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情绪影响心理健康,那么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
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得关系:
(一)情绪调节有助于维持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
我认为心理健康指一种生活适应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与他人建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维持内在的身心平衡,并能发挥自身潜能,追求自我实现。要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人们需要经常进行情绪调节。在学校和家庭中,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有效控制不良情绪,维持或增强正性情绪。
学习一种良好的情绪调节过程,并在生活中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人们的神经系统,使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络发生结构上的变化,这样,主动的调节过程就有可能转变为自动的调节过程。我们知道,自动的调节是最不耗费认知资源的,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尽早引导儿童、青少年使用良好的情绪调节策略,尤其是认知重评策略,使良好的情绪调节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过程,由此来塑造他们适宜的情绪反应模式,并使之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
‘贰’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亲,很高兴回答你问题。
情绪是身心健康第二大层面。
情绪管理能力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叁’ 情绪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情绪也是健康的晴雨表。美国曾有一项调查发现,75%的颈椎疼痛、80%的头痛、99%的腹胀以及90%的疲劳都由过度的情绪引起,人体的每个脏器都与对应的情绪息息相关。愉悦时心境开朗,焦虑时辗转反侧,生气时怒火中烧,悲伤时痛哭流涕……不良情绪可导致躯体、心理的异常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状态。内心痛苦转化为躯体痛苦。病从口入,人人皆知,但病由心生,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完满状态。”焦虑、抑郁、压抑、愤怒、沮丧……强烈而持久的负面情绪经过大脑的信息整合和传递,引起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和激素异常,从而对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可能造成影响。“累”是现如今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们普遍认为疲劳一般由于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但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适量的工作一般不会导致疲劳,特别是不会引起经过休息之后仍不能解除的疲劳。疲劳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尤其是忧虑、紧张、烦恼等都会导致疲劳。
因此我们在进行合理膳食、加强锻炼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健康,身心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肆’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情绪和人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巴甫洛夫认为,情绪与本能相似,与大脑皮层下组织相联系。恶劣情绪,对人体有不良的影响,医学实验表明,人在痛苦和愤怒时,由于外因导致动脉阻力加强,舒张压明显增高,在恐惧时心脏输出量增加而收缩压增高,会导致心脏病发作。
如果一个人终日闷闷不乐,垂头丧气,会引起上腹不适、泛酸、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紧张的情绪会影响人体的抵抗力,使人容易患病。长期情绪压抑,过度忧伤、恐惧,还可能导致精神疾病。
气象条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和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还发布未来天气里可能引发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以及因天制宜的防病措施建议。
‘伍’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指的是一种积极的、能够使人们不断进步的心理状态。
除了疾病而言,还应该具备一些特点,比如可以持续学习,持续进步,可以良好的适应社会关系,良好的发展和保持亲密关系,能够有比较好的自我认知,并且能够在挫折中、困难中应对,使自己度过困难跟挫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接纳自己的不足。
此外,还要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比如在一些压力和极端环境下,能够调适自己的身心情况,去适应极端情况,这些都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而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心灵统一、和谐,能够适应好社会环境,并且使人发挥到最好的功能。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5)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什么扩展阅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
5、人际关系适应;
6、反应适度;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陆’ 情绪与健康的资料,急!!!!!!!!!!
人体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与情绪有密切关系。
人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高兴、愉快、欢乐、喜悦、轻松、欣慰、悲伤、害怕、恐惧、不安、紧张、苦恼、忧郁等都属于情绪活动。
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积极情绪对健康有益,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可见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人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例如,人在恐怖时,会出现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在正常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使身体各部分积极地动员起来,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要。
过度的消极情绪,长期不愉快、恐惧、失望,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消化机能。情绪消极、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只有保持乐观的情绪,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会有波动的,应该主动摆脱不良情绪。当有什么事使你烦恼的时候,应当畅所欲言,不要闷在心里。当事情不顺利时,不妨避开一下,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可能会使精神得到松驰。如果要办的事情较多,应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只做一件,把其余的事暂时搁在一边。如果你感到自我烦恼,试着帮助他人做些事情,你会发觉,这将使你的烦恼转化为振作,产生一种做了好事的愉快感。
一个人的情绪,主要受精神意志控制。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要提高道德修养,要树立远大理想,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要学会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自觉运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
体育锻炼也是消除心中忧郁的好方法。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使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去,转称和减轻原来的精神压力和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深肺部呼吸,使紧张情绪得到松驰。因此,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对于一个青春期少年来说,保持心理健康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心理特征与年龄相符合。青少年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个性特征,要符合年龄增长的规律。既不能像童年时的心理那样简单、幼稚,也不同于成年人那样成熟,而是表现出青少年所应有的特点,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2)保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乐观而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困难和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情绪会增强自信心。乐观而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3)热爱学习。学习是青少年时期的主导活动,是为步入成年进入社会打基础的。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就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而主动进行学习,这样,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不仅不会因此增加心理的压力,而且有益于心理健康。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家庭、学校及各种环境中,要与父母、老师、同学保持融洽的关系。与人交往中,要平等待人,尊重和理解他人,乐于助人。要和同学建立正当的友谊,寻找自己的知心朋友。在家庭、学校和各种场合中,努力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5)自我调节,适应环境。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意或遇到不幸、挫折时,一些人往往会产生忧郁、悲痛、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失去心理平衡。这时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疏导情绪,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使自己能够面对现实,以最适当的态度适应环境和处理问题,增长自已的耐受力。
(6)接受自己的性身份。青春期少年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身份,做符合自己性别身份的事,并对自己是男性或女性感到满意,决不因为自己的性别而产生自卑感。只有自觉认识和正确对待自己的性身份,才能愉快接受自己的性身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也是青春期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对身心健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学会自觉地调节和控制情绪,是心理保健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都带有情感色彩: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会感到喜悦;失去珍贵的东西时,会感到惋惜;如果愿望一再受妨碍而达不到时,则会失望甚至愤怒;进人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会感到局促不安甚或产生恐惧等。这些喜悦、悲哀、愤怒、恐惧等等情绪活动,都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据科学研究,积极健康的情绪,如愉快、欢乐、适度的紧张,对人体郡有好处,它可以引起心脏输出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作,大脑工作能力增强。而伤心、悲痛、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于人身体是不利的。如机体长期处于这些不良的情绪影响下,往往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胃溃疡,以及心理障碍等。因此,青少年应该懂得情绪在保护心理健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
调节和控制情绪,一要培养自己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往往会产生积极情绪。二要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比如,可以向知己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忧伤等等。这样做,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这种发泄对 心理健康是有益的。三要保持适当的紧张和热情。紧张是一种情绪,它能维持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如考试时产生的紧张情绪,能使大脑功能达到最高效率状态;平时上课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适当的紧张。张弛调节适度,就会使生活更有节奏和情趣。四要善于理智控制自已。青少年的种种要求和愿望,都应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否则就要用理智打消这种念头,不能苛求社会与他人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这样做对维持心理平衡,培养健康情绪有好处。
‘柒’ 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多数心理变态者都在情绪上有困扰,因此,情绪的调适与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
自20世纪90年代“情绪智力”概念产生以来,情绪智力对人的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探究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运用自编问卷,探索中学生情绪智力在各个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性。此外本探究还进行了中学生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探究。通过分析和讨论,本探究得到的结论主要为:
(1)中学生情绪智力为一个二阶八因素结构,八个因素为:对自己情绪的体验能力、对自己情绪的认知能力、对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对自己情绪的表达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观察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认知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调控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表达能力。这八个因素又可以分别归为两个二阶维度:前四个因素归为“自我维度”(处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后四个因素归为“他人维度”(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2)中学生情绪智力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情绪智力显着好于男生。
(3)中学生情绪智力存在年级差异,初中生的情绪智力显着好于高中生。
(4)不同生源地的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着差异,而差异主要来源于城市学生和乡镇学生及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之间。
(5)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着差异,独生子女中......
‘捌’ 心理学中健康情绪的标准是什么
1、情出有因
任何情绪,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必须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例如,可喜的现象引起欢乐的情绪;不幸的事件引起悲哀的情绪;挫折引起沮丧的情绪等等。无缘无故的喜、怒、哀、乐,莫名其妙的悲伤、恐惧,就不是情绪健康的表现。
2、表现恰当
一定的刺激会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反应和刺激应该相互吻合,例如因成功而喜悦,因失败而痛苦,该高兴就高兴,该悲哀就悲哀。假如失去亲人还哈哈大笑,或者受到挫折反而高兴,受到尊敬反而愤怒,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3、反应适度
情绪表现的持续时间和强烈程度都应适当,不能无休无止地没完没了,也不能过分强烈或过于冷漠。刺激强度越大,情绪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情绪反应也就越弱。如果微弱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4、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也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一般来说,情绪反应开始时比较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逐渐减弱。如果反应时强时弱,变化莫测,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5、心情愉快
以愉快的心境为主,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如果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心情郁闷,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能自我控制
健康的情绪是受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情绪健康的人,应是情绪的主人,可把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也可把激情转化为冷静。
(8)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什么扩展阅读:
情绪的本质:
情绪是以主体的需要、愿望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的不同感受,如快乐还是痛苦等,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情绪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确定产生情绪体验的客观刺激是什么,而且不同人对同一刺激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情绪体验的研究一般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
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如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
姿态表情是指面部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如人在痛苦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摩拳擦掌等。语调也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语调表情是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的,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如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干、中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蓝斑、松果体、前额皮层,及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外分泌腺等。
生理唤醒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痛苦时血管容积缩小等。
‘玖’ 情绪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影响
作者:姚九思,buds创始人,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毕业于美国常青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公众号:buds2016、新浪微博:姚九思、媒体合作:[email protected])
‘拾’ 情绪与心理健康
情绪是指外界事物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这样的喜、怒、哀、乐会直影响心理活动,直接导入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