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有哪些不够健康的心理行为表现呢?
1.注意异常。
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隔离;
(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使用会让自己分心的东西。
(3)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
(4)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并能提高人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2.人际关系紧张。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前提条件是相互的尊重。要关心他人的需要,体会及体谅他人的处境,乐于奉献,甘于付出,帮助朋友解除忧虑,创造良好而和谐的交际氛围,才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相互谅解,平易近人;要诚实可靠,而不能虚伪;同时,要通情达理,乐观向上,要时时处处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在别人痛苦的时候,给人以宽慰,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3.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小学生该做的事情很多,但我们首先要培养自信心。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具有获得成功的能力,并因此立志,坚定信念,战胜困难,收获成功硕果。自信心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没有自信心的人,眼前的世界便没有鲜亮的色彩。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而能让自己的生活绽放光彩的法宝就是自信心。缺乏自信,变得不相信自己,那后果怎样,别人叫你唱支歌,你却说:“我不行,唱不好。”不管什么事,你都不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否是正确的,不相信你能够胜任这件事。而自信的人,别人叫他弹首曲子,他大胆地走上前,充满自信地弹出优美动听的歌曲,遇到任何事,都相信自己能行。
2. 怎样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从二个方面进行:
一、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学会看穿孩子的心事,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一般会有以下的一些表现:
1、易紧张、烦恼、焦虑,不敢与人交往,胆小害怕、怯懦,内心总有不安全感。
2、敏感多疑、过分克制、思虑过多、优柔寡断、注重细节、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具有强迫症倾向。
3、有的孩子有紧张、焦虑等情绪,告诉家长或医生的却是头疼、失眠、胃不舒服、没劲儿等躯体化症状。
4、还有的孩子心理问题比较隐性,不易发现,具体表现为:该做的事拖着不做,遇到问题总是拖延,有的甚至去喝酒,把问题抛到意识之外不去解决。
5、一遇到解决不了的挫折和问题就发泄,用砸东西等行为发泄。
6、逃避现实的正常生活。比如,白天睡觉,晚上通宵上网;厌学,整天在大街上溜达或离家出走等;内向不说话,悲观的想法和行为。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就必须懂孩子,就必须理解孩子,就必须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必须知道孩子的感受。需要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时,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1、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掌握人际交流的技能。
2、不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3、不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4、不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与孩子相处时,要保持情绪上的克制。不能太情绪化,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5、不要欺骗和吓孩子,这样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6、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不要在孩子的同龄人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无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强化孩子的弱点。
7、培养孩子自我价值,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孩子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这个要求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另外,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让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办代替,那会让孩子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
8、积极情绪的培养,父母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要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去培养孩子,因为这种情绪是让孩子心理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条件,家长以身作则的教育孩子,时刻保持这种情绪,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愉快的积极的情绪状态。
3. 如何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夫妻感情好,耐心陪伴孩子
4. 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说到健康,人们更多的是在关注身体健康,应该吃什么、喝什么、少得病。对这方面,多数家长都能说出一套套的,但对于如何使孩子心理健康,可能大家都一头雾水。也许有的家长正在为这事上愁呢,怎么现在的孩子问题这么多?
想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就要知道心理健康是怎么实现的。心理的发育如同身体的发育一样有其客观规律,如果我们违反了这个规律就可能产生问题,造成其将来人际关系紧张、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现在,我们就从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来看一看,怎么做才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好处。
新生儿呱呱坠地,家人无比欣喜。但对于婴儿来讲,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内心充满了紧张与恐惧,婴儿最大的需要是安全感。若此时他的安全感没有被满足,就会造成长大后内心缺乏安全感,以致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信任任何人,不能建立亲密关系。
针对这一特点,建议人们注意以下几点:
1、当孩子受到惊吓大哭时,切不可不管,认为哭一会儿就没事了。这时要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而且还要说一些安慰的话,别以为婴儿听不懂就不说,这是天生就具备的本领,虽然听不懂语句,但孩子会从语气、语调等非语言信息中获得安全感,而且这对小儿语言的早期开发很有帮助。
2、让孩子多与母亲进行身体接触,这可以给孩子亲密感。更能给孩子带来非常安全的感觉。
3、多跟孩子说话及进行眼神接触,对孩子发出的声音与动作进行回应。多抚摸孩子,有研究表明,这可明显减少皮肤病的发生。
4、家里保持自然状态即可,不可为了孩子而过分保持安静。
5. 如何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感悟
如何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现在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儿,不是皇帝就是公主,那么被我们这么宠爱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该如何教育成为一个身心都健康的孩子,将来去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呢?
6. 如何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不要伤害孩子,不要侮辱孩子,把孩子当作小孩看待,容忍他的缺点,有耐心地教育他,保护好他。把孩子当成成年看待,尊重他的个人意见,倾听他“幼稚”的想法。
最后,是陪伴孩子度过各种问题情景,给他/她鼓励、支持。
儿童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或多或少会在某些心理特征上表现出异常,比如出现了较为强烈的防备心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不信任……
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有没有父母的陪伴、教育,也非常重要。
比如考试成绩糟糕了,心情不好,父母是觉得孩子已经努力了就可以了,还是觉得成绩差得骂几句出出气?不同的表现,带来的心理反应也是不同的。
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事情,又何止这么一件……
父母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就很难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了……
7. 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社会认为实行义务教育是必需的,也就是说人类都应该接受教育,而我们一旦认可了“教育是从出生就开始的”这观点,那么了解人类发展规律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与教育被社会看作无足轻重不同,权威机构应该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社会机制应该满足“生命应得到捍卫”这一全新概念的固有需求,呼吁每个人献出自己的力量。父母应履行他们的责任,如果家庭没有履行责任,那么社会就得作出应有的回应,不仅要给出必要的指导,还应该将婴儿抚育成人。如果教育意味着对个体的保护,如果家庭不能履行责任,而社会又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社会有责任向他们提供帮助。政府永远不能遗弃儿童。
教育应该是社会必须履行的责任,而不应该和以前一样,把教育和社会隔绝开来。如果社会应该对人类个体进行有益的管理,而教育又确确实实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话,那么这种管理就不应该受到抑制和压迫,社会应该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社会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为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
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已经被研究过了,研究结果也已经出版。而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就应该恪尽职守地履行起对教育的责任,而在这一过程中受益的教育也应该努力回报社会。
确实,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儿童和家长关注的事,也应该得到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教育可以激起世界每一个地方的改变,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因素。而如今,还有什么能比教育更加保守和滞后呢?如果一个国家需要缩减开支,那么首先被缩诚的便是投在教育上的资金。如果问一个政府官员对教育的看法,他会说教育与他无关,他已经把抚养孩子的任务交由妻子来完成,而妻子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校。只要我们努力实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官员对这一问题将再也不会这样回答,也不会再对教育如此熟视无睹了。
从心理学家对儿童幼年时期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什么?没有人会否认,如果儿童获得适当的关心和帮助,他会更刚强,心理更平衡,他的精力也会更充沛。我们不应该任其自然发展,而应该在这一时期给予儿童科学的关心和重视。这不单是指生理健康上的措施,就像保护他们,使其身体不受伤害样,我们也应该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精神和心灵免受伤害。
关于婴儿出生后最开始的那些日子,科学还有其他的发现,新生婴儿精神之强大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婴儿刚出生时什么都不能做,不仅在心理上,生理上也不能做出平衡的动作。那时候他的四肢对他毫无帮助,而且他的所见所闻都不能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能走能说了,慢慢地一样一样地都学会了,直到最后长成了一个生理、心理都健全的真正的人。这些都证明了一个既定的事实: 儿童并不是个毫无生气的、处处需要我们帮助的个体,并不是一个需要我们填充的空瓶子。相反,正是儿童造就了成人,没有人能不经过儿童时期就独立地成了人。
8. 怎样培养孩子心理健康
1、鼓励法
每个孩子都会有一种需要大人承认和需要鼓励的心理,这些孩子往往是很喜欢成功,同时也喜欢得到大人们的赞同和认可。所以,父母一定要经常鼓励你的孩子,这样孩子通过家长的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对于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这样就会由肯定而产生心理升华。
2、反问法
要知道语言是对孩子心理沟通的一种工具,所以,家长和孩子在沟通交流的时候要试探或是发问以及反问,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身分析和判断能力,才能有效的发展创造性思维。
3、出难题法
家长可以试着给孩子出点难题,这样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困难,不仅如此同时还要让孩子自己解决,要让孩子经受失败和挫折,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经验和教训。
4、讲故事法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适当的抽出时间给你的孩子讲一些积极向上的故事,一个好故事对孩子是有一定益处的,你仅能使你的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适,而且还能鼓舞孩子上进。
5、兴趣引导法
做父母的可以根据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去发现孩子对什么会产生兴趣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