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德健康”的简介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即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面,也涉及人的精神方面。将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其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有其道理及科学根据的。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出于公心,凡事想着人民,这磁便无烦忧,使心理保持平衡,有利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人们健康长寿。
但是,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的人,其胡作非为必然导致紧张、恐惧、内疚等种种心态。
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精神负担,必然引起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干扰其各种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削弱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最终在恶劣心境的重压和各种心身疾病的折磨下,或早衰,或丧生。
2. 社会道德健康具有怎样的行为标准
首先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家则以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可见,道德,主要指处理“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体自身与心关系)”达到“三大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体自身和谐)”的一切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赒人之急,救人之灾:(赒,接济,音:周)他人有困难、有急事,自己要接济他人;他人有灾难,有不幸,要救济他人。
3. 道德健康定义是什么
首先, 关于道德健康的新概念,即把道德修养纳人健康的 范畴。其内容包括: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 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来 约束自己。
心理学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罪的人,易患癌症、脑出 血、心脏病和神经过敏等症。 有悖于社会道德标准的人,其独断专 行、胡作非为必然导致紧张、恐惧、内疚等种种精神负担,引起神经 中枢、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并干扰各种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削弱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使身体器官发生病变。
善良 的品行、淡泊的心境,能促进人体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 酰胆碱等。 这些物质能将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 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有益人的健康和长寿。
道德健康是平衡健康的第一要素,健康应“以道德为本”. “道”,既是指人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世应当遵循的一定规律、规则、规范等,也是指社会政治生活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德”是指个人的品德和思想情操。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因此,现代入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道德修养、生殖质量等.
4. 道德健康的标准
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饮食健康、躯体健康。
以上五大健康是平衡健康的五大基石。只有这五大健康要素达到了整体平衡,和谐统一,人真正的心身健康才得以实现。
1.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平衡健康的第一要素,健康应“以道德为本”。 “道”,既是指人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世应当遵循的一定规律、规则、规范等,也是指社会政治生活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德”是指个人的品德和思想情操。可以说,道德是人类所应当遵守的所有自然、社会、家庭、人生的规律的统称。违反了这些规律,人们的心身健康就会受到伤害。
道德健康的核心是“仁爱.
仁爱”从以下十个方面来具体理解。
? 一是表现在对自己要严于律己、自尊自爱、养生惜身;
?二是表现在对父母的关系上是孝敬;
? 三是表现在夫妻关系上是相亲相爱;
? 四是表现在对待子女要严格、慈爱;
? 五是表现在兄弟姐妹关系上是互敬互爱;
? 六是表现在与他人关系上是谦让友爱;
? 七是表现在对物要爱惜节俭;
? 八是表现在工作上要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 九是对国家民族要忠贞爱国、有民族自尊。
? 十是表现在对自然万物要顺应自然、亲和万物、珍爱生命。
“仁爱”是传统道德的精髓,也是道德健康的核心,有“仁爱”之德的人自然心身平衡,而且能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谐相处,视他人为亲人,与人为善,乐在其中。
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道德健康在心理层面的具体表现,是心身健康的基础。
现代人时常面临学习工作压力过重、社会竞争激烈、感情与家庭的变故、经济紧张、人际关系复杂多变、缺乏精神关爱、网络依赖、心灵空虚等诸多困扰,往往造成心理严重失衡,进而可引发多种疾病。影响人心理健康的还有人的各种欲望,对现代人健康伤害最大的莫过于“淫、赌、毒”这三大社会问题,“无私”与“利人”能够消除各种欲望和不良情绪对人心身的伤害,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自私自利”是百病的祸根,而“无私利人”则是根治心理疾病的良药,是健康快乐的源泉。
3. 行为健康:
行为健康必须以道德健康为基础,道德健康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统一才能真正达到平衡健康,行为健康的核心是“和谐”,“和谐”就是人的道德、心理、行为、生理相统一,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适宜。
4.饮食健康: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平衡健康理论提倡合理的膳食结构与科学的饮食习惯,尤其强调“自然、均衡”的饮食原则。
“自然”是指自然饮食:人类在数百万年的进化、繁衍过程中均是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营养的,而且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天然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全面而均衡,最适合人体的吸收和利用,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因此饮食应回归自然,以自然植物性食物为主。
5.躯体健康:
躯体健康是指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正常,形态结构完善,精力体力旺盛,充满生命活力的一种良好状态。现代医学一直把躯体健康与否作为划分疾病与健康的第一标准。
平衡健康理论认为,躯体健康的核心是“脏腑平衡”,指以人体五脏六腑为中心所构成的五大脏腑系统之间,其生命物质、生命能量、生命信息在生生不息地运动变化中达到的一种最佳的生理稳态。只有当各脏腑系统处于和谐平衡的稳态时,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愈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维护健康,甚至使疾病不治而愈。
5. 你如何理解“道德健康”
我理解的道德健康。首先有良好的价值观,三观正,道德观才健康。然后会帮扶弱小,会除暴安良,会伸张正义,会强国安邦。最后面对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也不会进行道德绑架。道德积极的一面,谓之道德健康。望采纳谢谢。
6. ,说说你认为的道德健康是指什么
所谓道德健康,就是指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