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举例说明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保健
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保健的常见措施如下:
1、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父母教养态度端正。
2、创造良好的托幼机构环境。物质环境应该是安全、丰富和科学的。精神环境应该是亲切、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和谐的工作人员关系;开展适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活动。
3、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全面渗透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促进学前儿童发展。拓展并丰富各类活动,促进学前儿童发展。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
保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多领域专家合作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网络。
(1)如何做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扩展阅读:
学龄前期保健措施注意事项:
培养自理能力。学龄前期儿童已有自我照顾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自己进食、穿衣等自理行为时,动作较缓慢、不协调,可能会花费家长很多时间和精力,家长应耐心给予鼓励,使其逐渐独立。
积极开展体格锻炼。家长可安排适合小儿的锻炼项目,如跳绳、跳舞、踢键子和保健操,以及小型竞赛项目等。每天可有不同的活动与锻炼方法,还应保证小儿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营养指导。
2. 如何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孩子降生在世界上的这一刻,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人,他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家庭、学校、社会这些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乃至其整个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笔者认为,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开展。同时由于幼儿的特殊性,在对幼儿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槐拦巧上,需要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方式、方法。
1、在家庭层面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家长是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所以,家长首先要努力成为一个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人,以自己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裤搭响幼儿。
同时,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一个全面观。俞国良在《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发展;2、情绪健康稳定;3、性格特征良好;4、人际关系和谐。所以,作为家长不能仅仅关注幼儿的生理健康,也不应该仅仅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而是应该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幼儿成为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家长要教授孩子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提升幼儿自我情绪的调节和管理能力。提升幼儿的抗挫能力和独立能力,避免包办替代、过于溺爱。注重满足幼儿的精神需求,而不仅仅满足物质需求。
2、在学校层面上开展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学校教师需要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其次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胡明拿提升自己的素养。在开展教学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符合幼儿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有兴趣学、主动学。避免因课程难度超出幼儿的发展水平,导致幼儿产生挫败感;在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同时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发挥,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教学目标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避免重知识,而忽视情绪、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促进家园合作,创设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形成幼儿心理健康的统一战线。
3、在社会层面上开展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要传播科学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家长和教师提供相关专业和科普的培训。以避免幼儿园小学化这种违背幼儿发展的问题出现,为幼儿减负。
倡导社会对媒体创编和播放符合幼儿的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节目,为幼儿具有正向榜样、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