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康中国战略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内容:
健康中国战略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卫生改革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需求牵引型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
最早由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首次提出,从专家层面建议将卫生事业的工作重点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拓展到健康维护和促进,从以防治疾病为导向,转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将健康中国战略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
研究工作历时三年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和桑国卫领衔,公共政策、药物政策、公共卫生、科技支撑、医学模式转换以及中医学等6个研究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
2012年8月17日发布报告,包括总报告以及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药物政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科技支撑与领域前沿研究、医学模式转换与医疗体系完善研究及中医学研究等6个分报告。
意义:
健康中国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健康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源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健康根基。
2. 健康中国2030核心内容是什么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
2016年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会议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会议强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不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3. 健康中国战略是哪五点
健康中国战略如下:
1、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3、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4、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5、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4.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什么的发展理念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催生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是引领和推动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核心。
离开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就会失去或者偏离发展方向,就会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决策中出问题、走弯路。
关于发展理念的进一步理解: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5. 健康中国的主题是什么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是1974年6月5日由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建议并确立。联合国设立世界环境日的宗旨是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采取有利的行动。今年联合国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口号为“为生命呐喊”。根据中国的实际,中国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目的在于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
绿色发展就是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首先,绿色发展重点还是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绿色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没有变;其次,发展的方式模式要改变,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是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制定的,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一切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要围绕绿色发展而展开。
环境是生命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资源和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良环境越来越稀缺,环境的价值越来越高,环境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力,通过绿色发展创造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优良的双赢格局,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义不容辞!
6.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做好哪十个方面工作
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
1、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管理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为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2020年搭建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框架。
2、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巩固公立医院在取消“以药补医”方面取得的成绩。明确政府医院责任,保障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
科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各级各类医院要制定规章制度,完善决策管理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提供便民惠民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实行“两证合一”,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加强医院党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弘扬高尚的职业精神。到2020年,基本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
3、完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六统一安排”的政策为城镇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城镇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居民和严重的疾病保险制度,并加强之间的链接系统。
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逐步推行公立医院病种复合支付方式改革,同时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商业保险机构承担大病保险,支持其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办理服务。
4、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和实施政策的方方面面药物生产、分配和使用,鼓励新药的研究和开发,加速仿制药的质量和有效性的评估已经在市场上,并采取措施如有针对性的生产和市场相匹配的改善机制,确保药物的供应短缺。
完善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机制,推进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降低虚高价格。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管理,规范用药行为。
5、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构建集中、专业、高效的监管体系,覆盖全行业。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推进“两随机一公开”,提高依法办事水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完善行业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医务人员的法治实践,依法治疗的病人,和依法处理医患纠纷,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医疗服务,并培养一种氛围,使得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医疗和卫生保健。
7.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为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7)健康中国坚持什么发展思想扩展阅读:
会议强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
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着改善健康公平。
8. 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四大原则包括哪些
四大原则:健康优先 、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公平正义健康优先:人大应该更多地运用“健康优先”这面镜子,监督各级政府的行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保障人民基本健康权益。各级政府要努力转变执政理念,制定任何政策都要用这面镜子照一照,有没有危害群众健康的风险,能不能做到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企业制定计划、进行生产活动,在计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用这面镜子照一照社会效益,有没有对子孙后代的生存造成危害。公众也要时常照一照这面镜子,有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能不能少产生一袋垃圾、少开一天车,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其实,不光是大气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食品药品监管、道路交通、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融入健康优先的理念,全社会共同追求一个目标,建设健康中国战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人们希望,每年两会对民生议题的讨论,会成为新的起点,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让公众享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的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几千年血脉不断、文明不衰、生机勃发,必然积淀了深厚的精神文化传统。科学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些重要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我们要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关于这个重大问题的理论、方针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社会和谐、人际和睦,无疑以公平正义为重要条件。而公平正义的创造和维持离不开公共权威,离不开公共行政。如果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及其公共行政不能倡导公平正义、不能奉行公平正义、不能主持公平正义,国家和社会就不会有公平正义。
9. 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是什么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
建设健康中国的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和创新作为推动力,中西并重,将健康纳入所有政策。
人们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方针,让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以此推动人人参与建设,人人尽力建设,人人享有建设成果,保持政府的领导作用,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
其次共同建设是中国健康的根本途径,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主要目标。通过为整个人口群体提供两个支柱,确保公平和系统的保健服务,以实现更高的全民健康水平;在整个生命周期。
最后坚决坚持和执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同的发展理念,坚持将重点放在基层,在改革和创新,在预防,以及欧洲和欧洲医学,在卫生保健一体化的所有战略,在卫生和保健领域共同努力,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