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爱情问答 > 伯拉图式的爱情观点是什么意思

伯拉图式的爱情观点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4-10 18:45:12

1.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的爱情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恋爱,在这种恋爱关系中,追求的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理性的纯洁爱情,而排斥原始的肉欲。柏拉图式的爱情源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是当时同性恋爱的代名词。

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恋爱,在这种恋爱关系中,追求的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理性的纯洁爱情,而排斥原始的肉欲。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名字命名,又叫做苏格拉底爱情,指的是一种思想上的恋爱关系,源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是当时同性恋爱的代名词。

柏拉图式的爱情观观点包括理想式的守护、纯精神的沟通、双方平等、完美对象、空间自由等等,在现代,人们常将其与异地恋、网恋等等相联系,意指的就是无法见面,只靠精神上的共鸣产生的爱情。

2. 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

柏拉图式恋爱最初是指同性恋。古希腊崇尚同性恋,柏拉图在此背景下中指出,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而这种爱仅限于同性之间。

柏拉图式恋爱本义是指双方平等完美的爱情。柏拉图认为相爱的双方是自愿、平等的,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人,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且仅对你是完美的。

柏拉图式恋爱后来引申为精神恋爱。是指一种男女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灵魂与肉体结合是柏拉图式爱情观的继承和发展。精神之爱必须经由肉体之爱才能达到,灵肉相融的爱情才是完美的理想爱情。

柏拉图

柏拉图式恋爱最初是指同性恋

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27年,卒于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这个观点要从柏拉图生存的那个时代说起,与当时的希腊男女地位和爱情观有关。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女子地位相对低下,受教育相对较少,要找到思想境界高的女性知己,几乎不可能。因此,同性相爱被法律赋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无节制生育的一种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恋是当时的雅典的骄傲之一。

当时的希腊学者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而异性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为了传宗接代,为了生育而已。

同性恋

简单的来说,当时主流的爱情观点是男子之间的同性恋爱,正好与我们现在主流的爱情观点相反。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提到,陷入爱情中的男人愿意为他迷恋的少年做任何事情,不惜一切代价。

因此,柏拉图关于爱情的讨论是基于男子与男子之间的感情,即同性恋来说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历史背景,很容易主观性地把这种观点带入到现在男女之间的恋爱中,造成误解。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指出,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拥有能使人灵魂上升的力量。是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这种高尚而珍贵的爱,仅限于同性之间。

也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正是在这种爱情观念下,柏拉图才得出这样的精神之爱。因为男子之间爱慕,没有欲望的加持,更多是一种精神、灵魂的交往,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爱,也是人们向往的那种理想的爱情。

精神、灵魂的交往

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伊拉·瑞斯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就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一种欣赏。是男子之间的灵魂交往,精神交往,与欲望无关。

中国学者张瑞祥在《浅析"柏拉图式爱情"的哲学意蕴》中,对"柏拉图式爱情"的真正内涵做出澄清,即指成年男子对少年男子精神上的爱慕,是少男为了追求自身品德或者知识的进步而与成年男子结交的一种关系状态。

中国学者陈河伊在《柏拉图<会饮篇>爱的思想探析》中也指出,真正的柏拉图式爱情观是一种以获得"美"和"善"观念为目标的男性之间有节制的生活的爱情观。

综合以上分析,柏拉图式爱情最初是指同性之间的一种爱慕。

同性之间的一种爱慕

柏拉图式恋爱本义是指双方平等、完美的爱情观

为什么人们之间会有恋情?柏拉图在《会饮篇》里的解释是,人们在出生之前和死亡之后都是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里。 在那个观念里,每个人都是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活着的生存的世界里,这个完整的人都分裂为两个人。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就是恋情。

在柏拉图的理论中,认为现实世界的两个人,没有哪一半是重要的,两个人是相互平等的。在生前和死后的观念世界里,你们两个人合体的完整人本来就是完美的,现实世界分裂后,两个人则是相互之间最完美的对象。就像拼图一样,两个人完美的拼接在了一起。

完美拼接

柏拉图式爱情的本义就是指这一点,相爱的双方是平等的,自愿的,绝不勉强的,自然地相互吸引的。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

很显然,这个说法听起来是那么回事。但实际上,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是柏拉图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用一种想象的不可证实的方式论述了人们之间的恋情,显然是不合理的。柏拉图只是受那个时代的影响和制约而已。

但是殊途同归,现实世界里爱情的观点是正确的。两个人的爱情里,双方平等自愿,相互契合完美,却是正确的,也是人们追求的。当时,这个观点还是针对同性恋。只不过后来被引申开来而已。

中国学者蔺全成在《浅析柏拉图式爱情》指出,柏拉图式的爱情观主要包含了:理想式爱情观、纯精神爱情观、双方平等的爱情观、完美的爱情观、自由的爱情观五大类。其中,双方平等的爱情观、完美的爱情观,才是柏拉图式爱情的本义,其它的都是爱情观都是对柏拉图恋爱的误解或者说曲解。

双方平等

柏拉图式恋爱后来引申为男女之间的精神恋爱

柏拉图思想里一个重要的体系就是“二元分离”体系,即灵魂和肉体是分开的,其中灵魂是不朽的,肉体是可以腐朽的。爱情里不能缺少精神交流,却可以没有肉欲。

柏拉图对这个观点的经典论述是:"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精神恋爱,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纯洁爱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男女平等,男女恋爱的爱情观重视后,后人对柏拉图式恋爱曲解越来越多时,就有了现今常用的含义:男女之间的精神爱情。基本上是断章取义,只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恋,而这个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排斥。

现在的研究基本都是指男女之间的精神爱情。中国学者韩飞虎在《"柏拉图式爱情"分析》中,就指出"柏拉图式爱情"是以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它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郭戎戈在《柏拉图式恋爱的内涵及其美学意义分析》中指出,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柏拉图式恋爱"就是指纯粹的精神之恋。认为崇高的爱情也只不过是男女两性间的精神上的沟通与融合。

这也与现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爱情观有关,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理解柏拉图式恋爱,自然会想到男女之间的精神恋爱。

精神恋爱

柏拉图式爱情观的继承和发展

不过,既然是爱情,我不是很赞同这样的爱情观。只是精神上的沟通与融合,可以称之为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也或者可以称之为精神伴侣或灵魂伴侣,而不能称之为爱情。

既然是爱情,必然要包含精神,也需要包含肉欲,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爱情,叫知音知已更合适。如果存在这样爱情,双方都愿意,则没有问题,否则,只能是虐恋!

约翰•邓恩是英国十七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着名诗人。邓恩的理想主义爱情观是:恋人间的爱是排他的、相互的、自给自足的、疯狂的、平等的、灵肉相结合的且神圣的。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

显然,约翰•邓恩继承了柏拉图爱情里面的神圣纯洁精神的一面,向前发展的一点是,加入了灵魂和肉体的完美结合,而且,这种结合是神圣的,自然的,同样是纯洁的。

肉欲也是神圣的,自然的,同样是纯洁的

闫菲在《浅析约翰·邓恩对柏拉图式爱情观的继承和发展》中也对此进行了阐述。认为灵魂与肉体共同结合促成完美爱情,是约翰·邓恩爱情观的重要思想。

约翰·邓恩凭借对灵魂、肉体相互关系的思考,提出精神之爱必须经由肉体之爱才能达到,灵肉相融的爱情才是真正完美的理想爱情。

闫菲指出邓恩沿用柏拉图主义追求绝对完美和永恒爱情的思想,却与柏拉图主义追求的灵肉对立、精神性的爱情大相径庭。

但是个人认为,柏拉图式恋爱是崇尚同性恋的背景下产生的,是歌颂同性恋的一种高尚和美德。在男女平等的今天,男女之间的爱情自然而然要包含肉欲,是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一种自然的反应。因此,约翰·邓恩在男女平等恋爱的思考下,认为灵肉相融的爱情才是真正完美的理想爱情,符合时代和自然规律,是不矛盾的。

在现代社会里,这种观点,也许才是最适合的,最合理的。

现代社会美好的爱情

结语

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古今理解各不同,灵肉完美相融也许最美好。

柏拉图式恋爱最初是指同性恋。古希腊女权地位低下,崇尚同性恋,柏拉图在这个客观大背景下中指出,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而这种高尚而珍贵的爱,仅限于同性之间。

柏拉图式恋爱本义是指双方平等、完美的爱情观。柏拉图认为,相爱的双方是自愿、平等、绝不勉强的,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

柏拉图式恋爱后来引申为男女之间的精神恋爱。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是柏拉图式爱情观的继承和发展。精神之爱必须经由肉体之爱才能达到,灵肉相融的爱情才是真正完美的理想爱情。

(全文完,完稿于20201002晚)

3.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爱情观,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与苏格拉底式爱情是同义词。柏拉图式爱情根植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和同性恋爱风尚。

古希腊人热衷于谈论爱,思考爱,追求爱,爱情对于他们来讲,似乎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甜蜜的痛苦,陶醉的烦恼。与当时缺乏教育的女人建立爱情关系的艰难,以及对美独特的理解,使得希腊男子认为那些精力旺盛、充满朝气,又略带一丝腼腆的俊美少年男子是更为理想的爱慕对象。



这种男性之间的爱往往超出了肉体之欲,更多的是思想和情感上的倾慕和连结。青年男子间的互相青睐和眷恋,往往会使当代人感到费解。但就是这样一个虔诚、善思、充满活力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爱演绎得如歌如泣,第一次把爱赋予理性的思考,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4. 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爱情观,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柏拉图觉得如果是因为肉体上的需要而相互结合,所以两个人才在一起,这样目的不纯洁的恋情本身就非常不纯洁,是污染了这种恋情的本质。

而我们的爱情应该是高尚的,美好的,洁白的,只有抛开了肉体上面的欲望,从精神层面来恋爱,只有这样的恋情达到一个高度。才是爱情的本来意义。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

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5.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爱情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心理和主观情感结合的复杂现象,不同时代、文化、学科和学者们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提到柏拉图,大家日常生活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中,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和精神恋爱结合在一起。那么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是什么呢?他的名字为什么会和精神恋爱联系到一起?后人牵强附会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符不符合柏拉图的本意呢?我们今天从他的思想开始聊起,最后再揭晓答案。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的一个贵族世家。早年追随苏格拉底学习哲学。苏格拉底被迫害后,他逃亡到外邦。他曾先后三次到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王国,试图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国王对他的思想不感兴趣。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到雅典开办了一所学园收徒教学,讲授自己的哲学思想,直到去世。下面来看看他的思想。

一、理念论

柏拉图的思想被称为“理念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和我国古代思想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和朱熹的理学有许多相似之处。要讲好理念,先从我们最熟悉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起。

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时,会谈到“个性”和“共性”的概念。比如,现有荷花、桃花、梅花这些具体的事物,我们再从这些具体事物中找到它们的共性,抽象出“花”这个概念。因此,我们政治课本上都有一句话,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荷花、桃花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花”这个概念,只是我们抽象出来思想产物。如果世界上没有荷花、桃花等具体的花,我们就不可能有“花”这个概念。

柏拉图的思想,恰恰与我们相反。

他认为,世界上现有“花”这个概念,或者称之为“花的理念”。“花的理念”并非只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而是客观存在于这个世界。具体的荷花、桃花等花,都是对“花的理念”的“分有”和“摹仿”。那么“具体的花”和“花的理念”哪个更完美呢?

柏拉图认为是后者。世界上每朵具体的花都会有缺陷,比如桃花只有春天才会盛开,荷花秋天就会凋谢,而不管具体的花如何,“花的概念”总是完美的,它不会凋落,不会被毁坏。它包含着一切具体的花(因为任何具体的花都是“花”),却没有具体的花的缺陷。

“具体的花”是对“花的理念”的一种分有,因此多多少少都会有缺陷,因为分有总是不完全的。“摹仿”也是如此,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我们要想摹仿,必须是这幅画已经优先存在了。无论我们如何临摹,都不可能像原画那么优美。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把我们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理念世界是由理念构成的,它是客观存在的,是永恒的,完美的。我们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它。

而现象世界,即我们用感觉经验感受到的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分有”和“摹仿”,它是瞬息万变的,是不完美的。我们在现象世界学习的知识,只能叫“意见”,而通过思维把握的理念世界的知识,才是真理。

柏拉图的有一个精确的“洞穴比喻”: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眩晕(就像才从电影院走出来一样),但是他会慢慢适应。此时他看到有路可走,便会逐渐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真实世界;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意识到以前所看到的世界只不过是影像,是不真实的,于是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此时,不论出于何种原因,结果就是他选择了返回洞穴,并试图劝说他的同伴,也使他们走出洞穴,但他的同伴根本没有任何经验,故而认为他在胡言乱语,根本不会相信,并且会绑架他,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杀死他。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我们所处的现象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投影而已。哲学家要做的工作,就是启蒙和解救洞穴里面的囚徒(即城邦里的绝大多数公民)。

另外,柏拉图还将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分了层次。其中,理念世界最高一级的理念是“善”的理念。这一点是受到了苏格拉底的影响。可以看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追求至善,是许多思想家永恒的追求。

二、学习即回忆

柏拉图说过,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因为在他看来,灵魂来源于完美的理念世界,而我们的肉体身处有缺陷的现象世界。既然现象世界是有缺陷的,我们的感觉经验不可靠的,那我们的知识从何而来?

柏拉图回答,知识是与生俱来的,它存在于理念世界,我们的灵魂来自理念世界,因此知识是灵魂从理念世界带入我们的身体中来的。但在灵魂与肉体结合的一刹那,这些知识忽然被我们忘掉了。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在现象世界的感觉经验的刺激,去“回忆”得到这些知识。

举个例子。比如“花”这个知识,原本存在于我们的灵魂当中,但我们暂时忘掉了,当我们的感官接受到具体的花的刺激时,灵魂里“花的理念”被唤醒了,从此我们就有了花的知识。

柏拉图“回忆论”的思想,属于先验论,即认为真理性的知识先于我们的感觉经验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与“经验论”相对。这个对立,我们在讲到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时再仔细探讨。

三、理想国

最后再来看看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他认为我们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理性、意志和欲望。每个部分都有相对应的美德。理性美德是智慧,意志的美德是勇敢,欲望的美德是节制。如果能一一对应那作为整体的灵魂就具有了“正义”。同样,国家作为放大版的人,也需要由三个等级组成,即统治者、武士和一般民众。统治者需要智慧,武士需要勇敢,而民众需要节制。这样的国家才是正义的国家。

那什么样的人最有智慧呢?柏拉图说,是哲学家。因此要么哲学家来当国王,要么国王去研究哲学。这一点,和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强调的“内圣外王”的思想不谋而合。然而哲学和政治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在西方哲学史上,唯一的哲学家王便是罗马皇帝奥勒留。他是罗马安东尼王朝“五贤帝”之一。然而奥勒留临死前却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也就是着名的暴君康茂德,罗马帝国从此走向衰落。

好,讲了柏拉图的思想,顺便回答一下文章开头的问题:“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是什么?

后人对柏拉图式的爱情理解,是基于他“理念论”的思想之上的。理念世界比现象世界更完美,精神比肉体更纯粹,因此,柏拉图的名字便和精神恋爱结合在了一起。

然而柏拉图真的这么认为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不管精神之恋还是肉体之爱,都是多余的。他极力反对婚姻自由,主张由开明的政府来包办婚姻,为年轻人挑选配,强壮的配强壮的,正如繁育动物良种,确保后代强健。

是不是很毁三观?

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来源于斯巴达的'社会制度。每一个思想家,毕竟是人,不是神,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拓展:

学术观点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

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这就是柏拉图偏重同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北大哲学系教授先刚也提出:柏拉图在谈论爱情时,如果不是全部,那也绝大多数都是指同性恋,尤其是指成年男子与少年男子之间的爱情。

相关资料

柏拉图在对话录《会饮篇》中提到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是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这种共同追求仅限于同性之间。“柏拉图之爱”的真正意义就是同性之间的同性爱,只有这种爱才是高尚而珍贵的。

在雅典,同性爱被法律赋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无节制生育的一种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恋是当时雅典的骄傲之一。公元前4世纪,着名演说家爱斯基尼斯曾在法庭上公开陈说:“迷恋上一位貌美如花、风姿翩翩而又举止得体的少年,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是任何一位感情丰富而又明智的男性必然会产生的爱情,是不可违抗的。”

神话故事

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宙斯的最爱,既不是天后赫拉,也不是他化身为公牛前去诱惑的欧罗巴公主,而是一名克里特美少年,伽倪墨得斯(加尼米德)。他化为雄鹰将这名美少年掳走,在奥林匹斯山上公然与之欢爱,引发赫拉的嫉妒并设计害死这名美少年,将之变为一只水瓶,宙斯伤心不已,将伽倪墨得斯的灵魂封印在天上,这就是水瓶座的由来。

荷马在史诗《伊利亚特》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伽倪墨得斯被宙斯掳走的原因是“他过于迷人的身体”。这句话也揭示了整个古希腊时期最重要的社会风化现象,即男性之间对于男性美的互相爱慕。

爱情观念

柏拉图在对话录《会饮篇》中提到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是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这种共同追求仅限于同性之间,只有这种爱才是高尚而珍贵的。所以说柏拉图式爱情,最开始指的并不是一般的精神恋爱。而应该是同性之爱,且摒弃对性的欲望。

在雅典,同性间的爱被法律赋予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甚至被认为是对无节制生育的一种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恋是当时雅典的骄傲之一。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

希腊文明

古希腊人热衷于谈论爱,思考爱,追求爱,爱情对于他们来讲,似乎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甜蜜的痛苦,陶醉的烦恼。与当时缺乏教育的女人建立爱情关系的艰难,以及对美独特的理解,使得希腊男子认为那些精力旺盛、充满朝气,又略带一丝腼腆的俊美少年男子是更为理想的爱慕对象。这种男性之间的爱往往超出了肉体之欲,更多的是思想和情感上的倾慕和连结。青年男子间的互相青睐和眷恋,往往会使当代人感到费解。但就是这样一个虔诚、善思、充满活力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爱演绎得如歌如泣,第一次把爱赋予理性的思考,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6.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精神恋爱,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极为浪漫但也许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他认为爱情是绝对的灵魂契合,且因为是“另一半”而存在排他性和唯一性。这种爱情理论极其理想化,缺乏现实基础。

阅读全文

与伯拉图式的爱情观点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月亮爱情诗句有哪些 浏览:506
嫁给什么阶层的男人最幸福 浏览:828
星姑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浏览:797
王者荣耀铠用什么经济 浏览:106
爱情公寓主编叫什么 浏览:169
健康码登入会显示在哪个县吗 浏览:239
健康码如何统一管理 浏览:639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的专业怎么样 浏览:187
世界上有哪些经济最发达国家 浏览:867
事业单位内部人事调动如何撤回 浏览:377
下列哪个民间爱情传说与山海关有关 浏览:193
婚姻如何做到彼此靠近 浏览:837
深圳中考管理系统健康申报在哪里 浏览:238
五彩绳书讲的什么故事 浏览:155
北京有哪些事业单位招聘 浏览:24
故事会怎么发展起来 浏览:127
一个事业编待遇多少 浏览:896
新蔡婚姻大厅什么时候放假 浏览:254
了凡四训简述什么故事 浏览:758
健康证检查哪些证件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