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情三元理论
坚持分享1597天(2022.3.13)周日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对爱情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三元爱情理论及爱情是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 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携轿性欲成分,是物消动机作用;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辩蚂肆验,是情感成分;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是认知成分。而且这三种成分经过组合,构成了爱情七中类型。
解读:
爱情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情感。但是我们有时候却分不清“喜欢”和“爱情”,不知道是否正在经历爱情,不清楚自己的爱情是否完美。所以每个准备恋爱正在恋爱、甚至已经失恋的人,都可以了解一下爱情这个东西,利用这个理论指导自己的恋爱,及时分析自己爱情中的问题,添加缺乏或者不足的成分到自己的爱情中,以至于成为完美爱情。
2. 113 爱情三元理论
读过不少关于爱情的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是觉得斯滕博格的爱情三元理论最具有解释力。在这里我来写写我的理解吧。纯属个人理解,可能不是很准确。
所谓爱情三元理论,是指将爱情分为三种元素的组合。不同的爱情中,这三种元素有着不同的含量。斯滕博格把三种元素都丰盈的爱情叫完美的爱情。而把缺少一些元素的爱情称为——忘记了,反正好多种类别。
这三元分别是:性吸引、情感、承诺。 下面我分别来讲下。
首先是性吸引。斯滕伯格把只有情感和承诺而没有性吸引的爱叫做友情式的爱。但是我觉得把性吸引仅仅理解成性爱那也太无聊了。性吸引值得的是你和对方在一起时候,那种内心心动和悸动的感觉。无论对女性还是男性来说,那种想和对方拥抱,把对方融进自己身体内,那种大汗淋漓的畅快感,都是爱情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吧。
然后是情感。斯滕博格把没有情感,只有性吸引的爱叫做愚蠢的爱。貌似是叫这个吧。情感指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互相的被关注、被信赖、被欣赏、被鼓励、以及有归属的感觉。 一直觉得情感才是所有感情里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了情感,那承诺只是空洞,做爱只是发泄。
最后是承诺。这个承诺不是指对对方的承诺,说我爱你一万年,爱你永不改变之类的。而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承诺。或者不用承诺这个词语,用信念或许更好。就是内心相信会和对方一直爱下去 ,相信两个人能够一起有更好的未来,相信两个人在一起会很开心,相信即使遇到困难之类的,也能一起去克服。承诺我以前一直以为是对对方的承诺。后来看了一本讲亲密关系的发展阶段的书后才明白,原来承诺是讲对自己的承诺和信念。其实英文更简单理解,就是 self-commitment 啦。
最后,问题来了,知道爱情三元力量有啥作用呢。知道爱情三元理论能让我们更好地恋爱吗?答案是,不一定。
一个人要好好恋爱,最重要的还是对自己的诚实吧。一个对自己都没法诚实的人,在爱情里也会添加很多伪装和自我感动。
3. 爱情三元理论,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
《社会心理学》第11版
文|卿心君悦
爱情是人类的重要情感之一,对“什么是爱情,怎样界定爱情”,人类一直在探索与研究,这也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社会心理学》迄今为止连续再版11次,足以证明这本书受人追捧的程度与其价值,作为700多所大学的心理学系主讲教材之一,在书中对“爱情”又是如何阐述的呢。
爱情,作为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最初对爱情的探索,源于对“陌生人之间短暂性接触(brief encounters)所作出的反应”的研究。因为影响我们对陌生人喜欢与否的“变量”,也将影响我们与其长期亲密关系的建立,这些“变量”包括:“接近性、吸引力、相似性、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以及其他一些回报性的特质”,我们也可以简单的把这些“变量”认知为“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对一个人最初的感官认知
“第一印象”在爱情最初建立时,尤为重要。 它为后续亲密关系发展提供了基本线索,如同在“相亲”中,往往第一次见面双方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决定着后续能否继续相处,但最终爱情的走向与发展不只限于此,毕竟长期的爱情并不仅仅是对“第一印象”好感的延续与增强。
因此,心理学家们将精力转入了对持久长期亲密关系的研究,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于一件事物的研究,首先要确定如何对其界定和测量,爱情更是如此。
在书中社会科学家们列举了几种公式,最为典型的是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关于爱情的“爱情三元论”。
认为爱情是一个三角形,不等长的三边分别为:激情、亲密和承诺,由此组合可以囊括基本所有的爱情构成。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是爱情中的欲望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也可以说是“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同时,“性”的需要也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
亲密: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的喜欢,爱情关系中温暖的体验,以信任为基础,依赖为表现,相处舒适,彼此关怀。
承诺:是维系关系的担保与决心,分短期的和长期的。短期的承诺,是一个关于爱与不爱的决定;长期的承诺,是维护一段爱情的承诺与保证,包括相对应的责任与义务。
罗伯特·斯腾伯格“爱情三元论”
由这个理论我们可以组成七种样式的爱情:亲密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之爱、愚昧之爱、伴侣之爱以及完美爱情。
是以单一“亲密”因素为主体构成的,没有“激情”与“承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两个人在一起很舒适,彼此在情感上也有依赖,但无爱情的形式,更无相爱之心。若一方产生相恋之心,往往会演化成单恋这种形式,“朋友之上,恋人未满”就是最好的表现。
迈耶斯和伯奇德说过,我们能够理解那些说“我爱你,但我们并不相恋”的人要表达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说:“我喜欢你,我关心你,我觉得你很棒,但是我觉得你对我来说不具有性吸引力”,这也就是“友谊之爱”。但不否认这种情况是有机会发展成爱情的,不过风险很大,往往得不偿失。
是以单一“激情”因素为主体构成的,没有“亲密”与“承诺”,受本能牵引作为情感的导向,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初恋”,只充满激情,缺少相对于未来的规划,更不懂所谓的责任与义务,是一种青涩的爱情。
只以单一“承诺”因素为主体构成,没有“激情”和“亲密”。这种爱情往往是家庭责任与道德约束下的产物,如同“包办式婚姻”以及“无爱式婚姻”、“丧偶式婚姻”。
单一因素构成的爱情往往只是“悲剧”
上述三种都是单一因素产生的爱情,但实际上类似于这种的爱情,更像是一种不正确、不健康、发育不良的情感,并不属于爱情的范畴。
而我们常见的爱情,往往都是由两种因素结合而产生的。
我们用“激情”为支点,可以构成两种爱情:“浪漫之爱”、“愚昧之爱”。
是由“激情”与“亲密”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缺少“承诺”。这种爱情是两个人有兴奋的体验,也有彼此的信任与依赖而产生的,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年轻人的爱情都属于这类范畴。
是由“激情”与“承诺”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的,缺少“亲密”,也就是缺少依赖与信任。往往这种爱情常见于网恋或社交性恋爱,甚至是“以性为开端的爱情”。这种爱情存在的问题,没有亲密因素中的“信任与依赖”为基础,所谓的“承诺”很容易成为一纸空头支票。承诺终究要与信任相挂钩,单一的承诺若一方不履行,将毫无意义。因此这种爱情很容易导致“劈腿”或“出轨”。
上述两种爱情属于“激情之爱”的范畴。
为何考虑先以激情为支点去构建爱情,因为这是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公认爱情开始的起点。
哈特菲尔德把“激情之爱”界定为“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的状态”。关于“激情之爱”哈特菲尔德还有一个以“激情”为基点的解释:“任何一种既定的生理唤醒状态最终都可以被归结于某种情绪,究竟被归结为哪一种情绪取决于我们对这种唤醒状态的归因。每一种情绪都包含着身体和心理反应——既有生理唤醒,还有我们如何诠释和标识这一生理唤醒。”
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现一种情绪时,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一样的体验。如同“心跳加快,双手发抖”这一状况在不同的环境中却得到愤怒、喜悦不同的体验。 若正处于浪漫的环境中,就可以把这种生理体验归为激情之爱。
激情之爱,是深情的,极富激情的爱。这种爱情有时也是患得患失的,对满怀激情之爱的一方而言,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热情作出了回应,那么他就会感到满足和快乐;如果对方对自己的热情没有作出回应,就会觉得空虚而绝望。
激情之爱容易灼伤自己与伴侣
弗洛伊德说:“再没有比恋爱时更容易受伤的了”,而激情之爱正是其最直观的表现。
正因如此,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情感回馈不及时而产生误解。比如,你表达爱意的时候,期待着对方的及时反馈,而往往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对方无法立刻回应你,问候的消息没有回复,深夜的电话没有接听;你期待的约会被临时取消,你渴望的计划被对方打乱;你需要陪伴时依靠的肩膀未及时到来,你思念成疾时等待的拥抱姗姗来迟。这些都会让你产生不满,滋生失落,甚至质疑爱情,而这些情况最容易出现在“异地恋”身上。
既然激情之恋,激情为“支点”主导,那激情又如何保持或提高呢?
如果激情是一种被标识为“爱情,能带动兴奋感的状态,那么任何一种可以增加兴奋感的东西应该都可以增强对爱情的感受。”
《社会心理学》中描述过这一项实验,让男性大学生通过小说或电影提高他们自身的性唤起,结果发现这种情况下的男生对女性会有更强烈的反应——比如,这时让他们评价自己的女友时,情感评分会更高。
心理学家沙克特和辛格为此提出了 情绪的两因素理论 ,认为当处于兴奋状态的男性对女性做出的反应时,他们很容易把自己某些生理唤醒错误的归因于女性。
若是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增加自身兴奋度来增加对爱情的感受。
为证实明这个观点,社会心理学家达顿和阿伦也做了一项实验,他们让一位十分美丽的女士在不同的地方请求单身男性帮助完成课堂问卷。最终在狭隘而摇晃的高吊桥上的完成率远高于在低矮宽阔而坚固桥上的完成率。 这次实验再次证明生理唤醒可以促进罗曼蒂克式的反应。
肾上腺素让心与心更加的密切
因此,情侣间恋爱初期,看恐怖电影、在游乐场玩一些刺激性的项目、有情调的烛光晚餐、精心的告白仪式,都可以增加双方的“兴奋度”,从而加速拉近两人感情,当然前提是两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好感。同样这也可以应用于已婚夫妻之间,经常做一些可以提升彼此兴奋度的活动,一同运动或锻炼、晚餐时适量喝点红酒、节日时多一些“惊喜”以及定期进行一次双人旅行等,都可以提高“激情”或延缓“激情”的消逝”。
要知道,肾上腺素使两颗相爱的心贴的更近。
但这只能让激情得以延缓,却不能永恒的保持。
一段关系维持的时间越长,它所引发的情绪波动就会越少,激情之爱的高潮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但是终究会消散,因为从未有一种高峰期可以永久地维持下去,而最初激情消散,直至变得冷淡,这也就是我们大多数爱情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这种强烈的失落感会让情侣感受到幻想破灭,对爱无望,特别是对那些将“激情与浪漫”视作双方结合和维系婚姻基础的人而言,会产生“对方不爱自己了、对方变心了、自己当初选择是错误的”的错位感受。
而这也是恋爱或结婚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各种各样争执的原因,这种争执并不会对“激情”产生挽回效益,只会将感情越磨越淡。
失去了“激情”这一支点以后,“浪漫之爱”与“愚昧之爱”便丧失了主要维系因素。“愚昧之爱”会因此破灭或演变成“无爱式婚姻”、“丧偶式婚姻”,甚至会出现离婚的状况,而这个时候“浪漫之爱”也濒临“生死考验”,而这时第六种爱情也随之而出。
是由“亲密”与“承诺”两种因素相结合所构成的,这里“激情”并不是缺失,而是由热烈变得内敛,这种爱与“激情之爱”截然不同,伴侣之爱相对平和,它是一种情感依赖,可以持续一生,这就是最长久的爱情。
正如马克·吐温说的那句话:“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上的婚姻之后。”所以真正的“伴侣式爱情”是植根于共同体验的人生风雨历程,从而愈久弥醇。
因此,如果一段爱情能够经住时间的考验,激情褪去转为“亲情”,何尝不是爱情的一次升华,在这样的情感中,爱情始终是存在的,不过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
“伴侣之爱”是最接近“完美爱情”的存在
而第七种爱情是完美爱情,可遇不可求。可实际上“伴侣之爱”是最接近完美爱情的。 当两个人足够理解、包容、相爱、坚定,当“激情与亲密”两个因素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之时,“伴侣之爱”就最有可能转化为“完美之爱”。
用文字温暖你,我。
4. 斯滕伯格爱情三元理论
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少爱情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关于爱情的理论,便是斯腾伯格(sternberg)提出的三元理论。
在斯腾伯格的理论中,爱情由三种元素组成,分别是激情、承诺和亲密。
激情,指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吸引,情绪上的着迷,伴随有生理性唤起,是爱情中浪漫的来源,有些则与性有关。
亲密,是一种心理上喜欢的感觉,希望加强与对方的情感链接,重视对方感受,给予对方情感上的支持,它是情绪性的。
承诺,承诺分为长期承诺和短期承诺。长期承诺指与对方走入婚姻关系,共度一生。短期承诺指与对方确立恋爱关系。
激情、亲密、承诺这三种成分构成以上7种形式。
喜欢式爱情(liking):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例如友谊。
迷恋式爱情 (infatuated love):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例如你的初恋。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以承诺为主,缺乏激情和亲密,是没有爱情的婚姻。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属于海王的爱情。
伴侣式爱情(companate love):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相伴已久,激情褪去的夫妻。
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例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consummate love):激情承诺和亲密都有。是理想的爱情模式。
5. 爱情三元论的七种类型
爱情三元论的七种类型有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提出者
罗伯特·斯腾伯格,美国心理学家,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此外,他还致力于人类的创作型、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理论与概念。
罗伯特·J·斯腾伯格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IBM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爱情和人际关系,人类智慧和创造性等。他已因自己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殊荣,包括成为古根海姆基金会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员。
他是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美国心理学会会员,并同时担任美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学会会员和主席。斯腾伯格最近的着述有《思维方式》和《爱情心理学》,并与他人合作编着了《亲密关系中的满足感》和《性别心理学》(与安·比尔合编)。
6.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包括哪三种成分
爱情三元论的三个要素:亲密、激情、承诺。
1、亲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这些特点。一般来说,它发生在有着真正温暖的友情中,心心相吸并且能够彼此愉快的交流,认可对方的关系中的价值。有了这种亲密,这就是“喜欢”。
激情。就是来电的“感觉”,包括强烈的想要与另外一个人成为一个统一体的状态。
承诺。是爱情中的必备元素之一,代表的是一种态度。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在短期方面一个人做出了爱另一个人的决定,例如,我不能暗恋,我要表白了,或者说我们要向我们的朋友宣布我们两个是情侣。第二个是在长期方面,指那些为了维持爱情关系而作出的承诺或担保。例如结婚。
斯腾伯格指出,如果是“爱”,就同时包含着三个方面。但是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所占的比例是有差异的,不同成分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不同的爱情。
7. 爱情三元论
心理学学家Sternberg提出爱情三元论,他认为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激情,亲密,承诺。
这三种成分组合构成了7种爱情形式:
1.喜欢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2.迷恋式爱情: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3.空洞式爱情:以承诺为主,缺乏亲情和激情,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4.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 没有承诺。
5.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6.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情,如一见钟情。
以上6种形式的爱情,我们常见,是一种社会常态 ,多少有些不完美,也有些遗憾。
7.完美是式爱情:激情,承诺和亲密都有。
第7种,完美的爱情,我们都向往,但是不可求,可以需要缘分,可能要占天时地利人和。
8. 爱情三元理论
什么是爱?我们如何定义它?当我们和别人讨论什么是爱情时,有时候其实我们不是在讨论同一件事情。
有些人将爱视为肉体的激情,而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为持久的情感。有些人相信一见钟情,另一些人则认为爱情要花很多年才能发展。
心理学家斯特恩伯格提出,爱是由三部分组成:亲密感、激情度和承诺。
缺乏承诺的爱情,激情和亲密感并存,是浪漫的。
在少年或刚成年的时代里,青葱之恋,充满美好,却往往无法修成正果。所有情侣在发展感情时都能感受到这种爱情。他们异性吸引,也感觉对方像是最好的朋友,喜欢一起度过时光。
年少的姑娘爱上了浪漫的男孩,恨不得每天都和男孩黏在一起。可惜,男孩始终没有给她一份承诺。
缺乏了承诺的爱情,就像风雨中摇曳的浮萍,看着美好,可不知哪一天,就石沉大海。
哥伦比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描述了一段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
青年阿里萨与达萨坠入了爱河。他们之间交换了无数封炽热的情书,并且决定结婚。但是达萨的父亲却不赞成这一段恋情,为了拆散他们,他带着女儿进行了长途远行。在达萨的旅途过程中,两人依旧通信不断。
但是,这种长久以来依靠信件维持的爱情,脆弱如冬树上欲坠的枯叶。当达萨再次见到他时,她却“惊慌地自问,怎么会如此残酷地让那样一个幻影在自己的心间占据了那么长时间”,并对他说“忘了我吧”。转而嫁给了乌尔比诺医生,成为了其忠实的伴侣。
被抛弃的阿里萨一直珍守着对达萨的渴望,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光阴里,阿里萨在数不清的女性肉体上寻找和迷失,用放纵的生活来排遣分离的空虚。他一直固执地以为他最终能与她结合。
半个世纪后,在乌尔比诺死后阿里萨才重新检视对达萨的爱情,他通过自己的文字慢慢地消弭了两人之间的隔膜。在一次船上的旅行中,年迈的他们重新坠入爱河。达萨担心这桩情事可能引发丑闻,于是船长升起了一面代表霍乱流行的黄旗,护送着这自我放逐但永不分离的爱情。
达萨与乌尔比诺之间的爱情;如溪水般平静、迟缓却偶有跌宕,就如同心理学家所说的“友谊之爱”;阿里萨与达萨之间的爱情充满激情、带有幻想性质,就如同心理学家所说的“激情之爱”
当爱情里没有了亲密感、激情度和承诺的时候,我们的爱情还剩下什么?
仅有亲密关系的爱,其实就是最基本的友谊。即使您喜欢朋友,但这种关系仍缺乏激情和长期承诺。
仅有激情的爱情。它的特点是异性相吸。这种爱通常发生在恋爱开始时。实际上,通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见钟情”。但是,痴情的爱情缺乏情感上的亲密感和奉献精神。如果两者都没有发展,则这种关系通常是短暂且肤浅的。
仅有承诺的爱情,是空虚的,其特点是对保持关系的坚定承诺。因为空虚的爱情,缺乏情感上的亲密和性吸引。
实际上,我们所谓的追求爱情,就是想找一个我们打心底爱的、能够一起品味浪漫并且能和我们长相厮守的人。无论是哪一点没能达到,都是不够圆满的。
可比起不完美,大家更害怕的是不安定。很多人不是不想追逐完美,只是追了半辈子,累了,追不动了。于是在心里告诉自己,不够爱也行吧;老夫老妻了,要什么浪漫;承诺什么的,都是花言巧语。
可你是否真的能骗过自己?
如果是的话,我刚刚也是骗你的,愿你能一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