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健康素养现状如何

健康素养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2024-11-14 07:05:01

Ⅰ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报告

健康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家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居民发展的需要。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报告 ,希望对你有帮助!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报告篇1
摘 要

一、背景

公民健康素养是素养 教育 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含义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全体公民的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为确定当前对我国居民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和技能,2007年卫生部组织了医药卫生领域的百余位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明确了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下简称《公告》)。这份《公告》是世界上第一份由政府公布的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文件。

为了解我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根据卫生部统一安排,并结合中央补助地方项目,我们于2008年开展了全省范围的调查。

二、调查 方法 与内容

全省共确定17个调查点,其中城市和农村调查点分别为8个和9个。共回收问卷8591份,其中有效问卷8546份,问卷有效率为99.48%。调查对象为17市15~69岁常住人口。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素养、调查员评价3个部分。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数据库录入,采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进行标化处理。

三、主要结果

山东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8.16%。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上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7.04%、8.09%和24.43%。

总体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均显示如下特征:一是城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农村;二是男性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女性;三是45岁以下年龄组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45岁及以上年龄组;四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而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 文化 程度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根据所调查的内容,我们还将涉及的问题分成了五类,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并对这五类健康问题的相关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省居民具备各类相关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30.83%、安全与急救素养17.65%、传染病预防素养4.43%、基本医疗素养20.88%、慢性病预防素养9.77%。对71项测评内容总体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5项指标的正确回答率低于20%,分别为:“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5.28%)、“对肥胖的正确认识”(17.016%)、“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12.26%)、“骨折伤员的处置”(19.27%)、“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5.33%)。

四、结论与建议

一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民居健康素养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

8.16%,这进一步印证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 实施方案 (2009-2011年)》中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意见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新医改工作的深入开展,高度重视投入低、产出高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健康教育机构与网络,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促进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模式和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当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所创新和改变。鉴于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各级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关注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健康知识传播策略,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形式,广泛开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健康传播活动;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专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如依托“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等平台,以学校、厂矿企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室)等为阵地,广泛开展以提高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为目的的综合干预活动。

三建立全省健康素养监测机制,及时监测和发布我省居民健康素养变化情况

要定期对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不同地区可针对当地主要卫生问题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专题或应急调查,以动态地反应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要及时发布监测结果,让全社会全面系统地掌握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影响因素,为制定医疗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报告篇2
一、背景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健康素养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不仅仅是卫生计生部门的事情。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策略,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当务之急”,“各国政府应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水平作为卫生和教育政策的一项明确目标”。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 措施 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2008年,原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制定下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009年,将健康素养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实施。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标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为一项衡量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2012年,国家启动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健康素养监测是项目内容之一。

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健康素养促进项目的实施是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不仅推动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发展,对其他公共卫生领域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等,均是在健康素养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及时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制定健康素养促进的干预策略,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动态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是6.48%,2012年是8.80%,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现将2013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二、监测方法与内容

(一)监测范围

2013年健康素养监测在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监测点开展;其中城市监测点150个,农村监测点186个;东部监测点126个,中部监测点96个,西部监测点114个;覆盖全国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

(二)监测对象

2013年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全国15~69岁常住人口95915人,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有937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78%。

在规范填写调查问卷的93785人中,城市人口41702人,占44.47%,农村人口52083人,占55.53%,城乡人口比为0.80:1;东部地区37506人,占39.99%,中部地区25871人,占27.59%,西部地区30408人,占32.42%;男性47024人,占50.14%,女性46761人,占49.86%,男女性别比为1.00:1。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5.0±13.3岁,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 65~69岁调查对象分别占7.85%(7365人)、15.68%(14708人)、23.42%(21965人)、24.84%(23294人)、21.41%(20082人)和6.79%(6371人)。

在文化程度方面,不识字/少识字、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依次为11.93% (11169人)、23.36%(21876人)、34.82%(32607人)、17.72%(16591人)和12.17%(11401人)。

(三)监测指标及评价方法

1. 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标准:问卷得分达到总分80%及以上,即问卷得分≥80分,被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

2. 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将健康素养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某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方面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方面的健康素养。

3.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健康素养划分为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

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指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类健康问题素养。

本报告结果部分呈现的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结果为加权数据,非样本数据,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监测过程中收集的基础数据,对样本数据的基础权重、无应答权重和事后分层调整权重进行了加权调整。

三、主要结果

(一)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

城乡: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80%,农村居民为6.92%,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表1、图1)。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报告篇3
日前,卫生部向世界与国民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现将摘要公布如下,以引起国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同时公布作为公民健康素养调查主要内容的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一、 背景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007年,卫生部组织医药卫生领域百余位专家,研讨并界定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

为了解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在参考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成果和工作 经验 基础上,卫生部组织专家,根据《公告》内容,运用Delphi方法确定调查指标,编写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并结合中央补助地方项目,于2008年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调查。

二、 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省确定6个调查点,城市、农村点各3个。其中城市调查点除选取省会城市外,另随机抽取2个地级城市,每个城市随机抽取1个城区;农村调查点则为每省随机抽取3个县;全国共计192个调查点。回收问卷79542份,有效问卷79438份,问卷有效率99.87%。调查对象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69岁常住人口。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内容、调查员评价3个部分。调查数据使用图像录入软件进行双录入核对,采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双盲平行分析,调查结果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进行标化处理。

三、 主要结果

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上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4.97%、6.93%和20.39%。总体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健康素养均显示如下特征:(1)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2)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及以上年龄组;(3)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我国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就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五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国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慢性病预防素养4.66%。

对71项测评内容总体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6项指标的正确回答率低于20%,分别为:“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3.28%)、“对肥胖的正确认识”(7.16%)、“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13.95%)、“骨折伤员的处置”(17.28%)、“认识药品 说明书 ”(18.70%)、“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8.79%)。

四、 结论与建议

(一)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6.48%,这充分证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意见的正确性。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结合新医改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工作网络,提供规范优质服务,促进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二)努力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鉴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特别需要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传播形式,广泛开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健康传播活动,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等。同时,依托“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平台,以学校、厂矿企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室)等为阵地,广泛开展以提高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为目的的综合干预活动。

(三)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及时发布监测结果

今后每3~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同时,在不同地区,针对当地主要卫生问题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专题或应急调查,动态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影响因素,为制定医疗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努力使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监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在此基础上,力争将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Ⅱ 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和卫生问题有哪些

如今,有人认为,以前闻所未闻的病纷纷冒出来了,似乎疾病越来越多,人们往往认为是经济发达造成的。其实不然,疾病多,是卫生健康知识没跟上经济发展步伐,“一手硬一手软”造成的。
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和卫生问题有哪些?主要是收入多、作品多,保健知识未必多。胡吃海吃,吃得多、吃得荤、吃得偏,而动得少。

现状:中国人健康赤字达8.2岁。即身体状况比实际年龄老了8.2岁。九成人高估了自己的健康状况。中国人的健康素养即健商也很低,卫生部统计显示,掌握最基本健康素养的人还不到7%。
影响健康的因素中,遗传占15%,医疗条件占8%,自然环境占7%,社会环境占10%,生活方式占60%。你不能选择父母、难以改变生活环境,但可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健康了,你就基本合格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需高科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生活方式健康,能减少55%的高血压,减少75%的脑卒中、冠心病,50%的糖尿病,三分之一的肿瘤,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顺应自然,健康长寿;违背自然,疾病短命。
过去30多年,我国人口疾病死亡模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及其相对死亡比大幅度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及其相对死亡比迅速增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全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已经占到了因病死亡总数的80%以上,而这些慢性病多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如中国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蔬菜与粮食摄入量不足,肉类摄入过量从而导致了很多的慢性疾病,全国超重人口已经超过3亿,而肥胖人口也超过1亿。

Ⅲ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

目前我国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算高,我们不难看到影响健康的因素还很多,为了能尽快改善这一现状,找到一个较有效的突破口,从宏观上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各项干预措施,若从微观上论,一定要把我们眼前的工作做好,从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入手,切实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把健康素养的培养手段课堂化及生活化,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因素。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以访谈法的形式进行交流。
(二)问卷调查法:结合本文的需要设计相关问卷,发放了650份问卷,收回635份有效率98%。
(三)调查对象:以深圳3所高职院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职院和深圳新安职院)的650名学生(男生386人,女生250人)为调查对象,经过相关统计学的处理后,找出理论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提出理论性的促进建议。
二、讨论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选择与认可情况(见表1)
从表1中不难发现,在所学科目中,首选体育课的仅占14.3%,认为体育锻炼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及养成习惯的为58.02%,认为体育教改有利于身体健康及健康素养培养的占16.67%,由此可见健康课程化对提升健康素养很有意义。
(二)体育教育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
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主要从学校体育教育中获得,然而学生对体育课首选率并不高,只有14.31%,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还不足,他们喜欢自己随意运动,对系统健康素养认识不够甚有障碍因素。
目前学校健康教育比重倾向于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教育元素来自于体育教师的培养因素。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以课堂教学和专项训练及课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如从体育教育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看,体育教师就应具略以下三大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本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及一般的生理、心理营养知识,同时还要具略1-2项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3、熟悉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从知识结构上看,体育教师基本能培养学生功能性健康素养甚至互动性健康素养,但评判性健康素养具有局限性,这是影响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因素之一。事实上几院校目前只开设一年级体育课,教改中实施体育俱乐部课程,根据师资和场地条件开设一些基本项目的技术教学内容,基本不上相关理论课程,卫生保健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很多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在体育教育中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三)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在健康素养的培养中,已从体育教育中获得了一些身体锻炼的能力和身体保健能力,已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社科课程和社会实践中也获得了不同的人际交流技巧能力,从网络媒体中也能获得其他健康知识。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得知高职大学生在健康素养能力获得中还缺失下列几种因素:
1、缺少功能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读写、识数等方面,获取健康素养信息的服务能力。
2、缺少互动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应多与同学们进行正常的交流互动,从中激励自己产生动机及信心来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动,这一素养会影响健康行为的形成。
3、缺少评判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能评判性分析健康信息,并能将健康知识运用到改善个人及社会整体的健康决定因素的实践中,这也是健康素养的最高级层次。
4、缺少基本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念。补救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健康行为,不可忽略身体的本能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上述情况的体现我们必须要从学校整体教育中与家庭及社会相结合,大力推进健康素养的培养手段,增进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念,有选择性的接受健康信息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分析来自媒体宣传介绍及文化方面上的健康影响。注意人际交流中的不利因素,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健康危险因素,融入个人、家庭和社会健康之中,这也是一个有健康素养的人所具略的能力。
三、结束语
(一)目前我国健康素养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首次调查也属于基本或功能性健康素养的研究范畴,本人研究认为高职院校有条件在更高级层次即评判性健康素养(信息获取、互动、独立决策与评判等能力)层次上,培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二)加强食疗教学理念的引导,促进学生了解饮食物对人体作用。学习食疗可改善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提高学生对自己健康状况能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合理就医能力,有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来提高医学的服务认识水平。
(三)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1246所,在校人数9661797人,因此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健康素养培养意义重大及深远。
四、建议
(一)培养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首先要提高生活理念,从体育课教学与训练中入手。逐步领引他们把健康这一首要的任务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把它带入社会发挥更有影响的作用。
(二)开设健康保健课,专题讲座,举行相关的知识竞赛及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素养方面的文化知识,加深对其的认识,从思想深处发挥作用。
(三)推广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饮食文化及中医食疗学教育。积极宣传食疗学的价值观,对当前饮用食物所面临的危害,要有足够的认识,食疗学对自然环境的顺应及对人体内脏平衡,心态平和,心理稳定等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主流文化,消除一切非健康因素。把健康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要认为他们都是年青人,没什么事儿,不可忽视,要定期检查身体一些生理和心理的指标,生活学习都要有规律,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十分重要。

Ⅳ 怎么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教育是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向大众普及卫生保健知识的重要工作。高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更是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人们卫生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健康教育是人们学习卫生保健知识的重要渠道,高中的健康教育更是卫生保健知识普及和宣传的重要窗口。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高中生及学生家长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科学、闻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提高高中生乃至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健康素养的主要内容分析

所谓健康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健康教育的重点工作,也是提高学生家长及社会健康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国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离不开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公众健康素养的提高,会让人们科学的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想要探讨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关系,首先要弄懂健康素养的意义。

健康素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健康素养的首要作用,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注意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健康素养中的健康不仅表达表面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素养的一部分。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生活,避免自身的生理健康由于生活习惯不卫生受到损害。不仅要养成保护自身生理健康的意识,还要养成维护他人健康的习惯,例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等,在生病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外出或与其他人的接触,积极灭杀蚊子、苍蝇、蟑螂等传播疾病的害虫,遇到伤病员及时给与帮助,并与医疗单位联系等。除此之外,还要在保持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基础上,关怀他人的心理健康,避免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勇于帮助有困难的人、遇到残障人士积极帮助不歧视等。

另外,掌握正确和足够的卫生保健知识,也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有正确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养成吸烟、酗酒、赌博等坏习惯,还要拒绝毒品、催眠药、镇痛剂等成瘾性药剂。其次,要及时注射配合疫苗注射,掌握测量脉搏、血压以及突发事件的急救常识,生病时,要有正确的就医意识,积极配合医生参与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懂得分辨流行性疾病的特征,并能够自觉远离病源,降低罹患疾病的几率。
二、健康教育对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作用

积极参与个阶段的卫生教育与学习,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高中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健康教育作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对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有重要意义,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在学习阶段掌握足够的健康知识,才能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当融入社会时为大众健康素养的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是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经验的老师授课的,其课程是根据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特点设计的,因而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健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健康素养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涉猎广泛的知识。高中生接受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掌握了卫生保健知识的学生回到家中,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还会成为健康素养的传播者,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传播给家长或其他人,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水平。随着人们对卫生保健知识需求的不断提高,高中的健康教育将会间接的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让学生家长找到正确的健康知识获取渠道,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水平,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到正确的卫生保健知识,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就医理念以及健康保健意识。
三、以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的有效策略
1、提高全社会对健康素养养成的重视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信息交流速度逐渐加快,这直接提高了人们的办事节奏和生活频率。人们在繁忙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很难抽出时间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学习,培养正确的健康素养和生活习惯。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总是有空隙的,想要一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就要提高人们对健康素养的重视,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工作之余,主动的参与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养成正确的健康意识,最终实现提升人们健康素养的目的。
2、多渠道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参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而对民众的健康素养养成工作量不足。这导致很多民众想要学习卫生保健知识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渠道,科学保健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高中健康教育虽然为提高全社会卫生保健意识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其受众狭窄,对于社会迫切的卫生保健知识需求,是不足的。因此,要建立多渠道的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普及渠道,不仅要在教育机构和社区医疗体系中加大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采用诸如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拓展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受众数量,从而满足人们的卫生保健知识获取需求,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水平。
3、提高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教育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是主要的健康教育部门,其在健康教育知识推广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虽然我国教育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人才队伍越来越健全,也向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但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仍然有所不足,这影响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要加大健康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并优化健康教育职能机构的健康教育团队建设质量,保证健康教育推广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从而提高健康教育宣传的质量,为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健康素养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必须把握好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提高全面健康素养,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Ⅳ 学前儿童健康的现状是什么

学前儿童健康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亚健康问题,像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厌食或积食,都与家长的健康素养有关系。许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偏食,膳食结构缺乏果蔬摄入,微量元素缺乏,进而会导致免疫功能差,一些疾病就会趁虚而入

阅读全文

与健康素养现状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韩美女哪个漂亮 浏览:444
王者荣耀英雄如何提高经济 浏览:553
传统美德的故事都有哪些 浏览:22
南庄周边哪里可以办健康证 浏览:544
爱情5199是什么意思 浏览:729
婚姻诈骗罪判多少年 浏览:54
什么事业起步低 浏览:111
初级经济师怎么有效学习 浏览:690
谈爱情的古装电视剧有多少 浏览:723
热搜榜756爱情什么意思 浏览:848
大理的美女怎么样 浏览:683
山西健康码黄色的怎么弄 浏览:230
同学爱情故事的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530
印尼美女说什么语言 浏览:595
山东日照哪个高中美女多 浏览:961
大族传动是哪个事业部 浏览:907
怎么才能把故事讲得感人 浏览:538
英语关于幸福是什么演讲 浏览:904
求婚姻听什么音乐 浏览:430
重庆南坪经济怎么样 浏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