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儿童如何保持口腔健康
加强营养,注意补充钙、磷等微量元素及其他维生素,使牙颌系统能够较好地发育。
适当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增加口腔的自洁能力,同时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
另外避免养成 单侧咀嚼、口呼吸、咬笔杆 等不良习惯,尽量减少吃甜食的次数等。
如何让儿童的口腔 健康 呢?
1、鼓励儿童多吃纤维性食品,增强咀嚼功能 孩子们应该注意均衡饮食,不挑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新鲜水果以及其他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这不仅有利于牙齿的自洁,还不容易发生龋齿,也有利于口腔颌面生长和发育,促进牙齿的有序排列,增强牙齿咀嚼功能。 2、督促孩子睡前刷牙后不要吃东西 睡觉时口腔内唾液分泌较少,口腔自我清洁效果较差,如果睡前刷牙之后吃东西,那么刷牙就没有意义了,此外,孩子们应该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除了一日三餐外,尽量少吃零食。
3、孩子学习刷牙,父母应该帮助和监督 一般三到四岁的儿童动手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明显提高,家长和教师可以开始用简单的“圈画”法教孩子刷牙,重点是将牙刷放在牙齿表面,轻轻按压牙刷使其弯曲,在牙齿表面画上圆圈,每部位反复画三到五圈,将牙刷竖立在前牙舌侧,上下刷牙齿表面,另外,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每天刷牙一次,直到开始上小学,在选择牙刷的时候,要选择适合儿童的牙刷。
4、帮助孩子尽快戒掉口腔不良习惯 大家在生活中,要戒掉孩子的不良习惯,像是吮指、咬下唇、张开舌头等,学前儿童应该每六个月接受一次口腔 健康 检查,在这个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牙齿之间有间隙,为替牙做准备,但容易造成食物嵌塞,导致牙齿之间出现龋坏,所以发现自家孩子有龋病应该尽早治疗。
5、使用氟来防止乳牙龋病 含氟牙膏对龋齿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学龄前儿童可以用含氟化物的牙膏刷牙,但每次剂量标准是豌豆大小,并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以防止出现错误。
儿童的牙齿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 护牙要从小抓起,所以家长有责任,有义务监督孩子,每天认真刷牙,对孩子的未来是有好处的,不要出现小小年纪就坏牙的情况。
因年龄段的不同,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牙齿萌出发育也存在不同,所以针对每个年龄段,采取相应的口腔保健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仅对预防口腔疾病有益,而且还使儿童终生受益哦‼
跟着华植 来看看孩童成长的四个时期,必须要知道的口腔知识‼
第一、婴儿期(0~1岁)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开始一些基本的口腔保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幼儿期(1~3岁)
这个年龄是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口腔中定植的时间,变形链球菌是主要的致龋病。
第三、学龄前期及学龄期(3~6岁,6~12岁)
此时的儿童尚未完全掌握刷牙方法,加上孩子自律性差,因此,家长必须继续帮助(学龄前期)或监督(学龄期)孩子刷牙。
第四、青少年期(12~18岁)
对于口腔工作人员和家长来说继续帮助和指导青少年渡过这段困难时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口腔 健康 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是小孩还没有那个保护牙齿的意识,二是现在很多家长也没有关于口腔 健康 的意识,小孩牙烂了就等它换牙啊 所以,要想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口腔 健康 首先家长先行。具体保持儿童口腔 健康 的方法大概如下几点:
一,家长要监督孩子刷牙,尤其睡前刷很重要,不要让孩子自己拿牙刷搞两下就完事
二,控制孩子睡前刷完牙不要再吃东西了,有些小孩敢含着糖睡觉的。平时吃完东西要让孩子学会漱口
三,给孩子做一些预防性的措施,如给六龄齿做窝沟封闭,涂氟。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有补贴,给小孩免费做窝沟封闭
四,乳牙烂了,没到换牙年龄也要带小孩去补上。如果确实烂的要拔了,要做一下保持拔牙间隙措施
五,经常买一些坚果类的食物给小孩吃,有利于小孩颌骨发育,也有利于乳牙恒压的替换。现在很多小孩就是吃的太精细了,恒压长出来乳牙还没掉,导致所谓的“双排牙”
1、尽量少吃甜食,避免喝饮料,糖水,让孩子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从小预防龋齿,蛀牙,这是最重要的,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刷牙,正确刷牙,
3、培养孩子用鼻子呼吸,特别是感冒后,及时彻底治愈,避免用口腔呼吸,保证牙颚发育正常。
宝宝一般6个月开始出牙,在宝宝出牙时,就给孩子做口腔保健。
来自口腔医生专业的建议:
1.婴幼儿时期两岁半长齐乳牙,奶瓶喂养牙齿长时间浸在奶液中加上奶粉含糖量高,容易造成龋齿, 吃完奶要刷牙或漱口 。 2.儿童时期从口腔清洁卫生抓起, 保证一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饭后勤漱口 ;保持牙面的干净光洁,组织菌斑的附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尽量浪避免多糖食物和零食 糖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回产生破坏牙齿的酸性物质,因此让孩子 少接触甜食和碳酸饮料,多吃富含钙质和粗纤维的食物 ,注意营养平衡。 4.对于易患龋齿的儿童进行 窝沟封闭和涂氟 3-6岁儿童蛀牙高峰期,家长应该经常的观察孩子牙齿,每半年定期到口腔医生处检查1次,定期涂氟可以促进牙釉质矿化有效预防龋齿,防止孩子蛀牙。 5.发生蛀牙要立刻处理,一颗龋齿如果长时间不处理会连带影像周边的牙齿,所以坏了要及时治疗处理不然影响恒牙釉质发育,而且 长时间缺失乳牙会影响牙槽骨发育导致面型发育不良牙齿不齐,甚至身体营养的摄入影响全身发育。 6.对于有地包天、口呼吸、咬嘴唇、允指、托腮、吐舌等不良习惯的应做 肌功能矫正,早期干预咬合诱导 ,避免将来更大的错合畸形以及面型骨骼发育。
1、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利于预防婴幼儿龋齿,亲喂母乳时应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瓶喂母乳或人工喂养时,奶瓶不要偏向一侧,不要紧压宝宝上下颌。喂奶后用少量的温开水清洁宝宝口腔。
2、帮助并监督孩子刷牙
孩子年纪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父母应教会和帮助儿童刷牙。可选用软毛小头的尼龙牙刷,易于清洁牙和按摩牙龈。家长应每日帮孩子刷牙一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学,这样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
3、接受口腔 健康 检查
3-6 岁是儿童龋病的高峰期。该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牙间隙,为换牙做准备,因此易造成食物嵌塞,引发邻面龋。所以提倡学龄前儿童每 6 个月接受一次口腔 健康 检查。
保持和增进口腔 健康 必须从学龄前儿童抓起。 健康 完整的乳牙列能够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可保障恒牙和颌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但有利于孩子准确发音,还能引导恒牙正常萌出,使儿童获得 健康 并使用终生的恒牙。
⒈重视刷牙,特别是晚上刷牙,刷牙过不再进食,刷牙尽量一周家长给孩子刷一次,不要两三下就完事,每次3-5分钟
⒉减少甜食的摄入,饮料、酸奶尽量用吸管;
⒊定期口腔检查,有龋齿早发现早治疗;
⒋必要时涂氟或者窝沟封闭,减少龋坏的可能;
⒌让孩子避免口呼吸,咬唇等不良习惯
下面是给父母提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1.重视孩子的口腔 健康 。主要的还是生活饮食习惯这一块。
现在有很多的孩子都非常的喜欢甜食,其实这也是导致龋齿的主要原因,控制甜食的摄入所以尽量在睡觉前不要吃甜食,睡前、要刷牙。小孩子的牙齿比较柔嫩,尽量选择软毛牙刷,避免损伤牙釉质。
2.父母应该做好口腔卫生的示范,不要把过自己嘴食物再给孩子吃,尤其有牙齿问题的家长,因为你嘴里的变形链球菌会通过这种方式传给孩子,从而增进孩子龋齿的风险。帮助、督促孩子正常刷牙,榜样的力量很大哟~
3。定期每3-6个月带孩子去看牙医,为牙齿做好防护,定期检查牙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最后,如果孩子睡觉打呼噜、鼻子总不通气或习惯用嘴呼吸,建议去口腔科或者耳鼻喉科就诊。口呼吸有可能由扁桃体、鼻腔或口腔问题等多种因素造成,有些牙齿畸形也会导致气道狭窄,影响呼吸的。
❷ 如何让儿童口腔更健康
1.鼓励儿童多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
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不挑食,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这样,既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
2.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
睡眠时人的口腔唾液分泌量最少,口腔的自洁作用差,如果刷牙后睡前再进食食物,那刷牙就没有意义啦。此外,儿童应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除每日三餐外,尽量少吃零食。
3.儿童学习刷牙,家长应帮助和监督
从3—4岁开始,儿童动手能力和四肢协调性明显增强,家长和保教人员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3-5次,前牙舌侧需将牙刷竖起上下刷,牙齿的各面(包括唇颊、舌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学,这样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儿童应选用适合其年龄的儿童牙刷。
4.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
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3—6岁是儿童乳牙患龋的高峰期。该阶段牙弓(在肉红色的牙床上, 牙齿沿着牙槽骨依次排列成弓形 )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牙间隙,为替牙做准备,但易造成食物嵌塞,引发牙齿之间出现龋坏。龋病早期治疗所需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费少。)
5.局部用氟预防乳牙龋病
含氟牙膏具有一定的预防龋病的作用。学龄前儿童可用儿童含氟牙膏刷牙,但每次用量为豌豆粒大小,并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应用,以防误吞。另外,可在医院和幼儿园接受由专业人员实施的牙齿局部涂氟,预防龋病。
6.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
龋病影响儿童口腔和全身健康。龋病最初的表现是在牙表面有白垩色改变(牙釉质脱矿),有色素沉着则牙齿局部变色,一般为褐色或黑色,进而牙齿表面硬组织剥脱,形成龋洞,直至牙齿完全崩解、脱落。龋病可以引起儿童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不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面部发育两侧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儿童不愿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
7.及时治疗牙外伤
乳牙外伤常发生于2岁以上的幼儿,多为前牙,一般是跌倒所致。外伤可能会把牙齿碰松、碰折、碰掉等,乳牙外伤可能会影响以后恒牙的发育和正常萌出,应及时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
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时,儿童最好穿胶底防滑的旅游鞋、运动鞋。在进行滑板、滑轮等高速度、高风险运动时,应戴头盔、牙托等防护用具,减少牙齿受伤的风险。
牙齿是不可再生的硬组织,如果受伤后出现牙龈出血、牙齿裂纹、折断、松动、移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8.用窝沟封闭方法预防“六龄牙”(第一恒磨牙)的窝沟龋
“六龄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也最容易发生龋病,甚至过早脱落,所以保护儿童的第一恒磨牙很重要。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需要提醒的是窝沟封闭后还应认真刷牙,在定期口腔检查时,如果发现封闭剂脱落应重新封闭。
9.注意防治青少年牙龈炎
青少年牙龈炎表现为刷牙和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牙龈红肿、口腔异味等,其病因与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更主要的是牙菌斑堆积所致。所以,预防和治疗青少年牙龈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刷牙清除牙菌斑。发现牙龈出血后,应更注意刷出血部位,轻柔地反复多刷几次,并结合使用牙线彻底清除该处牙菌斑。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应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
10.牙齿排列不齐应及时诊治
刚萌出的两颗上前牙之间缝隙较大,正常情况下会随着其他前牙的萌出,间隙自动消失。如间隙过大或不能自动关闭,应到医院检查。家长千万不可简单地用橡皮筋关闭间隙。通常在12岁左右,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如果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畸形,可在此时期矫治,易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提醒的是,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每餐后均应刷牙,以清除因佩带牙齿矫治器影响而滞留的菌斑和食物残屑,建议选择正畸专用牙刷和牙间刷清洁牙齿。
❸ 口腔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牙齿没有扭转;
2、牙列排列曲线良好;
3、牙齿轴向倾斜角度良好;
4、上下牙列间咬合关系良好;
5、牙齿间紧密接触,没有间隙;
6、牙冠唇舌向或颊舌向倾度良好。
(3)以什么反映幼儿口腔健康状态扩展阅读:
细心保护方法:
1,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缝拉线清除牙垢。
2,每年两次看牙医,进行检查和清洗。
3,选择脱色、粘结或镶嵌瓷牙。
4,对已经发生变化的牙齿补镶或整形。
❹ 牙齿是怎么反映人的健康状况的
牙齿中有许多的神经,而牙齿在口腔中所以和牙齿的健康程度能最大的反映出一个人的健康。
首先,口腔的卫生环境非常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对于健康的观念和态度。 口腔是人体内可以直接看到和清洁的复杂带菌环境。你的生活习惯和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细菌的生活环境,也决定你口腔健康的好坏。看一眼你的牙齿,看到常见抽烟的烟渍,这个人估计肺功能受损;看到牙齿过多的磨损,这个人可能磨牙,可能焦虑或者精神压力较大。
一定要注意观察牙齿的健康程度。
❺ 儿童口腔健康体检表什么内容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牙齿健康是指牙齿、牙周组织、口腔相邻部分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表现为: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及没有口腔疾病。 龋齿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龋齿的发病原因目前虽尚未完全明确,但初步确定龋齿的发生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
a.细菌的作用 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酸,导致牙齿脱矿
b.食物的因素 食物过细、过黏,易于粘附在牙面上,食物中糖含量过高,都容易导致细菌大量繁殖
c.牙齿的条件 有明显解剖缺陷(如深窝沟)或排列不整齐的牙齿,容易导致食物积聚,利于细菌繁殖产酸
d.时间因素 以上情况时间越长,患龋几率越高
龋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而预防龋齿的关键内容是保持口腔卫生:
a.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饭后刷牙的良好习惯,定期使用牙线。
b.定期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期龋治疗简单,痛苦小,效果好,龋病一旦进展到牙髓疼痛,治疗起来程序复杂,需要多次复诊,治疗反应大,患牙预后较差。
c.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可使用含氟牙膏,儿童还可饮用氟水、用0.5%氟化钠溶液漱口等。对于儿童新萌磨牙可进行窝沟封闭。
d.长期用优质的漱口水,早晚刷牙后坚持用,因为只有液体才能360度的维度能让口腔清理干净。
❻ 学前儿童的牙齿有什么特点 举例说明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牙齿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20颗,恒牙28~32颗。
牙列分期
无牙期:出生—6,8月
乳牙列形成期:6,8月—3岁
乳牙列期:3—6岁
混合牙列期:6—12岁
恒牙列期:12岁以后
如何保护儿童牙齿健康
1,从长出的第一颗牙开始刷牙
宝宝刚长牙家长可以用纱布缠绕在手指上给宝宝刷牙,大一点可以用软的小指套给孩子刷。3岁以后可以使用牙刷给孩子刷,慢慢教会孩子使用牙刷
2,窝沟封闭
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隔绝口腔致龋环境,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3,涂氟
利用氟化泡沫防治龋齿,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和行之有效的防龋方法。儿童最好从3~4岁开始,每半年涂一次,直到6岁为止。氟化泡沫防龋齿是运用泡沫的形式,使牙齿表面和缝隙附着泡沫,释放氟化物,防龋齿。
4,多吃水果少吃糖
5,儿童口腔健康五部曲:限制吃甜食的次数,每天使用牙线,每半年一次口腔检查,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软毛牙刷
❼ 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儿童口腔护理意义重大,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口腔健康。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口腔保健知识
1.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饭后用温开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刷牙的次数不能太多,多了反而会损伤牙齿,刷牙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刷牙要注意正确的方法:顺着牙,竖着刷,刷完里面再刷外面。不可横向来回用力刷,否则会损伤牙龈。
2.平时要注意牙齿卫生,保护好牙齿。平时要少吃糖果。尤其是临睡前不要吃糖,预防龋齿。此外,要注意平时的卫生习惯,不咬手指头,不咬铅笔头等异物,不用舌头舐牙齿。
3.如果牙齿有病,应及时就医。遇有蛀牙坏牙,应予以修补或拔除。
要做到以上几点并不难,关键在于要持之以恒。愿同学们都拥有一副健康而美丽的牙齿。
良好的口腔保健不是拥有健康美丽牙齿的唯一途径。饮食习惯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就是一点建议,能够帮助你拥有美丽的微笑!
您的牙齿:健康和美丽的主要标志牙齿使我们能够享受到多种多样的食物!健康的牙齿能让我们无所顾忌的咀嚼较硬的食物、肉类、生的食物、水果……良好的咀嚼能够加强牙龈的强度、促进唾液分泌,而它们参与消化过程,对牙齿起到杀菌的作用。除了遗传的因素,我们牙齿的颜色和硬度还取决于牙齿保健和饮食习惯。
为了保持牙齿的健康:均衡饮食!
均衡的饮食、适量分配一天中的各餐(为了避免吃零食,一天中应安排四餐:早餐、午餐、晚餐和点心时间)对坚固的牙齿十分有利。事实上,这有利于我们的牙齿更好的抵抗刺激:釉质侵蚀、龋齿……生鲜食物,例如胡萝卜、红皮白萝卜或者苹果在被咀嚼的时侯,在牙齿表面进行摩擦,实际上起到了清洁牙齿的作用。此外,脂类、某些蛋白质(奶酪的酪蛋白)、矿物质(磷、钙、氟……)还有维生素D具有抗菌作用,限制釉质的无机盐排出。
相反的,零食,特别是那些“软”食品、碳水化合物食品(糖果或者甜饮料、面包、糕点……)或者酸性食品(苏打水、水果、果汁),通常会增加龋齿的危险。糖分可以转化为酸,而酸可能破坏牙齿表面的釉质。如果有可能,在每次吃完食物之后要仔细的清洁牙齿。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认真漱口或者嚼一块无糖的口香糖。事实上,任何唾液流量的增加都降低了龋齿的危险性。要指出的是过量饮用咖啡、茶和吸烟过量可能使牙齿发黄。
四种奶制品让牙齿更坚固它们是我们所需要的钙质和磷质的最好来源、牙齿釉质和牙根支撑骨的主要矿物质材料。乳齿的矿化作用开始于怀孕的第四个月,石齿的矿化作用开始于出生的第一年。牙齿生成之后,釉质更新并一直保持下去。我们应该饮用牛奶,最好不要喝甜饮料。奶制品(酸奶等等)还带来了钙质、磷质和维生素D,后者将增加钙和磷的吸收。最后,酪蛋白,奶中主要的蛋白质,能限制牙齿釉质无机盐排出过多。过去人们的做法就很好:通常在吃过甜点之后才吃奶酪,借助于酪蛋白的限制作用和奶中的脂类,减少由碳水化合物中分泌出的酸。
多喝矿泉水,它是氟的天然来源天然矿泉水满足了人体对于氟的需求量。氟可以增加牙齿的'釉质,坚固牙齿,保护牙齿免受微生物的侵蚀。大多数矿泉水每升中含0.3毫克的氟,但是也有的每升含量高达8毫克。我们在餐桌上还可以见到氟化盐。对于孕妇和儿童,还有用氟制成的药片(根据年龄,0.5毫克到1毫克)。在茶水、海鱼和某些蔬菜(菠菜、红皮白萝卜……)中也含有氟质。但是,过量的摄入氟质(每日多于2毫克)可能会使牙齿变黑。
利用巧克力和无糖口香糖的好处事实上可可中含有丹宁酸、氟质和磷酸钙。这三种物质都参与保护牙齿的工作。
在“无糖”口香糖中,蔗糖为甜味的多元醇所取代,但是并不会导致龋齿:木糖醇发挥杀菌的作用,有利于减少牙斑,还有山梨醇(从葡萄糖或果糖中合成的糖分,用作人工甜矫味剂)。因此一颗2.2克糖衣口香糖只含有3.8卡路里热量。
如何保护牙齿?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晨和晚上都刷牙,每次应该刷3分钟。
2、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应采用竖刷法即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每一个面都刷到。
3、正确选择牙刷:要使用自已的牙刷刷牙。应该购买和使用保健牙刷,而不要用不合格的牙刷(如刷毛太硬或刷毛太密)刷牙。同时要注意保持牙刷的清洁卫生和好的状态(如牙刷的毛不能歪倒脱落),最好每3个月更换一把。
4、正确选择牙膏:根据自已口腔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牙膏。含氟牙膏能降低40%的龋齿发病率,但3-4岁前的孩子及高氟地区的人不宜使用。不宜长期使用某一种药物牙膏。
5、牙签和牙线的使用:牙签对上年纪的人很适用,但年轻人最好不用,以免出现牙隙变大。牙签应选用清洁、不易折断、光滑、无毛刺,横断面呈扁圆形和三角楔形的。牙线对牙龈损伤小,较安全,但使用时用力要轻柔。注意不要压入龈沟以下过深的龈组织内。
6、定期做口腔检查,及时治疗牙病或口腔疾病。在幼儿时期,进行窝沟封闭能有效预防龋齿。
7、不用牙齿咬硬物(如不能用牙开启瓶盖等)。
8、牙齿缺失、缺损后应及时镶补。牙齿的缺失、缺损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如能及时修复,可保护牙齿健康,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牙齿缺失易造成邻牙松动,对侧牙伸长和咬合创伤,也可造成食物嵌塞引起口臭、龋齿、牙周病等问题。
1.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饭后用温开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刷牙的次数不能太多,多了反而会损伤牙齿,刷牙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刷牙要注意正确的方法:顺着牙,竖着刷,刷完里面再刷外面。不可横向来回用力刷,否则会损伤牙龈。
2.平时要注意牙齿卫生,保护好牙齿。平时要少吃糖果。尤其是临睡前不要吃糖,预防龋齿。此外,要注意平时的卫生习惯,不咬手指头,不咬铅笔头等异物,不用舌头舐牙齿。
3.如果牙齿有病,应及时就医。遇有蛀牙坏牙,应予以修补或拔除。
❽ 如何维护孩子的口腔健康
牙齿的健康会影响一个人的美观,所以保护牙齿要从小做起,那么孩子的牙齿健康应该怎么维护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学医的人都很注重口腔健康,但依然被牙齿问题所困扰,是因为这几个牙齿小时候就出了问题。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会从小就好好爱护牙齿,注重口腔健康,可惜那时候什么也不懂,也没有人教我。 因为自己饱受牙疾之苦,自己有了孩子后,我不想让她长大后被同样的问题困扰,希望她长大后能有一口整齐漂亮的牙齿,能自信的笑,不需要每次吃饭小心翼翼,吃完饭后牙塞得难受,不需要经常被牙痛折磨。我特别关注她的牙齿健康,从她有了第一颗牙以后,只要自己在家,就会帮她刷牙,也会定期带她去看牙医、涂氟、做窝沟封闭。 我幼年时候的生活和医疗条件和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遗憾的是,现在我作为一个儿科医生,却还是经常看到很多来就诊的孩子满口的烂牙。有的时候看到孩子父母穿着满身的名牌,但孩子一张嘴却惨不忍睹。 如何维护和提高幼儿口腔健康,这种话题本来轮不到我这个小儿外科医生来说,但因为自己有切身之痛,现在在工作中看到还有那么多孩子在走我几十年前走过的路,深感父母对孩子口腔健康关注得太少了,大概是因为龋齿这样的口腔问题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不像感冒发热这样的急性问题让家长着急焦虑。 要维护孩子的口腔健康,关键还是要提高父母对孩子口腔健康的认识,从而提高关注意识。 医生贴士:如何维护孩子的口腔健康 1.一旦长了牙,家长就要每天给孩子刷牙,用含氟牙膏每天刷2次,3岁以内牙膏用量为米粒大小,到了3岁要用豌豆大小。在孩子学会自己熟练刷牙之前(通常在8岁左右),家长每天都要帮助、指导孩子刷牙。 2.建立良好的入睡程序:刷牙、听故事、睡觉,睡觉前刷好牙就不要再吃东西了,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 3.为避免奶瓶龋,1岁起就应该逐渐戒掉奶瓶。 4.少吃含糖食物,鼓励孩子平时只喝白水,不喝碳酸、含糖饮料,100%纯果汁饮用也应有所限制,建议每天不超过110~170ml。 5.父母应该做好口腔卫生的示范,不要把过自己嘴的食物再给孩子吃,尤其是有牙齿问题的家长,因为大人嘴里的变形链球菌会通过这种方式传给孩子,从而增进孩子龋齿的风险。 6.定期带孩子看牙医,涂氟、做窝沟封闭,为牙齿做好防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❾ 儿童口腔保健有哪些特点
儿童时期是处在长身体和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儿童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提高对口腔知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口腔的卫生是口腔保健的关键,如果儿童不注意口腔的卫生,就会导致口腔多种疾病的发生。
首先家长和儿童都要高度重视口腔卫生和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在这时候要特别注重饮食的平衡,尽量教育儿童做到不要挑食,在保证好儿童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的同时,而且还要嘱儿童多吃些含纤维素高和粗糙的食品,以增强儿童口腔的咀嚼功能,纤维食物也有利于口腔黏膜及牙齿的洁净,对儿童口腔的发育也是很有好处的。
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大,龋齿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所以,一定要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儿童摄入甜食和黏稠性很强的食品,少喝碳酸饮料,以保持口腔牙齿的洁净。
刷牙是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内容,家长要教会并监督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要选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儿童要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睡前刷牙后尽量不要再吃食物,尽可能使牙面保持清洁。如果不注重口腔卫生,口腔内形成牙菌斑,经过长时间的作用,慢慢就会导致儿童龋齿的发生。在这个时期父母的示范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最好做到父母和儿童一起刷牙和饭后漱口,教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儿童龋齿和口腔疾病的发生。
儿童在户外活动时还要积极预防牙齿和颌面部的外伤,如遇牙外伤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处治。儿童口腔的保健是多方面而又细致的工作,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口腔的健康发育,防止口腔各种疾病的发生,只有儿童的口腔健康了才能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
❿ 《儿童口腔健康管理》—儿童常见口腔疾病与错合畸形
儿童常见口腔疾病与错合畸形,通俗的说,就是孩子常见口腔疾病与孩子牙齿长歪了的关系 。
错合畸形(malocclusion)是指影响儿童颅面协调、美观及功能的不正常咬合和颅面结构及生长。大多数错合畸形是儿童在颅颌面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颅面牙合结构、功能和美观的异常。错合畸形的发生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儿童时期乳牙龋坏、牙髓根尖周疾病、牙外伤、不正确的喂养方式、不良饮食习惯等均可引起咬合紊乱与错合畸形。广义地说,儿童口腔临床所实施的全部预防与治疗措施均属于咬合发育管理范畴,龋病预防和治疗、乳牙预成冠修复、乳牙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以及乳牙早失的间隙保持等,都有利于促进正常咬合的建立;外伤牙、埋伏牙、多生牙的及时处置对建立正常的恒牙列咬合也有着重要意义。
1 低龄儿童龋与错合畸形
儿童由于尚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加之乳牙自身的解剖特点,我国儿童患龋严重。
1.1 局部影响
1.1.1 影响咀嚼功能 乳牙因龋蚀致牙体缺损,尤其在涉及大部分乳磨牙时,咀嚼功能明显降低。一侧乳磨牙患龋后患侧咀嚼力下降,患儿通常会喜欢用健侧咀嚼,且由于牙体组织崩解形成的龋洞容易导致食物残屑滞留,尤其是乳磨牙邻面龋坏的发生易引起食物嵌塞,不易清洁,加重龋坏发展;若出现咀嚼痛,患儿更不愿用患侧咀嚼,导致偏侧咀嚼不良口腔习惯,长时间偏侧咀嚼即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错合畸形发生。
1.2 全身影响
多数乳牙患龋、牙冠崩坏,咀嚼功能必然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儿童又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故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会受影响,机体的抵抗力也可降低。因此,我们在儿童口腔临床治疗乳牙龋病时,应尽可能地恢复乳牙的外形,尽可能地恢复患儿的咀嚼功能。对因龋丧失较多乳磨牙时,应尽量采用可摘式功能性间隙维持器,不仅能保持缺牙间隙的近远中长度,而且能保持垂直高度和恢复咀嚼功能。
2 乳牙牙髓根尖周疾病与错合畸形
乳牙牙髓病多由龋源性感染引起,龋蚀达到牙本质深层时,细菌和毒素可以通过牙本质小管刺激或侵入牙髓,使牙髓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可在冠髓中蔓延甚至累及根髓。当牙髓炎症继续发展,可导致牙髓坏死。
乳牙根尖周病最主要的病因也是牙髓来源的感染,牙髓炎症,特别是牙髓坏死以后,细菌及其毒素、组织分解产物可通过根尖孔到达根尖周组织,或通过髓室底之副根管到达根分歧部位的根周组织而引起根尖周病的发生。
乳牙的生活牙髓是保证乳牙正常替换的前提。乳牙的牙髓和根尖周病可影响乳牙牙根的正常吸收,乳牙不能正常脱落和替换,从而引起继承恒牙的萌出异常。也有可能破坏发育中的恒牙胚牙囊,对继承恒牙萌出的影响,临床上可表现为萌出时间异常或萌出位置的异常。
乳牙根尖周炎致局部牙槽骨破坏、感染根管牙根吸收异常、乳牙早失使得继承恒牙萌出阻力减小或解除,可导致继承恒牙早萌;但在某些病例中也会发现乳牙慢性炎症妨碍其牙根吸收,使得继承恒牙萌出困难或异位萌出(图2)。乳牙早失,一方面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从而影响患儿颌面部乃至全身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会导致近远中及垂直间隙的丧失,并失去乳牙对继承恒牙的引导作用,影响后续恒牙的萌出及排列,引起牙列不齐或错合畸形的发生。
乳牙牙冠大面积缺损、乳牙残根或乳牙早失还可引起乳牙列咬合高度降低,导致继承恒牙萌出时的咬合高度异常、前牙深覆合深覆盖。因此我们在儿童口腔门诊的乳牙龋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工作中,应尽力保存乳牙的生活牙髓,确认不能保留生活牙髓的患牙才选择乳牙牙髓摘除术,可进行护髓充填或可保留生活根髓的乳牙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尽量选择盖髓充填或冠髓切断术。
图3为一因乳磨牙烂牙前来就诊的儿童,影像学检查发现第二乳磨牙近中深龋,近远中牙根吸收均不明显,但远中根尖病变引起了第二前磨牙萌出方向的改变。临床处置及时拔除了龋坏的第二乳磨牙,制作第一恒磨牙带环丝圈间隙维持器,3月后复诊,X线片显示第二前磨牙萌出方向逐渐正向调整;6月后复诊,第二前磨牙基本正位萌出;一年后复诊,第二前磨牙调整到位。从图3的病例可以看出,乳磨牙根尖周病变引起恒牙萌出方向的改变,出现咬合紊乱的潜在性表现,但临床上通过去除病灶牙与简单的间隙维持、未实施牵引助萌即纠正了该病例潜在性的咬合紊乱发生。
3 乳牙外伤与错合畸形
乳牙外伤(trauma of primary tooth)常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童,年幼的儿童开始学习走路,运动能力、反应等都正处在发育阶段,容易摔倒或撞在物体上造成牙外伤。乳牙外伤造成牙齿移位较常见,特别是刚刚萌出的乳牙,主要表现为嵌入、脱出、唇舌向移位及不完全脱出等,约占乳牙外伤的80%左右。
发育早期恒牙牙胚位于乳牙的腭侧,可能接近乳牙根尖部,也可能与乳牙根尖有一定的距离,严重的乳牙外伤可能影响或损伤继承恒牙牙胚。这种损伤往往在受伤以后较长的时期产生,可引起继承恒牙发育不全、牙根弯曲、阻生,医师应在最初检查时给予评估【4】。
牙外伤引起的牙髓坏死、根尖周病变可能导致继承恒牙发育或萌出方向的改变,因此,所有的乳牙外伤都应定期复查,严密观察牙髓状态及根尖周病变的发生。如果乳牙严重挫入,特别是乳牙冠向唇侧移位,根向腭侧移位时,X线片检查发现乳牙牙根与恒牙胚大量重叠,应及时拔除乳牙。由于恒牙胚多在乳牙根的腭侧,此时挫入的乳牙根可能会损伤压迫恒牙胚,甚至牙胚移位,严重时即使拔除乳牙,也可能发生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埋伏阻生、牙齿畸形。图4显示为一8岁男孩,因上中切牙未萌前来就诊,追问病史为3岁左右乳牙外伤,但未行任何处理,后因外伤乳牙变色,牙龈流脓而在诊所行拔除术,影像学检查见右上中切牙为弯曲牙影像,牙冠与牙根不在同一轴线上。
4 儿童常见牙齿发育异常与错合畸形
牙齿数目过多是指多于正常牙类、牙数以外的额外牙,又称为多生牙。牙齿数目过多除多生牙外,还可表现为牙瘤。多生牙可在牙列中多生一个或几个牙,较少见于乳牙列,多见于混合牙列和恒牙列。最常见发生于上颌前牙区域。上颌发生率大约是下颌的8倍。最多见的多生牙是正中牙,位于两颗上颌中切牙之间。多生牙和牙瘤常导致正常恒牙发育和萌出障碍,可表现为恒牙迟萌或阻生、牙根弯曲、牙齿移位或萌出方向的改变,伴随表现有乳牙滞留、邻牙扭转、牙间隙出现等(如图5所示)。
已出龈的多生牙应及时拔除,以有利于邻近恒牙的顺利萌出并减少恒牙的错位。对于埋伏多生牙,如果影响恒牙的发育、萌出及排列,在不损伤恒牙胚的情况下应尽早拔除。若不影响恒牙胚发育和萌出,可等到恒牙牙根发育完成后再拔除。拔除时手术应仔细小心,避免损伤正在发育的恒牙牙根。
个别牙先天缺失常常造成牙列异常间隙,多数牙先天缺失会影响咀嚼功能和牙列形态,严重者影响面容和美观。牙齿的形态异常,如融合牙等会使牙弓大小、形态及咬合关系发生异常。乳牙滞留是指继承恒牙已经萌出,未能按时脱落的乳牙。乳牙牙根未吸收或非典型性吸收可导致恒牙萌出方向改变、位置异常,常见于下颌乳中切牙滞留,恒中切牙于舌侧出龈,呈现“双排牙”现象(如图5所示)。上颌牙齿在滞留乳牙腭侧出龈则可能形成反合(图6)。
牙齿固连是指牙骨质与牙槽骨直接结合,患牙合平面低于牙弓合平面。乳磨牙固连可导致患牙本身脱落延迟,邻面正常接触关系改变,易出现食物嵌塞,导致龋坏的发生。有继承恒牙者,可能导致恒牙迟萌或阻生,或萌出路径改变或发生扭转。对于低于合平面的固连牙,可使邻牙向该处倾斜,造成对合牙伸长,间隙丧失、牙弓长度缩小。恒磨牙固连时,对整个牙列的影响更为严重。
牙齿异位萌出是指恒牙在萌出过程中,未在牙列的正常位置萌出,儿童口腔临床最常见的是上颌第一恒磨牙和上颌尖牙的异位萌出。造成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原因包括:第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的牙冠体积较大;颌骨的发育不足,尤其是上颌结节发育不足;第一恒磨牙的萌出角度异常,牙轴向近中倾斜等,归根结底是在第一恒磨牙萌出阶段出现了牙量和骨量不调的问题,颌骨发育不足时最主要的原因。发生率为2~6%,男性多于女性,其中2/3发生在上颌,可单侧或双侧对称出现。第一恒磨牙的异位萌出常常造成第二乳磨牙早失,牙弓长度减少。临床上常用分牙簧分离第一恒磨牙与第二乳磨牙,或使用恒磨牙合面粘着舌扣的Halterman矫治器,或变异Nance弓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的方法,改变恒牙萌出道,阻断恒磨牙对乳磨牙的压迫吸收,引导恒磨牙正常萌出。图8显示为一左上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患儿,左上第二乳磨牙松动,牙弓长度减少。
5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 oral habits )与错合畸形
婴幼儿时期,由于吸吮动作本能的反射、喂养不足、某种惧怕或不愉快等心理因素,婴幼儿自发地产生吮拇指或示指、吮唇等不良习惯动作,可能会产生暂时性的开合,持续到3岁以后,会引起口腔肌肉的功能异常及咬合的变化,甚至错合畸形。错合畸形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关键取决于口腔不良习惯的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和作用强度
5.1 吮指习惯
通常在婴儿时期发生,通常随着年龄增大而被其他活动取代而消失,如持续到3岁以后则为口腔不良习惯,吮指习惯包括吮拇指、吮其他指及咬硬物,可形成不同的错颌畸形。
吮拇指:可造成上切牙前突、下切牙内倾、前牙开合;颊肌压力增大可使上牙弓缩窄、腭盖高拱、后牙伸长、下颌向后下旋转;拇指可查见咬痕及变形。吮其他指:其手指防止的位置,多将下颌引导向前造成过度前伸,造成切合或反合。咬物:如咬铅笔、衣服、啃咬指甲等,在咬物的位置上常呈局部小开合。
5.2 不良舌习惯
不良舌习惯包括吐舌、伸舌和舔牙习惯。
5.2.1 吐舌和伸舌习惯 吐舌习惯由于将舌顶在牙的舌侧,增大了舌肌对牙的压力,可形成前牙开合;下颌骨有时伴随舌前伸,可形成下颌前突或反合。
5.2.2 舔牙习惯 舔牙造成唇颊肌与舌肌肌力不平衡。舔上前牙可使上前牙唇倾,造成深覆合深覆盖;舔下前牙可使下前牙前突,造成反合;同时舔上下前牙,可致双颌牙弓前突;舔牙习惯还可造成牙弓前段广泛性间隙或局部开合。
5.3 异常唇习惯
异常唇习惯包括咬上唇、咬下唇、吮咬颊不良习惯。咬下唇习惯发病率居首位。咬下唇增加了推上前牙向唇侧及下前牙向舌侧的压力,妨碍下牙弓及下颌向前发育,下前牙可出现拥挤。
5.3.1 咬上唇 咬上唇时下颌常前伸,上前牙区唇肌张力过大可妨碍上牙弓发育,形成前牙反合。
5.3.2 咬下唇 咬下唇时上前牙舌侧压力过大而造成上前牙前突,同时下切牙唇侧压力过大造成下切牙内倾,下颌后缩。
5.3.3 吮咬颊 由于吮咬颊部,牙弓颊侧压力过大造成上下牙弓狭窄,或形成后牙开合。
5.4 口呼吸习惯
由于鼻呼吸道异常,如鼻炎、鼻窦炎、鼻甲肥大、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等,引起鼻通气阻塞或部分阻塞,患儿被迫长期用口呼吸,成为口呼吸习惯
长期口呼吸习惯使下颌及舌下降,唇肌松弛、开唇露齿、唇外翻、上前牙前突、上牙弓狭窄,腭盖高拱,下颌向后下旋转,形成开合及高角;长期口呼吸还可致牙龈干燥和菌斑堆积,甚至发生增生性龈炎。扁桃体肥大时,咽腔变窄,为减轻呼吸困难,舌体前伸带动下颌向前,可造成下颌前突甚至反合。
5.5 偏侧咀嚼习惯
患者常因一侧后牙龋坏产生疼痛、一侧牙为残根、残冠而用单侧咀嚼,成为偏侧咀嚼;恒牙萌出异常为锁合时,也能形成患儿的偏侧咀嚼不良习惯。有偏侧咀嚼习惯的患儿面部常左右不对称,失用侧面部显丰满;下颌偏向一侧,颏点及中线偏斜,甚至形成单侧反合;长期单侧咀嚼形成偏颌畸形,且易发生颞颌关节病。
口腔不良习惯的矫治器根据不良习惯的不同问题而设计,如:矫治口呼吸的前庭盾;矫治咬指的手指套;矫治伸舌习惯的腭刺/舌栏;矫治咬唇的唇档等。当代矫治技术的发展,设计了多种可在乳牙列、混合牙列期进行综合性预防矫治不良习惯的活动矫治器,如肌功能训练矫治器(myofunctionaltrainer)或牙萌诱导矫治器(EGA)。这些矫治器有预成、美观及舒适的功能特点,不仅能很容易被患儿接受,而且还有在患儿替牙期有牙萌出诱导的功能,在临床不良习惯的矫治上有很好的作用。
简单点说,你家孩子牙齿如果长得不整齐,长歪了,地包天了,天包地了,可能的原因有:
1. 虫牙 。 一是严重虫牙会让牙齿的形态发生改变,咀嚼功能就会降低,患儿喜欢用牙好的一边吃东西,久而久之,牙列就歪了。二是乳牙虫牙不治疗还可能导致新萌出的恒牙直接长虫牙,或者导致恒牙长出来的时候偏离应有的位置,导致牙齿横七竖八。
防治方法: 定期看牙医,虫牙长了一点点就要及时修复,不要说乳牙坏了不用治疗,想要恒牙好,乳牙一定要好。
2. 虫牙升级版 ——乳牙牙髓疾病、根尖周疾病。当虫牙还是小小的,还没有痛的时候,就应该去治疗了,一旦已经感觉到疼痛,哦豁,可能已经是牙髓病或者根尖周疾病了,那埋在乳牙根尖下面的恒牙胚就被累及了。恒牙受到牵连,要么没到时候就长出来了,要么到了时候长不出来,要么长出来颜色难看,要么长出来不在正确的位置上。
防治方法: 首先好好刷牙,定期看牙,如果做不到,那就当发现孩子有点点虫牙迹象的时候,一定带去看儿童牙医,乳牙虫牙长起来那可叫一个快,比大人的牙齿快10倍(虚数,表示非常快),拦都拦不住,有的地方可能号还没挂上,已经开始烂到第二颗了。。。。所以这时候就看家长谁的行动力够强了。
3. 牙外伤。 严重的乳牙外伤可能会伤及到乳牙根尖部的恒牙牙胚,有可能引起恒牙发育不全、到了应该长不出来等等问题。不按时间顺序长,牙齿就会不整齐啦。
防治方法: 预防牙外伤,如果要玩一些剧烈运动,比如溜冰啊、滑雪啊、滑板车啊、骑自行车啊之类的,记得给孩子配服 运动护齿套 。妈妈们如果对此没有概念,问问看过NBA或者拳击之类比赛的爸爸们,一定知道。
4. 发育异常。 先天性缺牙、多生牙、牙齿形态异常、牙齿固连等。
防治方法: 因这种异常基本由基因决定, 基本上都无法自行改变,也没法预防,只能靠人品,或者通过儿童牙医早发现、早干预、早纠正。
5. 口腔卫生不良习惯。 3岁以后吸吮手指、吐舌、伸舌、舔牙习惯、咬上唇、咬下唇、口呼吸、偏侧咀嚼,都会造成牙列变形,孩子也会变得不美了。
防治方法: 首先肯定是家长干预,如果家长无法干预了,可以使用口腔不良习惯矫治器。随着矫治技术的发展,这些矫治器有预成、美观及舒适的功能特点,不仅能很容易被患儿接受,而且还有在患儿换牙的时候有牙萌出诱导的功能,在临床不良习惯的矫治上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注意喂养方式,比如不要平躺喂奶,以免造成地包天,也是家长需要提前知道,从而避免的。