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bmi和体脂率的区别在哪呢从BMI指数与体脂率来看四种肥胖身材
bmi和体脂率是健身经常能听到的名词,很多对这两者不了解的话,可能会将其混为一谈,但其实两者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下面就来看看bmi和体脂率的区别在哪呢?
定义不同
bmi: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体脂率: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例如一个体重50公斤、体脂率30%的人,代表体内有整整15公斤的脂肪。
计算方式不同
bmi: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体脂率: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两者的计算方式虽不同,但是体脂率是由bmi指数转化得来的,既是两者的区别,也是两者的联系。
男女的标准有不同
bmi:bmi指数不针对男女,都是一样的标准,最理想的体质指数是22,而当BMI指数为18.5~24.99时,都属于正常范畴,此时体重是标准体重,身体也比较健康。bmi超过25为肥胖、低于18.5为体重过轻。
体脂率:体脂率是有男女之分的,对于男女的标准不一样,理想的体脂肪率,男性30岁以下为14-20%,30岁以上为17-23%;女性30岁以下为17-24%,30岁以上20-27%。男性体脂肪若超过25%,女性若超过30%则可判定为肥胖。
判断胖瘦准确度不同
bmi:由于BMI没有把一个人的脂肪比例计算在内,没有考虑各种体成分(主要是水、蛋白质、脂肪、矿物无机质)之间的比例,只有体重和身高,仅仅凭这个指数来判定一个人的胖瘦程度确实是不科学的,只能当做参考。
体脂率:肥胖指的是人体内堆积过量脂肪的状态,要判断一个人真正的肥胖程度,除了用BMI做参考指标外,另外还必须要检测体脂肪率,两者结合所得出来的结果才会比较客观。体脂率相对于bmi指数来说,能知道体内的脂肪比例,对于判断胖瘦准确度要高一些。
从BMI指数与体脂率来看四种肥胖身材
特征:BMI指数标准,体脂肪率过高
隐性肥胖的人群,一般是缺乏运动,这令肌肉量过低,脂肪大量积聚,特别是内脏脂肪比较明显。首先可以先从简单的运动着手,多动动,这样能减少体脂肪的积聚。
饮食对策:饮食方面,可以从辣椒中摄入辣椒素,肉类等动物蛋白中摄入氨基酸,并且吃肉的时候,尽量选择油脂较少的部分,充分摄入蛋白质,令代谢力提高。
运动:做2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多泡澡提高代谢。日常生活用也尽量多走路、爬楼梯,自然地多活动身体。推荐走路、慢跑、爬楼梯、游泳。
特征:BMI指数、体脂肪率都有点高
体型相对有点丰满的人群,其实看上去还好不是很胖,可以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入手,取得之间的平衡来令身材更收紧一些。
饮食对策:每天3餐中,选择其中1餐来稍微减少适量,并且以低卡食物为主,晚餐来进行最合适。
运动对策:平时可以多做走路等有氧运动,再结合锻炼肌肉的无氧运动,共同来减肥瘦身。推荐走路、慢跑、游泳、跳绳、跳舞、普拉提、慢运动、健美操等。
特征:BMI指数、体脂肪率都很高
这一类人群就是身材明显肥胖了,单方面的方法没什么效果,必须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让你真正地瘦下来。
饮食对策:每天3餐中选其中1-2餐来改善,用低卡的食物来替代高卡食物,控制每天的热量总摄入,要比以前低一点。
运动对策:走路等有氧运动之外,每天都做些能提高肌力的拉伸动作,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活动。推荐走路、慢跑、游泳、跳绳、跳舞、普拉提、慢运动、健美操、爬楼梯等。
特征:BMI指数高,体脂肪率比较低
以前经常运动,也挺擅长的,过度或不当的运动会令你的肌肉出现肥大的现象。此时可以保持简单轻松的运动,同时结合饮食来好好调整体重。
饮食对策:每天3餐选其中1餐来以蔬菜和低卡食物为重心,饭量要稍微减少一点。
运动对策:虽然是肌肉型肥胖,但解决方法并不是要减掉肌肉,而是要保持肌肉的质量,如果此时不做运动光靠吃,反而会令肌力急剧下降,脂肪肆意增加。你可以做些简单的有氧运动,并着重做些拉伸动作,来软化肌肉,使其变得纤长柔韧,同时做些按摩消除肌肉硬块。推荐泡澡、拉伸动作、按摩、走路等。
Ⅱ bmi和体脂率的区别在哪呢
区别就在于定义不同,计算方式不同,而且BMI是身体质量指数的一个检测,而体脂率是体重脂肪在人体总重量的一个比率。
Ⅲ BMI指数用来衡量健康靠谱吗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程度的重视,也随之出现了许多衡量我们身体是否健康的指标,如BMI。BMI虽然与我们的身高和体重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BMI指数用来衡量健康靠谱吗?这是比较片面且不科学的,因为它会忽略影响人体健康的其他因素,从而导致很大的判断误差。
其实这并不科学,当我们毫无质疑地相信BMI这一指数靠谱时,我们早已被它的表象蒙蔽了双眼,这很容易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误会。所以说要想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我们不能光凭称体重甚至只用BMI这一指标来衡量,最科学最靠谱的方法还是我们经常去医院做一下体检。
Ⅳ 体脂率和BMI的区别在哪
体脂率和BMI的区别在哪
体脂率和BMI的区别在哪,相信很多肥胖的人都看过体脂率和BMI,很多的人都通过这两个指数来判断自己的胖瘦情况,但是有些人分不清体脂率和BMI,觉得两个都差不多,其实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下面我分享体脂率和BMI的区别在哪,一起来看下吧。
1、定义不同
bmi: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体脂率: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例如一个体重50公斤、体脂率30%的人,代表体内有整整15公斤的脂肪。
2、计算方式不同
bmi:体质指数(BMI)=体重(kg)&pide;身高^2(m)
体脂率:BMI=体重(公斤)&pide;(身高×身高)(米)
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两者的计算方式虽不同,但是体脂率是由bmi指数转化得来的,既是两者的区别,也是两者的联系。
3、男女的标准有不同
bmi:bmi指数不针对男女,都是一样的标准,最理想的体质指数是22,而当BMI指数为18.5~24.99时,都属于正常范畴,此时体重是标准体重,身体也比较健康。bmi超过25为肥胖、低于18.5为体重过轻。
体脂率:体脂率是有男女之分的,对于男女的标准不一样,理想的体脂肪率,男性30岁以下为14-20%,30岁以上为17-23%;女性30岁以下为17-24%,30岁以上20-27%。男性体脂肪若超过25%,女性若超过30%则可判定为肥胖。
4、判断胖瘦准确度不同
bmi:由于BMI没有把一个人的脂肪比例计算在内,没有考虑各种体成分(主要是水、蛋白质、脂肪、矿物无机质)之间的比例,只有体重和身高,仅仅凭这个指数来判定一个人的胖瘦程度确实是不科学的,只能当做参考。
体脂率:肥胖指的是人体内堆积过量脂肪的状态,要判断一个人真正的肥胖程度,除了用BMI做参考指标外,另外还必须要检测体脂肪率,两者结合所得出来的结果才会比较客观。体脂率相对于bmi指数来说,能知道体内的脂肪比例,对于判断胖瘦准确度要高一些。
5、从BMI指数与体脂率来看四种肥胖身材
隐性肥胖
特征:BMI指数标准,体脂肪率过高
隐性肥胖的人群,一般是缺乏运动,这令肌肉量过低,脂肪大量积聚,特别是内脏脂肪比较明显。首先可以先从简单的.运动着手,多动动,这样能减少体脂肪的积聚。
饮食对策:饮食方面,可以从辣椒中摄入辣椒素,肉类等动物蛋白中摄入氨基酸,并且吃肉的时候,尽量选择油脂较少的部分,充分摄入蛋白质,令代谢力提高。
运动:做2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多泡澡提高代谢。日常生活用也尽量多走路、爬楼梯,自然地多活动身体。推荐走路、慢跑、爬楼梯、游泳。
体型丰满
特征:BMI指数、体脂肪率都有点高
体型相对有点丰满的人群,其实看上去还好不是很胖,可以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入手,取得之间的平衡来令身材更收紧一些。
饮食对策:每天3餐中,选择其中1餐来稍微减少适量,并且以低卡食物为主,晚餐来进行最合适。
运动对策:平时可以多做走路等有氧运动,再结合锻炼肌肉的无氧运动,共同来减肥瘦身。推荐走路、慢跑、游泳、跳绳、跳舞、普拉提、慢运动、健美操等。
肥胖身材
特征:BMI指数、体脂肪率都很高
这一类人群就是身材明显肥胖了,单方面的方法没什么效果,必须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让你真正地瘦下来。
饮食对策:每天3餐中选其中1-2餐来改善,用低卡的食物来替代高卡食物,控制每天的热量总摄入,要比以前低一点。
运动对策:走路等有氧运动之外,每天都做些能提高肌力的拉伸动作,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活动。推荐走路、慢跑、游泳、跳绳、跳舞、普拉提、慢运动、健美操、爬楼梯等。
肌肉型肥胖
特征:BMI指数高,体脂肪率比较低
以前经常运动,也挺擅长的,过度或不当的运动会令你的肌肉出现肥大的现象。此时可以保持简单轻松的运动,同时结合饮食来好好调整体重。
饮食对策:每天3餐选其中1餐来以蔬菜和低卡食物为重心,饭量要稍微减少一点。
运动对策:虽然是肌肉型肥胖,但解决方法并不是要减掉肌肉,而是要保持肌肉的质量,如果此时不做运动光靠吃,反而会令肌力急剧下降,脂肪肆意增加。你可以做些简单的有氧运动,并着重做些拉伸动作,来软化肌肉,使其变得纤长柔韧,同时做些按摩消除肌肉硬块。推荐泡澡、拉伸动作、按摩、走路等。
bmi和体脂率的区别
两者的计算是完全不一样的,但都是可以衡量身体的一项指标,在合适的区间内才是最健康的。体脂率是人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F%)。
目前一般采用生物电阻方式测量,一般健身房、医院、保健品店都会有这种设备,手握一下就能测出体脂,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准确的。
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主要用于统计分析。肥胖程度的判断不能采用体重的绝对值,它天然与身高有关。
计算公式
bmi: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体脂率: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处于17~30%范畴,属于标准体形。两者的计算方式虽不同,但是体脂率是由bmi指数转化得来的,既是两者的区别,也是两者的联系。
体脂率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肥胖会提高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打算怀孕的女性也不能忽视肥胖引起的妊娠并发症与难产的风险。体脂率过低会引起功能性失调。体脂率过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会下降,女运动员会引起闭经。
如何降低体脂率
有氧运动向来被人们是减肥的最有效的方法,有氧运动能够调动人全身的肌肉参与活动,并且氧化过程中消耗人体的大量脂肪。
控制饮食并不意味着你每天只能吃素或是疯狂节食,极端的做法只会带来更大的反弹,控制每日的摄入量,调整饮食结构 ,少吃多餐才是正确的方式。
慢跑几乎是所有运动里面最好操作的,完全没有任何地点和器械的担心,唯一需要的就是你的坚持。如果你选择在室外跑步,只能一个人带着耳机,过程较为枯燥,长期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Ⅳ BMI是什么
身体质量指数是身体质量指数,代表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计算公式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的单位是kg,身高的单位是m,身体质量指数的正常值是18-24。如果低于18,说明体重不足。如果高于24,说明超重。如果身体质量指数大于28,就意味着肥胖。如果身体质量指数达到32以上,就是肥胖。建议在医学干预下减肥。
身体质量指数指数是衡量体重是否正常的标准。在工作日,身体质量指数可以用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肥胖人群,根据指标给予临床医学指导。适当减肥,要尽量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保证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中的正常精力。如果你超过60岁,你应该注意身体质量指数指数不能控制得太严格。可以把超重指数放宽到30以下,让自己有更多的储备来抵抗疾病。
Ⅵ BMI指数是衡量身体健康最科学的指数吗
有很多人会相信BMI。其实,比起量体重、算BMI,腰围能更多的反应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一个BMI正常但腰围超标中等身材的人,死亡风险比起体重超重、肥胖但腰围正常的人多出2.2到2.4倍!
BMI值上的肥胖虽然是预测代谢疾病指标,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指标,国外最新研究显示,腰围更能显示其疾病风险。
如果是一名BMI正常但腰围超标的男性,他的死亡风险是腰围、BMI皆正常男性的1.87倍,和腰围正常但BMI超标甚至到肥胖的男性相比,死亡风险分别更高出2.2、2.4倍!也就是说,不管BMI多少,只要腰围在标准之内,相关风险就是比腰围超标的人低。
所以,一些啤酒肚、苹果腰体型者,该好好锻炼了!。
测量体脂肪是全身脂肪,指标性不及腰围
人体内脂肪好坏有别(按分布),腹部肥胖代表的是内脏脂肪堆积程度,这类脂肪的分泌物质会影响肿瘤坏死因子、血糖值、人体荷尔蒙分泌,进一步造成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增高。
至于臀部或者四肢等皮下脂肪反而具有保护效果,也重要的能力储藏地。
一个臀部
正常的男性腰围是90公分以下、女生是80公分以下。不过,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以上的成年人,半年没有量过腰围,甚至有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准确的腰围!(是不是很意外?)
每个月给自己测量体重、腰围、血压,然后记录下来,就能看到你的身体变化啦!
Ⅶ 体质指数和BMI是什么意思
体质指数就是BMI。
BMI体重指数是国际上用于衡量人体是否肥胖和标准体重的重要参考指标。
1.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一般情况下BMI在18.5-23.9kg/m2为标准体重,小于18.5 kg/m2为体重过轻,在24-28.0 kg/m2为超重,超过28 kg/m2为肥胖;
2.BMI的意义:BMI值过高或者过低都考虑身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过低一般多见于营养不良或过瘦的人群,会引起贫血、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等不良表现;BMI值过高考虑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会增加罹患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勤于锻炼,营养均衡,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如果BMI指数过高或者过低,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Ⅷ bmi的知识
bmi的知识
现在的很多妹纸都以追求骨感美为目标,于是会采取很多措施来减轻体重,而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是bmi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bmi指数过高过低对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bmi过低说明体重过轻,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体问题,下面一起来看看bim的知识。
1、 身体免疫力下降
把体重从正常状态减到消瘦程度,成人的体重指数BMI低于18.5,不仅会使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响,而且容易感到疲倦,体力差,身体抵抗力会降低、免疫力差、耐寒抗病能力弱,易患多种疾病。
2、 会造成骨质疏松
过低的bmi指数的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不足,而雌激素是一种会影响到钙质和骨结合的激素,所以当这种雌激素不足的时候,就无法维持正常的骨密度了,进而会影响到女性的骨质健康,容易造成骨质疏松,骨折现象。
3、 导致胃下垂
bmi小于18.5即为消瘦,而当人过分消瘦时,身体内腹壁松弛、腹肌薄弱,导致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弛无力,腹压下降,于是整个胃的生理位置就降低、胃蠕动减弱,从而引发胃下垂。
4、 造成子宫脱垂
bmi过低就代表体重过轻,即意味着体内的脂肪含量就过少了,而子宫健康其实是离不开足够的脂肪的保护的,所以过瘦的人容易引起子宫脱垂的问题,甚至引发一些子宫疾病。
5、 造成不孕不育
众所周知,女性的体脂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维持正常的性欲水平和月经周期的,而这两个条件都是影响女性能不能正常怀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了,所以当bmi指数过低,女性体内的脂肪不足的时候,就会使雌激素水平,孕激素水平都在一个最差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
再者就算女性怀孕了,瘦弱女性流产的`危险性也会比正常的女性大的,因为太瘦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反胃等一些妊娠综合症状,从而引起流产的问题。
6、 造成胆结石
bmi指数过低的人由于热量的不足,身体就自然会燃烧身体组织里的脂肪了,而身体的胆固醇,钙,卵磷脂等成分也就会跟着被消耗了,从而会使得胆汁分泌变得粘稠,从而形成胆结石。
7、 导致贫血
“过瘦”与“贫血”貌似一对双生儿,过瘦者特别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所以,BMI指数低于18.5的女性要更多地关注营养摄入问题,尤其是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的摄入。
8、 记忆力减退
大脑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脂肪,bmi过低的人体内脂肪摄入量和存贮量不足,机体营养匮乏,这会使脑细胞受损严重,将直接影响记忆力,导致记忆力减退。
BMI指数的全称是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很简单,是一个仅凭身高和体重就能计算出来的数值,那这个计算出来的bmi指数越高越好吗?
1、bmi越高越好吗
不是。
bmi指数是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并不是越高越好的,bmi指数越高,说明身体越肥胖,对身体健康的威胁越大,毕竟很多疾病都是由肥胖引起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肌肉很发达的人,具有显着高于一般人的体重,这种情况下bmi高不能算肥胖。
2、bmi指数为多少就算高
大于23.9就算高。
bmi等于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根据WHO制定的中国参考标准,bmi的正常范围在18.5~23.9,最佳理想值为22。
bmi大于23.9就算高,属于超重;bmi在24~26.9范围内属于偏胖;bmi在范围27~29.9内,则为肥胖,bmi≥30已经算是重度肥胖。bmi指数越高就说明身体的肥胖程度增加一个层次,相关疾病发病的危险性也相对会增加一个层次。
3、bmi过高有什么危害
bmi指数每增加2,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5.4%、6.1%和18.8%。一旦体重指数达到或超过24时,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异常等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的概率会显着增加。具体危害如下:
患有高血压的人,心脏会比健康的人工作起来更吃力。而bmi越高,体重越重的人,越容易患高血压。即使轻微高血压,在65岁以前,患脑中风的机会也较血压正常的人高3倍。
患糖尿病风险高
bmi越高说明身体越肥胖,而研究人员发现,由于过多的脂肪细胞需要胰脏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以使血液中糖分转变为能量。当胰脏不胜负荷时,功能会衰弱,于是血液中糖分增加,无法充分利用而排出体外。
女性肥胖考患糖尿病的机会是体型正常女性的4倍。而70%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的。因肥胖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在体重减轻以后,病情会得以改善,糖分的代谢功能也会恢复正常。
易患皮肤病
皮肤病专家指出:因为胖人流汗较多,故会破坏皮肤预防感染的原有功能。胖人易得湿疹、红疹、疥癣等皮肤疾病。容易患脂肪肝
bmi指数越高的肥胖者,大约有一半容易患有脂肪肝,肝脏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场所,然而肝内并没有多少多余空间来储存它。在肥胖者体内甘油三酯合成与转运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失调,肥胖者的脂肪酸摄入多,所以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结果形成了脂肪肝。
会影响寿命
美国的人寿保险公司大都以一个人的体重,做为预估寿命的标准。据其资料显示,如果比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轻的话可以活的更久。
容易患肾脏疾病
肾脏每天将体内的血液过滤大约25次,以清除血中的废物与毒素,维持其中盐分、水分和其它物质的平衡、肾脏专家说,体重过重,易伤害身体的主要器官,因为肾病的两种起因糖尿病与高血压都和肥胖有关。
患心脏病风险高
即使胆固醇甚低的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机会也会比正常人明显高出许多,因为脂肪会粘附血管壁。多余的脂肪,不只会影响外观,它还会使血液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为了弥补这种情形,身体会制造过量的红血球细胞,使血液变得粘稠,流动速度滞缓。过度肥胖者,心脏会因过度疲劳而扩张、衰弱,严重者出现“充血性心脏衰竭”。研究表明,肥胖比抽烟更易导致心脏病。
Ⅸ 体重和BMI指数,哪个更能反应身体健康状况
当然BMI更好吧。体重只包含了一个指数,而BMI好歹同时囊括了身高和体重,怎么说也比单看一项准确些。
如果一个人身高150cm,体重60kg,明显是有些胖了。BMI的数值就能反映一个总体趋势,让人们监督自己身体是否存在过胖或过瘦的情况。
相关研究人员说这种衡量方式能更好的看出一个人的脂肪情况,不再看体重。方法也很简单,仅需要一根皮尺。测量时从肚脐水平位置开始,放松呼气,不要有衣物遮挡。也许后面随着更进一步的普及,RFM会成为更流行的衡量健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