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健康行业前景项目有哪些
1. 医疗服务机构:以医院、诊所、体检中心等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提供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服务。
2. 医药产业:涉及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的产销,为医疗行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3. 保健品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饮品、营养补充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关注民众的日常健康维护。
4. 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涵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服务的产业,旨在提升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管理水平。
5. 健康养老产业:以养老服务市场为主,包括老年人护理、康复治疗、休闲养生等,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和生活照料。
② 健康行业的未来风口是什么
伴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医疗领域,由此,医疗健康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相关政策的推动也为医疗行业注入新机会。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显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达16万亿。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由于科技赋能医疗行业,使得医疗诊断变得更加精准,因此精准医疗悄然走入大众生活,成为大健康领域新风口。
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精准医疗的重点不在“医疗”,而在“精准”。2016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端、个性化、精准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医疗消费升级将进一步促进精准医疗市场扩容。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医疗相比,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从不同层次上看,精准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精准医疗产业链
精准医疗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仪器设备、耗材、药物合成材料以及试剂等,中游检测服务商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目前不同环节的发展时间、技术成熟、壁垒高低等缘故成熟度略有不同,因此也呈现出不同的投资机会。
精准医疗产业链全景图
推广估价值现天量,创业板抄底来临,此版块或将决定大盘上涨新高度!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产业链上游:诊断仪器及试剂
诊断为精准医疗的核心基础,而分子诊断是核心支撑技术。分子诊断包括多种方式,其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相对成熟占比较高,高通量基因测序具有信息量丰富,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子领域,也是是未来的方向所在。在基因测序仪这个行业上游基本处于寡头垄断状态,80%的营收被巨头所垄断——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测序企业主要有Illumina、Roche、LifeTech、华大基因以及贝瑞和康等公司,其中,前三个公司占据了超99%的市场。
近几年来基因测序仪市场飞速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仪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39.0亿美元,同比增长18%。据预测,2020年,全球基因测序仪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
推广3种水果是痛风的 大克星 ,常吃促进尿酸排出,尿酸恢复正常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业链中游:测序服务领域增长快
精准医疗产业链中游为测序服务和数据分析服务,该领域增长速度最快,也是国内企业的主攻方向,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未来行业龙头凸显、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趋势。近几年,基因测序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预测,2020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47亿美元。到2024年,市场规模 将近300亿美元。
中游基因测序服务与上游相比,中游只需购买测序仪器及试剂就能提供测序服务,门槛较低,因此国内也有众多测序服务机构参与。从基因测序服务机构布局来看:目前我国基因测序服务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其中,北京基因测序服务机构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达到近50家。其次,上海(47家),深圳(16家),广州和杭州分别为15家。
基因测序服务机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产业链下游:应用广阔、需求持续释放
精准医疗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我国目前主要分为四个方向:产前筛查、肿瘤相关疾病、创新药企及个人健康管理等。其中,无创产前筛查为当下较为成熟和消费者认可程度最高的产品,且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市场将有进一步的成长空间;肿瘤诊断与治疗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应用市场,癌症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癌症在我国发病率将进一步提高,二代测序在肿瘤邻域的应用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
(1)生育健康类服务:市场空间巨大
以该项检查为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1600万,按10%的市场渗透率,1500元/人次计算,市场规模约24亿元/年。
在二胎政策放开导致高龄产妇数量持续增加的前提下,预计随着技术的发展,检测成本有望下行,同时受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支付能力提升等因素的影响,渗透率提高的可能性较大,将进一步打开生育健康服务的市场空间。
(2)肿瘤持续高发,奠定市场基础
精准医疗技术在复杂疾病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具体细分为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基础科研是在肿瘤致病机理的研究,临床应用主要是遗传学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常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和肿瘤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我国人口众多,肿瘤患者或潜在患者数量庞大,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300多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00万人死亡,成为了世界上癌症死亡数最高的国家。肿瘤持续高发的持续高发为基因测序在肿瘤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相关政策落实,市场潜力有望得到持续释放。据预测,2020年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
(3)新药研发利器,需求逐步放量
基因测序在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的应用紧密相关,医院、药企和基因测序机构三方的紧密合作,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随着基因测序分析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药物研发测序服务市场也将有望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许多药物基因组计划正在进行,如华大基因帮默克制药进行药物靶点寻找和初步应用、CRO龙头药明康德组建测序应用公司等,靶向药物是一大投资新方向。
综合来看,精准医疗产业链呈现出龙头企业纵向一体化布局,如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在上游和中游的布局,未来随着上市借助资本力量或进一步拓展。但是整个产业链条中仍有一些因技术升级、创新而存在的机会,如三代高通量测序仪、新型标志物诊断试剂、独立检测实验室、肿瘤应用和新药开发等领域。在经济稳中趋缓的背景下,医疗健康以及细分领域精准医疗都将备受关注。
③ 未来医疗行业会有哪些变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健康领域的结合,未来健康产业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及更令人振奋的发展机遇。
目前医疗健康行业正逐步发现这些机遇,为重塑健康而制定战略并做出判断的需求(无论是作为医疗机构、医生或患者)也在与日俱增。
不难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入驻医院,如导诊服务的医疗机器人,为病患提供医疗咨询、引导、挂号等服务;相关医护助手,则会协助医生记录病患信息,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那么在未来十年,医疗健康领域还会带给我们哪些变化?
机器人手术
当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医疗领域中,AI机器人自然也能上手术台。那机器人手术又会对医疗领域做出什么重大的改变。
首先,机器人具有微创,不易感染的特点,在手术过程中更精确的知道疾病,从而在不破坏疾病周边组织下进行手术,使得患者在术后愈合更快。
比如,图像引导机器人就是在不破坏周围任何组织下调查大脑病变后,从而以精确地贴合假肢塑造骨骼,而这种精确度,是人类永远无法做到的。
医用穿戴设备
目前可穿戴市场的发展变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而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以及智能眼镜这三类产品更是占据了可穿戴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智能手表、运动手环更是一直作为可穿戴设备的代表,一直凭借其监测健康的功能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而可穿戴市场的发展前景远远不止于此。
有关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可穿戴产品销量将达到1.6亿台之多。而随着可穿戴市场的繁荣与多元化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基于健康监测的可穿戴产品有望获得医疗级的新功能和认证。
智慧化家庭医疗
未来的医疗,一定会沉淀更多的大数据服务平台,更多是基于医疗大数据+智慧医疗生态系统。
比如海尔智慧医疗和壹健康智慧药箱为例,前者海尔智慧医疗正是凭借互联网思维,依靠“互联网+”的发展策略,采取联合互联网的方式打造“产品聚合数据,数据驱动服务”的模式,为用户提供智能医疗产品服务。
而壹健康基于医疗大数据时代自主研制的小熊智慧药箱,是以一体式多体征检测智能服务终端为入口,围绕用户体征检测、健康管理、在线问诊,家庭慢病管理服务等构建360°全人群、全周期的居家健康医养服务体系。
小熊智慧药箱居家健康医养服务体系,聚焦慢性病用户所需,根植于智慧家庭医疗领域,深入挖掘用户痛点,为用户提供体征数据测量,检测产品覆盖体温计、心电仪、血压仪、血氧仪等。
因此,“人工智能+医疗”安全地融合发展,未来将满足人们更多智能化就医需求,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