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目前我国职业健康保障基础推进进一步多是现在有哪些
、职业健康促进是改善我国职业卫生现状的重要手段
职业健康促进涵盖了职业和非职业性健康,通过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共同参与,兼顾行为矫正和环境改造的综合干预,构成一个多方协作的职业卫生与安全的服务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运行将很大程度上制约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有利于改善我国职业卫生现状。
2、职业健康促进是“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目标的战略性策略实施的重要途径
职业人群约占世界人口的50%~60%,我国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约为2亿,他们是社会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产要素。但职猛芹业人群面临比一般人群更为突出的健康问题旦衫,通过职业健康促进模式,可以优化职工的心理行为、生活及作业方式和模知腔社会适应状况。
3、职业健康促进是“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体现
职业健康促进强调“三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即从根本上消除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4、职业健康促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
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
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
Ⅱ GBZ/T 296—2017 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简介
GBZ/T 296—2017 zhí yè jiàn kāng cù jìn míng cí shù yǔ
Term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romotion
ICS 13.100
C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296—2017《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Term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romotion)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09月30日发布,自2018年04月15日起实施。
关于发布《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总则》等4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
国卫通〔2017〕18号
现发布《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总则》等4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GBZ/T 295—2017 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总则;
GBZ/T 296—2017 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
GBZ/T 297—2017 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
GBZ/T 298—2017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上述标准自2018年4月15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7年9月30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网吉林电力科学研究院、3M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霜、张巧耘、余善法、丘创逸、戴俊明、孙成勋、杨敏、杨晓瑛、刘晓曼、王瑾、许忠杰、王恩业、王超。
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促进术语的基础术语、方法术语、心理术语、拓展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健康促进相关活动。
2.1
健康素养 health literacy
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2.2
健康生活方式 healthy lifestyle
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模式,包括合理安排膳食、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改变不良行为、自觉保护环境和学习健康知识等。
2.3
健康教育 health ecation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并锋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4
健康促进 health promotion
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环境与支持的综合体。
2.5
职业健康促进 occupational health promotion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 workplace health promotion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改善工作条件,改变劳动者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职业病,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促进和提高劳动者健康绝手晌和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活动。
[GBZ/T 2242010,10.4]
2.6
健康场所 settings for health
通过环境、组织和个体因素的交互作用,促进人们健康和幸福的日常活动地点或社会环境,如工作场所、学校、医院、社区和乡村等。
2.7
健康工作场所 healthy workplaces
由员工和管理者基于己识别的需求,全面考虑工作场所的实体工作环境、社会心理工作环境、个人健康资源和企业社区行动等影响因素,来保护和促进所有员工健康、安全和幸福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场所。
2.8
健康企业 healthy enterprise
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等相关法定责任和义务,全面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环境健康、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劳动者健康和福祉得到有效保障的企业。
2.9
目标群体 target group
存在共同需求的健康促进干预对象人群。
2.10
社区 munity
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人们生活的基本区域。是由一定数量的人群组成,他们可有共同的地理环境、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问题及需求等,可分为地域型社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和功能型社区(如企事业单位、学校、军队和社会组织)。
3.1
健康赋权增能 empowerment for health
使人们获得掌控其生活和健康影响因素的能力的过程。
3.2
循证健康促进 evidencebased health promotion
通过科学研究和系统调查,运用适合健康促进的主、客体特征的高质量证据,科学、全面识别判断健康需求的决定因素,以达到最有效的健康促进行动目标的方法。
3.3
健康传播 health munication
在受众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和传递健康信息与策略,以促进个人和公众健康的行为。
3.4
健康促进激励 health promotion incentives
依据员工完成预定活动、达成目标或预期结果情况,给予有形的商品或服务奖励,以激发员工参与健康促进活动的动力。
3.5
健康社区行动 munity action for health
通过社区的集体力量来增进社区对健康决定因素的控制,从而改善社区人群健康。
3.6
行为干预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运用传播、教育、指导、说服、鼓励与限制等方法和手段,帮助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使其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过程。
3.7
形成评价 formative evaluation
在健康促进项目执行前或执行早期,对计划内容所作的评价,包括为制定干预计划所做的需求评估及为计划设计和执行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如评估现行计划目标是否明确合理、指标是否恰当、执行人员是否具有完成该计划的能力、资料收集的可行性以及项目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等。
3.8
过程评价 process evaluation
为有效地监督和保障健康促进计划的顺利实施,促进计划目标成功实现,而进行的在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于执行全过程的评价。
3.9
影响评价 impact evaluation
近、中期效果评价
对健康促进项目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评价。
3.10
结局评价 oute evaluation
远期效果评价
对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后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的评价。
3.11
工作环境评估 workplace environmental asses *** ent
考察员工进行职业活动时所在的工作地点及其附近的环境,分析存在的所有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3.12
健康影响评估 health impact asses *** ent
通过综合性的过程、方法和工具,来评判某个政策、计划、产品或服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3.13
健康管理 health management
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3.14
健康指导 health coaching
专业人员与参与者共同协作,通过一系列行为学方法来支持和促进参与者健康行为的过程。
3.15
员工健康调查 employee health survey
通过健康行为、预防保健服务和健康状况等调查,来获取员工健康信息、健康促进方面的福利和需求,以及参与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活动的机会和障碍等资料的方法。
3.16
员工援助计划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员工心理援助项目
全员心理管理技术
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4.1
社会支持 social support
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工具性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同伴支持,这些支持能减轻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2
工作—生活平衡 worklife balance
个人能够达到或可以设定自我目标,能有效地履行工作、家庭和社区中多重责任的幸福状态。
4.3
工作—生活冲突 worklife conflict
工作场所内、外所承担的多重角色任务发生相互干扰和矛盾的状态。
4.4
紧张因素 stressor
应激源
压力源
任何能够被个体感知并产生良性或负性应激反应的事件或内、外环境的 *** 。
4.5
职业紧张 s tress;workrelated stress; occupational stress
职业应激
工作压力
个体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与个人的能力、资源或需求不匹配时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若持续存在,可导致身心健康损害。
4.6
职业倦怠 burnout
职业枯竭
工作疲竭感
精疲力竭
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伴随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
4.7
职业歧视 workplace discrimination
一种以不平等态度对待某些员工的行为。歧视的目标较多地指向种族、阶级、职业、籍贯和性别等。
4.8
工作场所暴力 workplace violence
工作场所发生的可导致工人健康损害和安全危险的暴力行为,通常以身体攻击和语言威胁的形式出现。
4.9
工作场所欺凌 workplace bullying
工作场所中来自他人持续存在的造成伤害的虐待,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心理和躯体的虐待和侮辱,通常以符合组织内规则和政策的形式存在,主要来自上级,也发生于同事间,偶尔来自下级,是工作场所主要的不良社会心理因素之一。
4.10
工作场所骚扰 workplace haras *** ent
针对特定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或威胁行为,通常包括身体与情感骚扰,性骚扰是其中的一种,是工作场所主要的不良社会心理因素之一。
5.1
健康支持性环境 supportive environments for health
在促进人群健康的过程中,合理制定和实施政策,倡导有利于健康的社会规范和共识,创造健康、安全、愉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系统地评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物质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
5.2
健康促进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for health promotion
开展应对公共健康问题和挑战的健康促进活动,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组织和管理机构、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等的统称。
5.3
健康促进伙伴关系 partnership for health promotion
在健康促进活动中,两个或多个参与的个体或部门自愿达成的合作关系,共享健康相关资源和产出。
5.4
可持续健康促进行动 sustainable health promotion actions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多部门合作创造支持性环境,实施健康促进策略,维护社区和人群的利益,促使经济、技术、设施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子孙后代健康影响的长期健康促进行动。
5.5
健康与生产力管理 health and proctivity management
旨在改善员工健康并提高其生产力而开展各类活动和服务的综合管理方法,包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职业卫生服务、员工援助计划、健康促进和带薪休假等所有能够促进员工健康、增加士气、减少离岗和增加员工工作效率的活动。
5.6
工作场所个人健康资源 personal health resources in the workplace
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健康服务、信息咨询、资源、机会及有利健康的环境,以支持和鼓励员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监护其身心健康状况。
5.7
健康行为 health behavior
个体或群体所采取的以改善和保持健康状态,或预防疾病与伤害为目的的行为,包括基本健康行为、预警行为、保健行为、避开环境危害和戒除不良嗜好等五类。
5.8
健康指标 health indicator
通过直接或间接测量获得的反映个体或群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状态方面的指标,如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等。
5.9
健康收益 health gain
健康结局的改善程度,用来反映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
5.10
体力活动 physical activity
任何由骨骼肌收缩而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主要包括职业性、交通性、日常生活体力活动及闲暇时体育锻炼。
5.11
体适能 physical fitness
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劳,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5.12
健康文化 culture of health
通过工作场所健康计划、政策、福利和环境支持而创建的一个员工受到尊重、支持和提升的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5.13
健康福利 health benefits
员工福利计划中所包含的有关健康的内容,如健康保险、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等健康服务或优惠措施。
略
Ⅲ 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应该怎么重视
职业健康和职业安全,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职业是绝对安全的,也没有一个职业是绝对健康的。所以,其实也不用想太多这方面的问题。喜欢一个职业,或者因缘际会的从事了一个职业,可能最初我们不是太了解这个职业有什么安全隐患,对自己的健康会有什么潜在的问题。年轻人更加不会考虑这个问题。慢慢的我们做了一段时间,自己就会深有体会。这个时候,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评估评估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对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安全问题,会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找出来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找找资料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职业的这些安全问题,让我们尽可能的健康。
Ⅳ 简述健康促进的五大活动领悟
一、简述健康促进的五大领域。
(1)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问题涉及到很多部门,不仅要求卫生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也包括非卫生部门实行健康促进政策;
(2)创造支持性环境:创造安全、满意、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支持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3)加强社区行动: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挖掘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的健康问题;
(4)发展个人技能: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知识和能力;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强调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人员与部门、其他机构、政府等共同分担健康责任,建立有助于健康的卫生保健系统。
二、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基于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活动领域,可以将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分为倡导、赋权、协调和社会动员,其中倡导、赋权、协调是《渥太华宣言》明确指出健康促进三大基本策略,而社会动员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开展致力于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的过程中提出的健康促进策略。
(1)倡导:主要强调的是针对政策决策者运用倡导的策略,促进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2)赋权:开展社区及人群的能力建设,使其具备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科学的知识和可行的技术,激发社区和个人的潜能,最终使社区、每个家庭和个人具备承担起各自的健康责任的能力,并能付之于行动。
(3)协调:健康促进涉及政府、各部门、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个人,使各方面力量有效发挥作用,并能互相支持、配合,需要运用协调策略,关注到各自的利益与行动,形成促进健康的强大联盟和社会支持体系,努力实现维护和增进全社会健康的共同目标。
(4)社会动员:社会动员策略主要的对象是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社区以及个人,有效的社会动员需要以远大的目标感召人们,以各方利益得到最大满足与妥协来打动人们,促使各方积极行动,产生切实的成效。
三、简述“五因素传播模式”的内容。
健康传播的“五因素传播模式”是拉斯韦尔提出的,该模式通过对五个问题的回答,描述了传播的基本结构和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这五个问题是: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模式及其五大研究领域是
传播者控制研究,信息内容研究,媒介媒介研究,受传者受众研究,效果效果研究
四、简述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
传播者因素:传播者是健康传播的主体,通常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传播过程中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健康信息的把关人。传播者是否能发挥好把关人作用,保障信息的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性、适用性等,直接影响健康传播效果。此外,有威信、权威感和自身形象良好的传播者也更容易得到受传者的认可和接纳,进而其传播的信息也容易被接受和相信。
信息因素:信息符合目标人群(受传者)需要、具有科学性,对受传者的健康有益,就容易得到受传者的接受。而信息服从传播目的,表达形式适宜,也有助于受传者理解和运用健康信息。
媒介渠道因素:运用的媒介和传播渠道能够为受传者接触到,及具有可及性,是使信息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选择适合于信息并为受传者所接受的媒介,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基础。多种渠道的组合使用往往能取长补短,提高传播效果
受传者:受传者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受传者的一般心理表现为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厌教,从而形成接受信息时的选择性,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此外,受传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其对健康信息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健康传播活动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传播效果,如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地点、场所距离等,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习俗、社会规范等也可以促使实现良好传播效果或使传播效果削弱。
五、简述“知、信、行模式”及其基本思想。
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
知识是健康信念形成、转变态度,并形成健康行为的基础;信念是产生行为的动力,行为是健康教育的目标。知、信、行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没有必然性,要使人群在接受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产生信念和行为的转变仍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认真设计和执行。
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母乳喂养时“自我效能”的作用。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是否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成功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采纳促进健康的行为。
在采纳母乳喂养行为中,母亲的自我效能是其实施该行为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母亲具有决策能力;有自己安排工作时间的便利条件,或有能力促使家人和单位对自己实施母乳喂养给予方便;相信自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则说明该母亲自我效能较高,更有可能进行母乳喂养。反之,则会影响这一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的实现。
一、简述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内涵、并说明其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是实现项目目标的方针、战略,在一定高度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每一项具体干预活动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包括教育策略、政策策略和环境策略三方面。
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项目中,可以运用的教育策略有信息交流策略(如讲座、咨询、电视公益广告、小册子、折页等)、技能培训策略(如讲座、演示与模拟训练、示范操作等),以及组织方法策略(如社区运动)
政策策略包括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例如建立30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有益于做到社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保健。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在社区高血压预防和控制项目中,建立人群运动场所、制定等。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的含义、应回答的问题、及三个类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具体目标指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设计的、具体的、两化的指
标,在表述中应可以回答谁、实现什么变化、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在什么范围内
实现这种变化和变化程度如何五个问题。根据变化内容,可以将具体目标分为:
(1)教育目标:其变化内容为健康教育的最直接和近期的结果,如知识的变化、信念的改变、态度的改变等
(2)行为目标:改变内容是健康相关行为,即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预期在健康相关行为上发生的改变
(3)健康目标:执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后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健康目标的选择取决于项目计划的性质、持续时间等。
三、试比较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和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设计与操作相对简单,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当项目周期比较长时,时间因素的影响较大;适宜于评价短周期项目,同时需注重对影响评价因素的控制。
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通过设立对照组可以有效消除一些混杂因素的影响,但当对照组选择不恰当时,会产生选择偏倚,对照组无法发挥必要的作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案的实用性较广,但应注重对照组与干预组的可比性。
四、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
为了确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的改变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项目的干预,要特别注意防止混杂因素对项目产出的影响。常见的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有五个方面。
(一)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又称为历史因素,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执行或评价期间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产生影响的因素,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出台、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等。
(二)测试或观察因素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实施情况、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状况等进行观察和测量。
(三)回归因素
回归因素指的是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在以后又回复到实际水平的现象。
(四)选择因素
设立对照组的目的在于克服时问因素、测量因素、回归因素等对项目效果的影响。
(五)失访
失访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执行或评价过程中,目标人群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被干预或评价。
一、自我导向学习法的优势和特点。
自我导向学习非常符合成人终身学习的特性。虽然成人的生理机能逐渐退化,智力开始衰退,但学习能力没有下降,生活经验非常丰富,而且由于警觉到衰老而日益重视健康。在小团体式的学习活动中,参加者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潜能,并增强自信。
自我导向学习具有以下特点:①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只是促进者;②学习应建立在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上;③成人是自我导向学习的个体;④学习者应参与需求评估、目标制定和结果评价;⑤应以问题为中心。
二、专题小组讨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1)样本量小,花费较少,但可获得丰富且深入的资料;(2)信息来源于多人,可以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3)讨论还可以激发出参与者思维,暴露事先无法预知的线索,从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4)主持人有机会澄清一些容易被参与者误解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误报和隐瞒信息;(5)原始资料可以生动地表达调查对象的观点态度。
局限性:由于小组成员不是由概率抽样得到的,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代表性、不能外推;调查质量甚至调查结果能否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和技巧;小组的环境有时可能抑制讨论,比如被少数人垄断,其他调查对象可能附和他人而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此外,资料的收集过程和对结果的分析容易带有主观性
三、医院健康促进包含的内容。
医院健康促进包含的内容有:
1.建立医院健康促进组织网络
2.制定健康促进政策与规划
3.创造有利健康的医院环境
4.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
(1)对专职健康教育人员的业务培训;(2)对全体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
5.改善医院职工的健康水平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四、列出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的防护措施。
(一)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
1.生物危害 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接触各种感染性液体也是主要的感染途径。
2.化学危害 主要来自抗肿瘤药物、消毒制剂和经常接触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3.物理危害 可分为运动功能性损伤和物理刺激。
4.心理社会危害 临床护士每天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遇有急重症及抢救时更明显,倒班护士生活缺乏规律,护士在工作中站立、行走、处理重物,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身体局部症状和不同程度的疲惫感。
(二)职业防护措施
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
2.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3.应对暴力事件
五、患者教育程序与护理程序的关系。
需求评估 诊断 计划 干预 评价
护理程序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了解患者的需求 明确存在问题,作出护理诊断 制定护理目标,提出护理计划 执行护理计划 评价护理服务结果是否达到计划目标
患者教育程序
教育需求及学习心理评估 教育诊断是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 学习目标是护理目标的子目标 教育干预可能和其他护理干预一起实施 评价学习效果
一、举例说明在社区开展糖尿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项目的意义。
(1)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越来越成为当前威胁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其危险因素与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些行为多发生在家庭和社区中。
(2)开展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项目,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的有利条件,如社区的环境条件资源、社区政策、社区活动等,有助于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善。
(3)依托社区这个场所,也便于开展针对社区人群的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如合理膳食、糖尿病患者食物选择与制作等,并取得良好效果。
(4)开展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项目,可以有效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集疾病预防和现有病人治疗为一体,从整体上减少糖尿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高社区人群生活质量。
二、体力活动干预原则。
体力活动干预原则有:
1、运动训练前常规体格检查
2、运动有关信息收集
(1)运动史
(2)体质
(3)兴趣
(4)运动禁忌证
(5)运动环境
(6)运动指导
3、运动量的选择
4、运动内容选择
5、运动进度
6、意外情况和不适的预防及处理
三、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患者的针对性干预。
主要是预防其体重进一步增长,最好使其体重降低,并对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如自我体重监测,制定减轻体重的目标,以及指导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肥胖可能进一步加重疾病危险性的认识,并努力提高患者的信心。
四、列出成瘾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2)社会心理因素
(3)文化因素
(4)传播媒介因素
(5)团体效应
(6)家庭影响
五、hi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及其他途径。
hi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及其他途径
hiv主要通过3种途径传播:①血液传播:输人被污染的血、血制品;移植了hiv感染者的器官、接受了含有hiv的精液(人工授精);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用具(如静脉吸毒);以及使用被hiv污染后未经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理发工具、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