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学习什么武术能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的项目:
1、做仰卧起坐
在家里,做做仰卧起坐,比如在床上做仰卧起坐,每天不断的坚持着做。做一下仰卧起坐,可以提神醒脑,让自己更加清醒;在中途做一下仰卧起坐,可以让自己的身体进行放松,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腹肌。可以一组做30个、50个,根据自己的力量来定。
学习武术的基本功:
2、做俯卧撑
在地板上、床上做俯卧撑,也是不错的锻炼方式,通过不断的做俯卧撑,可以有效地锻炼出自己的臂力和胸肌。当然俯卧撑有很多种,比如扩胸式、夹肩式、手指功法,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部位有着锻炼的作用。自己根据自己的气力,为自己定一下数量,坚持着做。
3、跳绳
可以在家选择一个空地儿,进行跳绳运动,一次跳100-500个,具有减肥、锻炼心脏、加强血液循环,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失眠症、肌肉萎缩,同时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武术基本功:
(一)正压腿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
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
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
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
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
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七)竖叉
两腿伸直前后叉开成直线。左腿后侧着地,脚尖上翘;右腿前侧着地,脚背扣在地上,两臂立掌侧平举。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立腰挺胸,沉髋挺膝。
(八)劈横叉
两腿伸直向左右两侧又开下坐成直线,两腿内侧着地。两臂立掌侧平举。
学练要点:髋关节完全打开,立腰挺胸。
⑵ 学简单武术强身健体
简单的强身健体武术有散打、跆拳道、太极拳、五禽拳等
一、入门时散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散打招式简单,适合入门。拳脚动作 直、勾、摆,鞭、蹬、踹。摔法动作也比较简单,是站立式摔法。
动作全面。他在站立型格斗式里不像拳击或跆拳道,主要攻击手段靠拳或脚,而是两方面都有涉及。如果想要继续深入学习其他搏击,会有一定基础,容易上手一些。
理论扎实。散打虽然与其他搏击有相似相同地方,但是自成体系,动作有科学完备的理论支持。
教学中有实战部分而且比较狠。学了就是拿来用的,学完了(或者学完大部分)就要上实战检验。
学会动作后打实战真的不一定能用出来。练的再好,第一次实战还是会被教练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实战是必须的。
可速成。一对一教,一天两小时,一个月能学完全部动作,然后实战部分看教练能力决定快慢。
武馆多。散打在各大城市应该都有武馆了,方便你去学。
二、跆拳道也是一个强身健体的选择
跆拳道通过将全身力量集中到一个部位的“对准焦点“的练习,培养强有力的肌肉,完美的均衡以及爆发性的力量。以基本动作和模式练习,培养敏捷性的同时培养不同动作互换的能力,增强对打的勇气和放应能力。
练功前的准备动作使血液量增加,血液循环顺畅,使肌肉和血管变得有韧性,使关节和血管变得柔软。
因此,跆拳道被人们认为是对男女老少皆宜的运动。
学习跆拳道除了护身以外,为了健康上的益处,以及为了获得学习古代武术的满足感也应成为所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三、太极拳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四、五禽拳
招式动作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⑶ 最适合强身健体的中国武术是什么
各种武术对身体强烈的一切利益,最坚强的身体有利益的话,那当然是太极拳不是。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体委运动司委托北京市运动医学研究所,对50岁至89岁的两组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医学检查。一组练了多年太极拳,一组没练过。结果,无论在体格、心血管系统功能、呼吸系统能量、手臂系统和代谢功能方面,练太极拳都比不练好得多。
另外,横膈膜的运动可以给肝脏提供有规律的按摩运动,是清除淤血、改善肝脏功能的好方法。经常练习太极拳为防治心脏各种疾病和动脉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身体体验检查表明,经常打太极拳对肺组织的弹性、胸廊活动度、肺的通气功能、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代谢都有良好的影响。对手臂、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
⑷ 那种武术最有益健康,那种适合打架
楼主你好; 建议学习中国的散打。因为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等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而且学习的都是为了打比赛。不如中国武术全面。如果要防身的话,还是练散打吧,跆拳道只是欣赏性很强而已,还不如练中国武术呢!毕竟中国武术欣赏性高实战性也高。泰拳很厉害,但不适合中国人练。因为泰拳选手寿命低。如果是健身的话,自己又不急于求成就练中国武术,选择一些攻击性强、超过百年历史的、比如蔡李佛,南枝。 想酷帅具有欣赏性,就跆拳道,实战性的就泰拳,散打,空手道,学咏春拳也不错,着名武打明星李小龙曾跟随叶问系统地学习过咏春拳,可以说,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与咏春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跆拳道技术单一,主要靠腿法,而且多数黑带可以买的。对手是个会打架都可能可以轻松搞定你!因为他有实战经验。而你学跆拳道多数是WTF。但能学到ITF也是不错的。况且跆拳道如果要打的好需要绝对多的实战经验。相对的散打会稍微好点。 谁怕谁啊专用,复制必究
⑸ 打太极拳健身的好处有哪些
打太极拳健身的好处有哪些
太极拳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的武术,他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学习太极拳还可以养生。人们都知道太极拳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不知道他还有养生的功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打太极拳健身的好处有哪些。欢迎阅读!
打太极拳 健身的好处有哪些
打太极拳健身的好处1、太极拳是高情感的健身运动
现如今的社会,人们对于欲望的最求、社会的竞争力,使得人们在这种高节奏、高效益的工作中。对于这种繁忙紧张过后,十分需要一种宁静的方式来加以平衡,当习练者全身心投入太极拳练习中,举手投足顺其自然,让你忘掉烦恼,远离浮躁。再练拳的时候身体微微出汗,且不气喘吁吁。是一种良好的放松心情的方式。
打太极拳健身的好处2、太极拳是有益全身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的“一动无有不动”的动作要求,是通过“柔和、缓慢、连贯、走弧线”等特点达到的。这些是太极拳锻炼中不可忽视的要点。
太极拳既融合了肌肉骨关节和内脏同时运动的好处,又吸收了静坐调息养神的优点,做到内外兼顾、身心同步,达到全面锻炼的优点。第一,打太极拳时,不但四肢和身躯各个部位要同时完成各种协调柔和动作,而且对呼吸系统要求同时进行协条运动。因此,心、肺、肠胃等内脏机能也能受到良好促进作用。第二,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意识引导”下完成的,人体在精神高度集中时,可以排除各种杂念,使心境达到一种愉悦的纯净心态,这些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得到了最佳调节。
在太极拳的动作上,要求全走是弧形的路线且双腿动作要一虚一实,进行不断的虚实交替变化;呼吸也相应进行有规律的调息动作。太极拳动作要求做到柔和、动作中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太极拳的锻炼当中有很多的乐趣,这些乐趣可以提高锻炼的情绪促进身心的健康,这就是练习太极拳的优点。
太极拳一方面讲究灵敏,使人提高敏感度,另一方面又讲究沉稳安静,使人消除浮躁。通过太极拳锻炼,性急者,可以抑制和消除性急习惯,不至于过急;性慢者,可以培养平稳渐进品格,不至于拖沓。
太极拳的特点是松、静、柔、深。松是放松。肌肉和精神都放松,采取自然站立姿势,舒适自然。练拳时动作轻柔圆活,不用紧张用力。由于全身放松,血管也就放松,便能促使血压下降,增强血管弹性,加强心肌的营养,有利于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静是安静、沉静,全神贯注,摒除杂念,这对调节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独特的作用,对治疗神经衰弱有很好的效果柔是动作柔和、连贯、不急不躁、上下相随、内外结合,眼随手转、步随身换,使全身各部位器官有机配合,能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有和改善各器官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增强人体各方面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深是呼吸匀细深长,沉静稳定,气沉丹田,加强呼吸深度,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加肺活量,对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和帮助肺结核患者康复,有良好的作用。
太极拳口诀:
多练太极拳,免得病来缠。
莫笑太极象摸鱼,松静深柔把病祛。
太极拳不要快,呼吸匀长除病害。
内外兼修练太极,动静结合多受益。
太极拳 对人体各系统的疗 效
1、对心血管系统的疗效
病人精神疲倦,心悸气短,面色不华,甚至心胸憋闷或作痛,脉细弱。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使心气旺盛、血脉充盈、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临床上常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恢复期,I、II两期原发性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肺原性心脏病I、II度心功能不全者。上述病人可练24式简化太极拳,也可以视病情和体质进行选练单式。其运动量应以运动中心率小于亚极量为宜。正常人打一套简化太极拳一般心率提高10-20次/分。若要加大运动量,可以重复打拳。练拳最好在早上,选择空气新鲜,较为温暖、干燥的地方。
2、对神经系统的疗效
病人在出现头痛炫目,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健忘神疲。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可以进行太极拳的锻炼。太极拳可以调整气息、宁神定志、潜阳降逆。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规定运动量。体质好的可以多练一会,体质不好的要适当的减量。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要放松身心。
3、对消化系统的疗
病人食欲不振,倦怠消瘦,胃脘胀痛,嗳气呑酸,便溏或便泌。打太极拳可使脾气健运,肝气顺达,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一般可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迁延性肝炎、老年性便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无并发症者。锻炼时可配合内养功进行治疗。运动中要注意腰的转换,以加强对内脏的按摩。
4、对呼吸系统的疗效
病人咳嗽气短或干咳少痰重者动则喘甚,自汗怕冷或阴虚潮热盗汗。打太极拳可使习练者气道通畅、呼吸调匀,具有补气益肺的作用。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肺气肿、慢性非活动性肺结核等康复治疗。初练太极拳一般采用自然呼吸,力求做到深、长、细、匀。这对呼吸系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练拳时最好选择空气新鲜,周围植有松柏的地方。
5、人体各系统机能衰退的疗效
病人多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发脱齿揺、小便频数、足瘘无力等衰老现象。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补益肾精、强壮筋骨、抵御疾病、延缓衰老。其运动量视病情而定,以运动后微微出汗、精神爽朗、不觉疲劳、食量增加、睡眠转佳为宜。若以强身延年为目的,则可适当增大运动量。
总之太极拳的养生健身的疗效比较广泛,适用于许多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康复。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理表现为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粘连、纤维化、三角肌下滑囊的无菌炎症,导致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所以打太极拳有助于肩周炎的康复,增强体质。
中医学认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通者不痛,痛者不通。”认为经络滞塞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习练太极拳,在腰脊关节带动下再配合回旋缠绕运动,就能使肩、肘、膝、胯、踝、腕等关节达到节节贯穿,周身一家的地步,如此则能增强各关节的功能和防止其发生退化,并有助于保持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正常功能。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有利于经络的疏通。首先,太极拳的拳势多分左右势配合进行,有利于疏通及平衡左半身以及右半身的经络系统。其次,太极拳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其入静状态可以转移七情对五脏的刺激,使气血不致逆乱而循于经脉之中。第三,练拳时需舌尖轻抵上颚,从而刺激舌系带金津玉液二穴。头顶则要求虚灵顶劲,即是百会穴轻轻上提,而呼吸方式又以腹式呼吸为主,需做到气沉丹田,通过这对对拔的平衡之力,有益于交通任督二脉。第四太极拳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运动特点是通过意识主导气息,并以经络作为传递气息的桥梁,最终达到劲贯四肢的作用。
中医强调气血津液贵于流通,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肩部周围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代谢,关节梳理,气血畅通,是一种有氧的体育运动。其动作连贯、圆活,周身节节贯串,更是对全身肌肉筋膜关节的很好疏通。太极拳运动治疗肩周炎,符合中医的阴阳,经络,气血理论。
习练太极拳运动,科技时代今天,治疗肩周炎是一个不错的疗法,当做生活中的一项爱好的体育运动,有何不可。治疗肩周炎是一种中国特色疗法,习练该疗法贵在持之以恒。太极拳运动“天人合一,取法自然”,是一种有效防治肩周炎的好方法。该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⑹ 练武术的好处 武术对我们竟有这么多益处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人的骄傲,它是古代学武人精心修炼,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的。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可以练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防止敌人袭击。今天就为大家讲解练武术的好处有哪些以及武术基本功都要练习什么。下面和我一起来了解吧。
练武术的好处
1、健体修心
武术始终让个体的心身处于不断的协调配合当中,并适当加以外在的压力进行艰苦的训练,达到与常人不一般的体质特征。如有力,强健,有毅力等。练习武术的核心就是强身健体,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讲武德。
2、治安防身
从古至今,武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家人甚至我们的国家安危。
通过智慧和力量的组合,可以完成特殊的除暴安良的防身任务。不仅可以有效治服坏人坏事的发生发展,还可以保全自己不受侵害。
3、娱乐审美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法制社会的健全,靠武力解决问题或者显示能耐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对审美的需要日渐增强。武术由于非常协调的系统动作,敏捷的反应,舒展的架式等诸多审美要素,越来越多的人把武术作为一种艺术搬上舞台,向广大观众展示人体所特有的动作韵律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要的增强,武术作为休闲娱乐节目会更加深入地走进消费圈中,为武术的原本定义带来时代的革新和质的变化。这可能是武术先祖所没有想到,也不能理解的。
学武术对青壮年而言
不止是健身功能,还是一种极好的休息方式,须知道劳动工作之余,周身疲乏,可以耍下武术,不仅可以舒筋活络,通和血脉,解乏去困,更可以从精神上降压解虑。
学武术尤其是对穷人而言
身体健壮,是养家糊口之本,说不定因武技特长,还可以多一种谋生的机会,如保镖、教练等等。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生病率,这时代多少穷困者,有病因住院及医药费昂贵而望天嗟叹!
学武术同样适用于富贵家族
当然防止来自外在社会上谋财害命的危险可以用权钱解决,某些小病小痛也不用愁医少药。但其内心的忧闷和压力的排解及富贵病的遏制,同样可以用武术解决。
更重要的是有了权力和财富,没有好的身体去享用,个中痛苦唯有自尝而已,试想一个权贵富翁,拥有金山银海,美女如云,若没有好的身体,不能吃喝受用,其滋味又是如何?
学武术对于老人是身体健康之本
晚年休闲,以练武结缘,公园为点,晨昏群聚,切磋技艺,谈天说地,交流信息,互赠笑颜,传递快乐。这又是美妙的夕阳红啊。
幼儿练习武术的好处
(一)武术训练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成长的时期,这种迅速发育成长使儿童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幼儿的武术训练配有音乐,包括大量的身体动作,并要求集体的协同合作。
它有利于幼儿的模仿力、注意力等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及对音乐、舞蹈和体操活动的兴趣,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武术训练过程中,幼儿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产生,有利于幼儿心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心理能力的全面起动有带动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武术运动的练习历来没有男女之分,不管男孩女孩都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女孩子的脆弱,多病,胆怯等,都会给她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带来许多不便。她的一些不利因素以及其形态,气质,内在的美通过武术运动的练习是很有帮助和提高的。
(二) 武术训练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武术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以幼儿喜爱的游戏做穿插,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对武术训练的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积极投入,努力去做。幼儿武术训练使我们感到,幼儿对动作的掌握准确、标准,精力集中,能专心听讲,发言积极,思维活跃,有一定的自觉性,并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武术训练有利于个性特征向良好的方面发展
幼儿的聪明智慧、品德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心理发展水平在活动中展现,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武术训练动作包括上、下肢各个部位,在训练动作时通过反复的练习,能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叫技能。
技能又分为动作技能和心理智能两种,动作技能是肌肉运动,心理智能是认识活动。武术训练动作的一致性、准确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聪明、智慧的提高过程。
武术训练增强了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为集体争荣誉不甘落后的思想,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增强了群体意识,培养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于幼儿个性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武术训练有利于思维能力及注意力的提高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武术训练动作的练习,常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正确的动作定型是在不断纠正错误动作,体会正确要领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老师示范正确的动作,向幼儿提问动作要领,是培养观察和思维积极性的好方法。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注意力,注意力是学习的门户,注意力的范围、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分配等属于培养目标。武术训练要求按动作要领去完成每个动作,又不断改变身体姿势、动作方向,还要兼顾动作的幅度,同时还要根据音乐的快慢进行。
幼儿掌握一个动作,特别是熟练地完成一套动作,对幼儿的注意能力要求是很高的,通过武术训练,幼儿的注意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武术训练特别有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毅力等个性特征。武术训练中某一动作的掌握过程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下决心。采取必要的行动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幼儿不怕苦、不怕累、要坚持、要克己、要有顽强的意志力。
武术训练增加了幼儿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的胆量,胆小懦弱的变得勇敢了,幼儿吃苦耐劳的能力、生活能力、自理能力都得到了增强,还培养了他们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当代幼儿是未来社会的小主人,他们想要适应和主宰21世纪高科技的社会,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将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武术基本功
武术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腿功
正压腿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两腿交替进行。
侧压腿
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两腿交替进行。
劈横叉
两腿伸直向左右两侧又开下坐成直线,两腿内侧着地。两臂立掌侧平举
正搬腿
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两腿交替进行。
侧搬腿
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两腿交替进行。
腰功
前俯腰
并步站立,两手十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向上;上体前俯,挺胸,塌腰,两手尽力触地。再两手松开,用两手绕过双腿,抱住两脚跟部,尽量使自己的上体、脸部贴紧双腿。
涮腰
两脚开立,略宽于肩,上体前俯,以髋关节为轴,两臂向左前下方伸出。然后挥动两臂,随上体向前、向右、向后、再向左做翻转绕环。左右涮腰交替进行。
下腰
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臂伸直上举;腰向后弯,抬头,挺腰,双手撑地身体呈桥形。
肩功
压肩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脚开立同肩宽,上体前俯,两手抓住横杆,抬头挺胸,塌腰,用力向下振压。
双臂绕环
开步站立,以肩关节为轴,两臂分别向前和向后做直臂绕环动作。顺、逆时针绕环交替进行。
两臂交叉绕环
开步站立,两臂直臂上举,左臂以左肩关节为轴,向前下做顺时针绕环;同时,右臂以右肩关节为轴,向后下做逆时针绕环。两臂顺、逆时针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