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儿童身心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1、智力发育正常
智力是个体观察、领悟、想象、思维、推理等多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随年龄增加而提高。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2、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3、能正确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尊、自爱、自重,他们既能客观的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把握自己。
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
5、稳定、协调的个性
人格亦称个性,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心理特性或特有的行为模式,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心理健康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协调一致的个性系统。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6、热爱生活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已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7、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相适应
一定的年龄应有相应的心理活动特点,如儿童青少年应是朝气蓬勃,而老年人应稳重、老练。心理健康者其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应是相适应的。
㈡ 根据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儿童具有的特征是
健康的儿童应该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㈢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体认识与保护知识教育、体育锻炼与健康、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环境教育、营养教育、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教育、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性教育。
1.人体的认识与保护知识教育
通过接触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使学前儿童初步认识生物体简单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生长和发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地且粗略地认识人体各部分的解剖生理特点。学习保护身体的一些方法,逐步建立关心、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2.体育锻炼与健康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锻炼的习惯,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增强体质,并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品德、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体操:包括徒手操、轻器械操、模仿操等(各年龄班具体内容见户外体育活动设计流程体操部分)。
(2)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增强幼儿体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 (3)“三浴”锻炼:所谓三浴锻炼即利用大自然的日光、空气、水对学前儿童进行身体锻炼,增强学前儿童的体质和抵抗能力。
(4)其他体育活动:不同地区学前儿童可结合本地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爬山、远足活动、民族、民间地域性体育活动等。
㈣ 幼儿健康具有哪些特征
现代的家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不少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只管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或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地肯定或否定,没从孩子的心理特点上考虑,表现出的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简单粗暴。比如,一个孩子为了给妈妈庆祝生日画一张画,结果在画画时不慎将颜料弄到洁白的墙上去了。孩子的爸爸回家看到那个情景,没头没脑地就把孩子批评一通。“谁要你把颜料弄到墙上去的,把墙搞坏了,谁要你画的画”等,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是个损伤。很显然这位家长没有掌握孩子的心理,从正面来评价自己的孩子。他应该先表扬一下孩子:你真不错,能够亲手给妈妈画画,让孩子能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自豪。然后再告诉孩子,应该讲卫生,做事要细心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同时还维护了他的自尊心。
2:我们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入学后,同学之间智力素质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龄前生活内容的丰富与否。明智的家长总是让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开阔眼界,多见世面。
3:将孩子培养成人是每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独立性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作为家长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从不会到会,然后到熟练。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经过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该鼓励,让孩子感到自豪。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孩子在做事情时,哪怕做错,家长对孩子也应该是多鼓励少批评。一次不行做两次,两次不行做三次,直到满意为止,让孩子感受到独立完成任务的快乐。
所有孩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天性——好问为什么,这表明孩子也在思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并想办法让孩子多长知识,引导启发孩子动脑去想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家长应该多听孩子的意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拿主意作决定。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家长对孩子的一切都有决定权,这对孩子的独立性培养极为不利。因此,家长应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将孩子的一切都予以否定,而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只要是合理的建议,就应该让孩子自己作定,时间长了孩子就学会独立处理问题。
4: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的家教是形成孩子健康的、爱心的一片沃土,有了它,才更有利于健康心理的生长;有了它,才便于孩子走好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采取言传身教的方法,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我们在教育孩子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的同时,更注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的行为,记得儿子正上幼儿园时,有一次上街,看见路边有个穿着破烂衣衫的老人在乞讨。我取出几个散币,和儿子一起将钱递到老人手中,在老人的千谢万声中孩子似乎懂得了什么。从此只要遇上类似的情况他都会主动地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所以我们要说,良好的家教就像指南针,永远指引着孩子向正确的方向航行;就像一片沃土,永远滋生着健康的人格;就像一只助推器,将孩子送上起飞的跑道。孩子的成才怎能没有你——家教!
5:家长是孩子的好朋友.好老师也是孩子入学后学习方面的得力助手。
6: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家庭教育主要任务是配合学校教学,所以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老师经常沟通,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家长要认真地配合,如学校的活动,应积极鼓励孩子参与,若需家长参与的活动绝对不要推迟,这样既给孩子做榜样,也支持了老师的工作,同时让自己的孩子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7:家长对孩子的许诺必须慎重、实在,让孩子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只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家长的威信才能树立起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许诺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应付性,甚至欺骗性,这往往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作为家长在对孩子许诺前应先慎重考虑,该不该对孩子许诺,能不能兑现,这种许诺对孩子来说到底好不好等等,要不然就失去了许诺的真正意义。许诺后不履行诺言,会给孩子的自尊心会带来极大的伤害,也会导致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下降。还会使孩子错误地认为,对谁都可以随便说话和承诺,反正说了又无须负责。
适当的许诺也是十分必要的,许诺应与有意义的活动挂钩。如答应与孩子一起上公园、出外旅游等。应注重精神享受,而尽量避开物质、金钱刺激。经济上的许诺会让孩子从小就看重金钱和物质的享乐,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个性和铺张浪费的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74
㈤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学前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时期,它对幼儿的性格塑造和健康成长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引导,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专家指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有: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健康、反应适度,乐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行为和谐统一,性格特征良好。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特征,有以下一些具体表现供宝妈们参考:
1.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更喜学爱问,性格开朗,敢于自我表现;
2.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行为活泼,自控能力强,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3.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更乐于交朋友,乐于和人交流;
4.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好奇心强,能主动观察周边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5.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更敢于挑战新的任务;
6.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能基本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无故发脾气损坏东西,不随便打骂人;
7.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能够按时作息,睡眠状况优良;
8.拥有健康心理的儿童能够诚实交流,无说谎的习惯,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
㈥ 孩子心理健康的特点有哪些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标准,但是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却很难确定。目前鉴定孩子心理健康与否,一般是把公认的心理健康的孩子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作为标准的。具体地说,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智能发育正常
正常的智能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是他们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重要保证。智能水平通常以智商表示,如果一个孩子的智商明显地低于同龄人的水平就属于不正常,一般把智商在70以下的孩子看作是智力落后,智商在70以上包括智商130以上的超常孩子都属于智力正常。当然仅靠智能测验还很难完全反映孩子的智能水平,还应当结合孩子在学习和活动中的各种实际表现综合判定。
有积极乐观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孩子,他的情绪是愉快的、进取的,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他人充满了友情,对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和热情,这种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活动水平,有利于身心健康。而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整天为失望、压抑、急躁所困扰,把学习看做负担,把亲人当作仇敌,经常自己折磨自己。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孩子有自己的伙伴,愿意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能与同学团结友爱。他们体谅别人的困难,宽容别人的过失,从不因小事和别人计较。他们尊敬教师,孝敬父母,愿意为大家服务。反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尊重、不信任他人,不愿与人交往,内心世界孤独,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人争吵、呕气。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的孩子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力,他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参加适宜的课外活动,并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或者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或者自轻自贱、怨天尤人,这两类孩子都无法在学习和生活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才智。
有健全完美的性格
心理健康的孩子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他们情绪开朗,待人坦诚,勇于负责,敢于创新,能够正视困难,无所畏惧。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自私自利,在困难面前动摇退却。
能够正确对待现实
心理健康的孩子力图将自己的言行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协调起来,使自己的思想、信念及行动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或大多数人的愿望不一致,就会放弃或者修改自己的计划。他们适应环境,接受新事物、新思潮的能力也很强。相反,心理不健康孩子的愿望脱离实际,常常处于空想、幻想、瞎想的状态,与现实的冲突不时发生,他们对环境的疑虑、怨恨越来越严重。
㈦ 幼儿健康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1、幼儿园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是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系统教育活动。
2、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休息习惯(特别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智能开发不一定要认识多少字,背诵多少诗,但要开发学习的能力、思维的能力、想象能力。
3、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4、人体认识与保护知识教育、体育锻炼与健康、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环境教育、营养教育、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教育、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
㈧ 什么是儿童身体健康和营养状况良好表现
身高,体重适宜,皮肤弹性可,气色好
㈨ 身体健康的幼儿应该具备哪些主要特征
幼儿健康发展的特点是要让幼儿在身体上无疾病的,无阻碍的发展,同时还要在心理上加强对幼儿的培养和辅导。幼儿健康水平可以从幼儿的身体发育以及心理发育来评价,心理发育对幼儿来讲就是观察其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平常父母的关心和交流等,这要看一个孩子的各个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