的人都到此来烧香拜佛,而且是有求必应。
目前,此景点由九华山天台禅寺恢复建设,拟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钟楼、鼓楼、祖师殿、观音堂、方丈室、斋堂、居士客房、塔等寺院,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
12.桃花岛(大小石亭和岛3副)
桃花岛在杭端口河和丰乐河交汇处,是三河的一座美丽的世外桃源。
传说此桃花岛就是当年黄蓉的父亲东邪黄药师修炼神功的地方,黄药师就是这桃花岛的岛主。
桃花岛呈三角形,占地300亩,其中水面70亩,水潭四周堤上建有桃园、葡园。
桃花岛种有9999颗桃树,三、四月桃花盛开的时候,岸上花朵红艳,水里花影摇曳,是仙境一般的景色。
这里一年四季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旅游踏青的绝佳好去处。
桃花岛是当年丐帮帮主黄蓉生长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她的足迹和美丽故事。
如今的桃花岛也是91年洪水的决口处,上面还有三河人民万众一心建造的军民坝。
此外,在这个美丽的桃花岛上,还有了两座石亭,一个叫黄蓉亭,另一个叫白狐亭。
13.仙姑楼
公元一八九八年,由施道生、彭钟乔、王良志三人合伙投资食品工业“中和祥”正式创立。
原地为“泾县会馆”旧址,迄今已逾百年。
施道生为人敦厚,乐施好善,且笃志诚信,佛界中的“好人善报”因果,常年香火伺奉,全家顶礼膜拜。
三河百货业巨贾"金聚丰"的当家人与施道生情投意合,受其影响,集众家商号,募得大宗款项,全新建造“仙姑楼”、塑金身、设香案、燃明烛、敬贡糕、早晚上香、晨昏叩首。
金竹斋先生家财万贯,其年四十有七,膝下虽有六子。
,但因无女,心中梗结,时年中秋之夜,率妻室家人等,净手素服,焚香跪拜,求赐一女,时逢巧运,天道酬诚,次年(1903年),其妻果生一女,取名“七姑”。
从此,仙姑楼蜚声鹤起,舒、桐、庐三县及六安、合肥、芜湖等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成群结队来三河镇求仙姑、祈祷福寿祥和。
《中和祥》得此殊荣,生意愈加红火,其市场份额一度占据皖中、巢湖、长江流域的众多名镇。
现今的《仙姑楼》基本上保存了原有的全貌,民国二十五年刻立的《婆心济世》石碑犹存。
14.大捷门
大捷门位于三河英王路上,为4道边门的牌坊,经名匠精雕细作而成,是进入古镇风景区的大门。
1858年,太平军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精锐部队6000余人,取得举世闻名的“三河大捷”,大捷门因此而建成,纪念这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战役。
牌楼的主要作用是大门标志和表彰功德的功能,一般来说,柱子上加屋顶的称牌楼,否则称牌坊。
15.大南门
位于三河三县桥旁。
三河是个古城,原本有五个城门:朝阳门、晚霞门、大南门、小南门和小北门,这大南门就是其中的一个城门。
此门为4道边门的牌坊,经名匠精雕细作而成,上面可有“大南门”三字,其是在原址上新建的。
16.孙立人旧居
位于三河古南街八扇巷,是 *** 高级将领孙立人的故居。
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字仲伦,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人。
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1924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后又考入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
1927年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
1928年回国,在 *** 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队长。
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
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4团团长。
17.董寅初旧居
董寅初,安微合肥三河人,中学时代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附中,“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4年他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实业管理。
1938年,董寅初于交大毕业分配去香港邮政汇金局,兼任《申报》翻译、编辑。
1939年8月,他应印尼雅加达《无声日报》邀请任编辑。
1940年后,他办了《朝报》,任经理兼总编辑,同爱国华侨陈嘉庚办的《南洋商报》等一起,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在华侨救亡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印尼,他被捕入狱。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始恢复自由,为促进华侨社会的团结,共同建立了中华侨团总会,并担任常委、总干事兼治安委员会主任,积极保护华侨安全。
1947年董寅初回国。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上海侨联副主席、主席。
1980年12月,他被选为当时在上海新建的致公党市委主委,1983年,他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并担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1986年,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兼外事联络委员。
1993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现任致公党中央名誉主席。
现整理一新的董寅初旧居坐落在三河镇西街,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展出的内容分为十个方面:家族史、青少年时期、求学阶段、流亡海外、海外抗日、报效祖国、开发浦东、招商引资、参政议政、社会活动。
18.孙仲德纪念馆
孙仲德原名孙家骥,化名余凯章,出生于原合肥县三河镇东旺汗。
原新四军高级将领,解放合肥第一人,原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
1920年考入河北保定随营学校,后来在旧军队中担任下级军官。
在此期间,目睹军阀混战,深为国家民族前途担忧,毅然脱离了旧军队回到家乡;1930年秋,孙仲德来到森园酱坊当学徒,在此期间,经其表弟颜文斗引导参加了革命。
这是布展后的森园酱坊,是两层阁楼,一层为孙仲德生平事迹展览厅,二层为三河民间艺术家胡益民先生的剪纸艺术展。
19.古街巷
古镇内十里长街,深巷幽远,古建筑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光滑圆润,古街道、古街巷、古桥以及古民宅一起,构成了皖中地区独特建筑风格的“古镇核心保护群”,是皖中地区反映晚清时期历史风貌,保存古徽派建筑特色最完整的水乡古镇。
三河古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
白色的码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
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
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
三河有古西街、古南街西街等数十条古街巷。
古西街曾是三河历史上一度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全街长500多米。
青石铺就的道路,青砖小瓦的民居,飞檐高翘的防火墙,整齐划一的油漆门板。
会让我们的回忆会穿越时空,仿佛来到明清乃至更久远的朝代——。
三河古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这里曾经是店铺林立富贵地花团锦簇温柔乡。
丰乐河、杭端口河通过小南河黄金水道,将千里百地的山货、水货、瓷货、窑货、稻米、丝绸、竹木等等源源不绝地运达三河。
再辐射十里八乡,万户千家。
水乡古镇不愧是“皖中商品走廊”,这条街上颇有名气的商家就有“天然楼”、“吴恒兴”、“凌宝泰”、“同兴隆”、“大德昌”等近十家。
当然,三河古街巷十分有名,例如,孙立人就出生于三河南街八扇巷,杨振宁博士就是从一人巷走出来的一位科学巨匠。
20.英王府
三河有着2500年的历史了,在《左传》中就有过记载.在近代史上有一次比较着名的战役一——三河大捷。
英王府,就是太平天国时的英王陈玉成的指挥部所在地上。
21.小辞店
三河是安徽省地方剧种—庐剧(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素有“庐剧之乡”的美誉。
庐剧,旧称“倒七戏”,合肥周边也有人称“小倒戏”,是我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
清末以来,逐渐由古镇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22.南街雅湄春茶楼
雅湄春茶楼休闲中心位于千年古镇三河的小南河畔,与花戏楼隔河相望,距世界名人杨振宁旧居约80米,距万年禅寺约200米,介于鹊渚桥与二龙桥之间,实属中心位置,总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一楼营业面积约240.7平方米,二楼营业面积约170平方米,是多功能经营的最佳休闲场所。
23.李府粮仓
位于三河古西街入口西侧,是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在此置办的粮仓。
清朝光绪年间,三河商业文化的繁荣,被一批在近代史上功勋卓着的淮军将领推上了一个鼎盛时期,许多总督、大臣在此置办房产、钱庄,留有粮仓。
两广总督张树声、四川总督刘秉章、广西巡抚潘鼎新均在三河建有房产;湖南总督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在三河建有当铺;另有记名提督、总兵5、6人在三河建有房产;这么多督、抚、镇台建宅三河,足见三河当时的吸引力之强。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家族在三河建钱庄、粮仓,而此处就是其遗址所在。
24.三县桥
三河地处原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三县交界处,此桥因“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而得名,是三河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石桥。
25.望月桥
现在在大家眼前的这条河就是贯穿于全镇的黄金水带——小南河。
小南河全长2900米,单单架于河上的桥就有七座,而每一座桥都有它美丽的故事。
这座桥是望月桥,拱形踏步式风景桥,桥的两边是青石浮雕栏杆,而在桥的旁边我们看到的这座七层楼阁就是“望月阁”,她与望月桥相互辉映衬托,阁高34米。
登阁鸟瞰古镇风貌,可感受历史的沦桑。
而且还可以远眺巢湖(三河距离巢湖西岸仅七公里)。
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座桥哟,据说每到十五月圆之夜你只在站在这座桥上对着月亮许愿,你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的,不信你可以试试啊!
26.望月阁
望月阁位于风景秀丽的小南河畔,高37米,为7层古塔,旁边相邻的是望月桥。
游人经望月桥,登上望月阁,凭栏鸟瞰,古镇美景尽收眼底,感受水乡的灵气,古镇的沧桑,阁楼、碧水、古民居,构成了一幅绝好的江南风景图,置身其中,眼界开阔,心情豁然开朗。
望月阁第一至四层为美食城,五至六层为展览厅,展示的是91年三河洪水的一些图片。
第七层为观望台。
登高望远,可以一览三河古镇绝妙风光。
27.古城墙
位于三河古东街,为太平军将领蓝成春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秋天率军士修建,现存两段,一段位于东街朝阳门,一段位于三河中学初中分部教学楼后的奠基处。
28.南街临水走廊
位于南街茶楼旁边,是一段临水游廊,岩壁上有三河大捷的雕塑和小辞店的场景画面。
画面取材于小辞店的故事,共有是十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离家出走、古镇全景、投宿住店、两情相约、相诉衷肠、心心相印、誓结同心、人言可畏、难舍难分、长亭送别。
另外,还有游船码头及二十四孝灯笼图。
29.天然桥
位于三河西街三杭路上,是肥西连接舒城的一条重要桥梁。
因为桥北曾有座茶楼名叫“天然楼”而得名。
天然楼是三河镇一个十分出名的古茶楼,可惜毁于91大水,已不复存在。
30.仙归侨
坐落在古西街的入口处,是一座石桥,叫做“仙归桥”,素有“仙人归来”之意,因为三河是历史文化名镇,在海外和全国各地工作的人很多,这座桥表达了家乡人民对这些游子的眷恋之情。
这座桥下的河流是三河的古护城河,与小南河相通。
31.国公桥
位于东街小南河上,是一座古桥。
传说是一位古代国公修建的。
国公是古代的一种爵位,位置仅在郡王之下、侯爷之上。
我们中国在隋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这五个朝代设有这种爵位。
32.济公桥
位于三河古西街小南河上,因其上有两个亭子状的架子,又称为双亭桥。
始建与20实际40年代。
1944年, *** 第六军军长张济公路过三河,探望 *** 高级将领孙立人家属。
张济公将此桥正在修建,便捐款资助。
桥建成后,当地绅士便将此桥取名济公桥。
33.无蚊桥
又名小南桥,戴氏桥,是一位姓戴的寡妇修建的。
据说宋朝末年,有一位金口玉言的罗士先生来到三河,为了感谢戴氏的款待,便想为戴氏做一点事情。
戴氏说:“没有什么要做的,就是这桥上的蚊子太多。
”罗士先生说:“我帮你搧蚊子,我一扇子把这里的蚊子扇到八国九州去。
”于是,罗士先生用扇子轻轻一扇,扇走了蚊子,戴氏桥上从此就没有蚊子了。
于是,这座小桥就起名无蚊桥。
34.古娱坊
位于三河古南街,又称民俗馆。
三河自古为商贸重镇,南来北往旅客均在此停脚休憩,因此,近代史上三河的民间娱乐活动异常繁荣昌盛;现在为了让游客更好的了解古代人们的休闲方式,同时增添现代游客游玩的好去处,古镇风景区搜集整理了古代的一批娱乐器具,恢复建设了三河的古娱妨,再这里游客既可以更全面理解我们的过去,也可一展自己的实力与风采,为自己的游程增添别一样的情趣。
古娱坊分两层,一楼为娱乐场,二楼为展览厅。
35.一人巷
位于三河古南街杨振宁旧居北侧,是一条仅能容下一人通过的幽深巷子,全长80余米。
两边高高的马头墙使得小巷更加幽深。
这条巷子因为走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博士而闻名于世。
36.天然楼
天然楼位于西街,今三杭路以北,小月埂路口,是一座临水而建的吊脚楼,有三分之一靠打入小南河坎的木柱撑,木件构架,木板地面,窗含南河之水,别有一番情趣。
旧时三河民谣“十大舍和得”之九便是“舍不得天然楼油炸烧卖”。
㈢ 合肥三河古镇的历史
三河地处巢湖之滨,距今已氏掘有2000多年历史,是典歼胡核型的水乡古镇。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曰:“三河镇在安徽合肥县 三河镇
南八十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故曰三河”。做春
据传,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故有“江中之洲”之称。
春秋时称鹊岸;晋以前叫鹊尾。
晋后称鹊渚镇;南北朝后期称三汉河;明清置三河镇(《三河镇历史变迁考》)。
民国前后一度称肥南,三河在历史上多属庐州府合肥县。
1949年元月24日设立三河市,直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市辖1区、6乡、62村;1950年下半年撤市设置三河区,辖3乡、5镇;1956年撤区成立三河镇人民委员会;1960年改称三河人民公社;1961年复称三河镇人民委员会;1968年成立三河镇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建立三河镇人民 *** 。
自1950年下半年起一直隶属合肥市肥西县。
㈣ 合肥三河古镇有关的历史事件
1、三河大捷
三河之战,太平天国晚期继浦口之役之后又一次胜利之役,太平军与湘军在安徽三河镇(今属肥西县)激战。
此役湘军战败,名将李续宾阵亡,清帝国安徽、江西战情全面吃紧。
而对太平天国来说,扭转了皖南被动的局面,太平天国安庆脱困,天京粮荒抒解,李秀成、陈玉成都封王,复苏了太平军后期军心、士气。
2、鹊岸之战
楚灵王三年,吴军一度攻入楚国棘(河南永城境)、栎(河南新蔡境)地区。
楚为让谈乱防御吴军,在钟离(安徽临淮关)、巢(安徽巢县东北)、州来(安徽凤台)等地筑城据守。
楚灵王四年(前537)十月,楚灵王联合蔡、陈、许、顿、沈、徐、越等围攻吴。
在夏汭(安徽寿县北淮河湾曲处)、坦档琐(安徽霍丘)与䓕射及越大夫常寿过会师。
听到吴军出动,楚䓕启疆由巢率一部兵力迎战,因疏于戒备,进至鹊岸(安徽无为县境)被吴军击败。
楚军主力侍源在安清(安徽阜南)至州来淮水一带。
见吴军有备,无法进攻,乃留沈尹䓕射于巢、䓕启疆于雩娄(河南商城东)据守以防吴,灵王自率主力撤走。
(4)肥西县三河镇有哪些爱情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
三河古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
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
三河古镇有丰乐河、杭端口河、小南河在境内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
镇内有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等历史遗迹,是庐剧的发源地,古镇有米饺、牛皮糖、酥糖、麦芽糖、茶干、米酒等特产。
㈤ 三河镇的历史文化
三河镇,地处合肥、六安二市交界处,与庐江县、舒城县(属六安市)相邻,有2500多年历史,为肥西经济重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示范镇,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合肥市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合肥市“六个好”乡镇党委,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河因丰乐河、杭端口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
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历来以其古老肢扮键、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缺禅的一颗明珠。
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地。
有 “装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
三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
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战击败清军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
至今仍留有当时的大本营、古城墙、古炮台等遗迹。
李鸿章家粮仓、杨振宁客居地等保存完好;还有宋太祖寄宿地“二龙街”庐剧“小辞店”等传说。
三河镇文化底蕴浓郁,以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形成了古镇游的一大看点。
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第一剧目《小辞店》就取材于三河二龙街上发生的故事。
至今民间仍流传《小辞店》里发生的缠绵纯洁的爱情故事。
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
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行龙灯、闹旱历巧船、跳河蚌舞、赶庙会等活动,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船;中秋节日仍玩火把;婚丧嫁娶,仍抬花轿、闹花船、请“良玩”;前有姓氏后有郡的民俗灯笼仍高挂在每户人家的门楼之上,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开放、和谐、美丽、神奇的三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日新月异。
三河镇把旅游业确定为“十一五”期间三河经济的龙头产业,按照“高起点,新思路,大手笔,创一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把三河纳入合肥大旅游经济发展圈;高标准建设,打造“合肥顶级,安徽精品”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把三河建成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镇;三河人民热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内外朋友到三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分享三河经济腾飞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