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有哪些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1-24 08:50:50

‘壹’ 幼儿园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1.教师要有宽容,仁慈之心

幼儿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由于幼儿能力和经验有限,他们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仁慈之心,要心平气和地接受幼儿的错误,并将之当作孩子不断进步所必需的阶梯。相反,如果教师总是十分严厉地对待幼儿,不能原谅幼儿所犯的任何错误,那么,幼儿园就会成为地狱,教师就是恶魔。

在幼儿园,我看见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调皮的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小心跌了一跤,教师见到后,不但不给予同情,相反还对孩子说:“摔倒了吧?!谁叫你那么调皮!现在摔倒了吧!我高兴!!”——或许这位教师平时早就怀“恨”在心了……

我想,这次孩子的摔倒,不仅仅是摔疼了肉体,而且还摔疼了心灵——教师这些难听的语言可能会让孩子的心永远地痛!

所以,我希望幼儿园教师是富有宽容、仁慈之心的人,这样,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就不用过分地为避免犯错误或者为已犯过的错误过分地担心,学习和生活才会轻松愉快,否则,他们就会在持续不安中感到日子痛苦难熬。

2.幼儿教师要活泼开朗并且快乐常溢于言表

幼儿年龄小,他们在情绪的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即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到教师的情绪的影响。

因此,为了能在师幼互动中创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之前一定要首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时,更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努力争取在组织幼儿的每一次活动时,都能以积极快乐的情绪去带动幼儿,感染幼儿。

我们主张,快乐应成为幼儿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主导情绪,微笑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3.教师要有公平的爱心

在美籍华人周励的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有一段她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幼儿园生活的描写:

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很不喜欢我,嫌我丑,嫌我脏,嫌我穿戴土里土气。我总是悄悄地望着她一会儿抱抱莎莎——莎莎的爸爸很有钱;一会儿抱抱艳艳——艳艳长得特别漂亮……,我多么希望老师也抱我一下,亲我一下。于是我鼓足勇气,怯生生地挨到老师身边,低声说:“老师,您也抱抱我好吗?”谁料她却厌烦地一把将推开我说:“去去,看你那两筒鼻涕,脏样!”

我幼弱的心一下凉到冰点,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看、最不幸的孩子,放声大哭起来……

这时,另一位漂亮的好心教师快步来到我身边,抱起我,用她干净、柔和,还带有香味的手帕,给我擦眼泪、鼻涕,又抱我到她房间给我洗耳恭听脸、抹香香、点胭脂、梳头、扎小辫子,然后抱我到镜子前,甜甜地亲一下我的小腮帮说:“看,励励是个多么漂亮可爱的孩子……”此时,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女孩。

在幼儿园里我们时常看到类似的情况:可爱的孩子(聪明、干净、漂亮、活泼、听话等的孩子)经常得到老师的喜欢,特别是行为上的喜欢,如,表扬、夸奖、抚摸、抱、微笑等,而不可爱的孩子(内向、不漂亮、顽皮、衣着不整等的孩子)很少得到教师的喜欢……

我记得有一位老师曾写过这样的一个反思故事:

一名幼儿教师在班上一名孩子不幸溺水身亡后,才发现自己对这名孩子竟然从未在意,这名孩子在老师脑海中的印象竟然是那样的模糊,而那名孩子在留下的唯一的一张照片中,小手却紧紧握着那只老师随意送给他的纸鹤。忏悔?悲伤?自责?这位老师跪在孩子的坟前,亲手为这名孩子折出了无数的纸鹤。我想千纸鹤就源于此吧。风中、雨中、泪光中,这无数的纸鹤让这位老师发出这样的誓言:“我要用自己的一生一世来呵护和培养每一名孩子!”

为了无悔,我希望幼儿教师经常对孩子们,特别是对那些“不起眼”的孩子说“来,老师抱抱你!”,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教师爱的阳光里健康成长。

有了老师公平的爱,幼儿在园里就会生活得心安,他们不会为了得到老师的爱而刻意地去表现自己或者通过一些能引人注意的“违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进而得到老师的爱。

4.教师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

有些老师喜欢在幼儿“不听话”时,或者在自己心情不好时对幼儿发火,这种发火将会使得我们的“发火相”深深地留在幼儿的脑海里,使幼儿觉得“某某老师真可怕”,进而会让孩子们长时间处于心理不安的状态,甚至老师发火过后,孩子们一见到老师就觉得害怕。

不过,我们老师也不是什么圣人,总会有生气的时候,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我们“有气”时,要注意发泄的策略,比如,在我们实在忍耐不住时,可先暂时停下“教育活动”,待到心平气和时再重新开始进行活动等等,尽量避免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可怕的形象”。

5.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

我深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批评出来的。如果一个幼儿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奖励,他就会自我感觉良好,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相反,如果一个幼儿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奖励,他就可能会产生自卑或微不足道等负面感觉,他对自己就没有信心。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努力发现每个幼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让每个幼儿都经常有受到表扬和奖励的机会,就算那些能力稍欠或者品行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幼儿,我们也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身上每一点微小的值得赞赏的地方,这样,这些幼儿将会从教师肯定的眼神或言语中得到支持和鼓舞,使本来很细小的优点变得越来越突出,进而不断地进步。

基于上述认识,我主张将“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告诉他什么地方行”作为幼儿教师是否合格一个基本的标志。

6.教师要努力追求事业上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教师要对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并不断地从幼儿教育工作中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体验,因为教师在事业上能否体验到乐趣和幸福,将会影响她们对工作的态度和对幼儿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内心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才能给予孩子们以幸福。

‘贰’ 如何有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有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3岁~6岁的幼儿期是儿童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予他良好的心理教育,他会健康成长;如忽视,则反之。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与模仿能力,他们的思想是不成熟的,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特别容易受周围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师、家长帮幼儿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由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处于“幼儿园——家”两点一线的状态,因此,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家园密切配合。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我认为,对幼儿进行心理发展辅导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用爱心呵护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用亲切、平和、尊重幼儿的态度对待任何一位幼儿,我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由于幼儿心理、思想发展还不够完善,当教师板着脸用尖刻的语言、声调对他们说话时,他们会受到惊吓、感到害怕,心灵就会有创伤。我们应该用微笑和亲切的言语与幼儿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是被人赞同的,并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存在。在孩子获得成功的时候,能及时给予赞扬,说一句:“你真的很不错”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说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在孩子心中注满爱,让孩子心中充满爱,从而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愉快的心情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要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安全、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围,为幼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做到“师幼如亲人,同伴如朋友”,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每一项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幼儿的一日活动都是在游戏中开展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入心理教育就能将游戏活动发挥到最佳状态,很好地达到教育目标。例如,在幼儿园将环境布置得多姿多彩、别具一格,使幼儿一进园就有愉快的心情。走廊上布满幼儿自己制作的画,墙壁上描绘着各种小动物,哈哈镜的神奇变化和早上愉快的音乐等。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亲身感染快乐,保持快乐的情绪,开始一天快乐的生活。同时,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幼儿愉快的心情和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接受愉快的情绪体验,鼓励幼儿多与同伴、师长交往、交流,懂得尊重、合作、帮助、宽容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在交往中培养幼儿对爱的感受能力,以及和同伴一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

三、倾听幼儿的讲述,并能给予鼓励和认可

教师应抽出时间和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拉近和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愿意向你倾诉。当倾听幼儿的倾诉时,可以拉着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注意听他讲述。教师应感到荣幸,因为幼儿相信你、喜欢你,才会说给你听,尽管有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此时教师以一种不理睬的态度,或是听了幼儿的讲述给予嘲笑和挖苦,会使幼儿心理受到打击,慢慢变得不爱说话。所以,教师不但要注意倾听,还要对幼儿的讲述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

四、家园同步,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家庭是幼儿认识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投资,而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例如,有的家长甚至教孩子“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还他两下”。于是,会有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表现很好,到了家里却对父母、长辈发脾气,蛮不讲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首先,通过家长会、半日开放活动、家园共育栏和家长学校讲座等,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常识,掌握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途径,以便采取有利措施,家园配合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的工作。其次,家长要随时随地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疏导和帮助。再次,家长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当孩子的面吵架甚至打架,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从而向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懦弱无助、自闭内向型,一种是暴力挑衅、攻击型。最后,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宣泄,这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但要注意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从而真正达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相互配合,共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

五、针对个性化的幼儿实施个别教育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及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面对幼儿,教师要观察其性格与家庭环境,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有目的地实施教育。有这样一个案例,男孩浩浩一遇到问题就哭,一听到批评的话语就乱发脾气。根据老师的观察,发现这种现象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家里,无论谁对谁错,都听孩子的,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遇到困难,家长全权包办,不给孩子自己学习与探索的空间;孩子一不高兴,就说一大堆好听话来哄孩子……日日累积,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自信,自我服务能力、自我服务意识缺失。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多给孩子空间让他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自信。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孩子要健康成长,父母和教师都要需言传身教,当孩子的好榜样。为了孩子,家长与教师需共同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家园配合,重视引导,让幼儿真正能够身心健康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

‘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有哪些具体的途径

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等内容。

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

让幼儿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教育幼儿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要理解孩子,允许幼儿发泄。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降低达不到理想状态时的挫折感,当失败和挫折发生时,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增加经验、接受教训,丰富阅历,从中接受积极的信息。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关心他人。

‘肆’ 如何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
1、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孩子才有了心里支柱,才不怕吃苦受累,经得起挫折。
2、教育孩子要正确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既不自卑,也不自负,仅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孩子才能正确为人,有效处事。
3、孩子知识比较贫乏,经验不足,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还不能够全面看待问题,往往爱钻牛角尖,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增长知识,教会孩子正确认识事物,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4、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够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教育孩子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冷静、理智的处理问题。
5、家长要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学习一节课就要休息一下,打打球、玩玩玩具等等,这样可以减轻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增进身心健康。
6、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与人交往,孩子在参加集体活动中,孩子可以多交朋友,在集体中认识自己,学会与人相处,有时可以把自己的不快给朋友讲一讲,消除自己不健康的心理。
7、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自己首先要心理健康,如果家长心理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长要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保持心理健康,在孩子的心目中要树立起正面的、可爱的形象。
二、幼儿家庭心理素质教育

一、 重视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自尊、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标志,培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幼儿健康个性的关键。那么,培养幼儿自我价值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们可能掌握的能力。这就要求家长对幼儿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幼儿经过努力便能达到的。另外,应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设计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让幼儿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动,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办代替,那会让幼儿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体验。
其次,对儿童的言行提出适度的评价,及时定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以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去接纳儿童的各种行为。家长不要吝啬带有鼓励性的语言,因为,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自我评价。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要教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让幼儿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加以调整、改进。
二、 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
自立意识和自主性就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力求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方式。
目前,自立、自主的品质对于在过份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难题。家长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意识地改变观念,减少对孩子们的溺爱与迁就,从小培养孩了的独立生活能力,给孩子更多自多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和依附,提高孩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其次,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养观。在教育问题上采取民主的态度,注重给孩子自主权,经常倾听孩子的观点,让孩子在家庭决策中起一定作用,并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一定的责任,允许孩子取得主动并且负起与年龄相适的责任。
三、 对幼儿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从小锻炼幼儿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
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已逐渐兴起。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普遍认为,对待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因难中学来的。家长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恰当的挫折教育,锻炼孩子在因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并通过家庭中宽松氛围营造,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杨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客观、宽容、忍耐及和谐的心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与自信。
四、 培养幼儿的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家长需从小对幼儿进行平等竞争意识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赶超精神和自强不息意识,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成败,胜不骄、败不馁。这就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各种竞争,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的心态,让这会争取机会去表现自己的能力。
三、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
1、多动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摇椅子转身,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小动作不停,如咬铅笔、咬指甲、咬衣角等。
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体来说,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自控情绪的能力差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情绪不稳,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闹,脾气暴躁,常根据瞬间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2、焦虑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
四、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
一、认识到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了解了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调查结果,那一个个数字背后就是一个个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我们每一名幼教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因为这项工作直接牵扯到孩子一生的身心发展,更决定着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水平。
二、解了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准确洞悉了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性格和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性格和情绪障碍又分为焦虑症、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以及孤独症,行为障碍又分为注意力障碍(儿童多动症)及抽动症。以前对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学习之后,清晰地进行了区分,为以后准确进行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还明晰了遗传、脑损伤及环境是形成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为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进行儿童心理问题原因探究指明了方向,避免了多走弯路。
三、基本掌握了进行心理问题的干预技术
了解了面向全体幼儿的养成性教育模式及面向有心理问题幼儿的补偿性辅导模式。基本掌握了行为疗法及绘画疗法的干预技术。
四、初步形成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思路
学习了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干预,将通过复习归纳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儿童心理问题的知识体系空间,下一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使每一名教师都能掌握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二要结合教学计划与幼儿年龄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三要园长、教师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与家长及时沟通,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四要鼓励教师写教育个案,进一步丰富拓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伍’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途径有哪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 学习和研究同步,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共同提高 在理论上系统地学习,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增强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而且提高了所需知识和能力。组织了二十多次讲座,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进行10万字的情报研究,并请专家指导,减少了盲目性,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 教科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两条腿走路,并找到了结合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具体化、科研课题化、管理规范化、责任指标化四个操作层面上展开。每位教师参与科研,密切地与自身的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如:“音乐活动与幼儿合群性研究”、“美术活动中的交往、合作”等课题,将教科研融合起来。同时,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 3、 教育、教学和科研同时出成果 教科研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践相融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一把五大领域目标和课题研究目标融合起来,制定本园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体系。其二设计了心理教育活动教案50篇、体育游戏活动24篇,主题教育活动小班三项、中班四项、大班四项共60篇。其三教师的儿童教育观有了较大转变,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树立。 二、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的主要途径 1、 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研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体育活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三、 社区、家庭、幼儿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我们深知问题表现在儿童身上,根子在家庭。因此,我们依托社区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家庭的教育指导水平。 1、 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 2、 开展亲子活动 3、 开设家庭心理咨询 4、 周日串门子活动 5、 对有问题儿童的家庭上门治疗、送教 6、 开展学习化家庭建设活动 7、开展“社会模拟活动”,让小区中的中小学生定期来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活动,或到社区中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可以解决独生子女的任性、自我封闭、不和群的问题。 8、实现时空开放,积极利用社区心理卫生资源,努力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1、 开展个别辅导 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我们经常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2、 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 在我们的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治也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同一时空,每一个幼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不是只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对这部分幼儿的异常心理,不给予关注和帮助,忽视了整体中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治服务,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我们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我们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取得良好效果,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箱庭疗法等矫治,积累了不少经验,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陆’ 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可行途径

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可行途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

联合国于1959年颁布了“儿童基本权益宣言”,主要倡导满足儿童在生活、营养和受教育方面的需要。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你真棒”,“老师相信你能行”、“别害怕,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句句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他们的活泼、开朗和自信。

(二)在校内外环境中渗透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1、家庭环境

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摇篮。要把端正家长教育观念,改进家长教育方式,促进家长自身素质提高、完善这一工作放在家长工作的首位。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每月出好一份相关内容的家园小报,利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流等途径加以宣传,许多家庭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自己小家庭中的物质、心理方面的准备,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2、学校环境

其中包括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养成的物质环境,如:为幼儿创造温馨的生活空间,小班幼儿的桌椅是粉红的,中班幼儿的桌椅是柠檬黄的,大班幼儿的桌椅是湖蓝的;幼儿园大环境中创设了富有童趣的玩沙、玩水的小世界;而营造一种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氛围更不容忽视,如: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团结互助的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产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促使其健康心理的养成。

3、社区环境

走向社会,争取社区的支持也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抓住每一契机,如:学雷锋做好事,树立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使幼儿能合作、乐群、创新,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及其排除

中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是互相交错的,各人身上存在的问题不同,程度也各有差异,因此在预防和排除上都应专题研究。另外,各种心理障碍的成因也较为复杂,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也有学生本人的主观原因。因此在预防和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的问题上,只能从几个大的方面加以说明,以期得到综合治理的整体效果。

一、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防治基础

要预防和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清除腐败现象,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是预防和消除学生逆反心理、封闭心理、冷漠心理的社会条件。

第二,净化社会文化,彻底清除资产阶级精神污染和封建思想文化的余毒,这是预防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条件。

第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破除“只有上大学才是成材”的片面认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不在学生中人为地划分等级,不轻视和歧视差生,彻底清除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的陈旧观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温暖、平等的集体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学习和发展自己,许多心理障碍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和发展了。

此外,诸如公正地评价中学生的优缺点,正确地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真正树立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等等,也是很重要的。

二、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条件

家庭是培养健康情感、良好习惯、优秀品质和高尚道德的第一个基地,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大,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或消除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家长不能过分溺爱和娇宠孩子,尤其不能以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作为对学习的奖赏,因为许多不良习惯都是由此产生,最后发展为心理障碍的。为此,家长应该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常识,目前正在兴起的家长学校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更为必要。

第二,家长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不少家长认为对孩子拥有至高的权力,可以随意打骂孩子,根本不知道去尊重孩子的人格,更谈不上理解。有些封闭、孤独、狭隘、自卑的学生往往就是这种家庭教育的产物。

第三,家长应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提出的学习目标不可过高,否则,就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障碍。

三、正确的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

中学生的活动大部分在学校中进行,学校教育应该说是预防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第一,为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我们认为初中不应该设重点学校,所有学校都不应该设重点班。这种等级划分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弊多于利。解决这个问题是预防某些心理障碍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二,对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应该成为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学生是人,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与他们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尊重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学生对此的要求尤为强烈。而尊重是要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沟通与学生的感情,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第三,提倡疏导,忌用堵塞,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学校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对学生严格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但绝不能用关卡压的手段来对付学生,更不能随意训斥和惩罚学生,特别是对已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堵塞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感情交流、意见沟通、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四,学校应施行正确的性心理教育,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把青春期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四、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是关键

社会、家庭、学校的综合治理可以产生强大的外部力量,但预防和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还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因产生效果,因此加强学生自身修养才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引导中学生每当烦恼、苦闷时,要坦诚地向老师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遇到表扬或批评时,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诱惑时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的心境。

第二,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使他们在学习上应保持适度的紧张,以集中注意力;在行动上要善于自我激励和反省,通过自我暗示、自我克制,克服盲目冲动,把中学生的“独立性”、“成人感”导向自强、自尊、自控的境界。

第三,教育中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听课、自习、复习、作业都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学生要学会主动反馈学习情况,如主动回答提问,及时反映疑问,对不懂的、不适应的,甚至不满意的问题都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和反映,以求得老师的了解和帮助。

第四,帮助中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总结过去的学习经验和教训,看哪些方面对自己有效;也可以比较自己各科的学习情况,思考一下为什么某门课学得好些,某门课却不行,从中找出原因和方法,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思考和自我调节的习惯,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第五,培养中学生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学生健康成长和生活的好园地。

第六,逐渐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辨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懂得坚持真理,抵制不良影响,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起着完善班集体的作用。

第七,帮助中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每个升入中学的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自豪感,也都有重新开始好好干一番的潜在愿望,这时教育者一定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学习目标,这样他们才不会松懈,才能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多学科的学习要求,适应从儿童到少年的过渡。

被人忽视的家庭暴力——精神暴力

专家指出,在中国与身体暴力、性暴力相并存的还有一种往往被人忽视的家庭暴力形式——精神暴力。发生率为三种暴力之首的精神暴力,目前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份来自浙江、湖南、甘肃三省的调查报告表明,有65%的家庭会出现丈夫不理睬妻子的现象,20%多的家庭会出现丈夫使劲关门或摔东西的行为,28%的家庭会出现丈夫辱骂妻子的现象,还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要打妻子。

然而,与此同时,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限制妻子与朋友交往、长期不与妻子说话、长期拒绝与妻子过性生活、耻笑妻子的缺陷弱点等精神层面的暴力并不算是家庭暴力。而只有殴打、伤害致死、虐待等身体暴力和性暴力才是家庭暴力。

为了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家庭暴力在各个层面造成的危害,切实保护已婚妇女权益,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法学会研究人员已向日前结束的“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国际讨论会”提交了一部《家庭暴力防治法》建议稿。建议稿包括家庭暴力的定义、社会救助、行政措施、司法救济、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陈明侠说,提出这个建议稿是为了推动相关的立法。“制定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可以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有效保护,预防暴力的再次发生,并确保相关机构落实防治措施”。

偶像剧致儿童性早熟?

据报道,不只塑化剂会造成性早熟,看偶像剧竟然也可能增加风险。就读小学三年级的小美,年仅8岁,身高130厘米、体重35公斤,身材不高,胸部却已经有些微发育,医师问诊后才发现,平常小美除了喜欢吃炸鸡,最近一年又跟着妈妈看偶像剧,晚上晚睡,在饮食不利加上环境因素,胸部已有发育,出现性早熟迹象。

国泰医院小儿科主任侯家玮解释,除了饮食不当造成外,小朋友看到偶像剧中亲热情节,虽然本身没有性爱意识,却刺激下视丘,长期下来,也可能导致性早熟。“看偶像剧,有些情节不适合小孩子,因为会刺激到下视丘,诱发脑下垂体,尤其性腺系统会提早成熟发育,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存在,性早熟的时间,第二性症、月经(出现)时间恐怕比我们预估的还提早很多。”

医师提醒,最好尽量不要让小朋友观赏亲热情节过多的偶像剧,不仅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性早熟、长不高,长期看电视,可能导致近视,呼吁家长做好把关。

优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紧张焦虑感

在学生群体中,优生往往处于核心地位,正是这种特殊地位使得他们时刻处在过度的焦虑状态中。我们常常发现优生闷闷不乐、烦恼、讨厌别人等,就是其外在表现。由于过度焦虑,优生的神经组织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认知水平失常,认知反应能力下降。尤其是紧张焦虑由意识层次转入潜意识层次时,会造成耳鸣、头晕、失眠等神经衰弱症。

2.恐惧挫折

对于优生来说,大多数人求成欲过强,希望什么都超过别人,才感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对于个体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方面优生对自己的高标准常常不切实际,容不得半点失败;另一方面优生过多地参加各种竞赛,怕给老师、学校丢脸的心理负担过重,患得患失,时时不安和恐惧。这种情绪状态一旦产生,就不是暂时的,而是持久的心境。

3.过分优越

优生大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上,往往给人留下高傲冷淡的印象,因而与群体之间情感难以交往,反过来群体就会逐渐疏远优生,对优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另外,优生还有既独立又脆弱的优越感:看重自己的长处,对缺点却视而不见。优越感导致虚荣心强,容易在思想行为上走向极端。优生未考上理想的学校而轻生,就是情绪障碍得不到及时释放的必然结果。

4.唯我独尊

一般说来,优生的意识品质优良,具有一定的刻苦顽强精神,坚韧不拔,独立自主意识浓。然而由于习惯于听赞扬、看笑脸、拿奖励的特殊环境,少数人产生了意志行动上唯我独尊的心理障碍。他们无法忍受别人善良的劝告和帮助,甚至连老师、父母都不放在眼里。处事简单粗暴,主观武断,更有甚者,受到比较尖锐的批评,不是态度蛮横,便是反唇相讥,不愿正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

5.期望过度

社会评判优生标准的单一化,学校屈从于舆论导向狠抓优生不放,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导致对优生价值期望过度。这种期望仅仅是考试成绩的稳步提高,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因而很少关心优生的正常要求和兴趣爱好,这种期望过度和期望偏向会使优生失去学习和生活乐趣,容易滋长消极情绪。

6.教育过度

社会、家庭、学校对优生的过高要求和过高期望,使学校教育选择了如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加班加点,学生起早带晚,题海战术盛行,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和厌学情绪。优生更是如此。

7.晕轮效应

优生往往给学校校长和老师留下十全十美的印象,而对其客观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或者认为他们天生素质好,自制自理能力强,因而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这种不公正的态度导致了不客观的学生评价,加剧了优生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心理障碍。

8.关系效应

在班风良好、人际关系融洽、集体意识较浓的班级,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是积极的、友好的、和谐的,优生心理障碍产生的机会就少。而在班风不正,人际关系紧张、没有强烈的班集体意识的班级,由于缺乏进取心,缺乏团结友爱和互助,很容易导致优生心理障碍。

教孩子几句话,远离性侵犯

“每1起性侵害案背后,就可能有6起隐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着名预防犯罪专家王大伟指出,一些发生在中小学的猥亵案件都没有被发现,因为许多孩子不知道这是犯罪,不敢告诉家长。从目前状况来看,儿童遭受性侵犯主要表现为被害人的年龄越来越小;年龄小、抵抗能力弱的女童更容易成为性侵害的对象;男童受到性侵害的案件数量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主要是他们所充分信赖的家长、老师或熟悉的人,主要发生在我们一直认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安全、最可靠的家庭和学校。其中,大多数性侵犯都没有使用暴力,而是以“我给你检查一下身体”或“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等诱骗孩子。

中国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指出,性侵犯对儿童造成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会有严重的心理创伤。要想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家长、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认为,很多孩子不知道抚摸胸部等行为属于性侵犯。“我们应该像教孩子认识手指、脚趾那样去认识自己的性器官。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性侵犯。”还要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守则”,例如: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碰;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人,也要敢于说“不”;如果有人让你感到不舒服,并要求“保守秘密”,则一定要告诉父母。

其次,家长要尽量为孩子选择一个安全的环境,无论上幼儿园、兴趣班还是参加夏令营,都要了解清楚它们的背景和口碑。如果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学,不爱说话,就要引导孩子说出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和管理,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建立门卫制度等。

最后,专家提醒,一旦发现孩子受到性侵害,务必第一时间报警。同时注意保存好孩子受害时的衣物证据,不要寻求私下和解赔偿。还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和心理,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保护你,不要害怕”。

;

‘柒’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优化育人环境

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一是为幼儿提供充满生机、能陶冶幼儿心灵的自然环境,如在园内种植草坪、花卉、栽种果树、开辟种植园地、修建嬉水池、改建沙地等,让幼儿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二、重视渗透教育

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且有反复的可能。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要注意幼儿园全方位的渗透,坚持一贯性、连续性的教育与引导,这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三、进行针对性教育

针对性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设计的专门活动。活动中,孩子们自然地交往,就连平时性格孤僻的幼儿此时也活跃起来了。

四、开展心理辅导

老师和家长要正确诱导幼儿,用体贴、亲近、信任、鼓励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五、坚持家园同步教育

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父母的言行对幼儿具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家庭要和幼儿园一同努力来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捌’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要求幼儿园必须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多玩玩具,开动脑筋,开发智力。从小懂得安全最重要。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化市副县级事业单位有哪些 浏览:252
抖音上跳舞的美女是什么人 浏览:256
伊朗美女嫁中国哪里的 浏览:646
父母爱情在哪个 浏览:254
中级经济师看什么 浏览:183
为什么都找事业编女生 浏览:143
金钱的婚姻如何保卫 浏览:868
婚姻中的隐瞒现象怎么看 浏览:866
爱情叫什么名 浏览:250
如果一没有爱情就会什么都不想做 浏览:860
小米如何查看健康码 浏览:633
事业单位行政能力测试多少题 浏览:213
幸福大礼包限额多少 浏览:808
越南现在有多少美女 浏览:586
美女房间应该什么颜色 浏览:134
神所预备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565
乡村爱情扮长贵的怎么了 浏览:615
天堂背景故事哪里找 浏览:89
美女城市歌曲什么时候发行的 浏览:614
李小璐婚姻证明什么时候脱单 浏览: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