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2-01-26 10:26:04

A. 大学生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的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们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
(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他们能能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怪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认识现实环境。
4.接受生活,乐于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认为是重负。他们还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也能把工作中所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5.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同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的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人格完整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常常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7.
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一般常用智力测验来诊断智力发展的水平,智商低于70者为智力落后。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B. 如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观分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直接决定了人们的日常的行为和心理想法,决定了个人的发展前途,个人的未来趋势,有什么样的三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2、掌握应对心理健康的科学方法

遇事不能惊慌,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一些事情,来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如意的事情,这样子便不会使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打击和伤害。

3、合理调控情绪

遇到一些让自己激动的事情或者人比如自己仰慕已久的明星。这时要尽量自己说服自己,让自己淡定,不能太过于兴奋。遇到忧伤的事情,要适当的发泄,不能憋在心里,也不能随意发泄,这样只会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和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与麻烦。

(2)如何维护心理健康扩展阅读;

做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的方法;

1、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提高交际能力

在大学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增多,大学中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多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吧,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尽情展现自己。

2、多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人,是社会性动物,是害怕孤独的,是需要同伴的。在大学中多交几个知心朋友,可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相互扶持,相互安慰,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这个意思。

3、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几个社团

大学中有很多的社团,社团中聚集了一群有同一爱好的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几个社团,学习与人相处的要领。

C. 如何维护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我校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问题、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友伴关系、情绪问题、自我观念、青春期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提高心理自我心理健康水平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经常听见有中学生抱怨“老天不公”,悲叹自己“命不好”、“运气不好”、“处境不佳”没有遇到什么值得快乐,令人高兴的事,相反的,却经常遇到一些令人烦恼的事,倒霉的事。于是乎成天闷闷不乐,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虚度光阴。这样的人应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入进行自我教育,明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极其偶然的存在。这个存在在茫茫的宇宙中,与漫漫的历史长河相比,就象电光那样短暂易逝。因此,我们要珍惜它、热爱它。让人的一生具有价值,具有意义,让有限的生命为人民大众作出无限的贡献,闪烁出绚丽的光芒。当然,人生道路上要经历无数风雨、坎坷,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目标,积极地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就会发现人生的天空如此广阔,青春的鲜花如此美丽,活在世上真是一种幸福。

二、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道德修养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及寿命的长短。孔子曰:“仁者寿。”就说明了人的道德品质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明代名医张景岳说:“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意思是说要想长寿,就必须要乐观;要乐观,莫过于乐善好施。古人还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也明确指出有高尚的道德,才可能有快乐的心态;有快乐的心态,才可能健康长寿。现代医学、心理学也证明了:道德高尚多做好事经常满腔热忱地帮助人,扶持人,爱护人,援救人,人们会投桃报李,给以热情地回报。爱人者,人便爱之;助人者,人必助之;敬人者,人亦敬之。这种良性的反馈,必然使人产生欣慰,受到鼓舞,使人愉快,获得欢乐,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正如古人所说:“善者善,祛病而得后福。”

因此,我们应在生活中要讲究道德修养,勤于付出,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多做好事,这样可以使我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获得欢乐,有益于身心健康。

三、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处于人生关键的转折期的中学生,要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要想健康地成长,就必须学会正确地对待名利。如果一味地追名逐利,整天处心积虑,挖空心思,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必然会产生消极的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造成悲剧。因此,大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方面争先进,创一流。另一方面,不计较功名得失,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淡于名利,知足常乐。有了这样的名利观,就不会因自己的条件不如别人而自卑,也不会因个人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心理平衡了,身心自然也就健康了。

四、培养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读书学习能使人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懂得人生的真谛,使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挫折,正确地对待名利,正确地对待人生和前途,始终斗志昂扬,乐观向上。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他们把读书学习视为一种痛苦、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对学习没有热情,毫不感兴趣。他们反感、厌恶、甚至憎恨学习。这种强烈的厌学情绪使有些中学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悲观厌世,道德伦丧,甚至产生反社会的攻击行为,很容易被社会上的坏人所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必须解决的厌学问题,努力培养学习兴趣,调动自我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能向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D. 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1、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号召公众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

2、使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针对竞争压力增大的情况,号召公众正确看待压力,使用合理方法缓解压力。

3、重视睡眠健康。倡导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出现睡眠问题及时就医。

4、培养科学的运动习惯。考虑运动对调节情绪的积极作用,号召每个人培养适合自己的运动爱好。

5、正确认识常见情绪问题。针对人们常遇到的抑郁、焦虑情绪问题,提出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主要表现及治疗方法。

(4)如何维护心理健康扩展阅读:

社会和政府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包括:

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针对公众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的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利用各类媒体和传播媒介,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科学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意识。

2、构建心理服务网络。发挥基层社区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网底作用,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同时,注重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E. 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1、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具有乐观心态的人往往将人生的感受与人的生存状态区别开来,人生是一种积极体验,是一种愉快心理感受,可以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去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使其处于最佳状态。自信、投入、自觉,是拥有乐观心态的人重要的特质。一个人有了自觉,就可能少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在面对压力时找到生活的突破口。

2、保持平静淡定心态

面对压力时,一个人如果能平静地反复思考、明察原因,就能很快稳定情绪。科学研究表明,“入静状态”能使那些由于过度紧张、兴奋引起的脑细胞机能紊乱恢复正常。如果面对压力时处于心烦意乱状态,就别指望能理性思考问题,而只会使歪曲的事实和虚构的想象乘虚而入。

3、保持知足隐忍心态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隐忍克制,其外在表现是一种被动的知足,实质是对生存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盲目知足以逃避压力并不可取,但欲望滔天、自加压力更不可取。



克服孤独抑郁心态,需要积极调节情绪和心理

1、善于运用理智的力量。决定情绪的是人的认知。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受困扰,不是由于发生的事实,而是由于对事实的观念。”

2、适度宣泄情绪。压抑不是处理负面情绪的好办法,面对压力要让情绪有适当的宣泄机会,适度的宣泄可以把心中的不快释放出来,并且还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心理换位,增强同理心。有些情绪是由于自己抱怨别人引发的。其实这是缺乏换位思考能力,心理学上称之为缺乏同理心。遇事应该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仔细考虑对方的想法、理由、处境和难处,这样就会给予对方谅解和同情,也能为自己减轻压力。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面对压力要积极维护心理健康

F.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病症的表现,还指一个人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疾病不仅表现为有机体因感染或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生理功能障碍,也表现为心理等社会文化因素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者说社会环境通过心理因素引起生理功能障碍。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已经证明了人类生理与心理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维护健康,不仅要生理卫生,也要注重心理卫生。

一、健康与心理

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能影响生理健康,这里介绍美国学者对A型性格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成果。

A型性格和B型性格,是美国着名心脏学家弗雷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初划分的。A型性格主要特征是:喜欢进取,好争胜,并急于求成;常有压力感,感到时间不够用,并常常表现出对工作或学习不满;个性急躁,容易冲动。B型性格与此相反:凡事想得开,从容不迫,个性随和,对失败得失看得比较淡薄。弗雷德曼临床发现心脏病患者多半具有A型性格特征。于是,一些心理学家继续研究,有人对3000多名男子进行了8年的调查,在控制心脏病其他诱因的条件下,在患心脏病的人中,A型性格的人比B型多了1倍。

有人认为,心理的健康比生理的健康更为重要。因为:①心理因素可以引发心理疾病,如恐惧症、精神分裂症等;②心理因素可以导致生理疾病,如偏头痛、胃溃疡等;③心理失常不但给个人及家庭造成危害,也可能给社会造成危害。因而维持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的事情,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2.什么是健康的心理

关于健康心理的标准,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表述,这主要由于他们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健康的心理内容较多。但一般来说,健康心理不外乎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等方面。

(1)情绪稳定是首要的健康标准。这是因为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激动状态,不易为个体本身所控制。情绪失调不但影响心理健康,而且能引起心理疾病。情绪稳定主要指个体能接受各种刺激,对刺激的反应强度适当,保持乐观的心境。同时,反应方式适当,快乐与痛苦能得到合理宣泄,不使情感受压抑。

(2)了解他人、认识自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这是发展良好个性的基础,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准。一般有3种表现:第1种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是,同时贬低他人,认为他人各方面不值一提;第2种是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生怕自己的言行冲撞了他人;第3种也是可称为健康心理的:既肯定自己,也相信他人,在认识自己优势的同时,也了解自己的不足。

(3)人际关系和谐。人生在社会之中,与他人间形成有效的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理的又一标准。具体表现为能够适应各种人群,通过交往,对他人和自己都感满意。

二、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是指个体因心理功能发生紊乱,造成生活适应困难,心理上感到痛苦的现象。它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一种精神病态。现代精神医学已经发现了200多种心理异常现象,这里介绍几种我们较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

1.焦虑症

有人在考试之前心情紧张,晚上睡不着觉;有人老是担心父母的健康状况,整天忧心忡忡;有人欠了人家大笔债务,经常愁眉苦脸;有人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心情感到压抑……所有这些心理现象都是焦虑的表现。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精神状态。任何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是人对挫折失望产生的正常心理,对一般人来说是暂时的。有意识的焦虑和紧张,它能让人产生克服困难、解决危机的心理准备。

称为心理异常的焦虑即焦虑症,指的是一种品质性焦虑,这样的人具有一种焦虑的倾向,其表现之一是泛虑症,任何时间、任何事物都会引起他的焦虑反应,尤其对一些小事他们特别敏感,总觉得不幸的事随时随地都要发生,对未来毫无信心。这种人平时心情紊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身心疲倦,经常心悸、失眠。焦虑症的表现之二是恐惧症,个体明知不会受到伤害,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情绪,如惧山、惧水、惧风等。

为什么会引起焦虑症呢?心理学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解释。一般来说,焦虑是由心理矛盾引起的,这些矛盾有的来自经验和知识的不足,有的来自行为规范的不明,有的来自个体的神经过敏。青少年时期是焦虑容易产生的人生阶段。

长期的焦虑不但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果,还会引发身体上的疾病。由于过分紧张而过度呼吸,造成血液中碱性成分增加,导致手足麻木、头部发胀,还会引发肠胃病。所以必须以预防为主,采取多种措施,缓解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

2.抑郁症

抑郁症是指个体的情绪状态长期处于极度低落的心理现象。对一般人心理而言,有时情绪低落,心情沮丧也是正常的,但随着环境的变化,挫折的消亡,这种心情会好转。而抑郁症则不同,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①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患者对生活没有一点儿欢乐的情感因素,工作、学习、亲情都不能让他产生乐趣,有时这种人甚至想用自杀来解脱痛苦。②患者对自己、他人及其他事物的认识悲观或绝望,对自己有强烈的自贬意识,看不到未来的希望。③所有行为都是被动应付,对任何事都失去主动的兴趣。④在生理上,出现体重逐减、睡眠失常、四肢无力等症状。

精神病专家及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抑郁症是各种心理异常现象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多数患者在1~3个月内会不诊自愈,但也有可能复发。抑郁症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遭遇挫折不能适应而引起情感上的障碍。许多人用顽强的毅力走出了抑郁的阴影。在受到挫折后,他们或者出去旅游一次,换换环境,避免触景生情;或者吃一堑,长一智,自我总结,用行动重塑自己的形象,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3.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所有心理异常现象中最严重的一种,一般来说患者在情绪、行为、性格等许多心理方面都出现了较严重的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是:①在知觉方面,患者的知觉感受明显扭曲,对很微弱的声音极为敏感,甚至对自己身体的知觉也无法把握,患者可能会认为一只手变长了,另一只手变短了。同时,患者还时常产生幻觉,在没有实际刺激的情况下作出反应,认为听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②在情感方面,患者情绪错乱,用不同于常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喜怒无常。令人发笑的情境可能让他极度悲哀,伤心悲哀的场景可能令他发笑。有时患者表情冷漠,有时无缘无故痛苦或狂笑。③意识紊乱,与人交谈语无伦次,无逻辑性,不能有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法与人沟通。④行为异常。其动作表现明显与常人所见环境的刺激无关。他们时而咬牙切齿,时而比手画脚,时而表现出婴儿期的动作。

对精神分裂症成因的解释,心理学上没有定论,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是幼年心理发展障碍,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未能良好发展,自我与本我冲突的结果。行为主义学者则认为是由于患者在生活中遇到压力,引起焦虑,产生痛苦,为缓解和逃避痛苦,采取这种方式退缩的结果。

4.性格异常

性格异常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不同常人的性格特征,有时也称品行障碍,是心理不健康在性格等方面的表现。

美国精神医学会将性格异常分为以下11种不同类型:

(1)妄想型:对事物持怀疑态度,不信任他人,重视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有过失则归咎于他人,无法与他人合作。

(2)分离型:性格孤僻,感情冷漠,不愿与人相处、交往,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3)分裂型:症状比分离型严重,兼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知觉扭曲的特征。

(4)自高自大型:有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经常夸耀自己并以此引人注意,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6)反社会型:一切言行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社会规范,喜欢损人利己。

(7)边缘型:情绪障碍严重,处于精神病的边缘。

(8)回避型:有参与人际交往的愿望,但怕被人拒绝而伤害自尊心,从而回避参与。

(9)依赖型:凡事依赖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不得已独自行事时,感到非常恐惧。

(10)强迫型:性格固执,墨守成规,生活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不能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

(11)被动攻击型:性格矛盾而懦弱,常以间接、被动的方式表达恨意,在暗中采取攻击性行为。

三、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维护心理健康不仅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帮助。对个体而言,除树立较强的健康意识之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心理健康:

1.加强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要学会主动释放不愉快的情绪。当遇到挫折时,要用适当的方式把积压在心中的痛苦、不安、悲伤等紧张情绪宣泄出来,避免给心理造成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接受任何刺激,承受欢乐和痛苦,驾驭自己的情绪。宣泄、释放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把自己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把误会或委屈等情况摆出来,减少矛盾和冲突,加深理解。向他人述说自己的感受,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父母、老师的见解往往比我们自己考虑得更为深刻,有利于情绪的释放。在遇到较大的挫折如极度悲伤、愤怒时,许多人用痛哭来宣泄情绪。有时,人们也会把不快的情绪化成行动的力量,转移注意力来发泄情感。

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幽默感。具有广泛兴趣爱好的人,能从多方面享受生活的乐趣。当某一方面遭遇挫折时,从事另外一类的兴趣活动,轻松消遣,既排遣了不愉快的情绪,又找到了新的乐趣和精神寄托。幽默感是一种催化剂,可增进人际交往,消除烦恼。

要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调节自我。这也是一种自我激励,用健康向上的思想、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可以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克服紧张、不安的情绪,振奋精神。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情舒畅的兴奋剂,对维护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团结和谐的关系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它使个体产生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如果一个人在集体说话无人答理,有他无他都一样,而且欢乐没有人分享,痛苦没有人分担,那么,这个人会觉得莫名的不安和孤独,发展下去会产生心理障碍。

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多方面努力,对个体而言,首先应该在个人品行上加强修养。美国心理学界曾做过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查,心理品质上值得他人信赖、待人忠厚、热情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诚恳坦率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充分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在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中,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健康有很大关系。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在他人及集体的地位和作用时,能够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能够养成自信、自尊的心理品质,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

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付出情感和意志的努力,可以使人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适度的焦虑和紧张,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实践证明,当一个人从事学习或工作,特别是取得一定成就时,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自豪感,并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

总之,维护心理健康,关键在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注重心理修养。

阅读全文

与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oppo为什么这么多美女 浏览:266
金安幸福嘉园怎么样 浏览:64
香车美女桃花盛开的春天会怎么样 浏览:857
乞丐的婚姻如何 浏览:909
幸福树的叶子淹了是怎么回事 浏览:734
海南美女哪里的多 浏览:759
民政局批复事业单位成立需要多久 浏览:835
守望幸福怎么发说说 浏览:493
辽宁省哪个城市能办海员健康证 浏览:166
九江事业单位什么时候出公告 浏览:208
湘潭事业单位工资多少 浏览:511
二两九婚姻如何 浏览:968
在你没有钱的时候如何经营好爱情 浏览:386
什么是商品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浏览:227
杨浦哪里医院可以办理健康证 浏览:211
什么样的婚姻就像万箭穿心一样 浏览:773
楼兰古城美女叫什么名字 浏览:455
幸福怀仁标志在哪个学校 浏览:38
农村集体超市经济怎么形成内循环 浏览:890
经济过热会带来什么问题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