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贵州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分别是:、
1、指导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2、总体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基本原则: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为贵州的发展助力
当代大学生助力贵州发展方式:
1、以乡情文化为热点的商品经营模式
以乡情文化为热点目前农产品微商发展迅速,所售卖的农产品多是容易储存、方便运输的土特农产和手工制品,贵州的特产比如沙棘、菌类等,但这类产品产地各异,品质参差不齐,标准化和品牌化程度低,难以建立有效的用户信任。
因此,大学生农产品微商创业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营销理念和品牌意识,讲好品牌故事,打造人格化的农产品形象,以情怀触达消费者,丰富产品内涵,实现产品溢价。具体而言,可以从童年记忆与当地独特的乡土文化出发,深挖产品热点,结合乡音、家乡话、网络语言等创意包装,让用户内心产生共鸣。
2、打造农业农产品消费升级
结合时尚元素在消费升级的今天,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高品质产品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都在提升。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对土特农产品的印象依然是“低端”“粗放”甚至是“土”,这对吸引年轻的主流网购人群极为不利。
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需充分发挥其熟悉潮流、紧贴时代的优势,在农产品销售中引入时尚元素,改变消费者对土特农产品的原有印象,吸引当前相对年轻的网购人群。
3、“互联网+生态养殖”创业模式
互联网养殖就是互联网的创新技术与传统农畜牧业养殖相结合,将养殖基地或农场共享,用户通过网络认养猪、羊、鸡等特色生态产品,再由养殖户替用户喂养,实现养殖户和用户合伙,共享养殖收益和红利。国家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投身于此,具备天然的农村资源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如何建设健康贵州扩展阅读:
贵州发展方向:
1、旅游业
贵阳的城市中心和周围居然有那么大片的原始森林,黔灵公园的环境非常优美。贵州的发展只能先上贵阳和遵义,其他地方现在还没办法规划,地形太复杂了。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的自然风光都非常好,尤其是都柳江流域简直是人间天堂。东部地区的很多产业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产业投资的,劳动力成本非常低。
2、军工业
其实贵州可以发展为中国的军工大省,沿海的很多军工企业应该要加大对贵州的转移投资力度。很多保密产业也可以在这里建设基地,这里很适合隐蔽产业的发展。还有,旅游度假基地也可以成为贵州的发展方向
③ 支持在贵州建设什么推动市级医院提质扩能和县级医院提质达标提升基层卫生健康
支持在贵州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市级医院提质扩能和县级医院提质达标,提升基层卫生健康综合保障能力。
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提升产前筛查诊断和出生缺陷防治、危重孕产妇救治、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能力。
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是,做到国家要有高峰、区域要有高原、省里要有高地,“通过这样的一个布局来落实大病、重病在省里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就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能解决”。
据介绍,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联合启动了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项目,在京、沪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依托高水平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河南、云南、新疆等8个省份,针对肿瘤、神经疾病、心血管病、儿科、呼吸、创伤等6个重大疾病类别,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等方式,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目前第一批试点建设项目正在运营中,填补了当地的若干技术空白,有效带动、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相关省份患者跨省就医人数出现明显下降,正逐步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
医院是指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病员开展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措施、护理技术、接诊服务、康复设备、救治运输等服务,以救死扶伤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有症状的病员和伤员,也包括不能自理或活动受限有医疗护理依赖的老年人,法医评定有医疗护理依赖或病情不稳定需要长期康复经常观察检查的重度病伤员,或有其他特定的情况和人群,如健康人(如孕妇、产妇、新生儿)以及完全健康的人(如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或口腔清洁的人),最初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娱乐节目,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
第一条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从事医疗卫生、健康促进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
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
第五条公民依法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护和实现公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全社会应当共同关心和支持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
④ 贵州省卫健委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http://wjw.guizhou.gov.cn/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贯彻执行卫生健康工作法律法规;负责起草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定政策规划、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根据国家卫生健康资源配置规划,编制我省健康卫生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并组织实施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等政策措施。
(二)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组织实施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管办分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政策措施,提出医疗服务和药物价格政策的建议。
(三)拟订并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免疫规划以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卫生问题的干预措施。执行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目录。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组织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
(四)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负责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
(五)贯彻落实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和短缺药品预警,提出基本药物价格政策的建议,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依法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性标准。
(六)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等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健全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
(七)监督实施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业管理办法,建立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组织实施医疗服务规范、标准和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规则、服务规范。
(八)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人口监测预警,研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九)指导地方卫生健康工作,指导基昙医疗卫生、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卫生健康科技新发展。
(十)负责社会办医疗机构规划和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十一)负责省级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负责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十二)结合部门职责,做好军民融合、扶贫开发等相关工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保障;负责本部门、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按规定做好大数据发展应用和政务数据资源管理相关工作,依法促进部门政务数据资源范管理、共享和开放。
(十三)提出加强全省医院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医院党建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十四)管理省中医药管理局,代管省老龄协会,指导省计划生育协会的业务工作。
(十五)完成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卫生键康委交办的共他任务。
(十六)职责调整。
1.将原省卫生计生委、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以及原省安全监管局的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等划入省卫生健康委。
2.将所属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责划入省卫生健康委。
(十七)职能转变。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实施健康贵州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一是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加强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健康服务体系。二是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三是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四是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推进管办分离,推动卫生健康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
(十八)有关职责分工。
1.与省发展改革委的有关职责分工。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开展人口监测预警工作,研究提出与生育相关的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市方面的政策建议,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参与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实人口发展规划中的有关任务。省发展改革委的负责组织监测和评估人口变动情况及趋势影响,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开展人口影响评告,完善人口政策咨询机制,研究提出全省人口发展战略,拟定人口发展规划和人口政策,研究提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统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2.与民政厅的有关职责分工。省卫生健康委负责拟定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省民政厅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法规、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工作。
3.与贵阳海关的有关职责分工。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传染病总体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执行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病目录。省卫生健康委与贵阳海关建立健全应对口岸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通报交流机制、口岸输入性疫情通报和协作处理机制。
4.与省市场监管局的有关职责分工。省卫生键康委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卫生健康委对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向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得出不安全结论的食品,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措施。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应当及时向省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
5.与省医保局的有关职责分工。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等部门在医疗、医保、医药等方面加强制度、政策衔接,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协同推进改革,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医疗保障水平。
6.与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职责分工。省药品监管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负责贯彻实施国家药典,建立重大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报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
⑤ 贵州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升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和质量,持续推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⑥ 2019年贵州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一、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牢固树立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理念,大力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把贵州省建成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
(一)进一步强化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重在乡村的工作机制,在全省强化“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大扶贫格局。实行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从省到县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军令状、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工作实绩。强化各级干部与贫困人口的定点挂钩、对口帮扶机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引导广大基层组织站在扶贫开发第一线,筑牢解决贫困问题的工作基础。深入推进领导干部遍访偏远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好“扶贫日”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扶贫事业,让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到扶贫开发中来。
(二)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突出扶持对象精准,完善建档立卡,总结推广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四看法”,对贫困人口实施精细化管理。突出项目安排精准,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建好精准扶贫项目台账。突出扶贫资金精准,推广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经验,探索财政扶贫资金和农村集体资源量化到户、股份合作、入股分红、滚动发展。突出措施到户精准,聚焦“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细化“六个到村到户”措施,做到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突出因村派人精准,全面落实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充实配强驻村工作组,增强农村脱贫第一线核心力量。突出脱贫成效精准,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贫困县、贫困乡镇全部摘帽,所有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突出考核评价精准,建立差异化考核制度,完善问责激励双重机制,把扶贫开发实绩考核延伸到贫困乡镇和贫困村。突出督促检查精准,制定实施精准扶贫督查办法和工作台账,加大跟踪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力度,严肃查处不干事、不落实、不作为的行为。
(三)采取一揽子措施解决贫困问题。全面落实“1+10”精准扶贫配套文件。抓好产业扶贫,研究设立产业化扶贫专项基金,实施扶贫攻坚示范县、扶贫特色优势产业、扶贫产业园区“3个10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发展。抓好扶贫生态移民,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区域实行生态保护扶贫,提高贫困户搬迁比例和搬迁补助标准,提高生态修复程度,用活用好增减挂钩政策,确保全面完成142万人的搬迁任务。抓好社会保障扶贫,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推进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筑牢社会保障兜底网。抓好教育扶贫,将农村贫困学生资助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完善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标准,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应助尽助、精准资助”。抓好医疗扶贫,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推进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加快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抓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大力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深入实施“1户1人”职教培训,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就业。抓好财政金融扶贫,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为贫困户提供更多贷款支持。抓好扶贫力量整合,配合做好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东部地区对贵州省定点帮扶、对口帮扶,扎实推进省属国有大型企业结对帮扶,建立健全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和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
(四)加快推进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脱贫攻坚。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和世居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出台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扶持政策,加快实施民族地区重大工程,优先安排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项目。以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县级规划,深入推进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实施麻山、瑶山、雷公山、月亮山专项扶贫行动计划,促进特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强对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关爱服务,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服务救助保护体系。七、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发挥贵州省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一)探索具有贵州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子。坚持把山地特色作为贵州省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根本路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农业产业园区为引领,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做强粮食、生态畜牧、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做优特色食粮、特色养殖业、特色渔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延伸农业产业链,着力发展以农产品储藏保鲜、精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好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提升“三品一标”产品比重。加快构建农业科技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
(二)培育具有龙头带动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建设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走出贵州。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家庭农场管理和服务制度。鼓励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专业协会、合作组织,开展信用合作试点,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探索培育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试点。
(三)打造具有贵州地域特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深入开展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行动,以“六个小康”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深入实施环境整治工程,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乡镇村庄等环境整治,扎实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集中力量打造各类省级综合示范村,建成一批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耕读文明,加强溪流、林草、湿地、山丘等生态细胞和民族村寨等文化元素保护,建设美丽宜居的家园、增收致富的田园、寄托乡愁的故园、观光休闲的公园、投资兴业的乐园,实现“美丽乡村,让多彩贵州更加精彩”。
二、加大投资强度,建设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内通外联的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贵州省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撑。必须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加快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铁路建设,建成贵阳至昆明、重庆、成都、南宁等高铁,形成贵阳与周边省会城市2至3小时交通圈,构建通达全国的高铁网。规划建设“三环八射”铁路网和贵阳至兴义等城际铁路,支持贵阳、遵义、六盘水等城市轨道建设,打造贵阳至黔中城市群其他中心城市1小时、至其他市(州)中心城市2小时铁路交通圈。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建成环贵州高速公路,形成省内“六横七纵八联四环线”高速公路网络,增加出省通道,完善高速公路路网连接通道。加大国省干道改造养护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实现村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村村通客运。加快完善民用航空体系,形成“一枢纽十六支”机场布局。大力推进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清水江通航设施建设,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运出省通道。建成一批“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
(二)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大力推进水利建设行动计划,加快供水管网工程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设维护,规划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源。实施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提高农田灌溉保障水平。加强河流治理和山洪防治,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水质水量监测和管理,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保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提高重点区域水资源综合调配和应急供水能力。大力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发展。
(三)超前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战略支撑,要像抓交通水利建设一样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骨干网络优化、城乡网络全覆盖、农村宽带延伸等重大信息基础建设,构建“出省宽、省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力争国家支持贵州作为国家级数据交换南方中心、国家面向西南和东盟的数据服务基地,将贵阳、贵安新区增设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打造全国信息交换枢纽。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实施“宽带贵州”行动计划,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并向自然村延伸覆盖,加快建设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发展社会事业、改善公共服务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条件。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加强民生各项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实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核心,深入实施教育提升工程。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加强基础教育,
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多元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推广完善“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积极争取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合作办学,鼓励高校开放办学,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继续推进花溪大学城建设,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城镇新建小区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深入推进教改实验区建设。
(二)积极促进大众创业就业。坚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推进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返乡创业格局。开展创业型城市建设,培育创业型企业、创业型员工,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积极促进充分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产业,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做好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搬迁移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和职工合法权益。
(三)大力建设健康贵州。实施健康贵州建设工程,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服务网络,全省新建、改扩建100所综合性医院,对40万以上人口县的人民医院(含中医院)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规范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县乡村一体化药品配送模式,实施药品电子监管,满足群众用药需求。推进分级诊疗和卫生信息化,实行新农合、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优化公共卫生监测和医疗质量监管服务。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落实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康体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四)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加快完善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残疾人事业。深入实施城乡危旧房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房、扶贫生态移民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
(五)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文化会展等产业,做大做强省直骨干文化企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山地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打造更多文化精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振兴传统工艺,落实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支持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
1 2
⑦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从提升什么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推进健康贵州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从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推进健康贵州建设。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界于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
截至2021年3月31日,贵州省共有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0个县级市、50县、11自治县、1特区、16个区,共88个县级政区;832镇、122乡、193民族乡、362街道。总计1509个。[4]截至2021年,贵州省常住人口3852万人,比上年减少6万人。
⑧ 2018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什么新区
关于全省医疗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针对“完善信息系统建设顶层设计,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的建议
2021年3月2日,经报请省政府同意,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了《贵州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方案》(黔健推委发〔2021〕1号),要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全面建成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市州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覆盖”,加快实现全省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统筹推进各级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应用。
2022年3月23日,我委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编制印发了《贵州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依托“一云一网一平台”,建成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市(州)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特区)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等四大基础(主题)数据库,统一数据采集及共享交换通道,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全行业医疗健康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纳入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化“十四五”重点任务予以推进。
结合我省实际,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化的总体思路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应用导向,统筹推进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打造“一平台、两保障、三基础、四应用”,“一平台”即以全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支撑平台为依托,统筹建设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造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卫生健康信息共享交换通道。
二、针对“不同运营商建设的专用网络,数据的传输可以互联互通,不做网络壁垒,实现不同网络均可访问”的建议
2018年,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于远程医疗体系,建成覆盖省市县乡镇的卫生健康专网。但专网由于规划、建设时间较早,在网络互联互通、安全管控、接入方式等方面较难无法满足现有的医疗健康的业务需求。今年5月,我委委托云上贵州公司,通过采购服务入围方式选择卫生健康专网服务入围供应商,升级改造全省卫生健康信息专网(骨干网),搭建专网省、市(州)、县(区)联通节点,实现全省各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安全稳定。近期,我委正联合云上贵州公司及中标专网升级承建单位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分布推进卫生专网升级改造工作,切实解决数据的传输可互联互通,不做网络壁垒,实现不同网络均可访问突出问题。
三、针对“由省级平台统一打通所有系统接口,基层根据实际需求接入,不再支付任何费用”的建议
为统筹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建设,借鉴北方中心等先进做法与经验,我委组织编制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工作方案》,优化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顶层设计,计划建设“三位一体”综合管理体系和“一中心一园区”应用服务体系,统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建设、运营和产业发展。同时,为稳妥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支撑平台及互联网一期项目建设,开展了两项目阶段性审计工作,为后期支撑平台及互联网一期项目快速建设奠定基础。前期,我委已通过支撑平台,打通了省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预防接种(免疫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系统间的数据融合。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司局对接,争取打通健康扶贫信息系统、肿瘤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卫生监督协管系统等,切实发挥支撑平台(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作用,逐步实现由省级平台统一打通所有系统接口,基层根据实际需求接入系统,减轻基层接口对接经济负担。
四、针对“在还未建成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前,不开展各系统之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工作,尽可能地减轻基层负担”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我委在摸底和征集基础上,2021年6月17日,印发了《省卫生健康委本级向基层采集数据业务信息系统清单》,明确29个面向基层采集数据的信息系统清单,并提出根据实际需要,动态调整本清单,推进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要求委机关各业务处(局)和委属各单位尽量共享现有的面向基层的数据采集通道,不得随意增加面向基层的数据采集,不给基层增加额外负担。自2022年1月1日起,不在清单内的信息系统不得在省级层面面向基层采集数据。
2022年6月10日,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市州级区域内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信息化建设的通知》,提出含黔东南州在内的尚未建设市(州)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四个卫生健康局要积极主动与本级财政、大数据主管部门对接,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确保于2022年12月底前,全面启动市州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2022年6月17日,我委专门组织开展市州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调度培训,要求重点推进区域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交换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数据集成平台建设,推进各系统之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工作。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化顶层设计,配套医疗健康信息共享交换政策机制,强化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交换等重点共享应用场景建设,切实减轻基层医疗机构重复接口对接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