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健康状况 > 什么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什么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发布时间:2022-12-09 13:58:29

1.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维持上述状态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而在我国的一些心理学着作中,认为心理健康是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因而,对心理健康一词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没有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又称精神疾病,是心理活动的异常表现。没有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因为心理疾病状态下人无法正常地发挥心理活动的功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明显的影响,心理疾病无疑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对不良心理活动能够及时而有效地调节

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矛盾冲突、压力打击随处可见,没有人能够事事顺心,时时愉快,在各种生活事件中产生消极心理是在所难免的。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永远都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他在生活中也有烦恼,也有痛苦,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出现这些问题时,心理健康的人能及时发现,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调节心理活动,使之尽快恢复到正常的活动状态中。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很好地调整心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要求。

(三)保持积极、平稳的心理状态

使心理活动正常地发挥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它包括在各种社会条件下保持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不论自己处于社会的哪一个位置,心理健康的人都尽可能地做到心平气和、愉快满意地对待现实,较少产生心理困惑。另外,这种理想状态还包括对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比如能够胜任工作和学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事业成就与社会认可,能与周围各种人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勇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等等。

2. 什么是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简单说就是人格相对完整、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等。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为以下十点:
1.安全感高,自我价值感高。
2.适度地自我批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能与自己友好地相处。
3.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乐观向上。
4.不是活在虚拟世界中,能够坦然接受现实,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
5.有自己的正常需要,并有能力为自己的需要付出努力。
6.清楚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理性客观地评估。
7.人格相对完整,个人的价值观适应社会的标准,工作认真负责,精力集中。
8.有积极乐观适当的生活目标。
9.有从经验教训中学习和成长的能力,能适应现实环境的需要。
10.能相对良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有爱人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不过分在意他人和社会的评价,自我独立,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即为心理健康。

3. 什么叫做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 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中文名
心理健康
外文名
mental health
应用学科
心理学
应用范围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快速
导航
制约因素健康标准异常心理维护途径
简介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1]
制约因素
1、先天遗传的好坏
2、外界刺激的优劣
3、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
4、心理保健服务的有无。
健康标准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 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异常心理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标准有如下几种:
自我评价标准
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自知力。
心理测验标准
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误差,尚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
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外部评价标准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一般就是正确的。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判断当事人是不是有问题。
社会适应性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
维护途径
1、注意优婚优生,避免先天缺陷;
2、优化现实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3、加强心理修养,提高心理素质;
4、接受心理教育,学会心理调适;
5.主动向人求助,及时缓解心病。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健康的心理状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烟健康适合长期口粮 浏览:327
怎么区分同事间的关心和爱情 浏览:620
82年男狗和84女年鼠相配婚姻如何 浏览:207
夭生一对幸福家指什么肖 浏览:194
搜集民间故事是什么意思 浏览:616
退出婚姻怎么写为什么老公叫我写 浏览:838
火山讲故事怎么赚钱 浏览:259
父母爱情姑姑锁门是多少集 浏览:9
什么叫事业改为企业 浏览:107
什么是实体经济推广 浏览:389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怎么发展 浏览:309
如何看事业编制改革 浏览:984
怎么考各地的事业编制 浏览:898
初中健康测评在哪里做 浏览:316
67年婚姻怎么样 浏览:821
讲了两个问题人为什么不幸福 浏览:775
健康玫瑰是什么 浏览:503
健康码是如何知道去过哪里 浏览:18
为世界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怎么理解 浏览:338
锦州经济总量是多少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