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怎么和孩子相处健康的同伴

怎么和孩子相处健康的同伴

发布时间:2022-12-15 01:59:40

⑴ 如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同伴关系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同样的,幼儿的模仿能力都很强,所以每个家长都要向孟母一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模仿学习环境,而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学习环境。

        那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同伴关系,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家长应该创设宽松、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

        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绝对会影响孩子的同伴关系,试想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功利的、独裁的、没有情感交流的家庭中,孩子怎么能做到去尊重他人、去分享自己、去爱别人呢?父母粗暴、冷漠的态度会使孩子产生更多的破坏和攻击行为,这样的孩子在交往中往往会碰壁,会被孤立起来。相反的,在自由、民主、和谐友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往往受到大家的喜欢,因为他们懂得关心、帮助和尊重他人。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更多的参与到家庭生活事件的决议中来,在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学会一些社交技能。

        其次,家长应改变对孩子过分保护、溺爱的态度,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现在的社会现状一般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中宝”,所以家长担心孩子在玩耍的时候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或者孩子间有争执的时候会吃亏。当你把孩子保护在你的羽翼下的时候,他将失去学习与他人交往、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的机会。所以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去朋友家或有孩子的亲戚家串门,还可以请他们来家里玩,为孩子提供与伙伴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在无意识间提高交往能力,获得良好的伙伴关系。尤其是对于未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提供这样的机会的必要更大。

        最后,家长还应给孩子作示范、做榜样,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良好心理品质。

        孩子一开始通过和父母的相处学习人际交往,再将这种交往模式泛化到与其他人的相处中,通过不断的顺应和同化,学习新的交往原则和方法。因此,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要将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相处中要做到尊重,平等,和睦相处。尤其在与周围同事朋友交往时,必须保持乐观积极的交往态度,这种态度将会给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等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因为只有具有这些品质的孩子,才会在同伴交往中得到伙伴们的喜欢。此外,家长要注意平时多积极鼓励、关注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孩子参与同伴活动的基础。孩子如果怯生,可以先缓解他的紧张感,家长切忌强迫孩子加入同伴的活动中。

        总之,家长可以通过多与老师沟通,一起培养孩子的伙伴关系。让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多一点勇敢,合作,礼貌和乐观,少一点退却,霸道,孤立和消极。让我们孩子在良好的同伴关系中感受自我能力的提升,感受分享的快乐、合作的乐趣,进而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⑵ 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儿童面临来自陌生的教师、陌生的环境及新的同伴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儿童入园的初期,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1国内外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幼儿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不能正常地与同伴进行交往,或者说被同伴所拒绝和忽视,那么幼儿就有可能失去学习社交及学习技能的良好机会。

⑶ 如何让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

如何让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

和同伴友好相处是孩子成长的一大关键,那么应该怎么让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呢?如何让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教孩子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

可以在孩子刚学说话的时候就教他说-一些与人交往所需的话语,例如“你好”,“谢谢”等。在他 开始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就可鼓励他练习说这些话。让孩子懂得谦让的礼貌,比如家长可以在孩子们活动的时候鼓励孩子把好的玩具让给同伴玩,或是邀 请同伴一起玩好玩的东西,增进孩子们的友谊。

2.家长应改变对孩子娇宠溺爱的.教育方式

引导他思考“为什么小朋友不喜欢我’、”为什么他们不愿意理我”,“当我做了什么,别人会显得 很高兴等问题,父母通过讲故事、和孩子共演情景剧的游戏方式,也能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宽容他人、自己想办法处理与朋友的关系等,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得到 鼓励,就能逐渐把新的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替别人着想,是提高孩子受欢迎程度的另外一种重要的社交技巧——总是能够考虑到朋友的 心情,在朋友伤心难过的时候能够表示关怀,并且能够让同龄人更信赖他。

3.让孩子独自作客或招待客人

如果想训练孩子的交际能力,可以让孩子独自到邻居或亲戚家去玩耍,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用平时学 会的一些交际语言进行练习。之所以让孩子独自去,是因为这样孩子不会有—种依附心理,他必须亲自与人打交道,这时的他是作为主要人物上场的,他自己不得不 面对这些问题,这会促使他去思考,促使他学会与人交往,与他人和睦相处。如果是朋友到自己家来作客,可以让孩子进行接待,从而让孩子学会如何待人接物。特 别是与孩子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到家采玩耍时,更要让孩子亲自做一回小主人。

4.教育孩子要善待同学

"温暖”就是对别人要厚道一点,大方一些,要讲点“将心比心”,“与人为善”。同学之间要互相 关心,互相帮助。同学学习上有困难,自己要主动帮助;同学生病了,要主动看望;同学忘了带学习用品,要主动借给他用。同学如有缺点,要善意地指出,真诚相 待,不能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动不动就“揭老底”,剌伤同学的自尊心。引导孩子从小就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心地狭窄,对同学要讲谦让。同学之间发生矛 盾,要提倡宽大为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5.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活动

诸如课外兴趣小组,课外活动,除学校之外的少年宫,社区举办的敬老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此外,和同龄人一起参加群体活动还有利于孩子形成平等观念,逐渐脱离对家长的依赖,孩子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和同伴的交往必须要在实践中才能发展起采,与其他硅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慢慢让破子学会自己处理。事事包办代劳,为孩子出头,是不可能让孩子学到交往技能的。

6.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

在同学之间如果遇到别人比自己好,有的孩子不向别人学习,而是嫉妒,有人甚至把别人的文具弄 坏,作业本撕掉。此时家长除了使孩子知道嫉妒的危害性以外,更要引导孩子从嫉妒中解脱出来。教育孩子见到同学的长处,不应嫉妒,应虚心向别人学习,鼓足劲 赶超上去,使自己进步得更快。对待孩子的嫉妒心,做父母的决不能用简单的训斥或打骂的方法来对待。另外,克服孩子的嫉妒心,家长的表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
阅读全文

与怎么和孩子相处健康的同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消除婚姻史 浏览:139
美女都用什么色iphone12pro 浏览:595
和美女怎么聊天找话题免费 浏览:523
江口县事业单位考什么 浏览:505
这个爱情怎么这么复杂最火文案 浏览:174
94鸡和鼠96相配婚姻如何 浏览:443
婚姻好不好看什么时候看 浏览:618
湘妃竹的故事是什么时代的传说 浏览:937
大林木命自身婚姻什么状况 浏览:698
美女舞蹈家叫什么 浏览:530
美女房子在广州什么地方 浏览:232
婚姻中出轨该怎么做 浏览:958
中国现经济处于什么阶段 浏览:380
做教师需要考事业编制是什么 浏览:70
跟你走进幸福里哪里可以听 浏览:784
以前的事实婚姻是同居多少年 浏览:803
重庆美女去哪里旅游 浏览:978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看多久 浏览:168
父母包办婚姻怎么举报 浏览:380
事业工勤工种哪个好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